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上海顶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集团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积极地进行自身战略决策的调整,创新集团企业的经营模式,加快企业由传统重资产经营模式向新兴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变的速度。构建符合集团企业发展需求的轻资产经营管理体系,从投资、销售、运营等各个环节着手,专注集团企业擅长的领域和环节,提高集团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为集团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轻资产运营(Asset-light strategy)”模式,就是将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外包,自身则集中于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等业务;市场推广主要采用产品明星代言和广告的方式。“轻资产运营”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资本投入,特别是生产领域内大量固定资产投入,以此提高资本回报率。就目前来说,集团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常用的轻资产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企业重资产业务转移或外包形式。(2)针对收购自其他企业的股份,合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推动被收购企业重资产振兴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发挥轻资产经营模式的优势,密切关注能够为集团企业发展带来经济利润或价值增长的业务,采取将相关重资产外包的方式,提高集团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和能力。
集团企业实施的财务战略也就是在充分考虑和分析各种外部影响因素与自身条件因素的前提下,以集团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为依据,控制集团企业的资金走向,优化和完善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长期财务规划和依据,明确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战略活动内容,加快集团企业战略计划实施的速度。
集团企业在推动重资产经营模式向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变时,应该充分重视集团企业自身财务战略调整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财务战略发展规划,确保集团企业经营发展模式与财务战略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了提高集团企业向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的速度,企业管理层应该在充分考虑成本增减波动因素外,还应密切关注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采取无息或低息负债方式,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促进企业投资回报率的有效提升,为企业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长期实践发现,轻资产经营模式下的现代集团企业财务战略主要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轻资产商业模式与集团企业投资战略的相互融合,增强了集团企业投资阶段的软实力,充分发挥出了集团企业财务资源的作用,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另外,售后管理服务公司作为现代集团企业实施轻资产经营模式的关键,集团企业应该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增强用户的产品体验,帮助用户形成对产品的认识体系,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用户购买和使用集团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优质服务,促进集团企业轻资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2)筹资战略在集团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集团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资金来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比如在传统的重资产经营模式下,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以销售收入、银行贷款、自有资金等为主。而在轻资产经营模式下,集团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则大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股票、互联网金融、债券、信托等多元化筹资方式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确保企业战略发展决策的顺利实施。(3)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应用,促进了企业资产流动性水平的有效提升。集团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加强流动资产监管力度的管理策略,不但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而且实现了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的,为企业项目投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4)集团企业在实施股利分配战略时充分发挥轻资产经营模式的优势,拓展企业利润空间,保证集团企业股东利益不受侵害。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重资产经营模式因为自身存在着诸多弊端,已经无法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所以,集团企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快重资产经营模式向新兴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的速度,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股利分配策略,才能在调动投资者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市场呈现出的供大于求的发展趋势是导致行业出现库存超额积累问题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集团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库存过高且短时间内无法有效处置的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投资成本回收的难度,而且随着企业流动资金压力的持续增加,企业发生经营风险的概率也随之增大,此外,库存量的不断增加,导致整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集团企业未能制定有效措施处置自身的库存,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轻资产经营模式的运用,则彻底改变了传统以购买土地为主的盈利模式,更多依靠自身经营管理获取相应的利润,所以,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推行和实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库存额度,促进了企业资本周转率的稳步提升。
传统重资产经营模式下,大多是由集团企业负责项目实施的全部步骤,从项目选址、设计以及后期施工运营和管理,项目实施各个阶段占有了大量的资金,不仅增加了集团企业的资金压力,而且很容易出现集团企业资金流动停滞的情况,影响自身的资金流动性。再加上商业地产对位置提出的要求明显高于住宅地产的地理位置要求,因此,集团企业在项目前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如果采用传统重资产经营模式的话,集团企业只能借助自身配套的物业销售或者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筹集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高速增长和发展的阶段后,其销售存量房方面也出现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全集团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更加依赖于外部筹资方式。如果按照原有经营管理模式筹资的话,集团企业进行的对外筹资只是通过银行进行的商业地产不动产抵押贷款,由于此时集团企业需要的资金流规模较大,所以,只有集团企业的物业价值增值率高于使用资本成本时,该筹资模式才能有效进行。这种过于单一且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筹资方式,不仅增加了集团企业固定资金偿还风险的发生率,而且对集团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埋下了隐患。
