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焱
(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83)
人不仅在认知,而且是在已有知识和根据这些知识对情境作出初步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的。简而言之,人类是带着预期(expectation)进行认知的,任何认知都在预期中进行。语言表达也是一个认知过程,任何语言表达的语义内容都是在预期中形成并受着预期的制约,预期因而成为语言不可或缺的一个范畴。
关于预期,语言学界较早有所关注。吕叔湘(1944/1990)在描述转折复句时提到“预期”对句子语义关系的影响:“凡是上下两事不谐和的,即所谓句意背戾的,都属于转折句。所说不谐和或背戾,多半是因为甲事在我们心中引起一种预期,而乙事却轶出这个预期。”[1]340Heine et al.(1991)[2]对“预期”的定义及类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后由吴福祥(2004)[3]引进并用于汉语语言事实的分析。此后,汉语学界对于预期的关注越来越多,关于“预期”的性质、成员类型、具体表达形式等都出现了大量文章,如曹秀玲、辛慧(2012)[4]、陆方喆(2014)[5]、谷峰(2014)[6]等。本文拟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言事实谈谈预期的性质、参照点、作用以及表达手段。
什么是“预期”?目前学界对此认识不一,主要有如下几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关于“预期”的释义是“预先推测”。[7]1604周静、邵敬敏(2010)认为预期是“说话人对事件结果的一种预测和事先判断”。[8]42目前,学界一般接受下列看法:预期是一种与人的认识、观念相联系的抽象世界,通常与一定的社会常规、言谈事件中说听双方的知识状态以及特定的话语语境密切相关。
综上,“预期”具有如下性质:第一,预期反映的是话语参与者对某一言谈信息的事先判断,具有先时性特点;第二,预期是一种相对主观的心理和思维现象;第三,预期具有一定的参照标准,同时受到语境的影响,具有变化性特点;第四,共享预期影响交际,也就是说,预期具有双向性特点。
预期是对即将发生的情景的一个预先判断,从时间上来说是先于行动的,判断的根据一方面是预期主体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同时也包含主体的心理期待。例如:
(1)我们准备建造这个厂子时,想动员这里的房东让出房子,当时还顾虑怕房东不肯搬;可是后来跟他一讲,没想到他那么高高兴兴地很快就让出来了,并且还说:“只要有电灯,搬搬家算得了什么!”(杠煦《一幅美丽的图画》)
(2)见到的不是遗体,而是“像牛一样地健壮”的父亲,这怎能不使我喜出望外呢?(高炜宾《心脏停止跳动以后》)
例(1)的预期“房东不肯搬”是先于“跟他讲”这一动作的,例(2)预期“见到遗体”是先于看到“像牛一样地健壮”的父亲的。
方梅、乐耀(2017)指出:预期可以是言者双方都了然于心的共识,可以是符合公众信念和社会常规的一般事理或事实等,这一类是标记客观的。如果预期是建立在个人的认识、观念、态度、动机甚至情绪等基础之上的,那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9]121例如:
(3)自然言谈:X和Y两个好朋友正在谈论公共场合禁烟体例的话题。
(略)
19 我倒是觉得有一个问题,
20 就是某一明确说关于禁烟
21 这个是由谁管理去执行对吧?(方梅、乐耀2017例)
(4)(前略)
33R: [不过那姐姐特好],
34 倒是每次都给我一本新出的杂志。(方梅、乐耀2017例)
例(3)中的预期是客观标准,例(4)中的预期则是说话人的主观认识。这说明预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具有相对的主观性。
背景知识的变化、接收对象的不同反应会引起表达主体预期的相应变化。例如向一个人发出“把书给我”的指令时,发话人会有这样的事先判断:他知道是哪本书,并且他有“拿给我”的能力;如此人回问“哪本书”时,我们会修改指令——把那本红色的书给我。可见,预期是随着说话人的对新信息的掌握而逐渐变化的。下面这个网络上颇为流行的段子可以说明预期的变化性特征:
(5)大学毕业的时候,老妈说找对象要找个漂亮的。去年的时候,老妈说找对象漂不漂亮不重要,关键是要踏实能过日子。今年过年回家,老妈说找个下雨知道往屋里跑的就行……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除了遵循合作原则外,交际双方是否拥有以及拥有多大程度的共享预期内容也非常关键。很多言语交际的失败源于交际双方预期内容的不一致。例如:
(6)早上老板找我:文章的事怎么样了?
