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宇涵,朱宗友
(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新时期,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抵制和防范各种错误思潮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课程改革优化课程思政体系,探索思政元素与学生专业在教学中的有机融合,升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引导大学生系统性地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基础上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和实践举措等问题形成全方位系统化认识,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和具体任务适时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目标、具体内容及教育模式,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先导,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各种错误思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落实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独自承担着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忽略或没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导致思政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座“孤岛”[1]。课程思政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为宗旨有效衔接专业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课程的全新课程,有效地释放思想教育的影响力、聚合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高校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育人作用,有利于形成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学格局。
经济全球化带给我国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挑战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涌现使得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呈现复杂性与多元性等新特征,部分当代大学生在西方腐朽价值理念渗透下逐渐迷失自我。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将社会规范化的思想道德和主流价值取向作用于当代大学生,内化为自觉意识和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防范化解错误思潮渗透的风险。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偏低致使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其教学要求,单纯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高校契合时代特点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增强了高校不同学科的交流融合实现协同育人的教学效果。
基于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社会利益结构剧变、网络冲击加大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等挑战,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加速了社群文化和部落文化趋势的流行,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碰撞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模式与价值理念,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始终以时代特点和高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对大学生分层分类引领,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政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本领和思想引领的实效性。与此同时,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理念聚焦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新时期时代新人培育要求适时调整工作目标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及教学管理体系等内容以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各类课程教学环节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推动不同课程有机融合协同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实现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与价值理念的重塑,而且有效化解了高校课程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育人功能的矛盾。
近年来,由于高校课程分化更加精细化致使学科分离更加严重,各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未能下发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导致高校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场域的严重缺失进而破坏高校课程育人效果的整体性。高校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有所不同但都蕴含着育人的功能和属性,专业课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割裂了教书与育人、智育与德育的协同性和关联性,使得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不足而忽视思政教育的作用。相比较于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与预见性,通识课程是关涉领域全面并且具有非应用性、非功利化、非职业性等特点的教育课程,仅有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的育人基本功能相对突出。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主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实现,为此,高校迫切需要改善学科分离现状以增强不同学科的交流融合,加强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交流,提高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更好地促成高校课程育人效果的整体性。
课程思政是高校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实现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新理念,强调高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育人特性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课程思政不是系统化、体系化地进行德育活动,而是结合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挖掘并嵌入适当的德育元素,进行非系统化、非体系化的德育”[3]。现阶段,我国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实现协同育人目标面临着困境,高校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导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果受到阻碍。究其原因,一方面,基于高校课程教师自身的学科背景、知识经验、专业特长及研究旨趣各有不同,因此,对课程思政理念认知和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也有所差别。另一方面,高校部分教师片面地将思想政治元素理解为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植入钻研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法治精神等,未能充分理解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教学过程中偏向于专业教育未能真正落实德育教育,加深了专业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割裂,忽略了教师在“授业”基础上的育人职责。
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高校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突破性革新,通过不同专业课程途径挖掘思政元素,凸显思政价值发挥思政育人功能,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部分高校教师惯性地把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将思政课程资源简单归于思政类教材,忽略了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由于受到学科分类精细、高校行政体制以及教师教学管理惯性等因素的深刻影响,致使立德树人整体性教学效果无法顺利达成,造成课程思政建设资源浪费、创新能力不强,课程思政建设资源中的主体资源、教材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方面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高校内主体资源开发作用发挥不足,主体资源主要包括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高校学生,不少高校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辅导员和行政管理者的任务,缺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微课、公众号平台、教育类APP等网络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部分专业课教师将上课照本宣科创新能力不足,忽视了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健全的课程思政体系是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不是指某个课程,而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在实现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完成思政教育的目标”[4]。处于探索与运行阶段的课程思政仍缺乏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首先,课程思政总体规划和教学管理制度是高校结合不同课程的指导纲领,有利于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提升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由于高校课程设置偏重专业课程教育更加倾向于学生专业理论的积累及能力培养,教学管理部门未能有效地依据学生实际制定课程标准等内容,不利于不同课程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传道”“授业”的有机结合。其次,课程思政建设应当拟定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指标体系,包含人才队伍建设规范、课程建设标准、组织教学策略、管理效率运行规范等等,将课程思政的评价与监督纳入其教学管理体制有效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开展。现阶段,处在探寻和试行阶段的课程思政能够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极为有限,限制并延缓了高校不同课程协同效应的实现。
3.1.1 课程体系有机统一 高校把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渗透到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推进思想政治课程“一体两翼三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课程的有机统一。一方面,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建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高校课程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形成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推动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育高校学生以寻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为出发点成长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高校教师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就教育工作者言,高校教师是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实施主体,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其他学科教师充分挖掘本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效果,破除学科分离精细化导致各自为教和忽视课程育人作用的藩篱,形成“大思政”格局下高校不同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
