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探析

2022-03-18 00:32卢媛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揭阳分行
环球市场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证券化商业银行资产

卢媛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揭阳分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金融危机。此种环境下,各国开始积极整顿金融行业。我国金融市场领域,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中,大量不良资产累积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作为常用金融改革方式,资产证券化可将流动性差但数量多的现金资产转换为证券在市场收售与流动。我国相关单位与机构尝试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处理商行不良资产,因资产证券化有复杂的内容与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创新不良资产证券化管理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重要性

(1)银行不良信贷风险的转移。转化不良证券财产,利于银行不良贷款变为可让渡财产,迁移贷款危险。另外,不良资产证券保障了银行资本回收率,促进资金快速周转并减小了其流动性风险,从资金方面支撑项目发展。

(2)确保商业银行有充足资本。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可利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有效改善资产结构。商业银行将风险大的不良资产转换为证券,从资产负债表中脱离出来降低了银行内部风险压力,保障其有充足的资本。

(3)加快处理不良资产。金融行业中作为一种新工具,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新市场手段,便于商业银行有效处理不良资产。借助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法,银行能够对内部不良资产进行快速分批处理然后打包转让给SPV,从根本上完成风险出售与隔离。

(4)投资者有更宽的投资渠道。作为投资的新方式,不良资产证券化财产组织与投资可满足相关投资人需求,因投资人具有财产支持证券,投资灵活性差的潜力财产进一步扩大其市场投资范围。

(5)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创新。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时,不良资产证券化利于规避各类道德风险,开辟了不良资产处理新格局,促使货币市场紧密联系资本市场,为金融市场发展创新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二、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存在的风险

商业银行运营中,不良资产指流动性不好的资产,资产证券化发展是采用相关技术手段以证券方式促使此类资产进入市场流动,为银行发展提供推动力。不良资产证券化实际发展中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其可能会影响交易主体经济效益,所以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商业银行发展中综合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其风险主要包含信用、技术、环境与操作等四个层面的风险。其中,信用、技术与操作等风险一直存在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对不良资产证券化而言,要全面考量其面临的环境风险,在现有法律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使金融系统有更稳定的系数获得更好地发展。

另外,法律环境方面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主要指因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不确定因素对交易主体造成的经济损失。商业银行发展与复杂业务活动分不开,不良资产证券化包含证券、担保与非银行业务等内容。为了确保资产证券化发展更加稳定,减小风险概率,进一步完善经济体系与法律规定是十分必要的,制定专门法律保护不良资产证券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进一步改革融资方式,针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相继成立了相关研究部门,进一步完善证券化发展与相关制度。新时期,我国深入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现有公司法与会计法无法保障证券化投资发展的健康与稳定性。为了全面解决商业银行实际问题,现有法律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目前,实际工作中违规操作规程缺乏完善的法律约束,为信贷项目提供了法律漏洞,还未建成完善的法律制度保护有利信贷措施,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转换为不良证券业务,而且现有法律规定也不符合当前资产证券化发展需求。

三、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现存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立法

作为一种新经济投资方式,不良资产证券发展速度快,其交易方式繁琐,由此使得投资者交易面临更大的风险。如何高效而合理地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法、保障投资人合法效益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我国不良财产证券化实际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法律不完善或经验缺失等。具体而言,虽然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合同法》《担保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可很好地治理财产证券化问题,但因投资人多、手续办理流程复杂而且形式不规范等,没有彻底解决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本质上而言,这是基于查漏补缺进行调整,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实际效果。此外,因不良资产证券化中间环节比较多,因而对技术有很高的要求。此种情况下,证券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工作经验,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银行或监管机构中法律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二)会计制度还需要完善

经济投资中,不良财政证券化比较繁琐,包含很多利益相关者如商业性银行、特殊目标组织及信用增长组织等,其对会计制度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现阶段,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时间短,从开始尝试、停止到再尝试过程中,已有会计法律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且,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进程中,要加强投资人权益与市场发展的保护,还要向监管组织与投资人及时公开项目会计信息。所以,商业银行投资不良资产证券化时,投资人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何保护会计数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三)缺乏专业投资者

试点银行投资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产品发行者采取有效措施升级信贷产品、减小投资风险。另外,为了保障支付的及时性,银行通常会设置不同信托账号,所有财产处理好后再将其转入专门账户中,保障各类账户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资金出现盈利后,银行要先向投资人支付资金及所得收益,再向下一级投资人支付相应资金与收益。该双重保障下资金风险小而且有很高的流动性,在金融证券市场中备受青睐。同时,还要专业评估风险大的次级债券,投资者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与丰富投资经验。现阶段,我国市场运行中,商业银行向财产管理企业转移所有下级债权,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做好经营管理。此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我国投资人专业理论知识不够而且缺乏经验。向财产管理企业移交所有下一级债权是短期行为,如果银行一直依赖财产管理企业下一级债权,会直接阻碍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