我:……您还关心这个?
导师:废话,我问你结果到底如何?
我:大家都觉得文章不行,这事估计要歇菜。
导师:你是说已经被拒了?
我:还没有,得看马伊琍的态度。
导师:马伊琍是哪个审稿人?这么厉害?(网络段子)
例(6)的交际失败主要是由交际双方共享的预期内容不一致造成的。同一个语音形式“文章”有两个所指:“学术论文”和“男演员文章”。不同的所指带来了不同的心理预期和联想:导师由于心理预期是论文,因此由“不行、歇菜”联想到“被拒”,再联想到“审稿人”;学生由于心理预期是演员文章,因此先是疑问(您还关心这个?),到回应“结果”(不行、歇菜),再由“被拒”引出“马伊琍”。这段对话中,导师和学生虽然暂时交流得很顺利,但最终因共享预期不同而失败。
作为语境中存在的隐含信息,预期存在四个参照点:百科知识、惯常经验、社会固有模式以及人们(个人)对特定事件的预估判断。
百科知识指的是世界知识,它有别于语言系统知识,百科知识代表了语言意义所基于的概念知识系统模型。……而百科知识涵盖的则是所有与基本概念有关的知识。[10]58百科信息是人们识解世界的基础。例如:
(7)于:啊?唐伯虎画福娃?
郭:五张一套。
于:嘿,真能蒙人哪。
郭:我还买着了王羲之的字儿。
于:那也不错呀。
郭:大书法家王羲之亲笔所写。
于:写的什么?
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郭德纲、于谦《你压力大吗》)
众所周知,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唐伯虎是明朝人,而“福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分别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和主题口号。人们根据百科知识很轻易地推断出这些古玩字画是赝品。
惯常经验是指因某一事件经常的、有规律的发生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知识,具体表现为规律性的行为、谚语、俗语等。现实与惯常经验的一致与否会直接影响说话人的话语表达。例如:
(8)牛顿每天4:30准时出来散步,怎么今天5点出来了?
(9)牛顿每天4:30准时出来散步,瞧/这不,他出来了。
例(8)和例(9)的预期参照点是惯常经验,“怎么”和“瞧/这不”体现了现实与惯常经验的一致与否对话语表达的影响。
“社会固有模式(social stereotype)”不仅导致了原型效应,而且还反映了社会的“正常期望”(normal expectation)。在认知领域中,“正常期望”起着重要作用,凡符合正常期望的,可以用无标记手段来表现;反之,违背正常期望的,往往用转折标记、特定结构等来表现。[11]23例如:
(10)许多去桂林的外国游客,放着豪华舒适的酒店不住,却要去江边寻个“土”味十足的农舍小居。(宗守云、张素玲2014例)
(11)大礼拜天的,起那么早干吗?
