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玉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各个领域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各个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以加强竞争实力。经济统计则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现阶段,企业管理目标的进一步提高对经济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企业越来越关注经济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而在这个过程中,问题也逐渐凸显,这也为企业应用经济统计带来了挑战。因此,企业管理在应用经济统计时,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优化经济统计的应用策略,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经济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经济统计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同时调查市场经济发展动态,将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状况与市场动态相结合,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与目标。经济统计工作可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经济的统计。在经济统计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统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提出优化管理措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即市场动态的调研。市场调查人员需对市场经济情况实时了解,形成准确市场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掌握市场发展动向。企业管理部门则将内外部信息进行整合,为企业下一步发展作出合理决策,保证企业管理目标和方式与市场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经济统计的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企业当下及以后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企业在管理中对经济统计的应用十分有必要,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奠定基础。企业发展离不开对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的决策和确定,而最终决策的确定须借助于经济统计数据,经济统计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相关部门应用经济统计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涉及的财务指标、经营数据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做出明了的企业经济分析,将获取的经济数据提供给企业管理部门,管理者根据经济分析判断企业发展状况,对发展预案中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做出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如果缺乏经济统计作为决策依据,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计划时缺乏可靠依据,仅凭以往经验进行判断会导致决策不符合企业整体发展方向,甚至与市场经济情况相悖。因此,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经济统计,尽可能确保企业发展决策切实可行。
二是有利于量化企业经济基础,明确企业经济状况。经济统计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济统计内容涉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收入指标、销售决策、成本支出等经济数据,而应用经济统计于企业管理中,将企业发展涉及的各种经济数据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处理,使得复杂的数据简单明了,有利于更为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经济基础状况,及时掌握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为企业下一步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而且,在当前变动较大的市场经济情况影响下,企业发展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动态有所变化,每一分钟都可能会出现发展数据指数增大的情况,经济数据大量而繁杂,如若没有经济统计发挥作用,企业工作人员将难以在大量数据中筛选出准确信息并整理出有用信息,从而影响企业管理部门制定发展计划。因此,经济统计的应用将有利于量化企业经济基础,根据动态数据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状况,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三是经济统计对于市场发展的动态有预测功能。企业发展决策的制定不仅需要依据于企业自身经营数据,还需借助市场发展方向作指导。经济统计数据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市场经济情况,因此,在开展经济统计工作时,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市场调查,利用统计学知识对市场经济数据进行收集,以分析市场动态,并将市场信息反馈给企业相关人员,获取市场信息的相关工作人员便可结合企业发展数据,综合分析经济数据,全面评估企业管理,根据市场与企业数据产生的差距对企业经济数据进行合理调整,促进企业发展数据更为合理化。
现阶段,各个企业为进一步加强自身竞争力,逐渐将企业管理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实行经济统计管理模式开始成为企业科学合理决策、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从实践经验来看,近年来企业管理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企业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企业经济统计起步较晚,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管理层对经济统计的重视程度不够,统计工作难以全面展开。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加强企业管理,首先应全面深入了解经济统计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操作流程,为后续的生产经营活动打好基础,然而当前许多企业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相关的经济统计工作意识较为薄弱,主要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该项工作不太重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经济统计的不重视、了解不全面,或是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忽略企业自身统计工作,会造成企业经济数据不完善,难以在全公司形成经济统计的氛围,这会阻碍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相关人员缺乏完善的经济统计意识则直接影响到该项工作的开展实施,因为他们不具备科学深入的统计思想,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忽略经济统计或者偏重其他方面的管理,无法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形势。
其次,缺乏完善的统计制度,管理成效不高。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经济统计工作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作指导,但是现阶段,许多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体系,统计数据不全面,经济数据不准确。从整体上来看,企业对于统计制度的建立缺乏完整性,并未立足于整个企业和实践性的企业分析,只从个别角度来建立体系,使得企业在管理中的统计工作缺乏精准的指导,出现信息不统一的情况,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统计标准不准确,盲目套用大数据形式下的经济统一制度,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体系,但实际上,这套制度体系并不符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数据统计与企业实际不符,不利于甚至会扰乱自身的正常运行节奏。
再次,统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工作人员是展开经济统计工作的主动力,企业发挥统计职能,需要具有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兼并的统计人员。加之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数据日渐复杂,统计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许多企业在统计人员素质方面还不够完善,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展统计工作的要求。例如,有的企业统计人员只是从财务部门抽调的人员,表面上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实则未曾经过培训,不具备专业的统计水平,使得企业经济统计流于形式,经济统计应用效果不佳。
