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三结合”模式探究

2022-03-17 22:38陈周庆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从严治党党员

陈周庆

(池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也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1],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未来和希望,而大学生党员则是这支主力军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5日共发展党员473.9万名,其中发展学生党员187.2万名,占比为39.5%,占比较之2019年提高3.5个百分点[2]。因此,大学生党员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事关党的事业永续发展,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根本保证[3]。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4]。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时再次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指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由此可见,加强党员教育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举措。而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更是高校党员队伍中的主体。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毋容置疑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点环节。

1.2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是高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题中之义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再次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年12月,教育部党组制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而“组织育人”正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未来也极有可能成为各行业各部门的骨干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但与此同时,他们仍具有“学生”身份,尚处在“拔节孕穗期”,还需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学生党支部应当也必须积极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动员功能、教育功能、集体功能[5],不断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切实提升育人成效。对这一群体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行、锻造过硬本领,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中坚力量。

1.3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是优化校风学风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校风、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表现,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治校声誉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说,优良的校风、学风是所有高校的重要目标和追求,当然,建设优良校风、学风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支部建设和大学生党员教育就是其中重要一环。因为,大学生党员无论是思想品德还是综合素质均较为优秀,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担任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在学生当中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是身边人学习的榜样,能够起到思想引领和行为示范作用。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进而可以放大示范效应,有利于高校开展朋辈教育,能起到抓住一个、影响一批、带动一片的积极成效,有效助力学校优良校风学风形成。

2 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党内主题教育持续开展,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上也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是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主体,在学生党员教育方面,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2.1 对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增强

学生是高校新发展党员的最主要来源,加之入党问题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学生、家长、社会关注度较高,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十分重视组织发展工作。近年来,随着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各高校进一步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严格规范入党审批流程,加大了入党资格审核力度,有些高校还出台较为严格的学习和考核制度,如入党积分制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与入党前的培养相比,对大学生入党后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重培养,轻教育”的问题[6]。一是学生本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部分学生党员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党员在加入党组织后,放松了自我管理,出现了一种“已经入党就万事大吉”的错误心态。加之,高年级学生学业压力、求职压力较大,不愿花时间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不想参与支部活动的现象在高年级学生党员群体中还时有发生。二是学生党支部对党员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专职党务工作力量不足,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或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其所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迫使他们很难有过多精力仔细谋划、认真思考党员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动对付、消极应付的问题。

2.2 学生党员教育的载体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此,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势必也要把握和遵循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不断创新教育载体,搭建优质活动平台,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高校学生党支部还是对创新党员教育形式重视不够、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学习形式还是固守传统,有研究显示,学生党员更多是以会议、讲座和文件学习等较为传统的形式接受教育,而学生党员较为感兴趣的社会实践、实地考察、网络学习等形式所占比例仅为30%左右[7]。一些互动式、体验式、引导式、渗透式的教育形式未能得到广泛覆盖和有效运用。显然,不能尊重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形式难以得到大学生党员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参与党员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进而出现学习不深不透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党员教育成效。

2.3 学生党员教育的育人实效还需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既是党员,又是学生。这就决定了在大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性,既要重视党的理论教育,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服务于大学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综合素质,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党支部十分注重将党章党规、党史党情等党的理论知识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的现象,如没能很好地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缺乏知识技能教育,不能有效组织引导党员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实用技术,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难以有效帮助学生党员提高综合素质、自身能力和服务本领,这也与《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关于“注重知识技能教育”的相关规定要求存在一定距离。

3 实现“三结合”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有效路径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强化目标导向,尊重成长规律,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1 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8]。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的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进一步感悟党的指导思想伟力的必然要求。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将理论学习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制度,广泛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和资源,不断强化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学出信仰、学出信念、学出忠诚、学出担当、学出本领,从而实现“铸魂”目的。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勉励广大青年学生“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对学生党员更是如此,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只有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充分彰显。因此,除理论学习外,实践教育也是大学生党员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实践活动既是衡量大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有效形式,也是大学生党员自我风采尽情展现的重要平台,更是大学生党员能力水平得以提升的有力手段。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教学科研活动、学科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一个又一个的实践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可以说,没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生动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所以,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利用好各类实践活动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党员走在先、干在前,在学风建设、文明养成、遵规守纪上当模范、作表率,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学做结合、学以致用的目标。

3.2 线上教育管理与线下文化浸润相结合

新时代的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新媒体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们的思想、行为深受网络影响,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青年学生接受信息不再受到时空限制,网络业已成为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最大变量”,如何将这一“变量”转化为“增量”是高校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员教育时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此,在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紧扣“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切实做好“线上”文章,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优化传播方式,创新线上教育内容,如创建支部微信学习平台、常态化转发或创作有关党员教育的网络文章等,实现学习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进而引发学生党员共鸣,有效占领网络阵地,最大程度避免网络上不当言论、错误思潮等对学生党员的影响。

文化育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主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文化育人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能够收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良好成效。因此,大学生党员教育在注重线上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线下,注重文化氛围营造,实现党员教育的“O2O”。学生党支部应以“三会一课”为平台,以党日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党员志愿服务、党员风采展示、党员“一对一”学业帮扶等,积极引导学生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学校也应邀请优秀党员、先进典型进校作宣讲报告,利用宣传橱窗等媒介宣传展示优秀党员风采,组织学生党员赴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营造出勇当先进、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教育成效。

3.3 支部教育引导与学生自主参与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是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也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显然,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也是学生党支部的重要职责。因此,学生党支部要扛起党员教育的主体责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按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有力执行各项制度,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引导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影响、带动广大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有力组织学生党员参与学生事务管理,引导学生党员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优良学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校纪校规的模范践行者,有效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单向推动”,只把学生党员充当“观众”而陷入自我陶醉之中,而是要增强互动性,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同向发力”。如鼓励学生党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学科专业背景讲党课或谈学习体会,推动形成“学生讲、讲学生”的自我教育濡染机制。此外,避免居高临下一味地进行理论说教,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成为其中的“演员”,甚至是“编剧”“导演”,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党员能力,促进学生党员成长成才。在党日活动策划、日常组织生活开展等实际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参与其中,鼓励或安排高年级学生党员成为学生支部委员会成员,搭建更多更好的优质平台,切实在党员教育过程中实现学生党员从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

总之,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摆在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做好“结合”文章,探索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助力大学生党员以及全体大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从严治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