(12)这个老外比中国人还中国人。
交际主体的个人特点(个人的价值观、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也是预期的参照标准之一。以个人价值观为例,对于某一事件,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预先判断。例如:
(13)由于女儿是在我家附近的斯福维超市工作,站在柜台上,经常可以遇见一些邻居和同学,我还以为她会不好意思。谁知她却说:“没有什么难为情的,劳动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光荣得很呢!”(土一族《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例(13)中,“我”的价值观是“在超市工作是不体面的”,因而预期是“女儿会不好意思”,实际上女儿却觉得“光荣得很”。
预期与语言信息加工、传递关系密切,在语言表达中广泛地存在并影响着言语交际。
预期决定了表达内容及表达方式。以词语的使用为例,说话人会基于预期的不同而对同一行为选择不同的词语进行描述。例如:
(14)a.他8点就起床了。
b.他8点才起床。
说话人预期的不同是选取“就”与“才”的关键,这点不再赘述。再如:
(15)在当今社会里,有那么一部分人,(其)中既有青年,也有中年、老年,甚至还有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完全抛弃了我国修身做人的优良传统,其人品境界早已远在古人杨朱之下。(袁毓林2008例)
例(15)的“甚至”不能换成“反而”,虽然二者同为反预期标记。因为二者有不同:“甚至”只要求焦点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有一种顺序性的递进关系,反预期表现在焦点代表的元素出乎意料地进入了焦点域 (成为相关的可能性标尺上的最低点);而“反而”要求焦点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有一种反对性的递进关系,反预期表现在按照常理应该实现的P却没有实现,倒是出乎意料地实现了与之相反的R(即焦点代表的元素)。[12]120
现实与预期一般会形成三种不同的匹配结果:与预期一致、与预期相反、与预期无关。现实与预期的匹配结果影响着言语行为。当现实与预期一致时,受话人会实施从附和到支持甚至赞叹等言语行为。例如:
(16)A:这衣服太漂亮了。
B1:是是是。
B2:那还用说。
B3:可不是吗?
B4:你眼光真好。(自拟)
当现实与预期不一致时,说话人会实施从不置可否到质疑再到反对甚至批评、抱怨等言语行为。例如:
(17)A:这衣服太漂亮了。
B1:嗯嗯。
B2:这看怎么说。
B3:就这也叫漂亮?
B4:你可拉倒吧。(自拟)
预期与现实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着行为主体的词语选择、话语构成、言语行为,还影响情感的变化。决策影响理论(Decision affect theory)认为,人们对事件的感受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结果与预期的比较。如果预期与结果一致,负性事件会导致较少的负性体验,正性事件会导致更少的正性体现;如果预期与结果不一致,那么,没有预料到的负性结果会让人感觉更糟糕,而没有预料到的正性结果则会增强人们的愉悦度。[13]1-2上文的言语行为其实都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更明显的例子还有:
(18)还大学生呢!——批评,贬斥
(19)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抱怨
(20)怎么?下雨了?——意外(失望或惊喜)
(21)他果然没骗我!——惊喜
(22)不愧是70年代的复旦研究生……——称赞
汉语很多成语反映了预期的存在以及预期对话语主体情感的影响:所谓的“喜出望外”“大失所望”描写的即是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所带来的“惊喜”与“失望”这两种不同情感,而“不出所料”“意料之中”描写的则是现实与预期契合时的平静。预期与情感的关系也得到了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反馈与预期的差异程度越大,能诱发出的情绪变化越大。当反馈与预期的差异小,被试情绪趋于中性;当反馈与预期差异大,且好于预期时,被试情绪趋于积极;当反馈与预期差异大,且低于预期时,被试情绪趋于消极。[14]49
预期包括两种:合预期与反预期。其中,反预期信息的信息量大,通常所用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更多,故本文只探讨反预期的表达手段。我们认为:能够起到“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注意反预期话语意义”的手段都可以看作是反预期表达手段。
汉语反预期表现手段主要有两大类八小类:一类是非语法手段,包括重音手段,语气等;另一类是语法手段,包括语序、词、短语、构式、复句、话语标记等形式。
反预期可以不使用标记词而在话语中实现,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重音
反预期可以通过重音手段来标记。例如:
(23)他也来上海了?
(24)他也来'上海了?
(25)'他也来上海了?
