钱文孝 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 杨小勇 杭州自强链传动有限公司 徐伟立 杭州盾牌链条有限公司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数字经济已深入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服务业方面,伴随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和电子商务等各方面的发展,大量新的商品、模式、平台应运而生,极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和获得感。与此同时,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技术迅速发展,数据也在不断地增加。数字经济真正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互联网、物联网对生产力的促进和功能发挥有着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迅速渗透,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数码科技与数码工业的繁荣。目前,我国的数字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已进入加速拐点,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与重构作用正逐渐显现。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地的网络连接都为之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云计算、大数据等数据的分析技术及各类处理平台应运而生,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兴的商业形态。当前现代信息网络的主要载体是数字经济,是网络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首先,它是一种经济的社会形式,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河来看,数字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它是一个基本的结构,它不只是在技术和手段上,更是一个网络的基础结构,就像是以电力、交通等物理基础设施为基础的工业时代,未来的经济和社会都是以数字为基础的。数字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和蒸汽机、电力同等重要的一项技术。必须要把数据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来改变整个经济和社会,重新构建各个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未来的一切行业都将是数字化的[1]。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大国,然而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却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低端锁定”,其核心瓶颈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消费者与厂商之间信息分割,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连接不足,而传统的制造企业,则是集中人力和财力,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其次,由于创新资源的分散,使得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很难将行业的研发资源整合起来,这就限制了企业的创新效率。
数字经济的出现转变了传统的生产研究方式,通过开放的数字化平台,消费者能够更深入地对产品进行开发和设计,从而突破了消费者和研究的壁垒。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的许多消费者需要信息以低成本、及时性的方式向企业的研究和设计部门提供,从而促使他们在广大消费者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着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许多国产厂商在技术改造、新建生产线时,都会优先选用国外名牌设备,因为他们的设备性能稳定,可以保证产品的品质。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在可靠性和连续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和升级的阶段,必须要关注制造链的品质[2]。
数字经济的出现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有效支撑,提供了新的支持,数字化生产和智能化制造可以有效地改善生产工艺,保证产品的品质。数字工厂是一个以数字平台为基础,实现虚拟工厂与实体工厂之间的无缝连接。采用“数码孪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生产中的问题,提前预测问题,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保证产品的质量。数字化工厂在解决标准化问题的同时,通过分析与挖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实现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升级。
伴随行业的分工日益复杂化,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随之变得更加困难,一个大的生产企业要同时协调数千个外部设备,并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大国,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和地理位置,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存在着很大的空间距离,有些产品的整机制造、零组件和零部件的合作半径都在上千公里以上,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也增加了企业在及时、准确交付工作方面的压力。中国生产供应链的效率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目前的产品复杂度、迭代速度和生命周期都在不断缩短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对供应链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3]。
在网络基础结构日益完善的今天,数字网络化的供应链平台可以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能够给供应链在效率上进行优化,从而提供平台支持。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也能支持原料以及零部件等供应商的先期介入,之后到下游企业的研发与中试等领域,从而形成一种共同发展格局。在实际运作中,阿里淘工厂、网易严选等专业供应链平台不断成长,通过共享工厂的方式,有效地将供应链聚集到一起,让供应链在效率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制造业的产能整合和供给侧结构的变革。
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尤其是向系统集成以及综合服务等领域进行不断拓展,扩大中国制造业服务链条的空间,进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服务附加值,培养一大批综合服务供应商,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数字经济的出现,为我国制造业向服务化方面的发展做出了技术支持,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进而使生产企业在远程维护与在线监测以及线上服务等方面更方便、更有效地扩展服务链。然而,中国制造业中,代工、装配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而服务业的要素积累与人才储备却相对匮乏,难以实现向服务化转变。而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可以推动制造业企业在内部、外部资源的整合、服务方式的创新,从而在个性化定制、系统集成服务、解决方案提供等方面产生新的业务模式[4]。
