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志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徽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创造了无数可赞可叹的光辉业绩,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全面考察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的奋斗历程,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安徽党史在百年党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安徽篇章。
纵观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奋斗历程,安徽这块土地上从未停止“革命的步伐”,从不缺少“革命的基因”。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安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安徽的胜利。
早在1904年,安徽怀宁人陈独秀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批评时事,开通民智,提倡白话文,迈出了文化思想启蒙的第一步。时隔11年,他将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安徽做法”“安徽经验”带到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更名为《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自始至终以各种方式参与和领导了五四运动,被毛泽东誉为“思想界的明星”[1]“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2]。五四运动后不久,安徽合肥人蔡晓舟带着他的表弟、北京大学文学系学生杨亮功合编出版了全国首部介绍五四运动的书籍《五四》,并于1920年由北京回安庆创办《新安徽》杂志,介绍社会主义思想。1920年底,皖籍进步人士朱蕴山、光明甫、李光炯等人在安庆、芜湖等地创办《平议报》《芜湖》等报刊,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安徽省立五中教师高语罕将其在芜湖商业夜校的讲课讲义编成书信体通俗读物《白话书信》于1921年初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通俗地介绍了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无产阶级专政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苏维埃制度等内容。该书出版后虽屡遭查禁却再版39次,印刷达10万余册,有力地推动了安徽及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毛泽东说过:“他创造了党,有功劳”[2]。作为安徽人,陈独秀和安徽的进步知识界交往密切,党的一大前后安徽党团组织发展工作实际上由陈独秀负责。1921年春,在陈独秀和高语罕的推动下,蔡晓舟等人在安庆筹建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的17个地方团组织之一。从1922年秋起,青年团负责人及大多数团员先后离开安庆、赴日求学,团组织活动暂时陷入停顿状态。为加强对安徽党团工作的指导,1923年春,陈独秀委派中共党员、皖籍歙县青年柯庆施到安庆,主持安徽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柯庆施此前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工作,到安庆后立即着手恢复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及其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于1923年底在安庆成立安徽第一个城市党支部——中共安庆支部。几乎与此同时,在上海大学读书的寿县学生曹蕴真、薛卓汉等人利用寒假回乡之机,在寿县成立安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在此过程中及之后不久,党团组织在安徽各地陆续组建,并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如发展党团员,组织进步团体,创办报刊杂志,传播马克思主义,选派学生赴苏学习等,安徽革命活动从此有了坚强的组织领导。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冲锋在前,安徽这片土地已经被鲜血染成了“革命红”。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最前列,推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和国共合作有力进展,在身处北洋军阀严密控制的江淮大地,领导全省人民掀起了国民革命的狂飚,北伐军迅速攻克安徽长江南北,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在安徽的反动统治。进入土地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发动了阜阳“四九”起义、商南(立夏节)起义、潜山请水寨暴动、广德暴动等60多起农民起义和暴动,创建了豫东南和皖西、皖南革命根据地,建立起苏维埃政权,这两块根据地之后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创淮北、淮南、皖江三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党领导下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中的三大重要战略区域,也成为安徽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安徽还是淮海战役的重要战场和渡江战役的指挥中心,为两大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深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先后培育和组建了红11军32师、红11军33师、红1军独立旅、中央独立1师、中央教导第2师、红25军73师及军部、红25军75师、红25军74师、红28军82师、红28军(重建)、红218团等11支主力红军。其中红25军是最早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央红军之向导”“为革命立了大功”的红军队伍。这些主力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展成为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29师、115师344旅(一部)、新四军第4支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原18个集团军中第12、13、16、38、39集团军与金寨红军有着血缘关系。经调整后重新组建的现有13个集团军中,与金寨红军有血脉的6个集团全部保留。因此,金寨成为全国主力红军诞生最多的县,被誉为“中国红军第一县”。此外,安徽这块红色沃土共培养了128名开国将军(全国第四),有两次被授予上将的洪学智、被毛泽东特批“皮有功、少晋中”的皮定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安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安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进行剿匪反霸斗争,维护社会安定。到1951年底基本肃清全省匪患,歼灭土匪5.5万人。翌年反霸斗争基本结束,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二是接管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接管和没收官僚资本企业79家,全省地方国营企业由解放初的57家发展到1952年的221家,产值提高667%。三是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农村封建剥削制度。1952年7月土改工作结束,全省有2900万农村人口的地区完成土改,共没收和征收土地3157万亩,约占耕地面积39%,分配给403万多农户(约占农户总数68%)、1697万多名无地少地农民(约占农业人口总数67%),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四是兴修水利工程,恢复农业生产。在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相继建成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等大型山谷水库,其中佛子岭水库是中国第一个大型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水库,梅山水库是当时世界最高连拱水库,这些水电站的建成,结束了安徽没有水电的历史。五是支援朝鲜战争,保家卫国。先后有四千余名皖籍官兵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有26名官兵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截止1952年,全省共计捐款1516万元,捐献飞机近百架。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安徽经济社会发生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到1952年,安徽工农业总产值达28.7亿,其中农业产值22.2亿元,比1949年增长26%;城镇职工工资比1949年增长60%,农民购买力增长50%以上。至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江淮大地开始旧貌换新颜。
1953年,安徽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新建、扩建了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淮南煤矿、安徽造纸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分两批从上海内迁一百多家企业,初步形成了安徽机械、纺织、食品、化学等工业的骨架。在煤炭工业方面,为完成江浙沪皖的用煤,淮南煤矿新开谢家集、李郢孜等五个矿,创造了全国建井速度最高纪录,并承担了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安徽唯一的项目——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在电力工业方面,兴建了铜陵电厂、马鞍山电厂等一批大电厂,恢复和兴建小电厂40余个,其中我国自行安装的第一台0.5万千瓦机组在马鞍山电厂顺利发电,国产第一台0.6万千瓦机组在淮南田家庵电厂投产,为国家自力更生建造电厂开了先河。在冶金工业方面,安徽实现了“夺铜出铁”目标,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炼铁厂和全国第二大铜工业基地,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直径840毫米辗钢整体车轮、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经过五年奋斗,1957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达43.19亿元,比1952年增长51.6%。一个长期贫穷落后的农业省份正式开启了工业化的探索之旅。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安徽基本建立起来了。