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知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TKA超声引导下接受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单次硬膜外腔吗啡镇痛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老年患者TKA内选择60例研究,根据麻醉形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连续股神经阻滞,实验组联合单次硬膜外腔吗啡镇痛,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老年患者TKA实施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单次硬膜外腔吗啡镇痛,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以及苏醒恢复时间。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单次硬膜外腔吗啡镇痛;TKA
【中图分类号】 Q946.8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出现膝关节病变的人数显著增多,需对患者实施TKA,以此改善患者的症状[1]。全膝置换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畸形以及功能障碍,以此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是,TKA术后,患者的疼痛较为强烈,影响预后。连续股神经阻滞作为当前TKA后镇痛的常见方法,但因膝关节神经稍多,故无法完全抑制疼痛,特别是早期被动以及主动功能锻炼时,存在的剧烈疼痛[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老年患者TKA內选择60例研究,根据麻醉形式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年龄在65-75周岁,平均为(69.91±1.23)周岁,男15,女15,平均病程(3.21±0.22)月。对照组年龄在65-75周岁,平均为(69.92±1.21)周岁,男16,女14,平均病程(3.22±0.21)月。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2)符合镇痛指征。排除标准:(1)存在心脏疾病。(2)存在药物过敏史。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连续股神经阻滞:手术完毕之后,需遵循无菌原则,在患者的腹股沟韧带下方股神经周围进行穿刺,从后方接近患者的股神经,回抽无血厚,需注入少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扩散情况。若在骨神经周围扩散,则需注入0.2%罗哌卡因15ml,充分包裹股神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2%罗哌卡因,详细观察,随后固定导管,调整角度后二次消毒,固定透明膜。
实验组联合单次硬膜外腔吗啡镇痛:腰硬联合麻醉后,将0.75%的布比卡因2ml混合10%葡萄糖1ml注射在麻醉体内。将患者的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缝合切口时,可以在硬膜外导管注射0.1%吗啡1ml联合2ml生理盐水,随后注射1ml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
两组术后均需连接电子镇痛泵,合理设置追加时间以及剂量,术后48小时,需将导管拔除。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时间越短证明麻醉苏醒快,麻醉效果越好。
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6h、12h、24h、48h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对比,分值为0-10分,分数越低证明疼痛程度越低,术后镇痛效果越好。
1.4统计和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数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x2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t检验。P<0.05,则具有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更短,P <0.05,见表1。
2.2疼痛情况。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骨关节炎作为骨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常对患有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保守治疗,虽然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但药物的临床治疗起效时间比较慢,且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持久。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直接治疗疾病,手术治疗虽然可以改善患者部分生理疼痛,但患者依旧会出现术后疼痛的情况。而快速康复外科是围手术期间一种全新的学科技术,且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有效的镇痛,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预后[3]。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可视技术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内,以此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4]。但是,由于TKA患者术后较为疼痛,限制患者的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效果[5]。这是由于膝关节周围不仅存在股神经,还存在其他神经,股对患者实施单纯的连续股神经阻滞,患者仍会常存在疼痛以及酸胀等,进而影响患者的睡眠以及康复效果。
超声技术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运用相较于传统首穿技术,能使麻醉医生熟悉掌握解剖学知识,做到定位准确,用两精准,阻带完著,屏醉效果佳,病人舒适感强,费用降低、降低并发症。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后,联合单次硬膜外腔吗啡镇痛,可以改善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不足之处,提高术后镇痛效果。然而,吗啡药物则不会出现这一情况,且术后镇痛显著延长,降低患者出现应急刺激以及炎症反应,改善预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对老年患者TKA实施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单次硬膜外腔吗啡镇痛,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以及苏醒恢复时间,临床可以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文姗,张瑞圃,赵端.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的对比研究[J]. 临床研究,2021,29(06):86-88.
[2]刘宏飞,霍鹏伟.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对比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20,49(08):947-950.
[3]黄晴怡. 用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法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9):56-57.
[4]雷震,夏林智,方晓华. 单次股-坐骨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3):64-65+67.
[5]张廷玖,张东,曾凡伟,等. 不同镇痛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J]. 实用老年医学,2018,32(07):619-621+625.
367550058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