3.1.2 教学方式有效融通 高校教育工作者与当代大学生是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主要实施与参与主体,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传播媒介呈现多元化、规范化、快捷化等新特征,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等多种方式相融合。首先,积极构建网络教育平台便于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高校教师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厘清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5],以此设计教学方案和学习任务实现对高校学生的思维启迪和价值引导,在提升高校学生品德修养过程中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在学生群体中“入耳、入脑、入心”。其次,促成多种课堂形式的有效融通。高校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进而增强高校学生的学习投入度,通过运用网络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多元平台创新高校教育方法,采取课堂教学与现代互联网多媒体方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从师、生单向交流向师生、生生、与文本的多向交流,便于以高校学生真实诉求为出发点切实将党和国家的德育工作落小落细落实。
3.2.1 紧跟时代发展,坚持政治引领学理与以学理讲清政治相统一“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6],高校教师立足岗位既要注重教学实践性,又要紧跟时代发展,坚持以政治引领学理与以学理讲清政治相统一。首先,教师要在职业和专业层面练好基本功,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添教学魅力,以思想和理论的学理与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应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的热点和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与融合,把最新的时代话语、理论知识和时事新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其次,教师要在精神层面深化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用理论阐释学生关注的求知、就业、情感、信仰等问题,顺应时代、把握时局、关注时事,讲学生所需、解学生所惑,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让思政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与信任度,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定力。
3.2.2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理论水平 高校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培养专业化、高水平、负责任的师资队伍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高校教师只有不断转变思维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因此,高校以育人成效为标准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认同感与获得感,为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平台。一方面,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坚持网络培训与线下教育相结合。高校教师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资源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与教学实效。同时,网络时代推动在线教育持续发展,“强国论坛”“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习网”等网站的建立及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使得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学术会议与相关培训,打破时空局限并且适应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健全高校教师成长鼓励机制。高校加强对全校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培训,引导教职工把握国家安全教育等领域的新动态和新形势,鼓励教师外出实地考察实现跨地区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理论水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践性。
3.3.1 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增强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 高校校园文化以极强的渗透性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和精神追求,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同时有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同以文化人与以文育人的高效契合,引导当代大学生有效规避庸俗文化和低俗文化的影响。为此,高校需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保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提升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让校园文化成为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体与思政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高校通过倡导和践行科学人性化的校园文化管理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及时调整与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不一致的组织文化、管理机制,消除与学校发展不协调的文化因素、团队意识,同时加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交流融合构建起课程思政、课程系列和课程群,进而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与师生共同成长相结合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作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校风校训和教学理念也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校园文建设之中以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大学生树立尚德修身、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
3.3.2 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建构多领域、跨学科、全覆盖的课程体系 高校注重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培育符合时代特征和高校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但是,全球化导致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价值交织和渗透的碰撞,以及“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和接受碎片化影响,当代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或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社会中的“阴暗面”[7],校园文化以潜在的影响力和塑造力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校应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动建构多领域、跨学科、全覆盖的相互交流融合的课程体系。高校校园文化以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以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涵盖多种文化形态的校园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三观”重塑具有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高校将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展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道德情操,为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
3.4.1 规范课程思政协同联动运行机制 高校将德育教育融入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教学活动中,必须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工作机制、学科交流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首先,完善高校领导工作机制。“高校党委对学校教育工作人员实行社会全面发展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进行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8]对此,高校党委应当注重高校课程的育人作用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统筹高校不同课程的协调联动作用,带动不同边缘学科的交流互动。其次,规范不同学科交流机制。不同课程的割裂与分离直接限制课程思政建设,规范不同学科的交流融合机制确保了高校各类课程在育人目标上方向一致、在育人行动上步调一致。最后,健全学校组织保障机制。高校各教学基层单位以及职能部门之间应当相互配合形成共建共享的育人保障机制,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落地生根促进课程思政普遍实践,只有把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充分体现出来才能对学生的影响力发挥应有作用,将社会主流价值理念融入课程建设为高校教育提供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的指导。
3.4.2 健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机制 健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内容的教学管理机制的关键是完善课程思政的教育评价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结果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文凭、唯科学、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教育质量评价指挥棒的问题。”[9]高校的评级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推进器和压舱石,对此,应该将立德树人当作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首先,就教育者而言,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直接关系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程度,高校教师把以培养学生能力与塑造学生品德作为教育宗旨,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堂以培养高校学生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情操。其次,就受教育者而言,扭转将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形式,把道德品质的提升作为个体全面发展的考评指标。高校党委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素质教育评价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将高校教师的师德当作专业课程思政评价的重要具体内容,统筹安排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及课堂教学安排,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及价值评价能力。
总之,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建构多领域、跨学科、全覆盖的课程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但是,高校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课程资源整合不充分、课程思政建设合力不足、课程思政建设氛围不够浓厚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因此,要在全党和高校党委的有力领导下,积极创建高校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场域的教学格局,充分发挥主体资源合力,完善思政资源开发的体系,夯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从而实现思政课程与学生专业的有机融合,发挥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启发和价值浸润作用,营造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教学氛围以实现高校课程的育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