在此之后,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消极影响,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受挫。但是安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取得了重要成绩。1957—1976年,安徽地区生产总值由41.37亿元增加到105.77亿元,年均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由28.06亿元增加到55.27亿元,增长近1倍;第二产业由6.38亿元增加到31.39亿元,增长近4倍。在此期间,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如马鞍山钢铁公司、淮南化肥厂、合肥重型机械厂、蚌埠平板玻璃厂、安庆石油化工厂、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等开始兴建和扩建,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淠史杭工程沟通综合利用工程、花凉亭水库、陈村水库、淮河蚌埠闸工程等开始新建和续建,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如国内第一台双动四柱液压机、填补国内长期缺乏大型凿井绞车的JZ-25/600型凿井绞车、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国内首艘内河喷水式浅水客轮、国内第一辆3吨侧式自动装卸车等实现创新和突破。当然,这些成绩并不是“左”倾错误带来的,没有这些错误,安徽经济发展定会取得更多、更大、更好的成绩。于此还要指出和肯定的是,60年代初,鉴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安徽大胆尝试推行“责任田”,虽然两年后被叫停,但它迅速扭转了农村经济形势,成为安徽农民的“救命田”,为新时期安徽农村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群众基础。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安徽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带领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史无前例、敢为人先的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之路。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全国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邓小平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3]。由于得到邓小平以及中共中央的肯定,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迅速在安徽农村推广开来,到1982年全省有近99%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7年全国有近98%农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以此为标志,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掀起了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进入新世纪后,历史又一次把农村改革的重大使命交给了安徽。2000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安徽因此成为全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唯一全面试点省,并从2005年开始取消全省农业税,比全国提前一年终结了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历史的“皇粮国税”,当年就为全省农民减轻政策负担54.5亿元,安徽经验迅速被全国各省市所效仿。以农村税费改革为起点,安徽农村随后转向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再一次挺立在全国农村改革的潮头,被媒体形容为“潮涌江淮第三波”。安徽因此成为我国农村发展先改先试的“代名词”和“风向标”,是观察当代中国农村改革跌宕起伏进程的“最佳窗口”。
为了扭转此前工业发展的滞缓现象,改革开放之初,安徽着手整顿全省工业企业,确立了以发展轻纺工业、兴办集体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实施内涵改造“四个为主”的工业发展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艰苦奋斗,到1989年全省工业产值为229亿元,首超农业产值225亿元,标志着安徽开始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转变。随着“八五”“九五”计划的全面推进,全省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培育出一批支柱性产业,涌现出一批国内名牌产品,如冰箱、洗衣机在90年代分列全国第二位和第三位,形成了具有明显市场优势的产业集群效应,扩大了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安徽作为“轻工大省”的称号由此应运而生。进入新世纪后,安徽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主动融入长三角。2003年,安徽决定实施“861”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八大重点产业基地”,加紧构筑“六大基础工程”,着力上马一批支撑力和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2007年,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力争在未来10至15年内全省工业增长速度、工业技术装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骨干企业。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谈到:“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4]此次讲话,再加上之前邓小平分别于1980年和1984年的两次谈话,三次提及“傻子瓜子”问题,为安徽乃至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廓清了思想迷雾,“傻子瓜子”因此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晴雨表”。改革开放初期,安徽高度重视与沿海地区的交流,提出“学上海,学沿海”“远学粤闽,近学江浙”等口号,注重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1990年安徽提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借鉴发达省份的经验,出台系列改革举措,鼓励、扶持和促进城市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经营责任制。从90年代开始,安徽着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集团。进入新世纪后,安徽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不动摇,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东向发展、“861”行动计划、推进城镇化等战略举措。截止2012年,安徽省生产总值为17212亿元,位列全国第14名,增长率排全国第10名。由此,安徽经济发展提速。
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6年、2020年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指示,为“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美好安徽、怎样建设美好安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安徽省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同心绘制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新蓝图。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下好创新先手棋”,对安徽的科技创新提出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标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获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级合肥滨湖科学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室一心一区一城一省”的创新主平台立柱架梁。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研制成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合肥—上海段率先开通,世界首次实现“人造小太阳”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以及世界最薄0.12毫米信息显示触控玻璃、世界最快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以及“嫦娥钢”“质子刀”等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安徽已经完成了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全国创新高地。全省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全国第14位上升到2020年的全国第11位,人均GDP由全国第25位提升到第13位,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安徽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不断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2015年,安徽部署实施“4105”调转促行动计划,围绕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新业态拓展,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2017年,安徽出台制造强省建设方案,围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等“五大方向”,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7大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2019年,安徽本土企业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369户、利润2294.2亿元,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居全国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较上年增长16.4%和10.3%,各占比为43.8%和33.5%。