最后,经济统计模式落后,方法固化。经济统计作为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会涉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全面参与和沟通协调,这也是统计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此来看,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至关重要,有效的方法才能使统计数据更有参考意义。但是目前许多企业仍未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想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数据化培训上,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统计方法较为固化简单。如此一来,采用数据化管理的企业与采用传统模式管理的企业,很快拉开了差距,后者在经济统计实效上明显落后于前者,传统人工简单化的计算无法兼顾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因素,也无法获得其他多个部门的不同信息,估算出来的结果只能反映出片面的经济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实践不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
统计工作出现问题,企业应加强反思,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统计工作,有效发挥经济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对于以上现阶段企业在应用经济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采取行动的前提是具备全面的意识。当前企业在实行经济统计的过程中,首先应强化统计意识,而这种意识不仅仅指需要进行经济统计的意识,还包括对当前统计方法、作用的全面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意识传播,使整个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了解经济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企业可以在内部加强宣传,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召开关于经济统计的专题会议,对企业进行经济统计的要求、方法做出明确目标,鼓励大家建言献策,对统计方法提出建议,更新企业管理理念,促进经济统计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相关统计人员作为经济统计的主要实施人员,更应强化统计意识,积极学习借鉴优秀的经济统计理念,主动探索和更新统计方法,切实提升自身统计水平。同时,积极关注市场经济形势,为企业经济统计收集更多可借鉴信息。
制度体系作为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企业必须着力完善统计制度。首先应该在企业管理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建设部门及相应职能,理清划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使得统计工作有据可依。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和流程,一方面要将有效的统计流程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使得统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不至于错杂无序。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制度体系更应该制定详尽,需要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物品采购、销售、人员等内容,所以,企业统计制度的制定还要根据企业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提高其科学完整性。另一方面应落实好管理制度的责任,不仅是落实到部门,还要落实于工作人员,做到各个统计人员明确各自岗位职责、任务,以此加强统计监督,确保统计效率,并有效优化了统计工作的管理流程。
企业统计质量的高低与统计人员的水平紧密联系,统计人员是进行统计工作的主体,因此统计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企业应加强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建设。可以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促使统计人员学习先进的经济统计理念和方法,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统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经济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企业要合理分配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管理中的统计资料记录、收集应有专门的统计人员负责,避免统计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混乱,也能使各个环节的统计工作都能得到密切的配合和衔接。企业资金流动性强,在企业的统计工作中,还要落实考核问责机制,每个环节的统计资料有人负责,也要有人监督。企业可以根据每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建立人员考核机制,对统计过程中出现纰漏的环节问责,奖优惩劣,以此作为考核目标,从而调动统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经济统计的作用。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较快,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企业管理也不例外。企业发展的档案和数据对后期发展有借鉴意义,也能使企业的发展过程有据可查,然而其相关的资料信息涉及整个企业的方方面面,日常的经营活动信息都需要做到仔细归档,还要保证其准确性,整理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企业应加强信息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信息数据化,日常的信息只需要通过电子技术按照统一的格式录入管理系统即可,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对企业经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合,数据统计失误小。这样统计人员在收集资料时可以依托数据化资料,从而大大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统计效率。除此之外,经济统计不应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应只采用一种模式。在统计过程中,企业应依托数据化管理,不断丰富统计方法,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创新经济统计方法,采用多种统计方法优化管理措施。改变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不断扩大统计范围,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系列管理纳入统计范畴,不断实践总结经验,从而形成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专业统计体系,促使企业统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我们带入了大数据时代,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形势,企业发展模式势必会受到影响,若想获得长足的进步,须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发展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能够扩大经济统计范围,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创新经济统计策略。因此,企业应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把握时代发展方向,结合企业实际采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开展经济统计工作,并在统计过程中,不断优化创新统计策略,例如,在统计过程中,对于不同部门数据的整理、传输工作,可依据互联网在企业内部建立共享平台,统计人员则可在平台上查询数据信息,可减少中间环节的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统计效率,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经济统计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予以重视,加大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经济统计更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同时,一个问题的发现过程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企业在经济统计过程中,只有不断进行问题发现,积极面对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创新统计模式,以此优化和完善统计方法,将统计优化措施落实到统计部门,才能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更为精准完善的经济统计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统计水平和管理质量,推动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