传统的重资产经营管理模式下,商业地产的建设和运营全部由集团企业负责,由于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土地储备是集团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再加上集团企业的利润与土地价格挂钩,如果土地价格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那么随着集团企业项目开发成本的攀升,其经营利润自然就会降低。以往开发商在项目开发前,往往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土地,然后通过土地增值等方式获取高额的利润,然而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增加了集团企业开发上线地产项目的难度,即便是集团企业取得了土地,也因为项目开发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影响了商业地产项目开发的进度,制约了集团企业的发展。另外,集团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行业政策收紧以及住宅市场逐步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已经无法再像以往那样获取高额利润,再加上其在转型升级前的销售业务毛利率以及销售净利率等呈现出持续下行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集团企业已经出现了经营管理以及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问题。
战略性投资具有的高风险性与长期回报等特点,决定了集团企业制定适合实施的投资战略对商业地产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集团企业在参与战略性投资时,应该充分重视自身管理模式优化和完善的重要性,通过在商业地产项目建设各个环节设置评价标准的方式,确保商业地产项目的建设质量达到预期设计目标。随着集团企业完成向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吸收第三方资金投资的方式,虽然为了集团企业的迅速扩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项目管理工作的难度。如果此时集团企业仍然采用传统重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必然无法满足商业地产项目建设的要求。所以,为了确保商业地产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集团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势,深入商业地产项目市场开展市场调研活动,根据市场调研的内容,控制集团企业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和开发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企业自身财务战略和投资方向的调整与完善,彻底摒弃传统固定资产、重资产投资方式,尽可能减少重资产项目的资金占有量,促进集团企业资本投资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构建完整的资金流动体系,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为了确保筹资活动的正常进行,集团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建设的重要性,为集团企业拓宽融资的渠道。严格按照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调整和完善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控制集团企业的现金流量,确保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满足轻资产经营管理理念的要求。为了促进集团企业资本运营效率和资本运营能力的有效提升,集团企业在应用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资本的流动性,合理运用置换、收购、重组、兼并、变现等资源配置方式,增强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抵御能力。集团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时,必须在保证内部资本运行效率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拓宽外部筹资渠道,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优势,加快房地产基金、私募基金、销售理财产品以及众筹等多元化筹融资方式发展和应用的速度,为集团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1)股权筹资。股权筹资与债务筹资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股权筹资具有筹资成本低且无须还本等优势,其作为集团企业扩张阶段的首选筹资方式之一,最大限度地缓解了集团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压力,推动了集团企业的创新发展。(2)基金和众筹。为了满足集团企业多元化筹资的需求,集团企业必须在实施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低成本、低风险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如果集团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投资机构在投资协议期限内无法通过相应项目获取高额投资回报时,虽然可以依托信托基金,保证集团企业的投资回报不受影响。但是由于外部投资机构与集团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已经取得了预期效果,所以,集团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股权结构与资金来源多元化渠道的优势,为商业地产项目的前期建设提供资金保障。(3)资产出售。投资可出售的资产以确保筹资目标的顺利完成,集团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可以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模式资产的方式筹集资金,以保证集团企业经营发展资金的充足。资产销售筹资方式的应用,不仅加快了集团企业向轻资产服务型企业转型的速度,而且为集团企业向品牌与管理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内部筹资。为了确保集团企业轻资产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集团企业必须在创新外部筹资方式的基础上,拓宽内部筹资的渠道。由于集团企业转型前,所有资产资金的积累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大多借助房产销售或物业管理服务费等方式,而转型为轻资产管理模式的集团企业,则可以通过成立企业电子商务公司的方式,通过线上向客户推销自己的金融理财产品,充分利用这种便捷且时效性较强的筹资方式,为集团企业的扩展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全面实施,不仅为集团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合作项目,同时轻资产管理模式对项目流程和项目质量提出的明确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团企业经营发展的压力。针对商业地产项目施工管理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的特点,集团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的工程管理水平和能力,严格按照微笑曲线理论的要求,由集团企业管理层完成对项目的分解,同时将项目中收益较低的部分外包出去,然后全权负责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这种逐层分解项目内容的经营管理方法,不但发挥出了集团企业管理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职能,同时实现了集团企业快速扩张的目的,有效降低了项目建设的人员需求,帮助集团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提高了集团企业运营成本的控制水平。集团企业在调整自身的财务战略时,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将提高自身核心产品竞争力作为首要目标,制定完善的集团企业轻资产财务发展战略,增强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吸引用户选择集团企业开发的产品,为集团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集团企业在推动重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向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工作时,应该通过开展市场调研活动的方式,依托大数据技术详细划分客户年龄、地区、收入、性别、文化程度等数据,从项目规划、开发、运营等几方面着手,加大区域文化色彩项目开发投入的力度,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商业地产项目,以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轻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集团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该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建立完善的财务增效管理体系,为集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充足的动力。充分发挥轻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整改策略,为集团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