全省智能家电、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安徽智造”加速崛起,形成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时代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持续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2020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42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3元,列全国第13位。2020年,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教育事业主要指标均已经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安徽教育水平总体进入全国中上、中部前列。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域内就诊率达80%以上,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到30%以下,群众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十三五”期间,安徽7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51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创造出道德建设领域的“安徽现象”。“十三五”期间,全省有8个市跻身地级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当选数位居全国第二;8个县(市)荣登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榜单,当选数位居全国第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安徽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全省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个国家级以及1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特别是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等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2017年3月开始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林长制,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省级总林长。同年9月,安徽省正式出台《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并于翌年在全省建立起省、市、县、乡、村的五级林长制体系。在安徽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今年初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确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标志着林长制由安徽推向了全国。3月,安徽省启动新一轮林长制改革,重点打造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四条生态廊道,要求到2023年四条江河干线两侧各15公里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坡荒地全部植树造林,到2025年四条江河沿线有条件的城镇、乡村基本达到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标准,从而在江淮大地构筑起更加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为安徽省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保障。截止2020年底,安徽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标志着全省国土绿化工作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2.9%,升幅居全国第三位、长三角第一位,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安徽人民心中。
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的近百年奋斗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总结党在安徽近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快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安徽贡献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安徽近百年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安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安徽人民的浴血奋战和百折不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安徽人民的自力更生和发愤图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安徽人民的解放思想和锐意进取,还是新时代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时期安徽人民的自信自强和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都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都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5]。历史经验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安徽近百年来历史成就的取得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安徽历史和人民选择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近代以来安徽人民最伟大、最重要、最正确的选择,也是安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安徽人民谋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安徽人民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抑或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考察安徽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在安徽的革命实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历史经验表明:安徽各级党组织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关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与人民同心同德战胜了摆在面前的各种困难险阻,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安徽的突出成就。
在近百年奋斗中,安徽人民继承和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英雄气概和无私奉献精神,无论是“户户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有忠骨、乡乡有将军、处处有遗迹”的安徽金寨、16次主动让淮河洪水淹没自己家园也要保全更加广袤地区的阜阳王家坝,还是为了保护新安江而放弃发展工业的安徽黄山以及“铁腕治江”的八百里皖江,安徽这自片土地一直是讲政治、甘奉献、顾全局的标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安徽人民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实践生动诠释了在服务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我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谋求当下利益时顾及长远利益的大局观、全局观,努力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舍与得的平衡,以安徽局部服从和成全全国大局。
安徽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贡献者和参与者,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奇迹的大别山精神、为中国革命牺牲8万多在册烈士的老区精神、被毛泽东称为“华中人民长城”的新四军铁军精神、“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淮河战役精神、“用小船划出来”的渡江精神,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治淮精神、被刘伯承称赞为“科学态度、革命精神”的淠史杭精神,改革时期的“敢为人先、敢想敢干”的小岗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人民的好村官”的沈浩精神,这一个个鲜活的精神高地,与全国其他伟大精神一道,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就了安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历史经验表明: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近百年历史中,几乎每一个断面都留下了安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印记,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由弱小到强大、从挫折中奋起、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无论是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失利以及“皖南事变”的教训,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左”倾错误,中国共产党都能够在逆境中绝处逢生,在危机中拨乱反正,从根本上说,就是缘于中国共产党人从不讳疾忌医,而是始终坚持真理,敢于直面问题、修正错误,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历史经验表明:安徽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始终秉持“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一党的建设颠扑不破的基本规律,不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七千多万江淮儿女已经和正在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推进新时代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奏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安徽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