(四)定价与信用评级发展不够成熟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中,如何制定价格是相关组织与学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因不良资产证券化没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交易复杂,估值时难度比较大。现阶段,我国试点银行中,很多应用贴现率方法对资产池基础资产进行估算。该定价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1)价格设置高,削弱了投资人项目投资兴趣。反之,价格制定太低也会降低银行收益。(2)不良资产证券危险评价中,信用评级也是面临的重难点。因我国评价领域发展时间短,行业评价缺乏一定的可信度,而且评价信息比较片面,现有评价系统不够完善。另外,价格制定问题与信用评价间的联系,对顺利实施不良财政证券化至关重要,因而相关企业要加大研究力度。

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建议

(一)信托方式与交易结构的发展与完善

首先,做好信贷评审与决策机制的完善。其包含进一步完善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审贷分离及大额贷款审贷委员会集体审议等制度,还要制定分级审批制度,尽可能保障信贷投向的准确性。基于各类资源配置与细化过程管理,促进支行拓展卡业务,做好信用卡案件与司法催收、协商还款,加强控制不良资产。促进各支行实施交叉营销,构建良好用卡环境,促进信用卡业务与各类消费场景实现深度嵌入,全面增强工作人员服务与获客能力。

其次,完善信贷监控预警机制。此过程中,针对信贷风险建立转移补偿机制,其要严格依照《担保法》开展担保,补偿机制还要能够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此外,还要重视完善银行内部稽核机制并完善信贷风险责任体系。

(二)完善法律政策与制度体系

金融产品创新中,实践与法律谁前谁后是非常重要的。金融行业改革中,规范创新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满足改革要求的做法就会打破现有法律规范的束缚。国际市场中发展成熟的金融产品但在我国还未实践过,基于此相关内部规则与制度向监管部门提出报备,实际运行中总结经验。部分重要风险或制度漏洞,借助行业协会加深自律或监管部门规范,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增强行业市场竞争力。

(三)合理构建会计处理准则

不良资产与优质资产证券化对比,现金流稳定性是其根本性问题,证券化过程中,不良资产中出现特殊目的或投资者要求银行担保或回购不良资产。优质资产证券化旨在融资并增强资产流动性,终止确认条件与结果敏感性比较低。不良资产证券化旨在完善财务报表加快处理资产,融资功能是次要的,因行业银行可基于银行信用吸收成本小的负债资金,不用复杂繁琐的证券化过程实施高成本融资。现阶段,会计确认方法不利于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与终止确认标准相差甚远。

税收方面,要明确规定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1)对于确认的“真实销售”与“担保融资”要明确规定其具体条件要求,满足“真实销售”要求,进行所得税收入确认优惠,如果确认为损失部分则允许进行纳税所得额抵扣,发起人结合税收法律规定在最长时间内摊销这就是抵扣年限,年度利润还可对证券化亏损进行弥补。(2)发起人SPV转移资产与SPV乡投资发行证券,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营业税与印花税,抑或是降低税率,针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3)投资者,无论是机构或个人投资本,实施相同税收政策,而且税种与税率方面提供优惠。(4)预提税方面,共育国家签订条约预防双重税收,或政府直接减免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形成的预提税,为发起人节省海外融资成本。

(四)规范不良资产运行机制

银行自身要加强管理自我信贷资产风险,还要及时处理相关不良资产。首先,重点落实贷款“三查”与统一“授信”等制度,加强控制贷款前、中与后等时段。商业银行要准确判断客观环境变化,明确信贷资金投向,保障投量满足客观环境情况。同时,还要重视贷时审查,贯彻执行审贷分离制度,对贷款风险做好统一验证并明确贷款额度与方式,全面审查贷款情况,再由决策部门负责审批。此外,定期做好测算与分析也是非常必要的。实际工作中还可利用计算机系统判断整个贷款过程存在的风险预警,明确其风险程度。其次,构建贷款风险分散机制与风险发生救助机制,结合风险分散原理,采用多元化贷款方式合理控制信用贷款数量、范围、贴现、抵押、担保贷款与其他风险小的贷款品种。还要与企业协商,明确办理财产保险的要求。最后,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及监督,增强内控制度稽核力度。

(五)加强金融市场环境的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是重要构成,其主要包含证券发行市场与二级市场两种,加强各类中介机构培育,加大专业资产证券化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发展并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为了确保顺利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节省证券化成本,采取多元化措施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与运行行为。证券发行与流通中,资本可构建良好的市场大环境,因而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实力雄厚且有长远眼光的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完善现有资本市场需求,放宽保险资金与外资等机构资金准入机制,保障资本市场有更高的投资需求,全面提升资本市场实际运行效率,为商业银行成功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时间比较短,发达国家多年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新金融工具,不良资产证券化对金融行业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利于降低银行经营风险,进一步优化银行内部资产结构。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证券化不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唯一方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另外,当前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很高的成本投入,怎样优化资产结构是商业银行直接分散内部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证券化商业银行资产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实务的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实践 挑战 建议——交通运输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探索与思考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交通运输行业的证券化融资之道
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一年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