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要不断向平台型企业方面进行转型与提升。制造业企业在生产与组织模式上的发展也属于大势所趋,像海尔、沈阳机床、红领等传统的制造企业,都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加快企业的平台化,就拿海尔来说,企业的平台化、员工的个性化以及用户的个性化,让企业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资源和数据整合平台,打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打破信息不对称、促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诞生,从而可以帮助企业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新的支撑。在大数据背景下,在平台的作用下,制造业企业从最初的生产者到交付者,之后转变为整合、连接。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向平台的竞争升级,基于平台经济,进而为整个产业提供服务,相关平台的价值也将会伴随用户的增多而成倍增加,在市场上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近几年,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加速了平台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将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工业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集成,从而在一个专业的平台上形成了信息流、资金流和数据流。
在数字化时代,各行业、各地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将不再局限于行业、地域等因素,而是相互交织,创造出更多的创新空间,形成一个“数字生态圈”。利用平台经济,可以促进消费者、设计师、制造商、服务商等参与主体的整合,从而形成协同效应。一旦生态链上的优势建立起来,它们就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协同进化以及自我强化,另外,当前市场竞争处于较为激烈的形势,企业在制度上的优势日益凸显。
在数字经济的今天,软件定义一切。当前,伴随产业技术的发展,工业软件的定义包括:研发产品、制造经营、经营管理、数字化的设计、智能制造以及3D印刷等。与此同时,工业软件的云化进程加快,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工业应用程序不断涌现,特别是数字工厂和智能制造的普及。终端对终端的整合越来越完善,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以工业软件为核心的“无人工厂”。但是,在国内工业软件开发方面,国外公司占据了80%以上的高端工业软件和50%的中低端工业软件[5]。
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制造业将成为在共享经济时代的主宰,中国的大型装备企业面临着传统的产能过剩与升级的双重压力,研发、设计、生产、检验、物流配送等。帮助闲置设备以及闲置工厂实现再利用,阿里淘宝网与航天云网此类模式的成功运作,都表明了共享经济模式在当前制造业发展当中的巨大潜力。除此之外,数字时代下,相关个性化、小规模需求迅速增长,规模小、个体企业设备投入大、资金占用少、利用率低等问题,“共享工厂”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目前,沈阳机床、明匠等智能制造企业,均计划利用自身的优势产业集群、创新空间等优势,对同一行业的订单、制造、交货、结算、物流等多个环节进行数据传送,真正实现互联网制造。
在数字化经济的今天,制造过程当中的各方都得到了充分赋能,而大数据的出现,加上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等技术也使企业可以进行分散决策,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通过“去核化”,使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能够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重组,开拓新产品与新模式、新型服务等。以海尔为例,近年来推行了“人单合一”的新型模式,即将企业工作人员转化为平台主以及小微企业成员,并通过对薪酬制度进行创新的方式,促进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通过激活企业内部的资源,在企业内部掀起了“大众创业”的热潮,大量新的业态和模式不断涌现,为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6]。
将数字经济向制造业渗透和普及,就需要制定统一的智能制造标准,以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标准,从而导致企业的整体发展。根据“共性先行、急需先行”的原则,我国已批准了七项智能制造标准,并提出了加速项目立项的建议。加快建立更加完备的智能化生产标准化体系,并培养出国内的智能化生产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我国要不断发挥制造规模以及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大数据等综合优势融合起来,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和发言权。
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伴随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新型工业模式不断推动,工业互联网将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速产业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快建设工业网络平台,为实现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的融合提供平台支持。一是要重视建立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立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依托,支持重点行业,建立起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及公益性的国家级产业互联网平台。二是要在产业中搭建一个网络平台。扶持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开发大型云计算平台。鼓励已有的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向工业网络平台的转变;支持中小型企业将业务转移到云计算,引导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等资源向云计算平台的方向发展。
加强平台设施建设,为智能工厂以及数字工厂提供信息化支持,为了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生产设备的需求,要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指导企业实现数字化。同时要强化产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制造业数字化、云端化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业信息化监控平台,为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7]。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合,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一是要引导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共同建设“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二是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方向的调整,加大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及相关人才的供应力度。三是提高制造企业员工的数字化质量,通过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培训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减少企业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所面临的障碍。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数字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已进入加速拐点,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与重构作用日益明显。伴随消费工业网络的发展,制造业为主导,在未来,数字经济最受关注的将是如何融入制造业,解决中国制造发展转型和升级的“痛点”。因此要加强产业网络平台的建设,建立符合国情的数字化转型平台,加快制定产业互联网标准,抢占市场制高点,推动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进而增强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