反预期信息是句子中最主要的信息部分,也是句子的焦点所在。反预期的内容不同,重音的位置也不同:当反预期信息是“上海”时,重音落在“上海”上面;而当反预期信息是“他”时,重音落在“他”上面。
2.语气
汉语中,反预期经常借助疑问、反问和惊讶性感叹等语气来传达。
A.回声问
与一般疑问句不同,回声问(echo question)在传达说话人的疑问的同时,还传达说话人对与自己预期相反的新信息的疑惑情感。学界对此已有共识,详见王志(1990)[15]、邵敬敏(1992)[16]等。
B.含有“怎么”的原因疑问句。例如:
(26)你怎么来上海了?
(27)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相对于询问原因的疑问词“为什么”来说,“怎么”更倾向于表达反预期的语气。[17]
C.反问
反预期信息还可以通过反问语气体现出来,以“难道”类反问句最为典型,陈振宇、邱明波(2010)直接把此情景称为反预期语境[18]。其次是否定反问句,否定的反问句隐含“对方当下言行与其以前做出过的某言行相悖”“说话人以前向对方做出某言行或提供某信息,而对方当下言行与此相悖”等含义。[19]113
D.感叹
感叹是言者表达强烈情感或情绪时使用的方式之一。感叹可以表达意外等反预期情感,或者说,意外等反预期情感可以引发言者的感叹。[20]例如:
(28)什么?你还没来!什么?你还没来啊!
什么?你怎么还没来呢!什么?你还没来么?!(陈振宇、杜克华2015例)
反预期更多地采用语法手段来标记,语法手段多样而丰富。
1.语序
汉语可以利用语序来表达反预期信息。例如:
(29)A.他已经做完功课了。(中性的,一般的陈述)
B.他功课已经做完了。(特定的目的,回答“为什么在看电视”)
在汉语中,用SVO语序表达的事情,是中性的;而用SOV语序表达的是跟预期相反的情况。[21]161
2.词
反预期标记由一些词充当。主要有如下几类:
1)认证义动词
认证义动词是指“表示认识和见证义动词(epistemic and evidential verbs)”。部分认证义动词可以充当反预期标记,如“以为”等。例如:
(30)我以为你去美国了。
2)形容词
某些形容词及重叠形式可以体现反预期语气。例如:
(31)那七家亲人一听,真是晴天一声霹雳,早上好端端的去议事,未到中午就死了,这不明摆着的,但是,谁也不敢牙崩半个不字,只得忍气吞声。(李文澄《努尔哈赤》)
(32)四平的女人不解地说:“好好的,永生家的送你鱼干吗?”(陈浩泉《选美前后》)
“好端端”可以表示新信息与说话人的预期相异。[22]类似的“好好的”也表达反预期的情感。
3)副词
充当反预期标记的副词有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类:
a.大部分语气副词。如并、才、就、倒、到底、都、还、竟然、居然、明明、偏偏、偏巧、其实、原来、又等。限于篇幅,文献从略。
b.少数程度副词。如“太”可以表示程度过头,多用于不如意、不企望的事。[23]而“太P”短语表示的是事物、事件的某种程度异态。[24]“不企望”“异态”说明了与预期的不一致。
c.个别时间副词、频率副词。如“已经”可以通过凸显已然发生的事实来表达说话人反预期的交际意图,从而具有实现反预期的语用功能。[25]101
d.部分频率副词。如频率副词“动不动”可以提示“反预期事件”或“反预期频率”。[26]
e.少数关联副词。某些关联副词可以表达说话人认识上的主观期望,标示出其对于现实的“反预期”的主观心理。如“也”具有“反预期”的语用义[27]104,它传达了说话人对所描写情景的现实和原先的期待之间不一致的看法。[28]87例如:
(33)a.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b.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姚双云2012例)
例(33a)的言外之意是:子女随父亲姓是常态,而随母亲姓是非常态。[29]19
4)连词
部分连词可以充当反预期标记。如别说、别看、不料、但/但是、倒是、而、反倒、反而、可是、结果、却、然而、不过、不料、不想、谁知、哪料、哪想、岂料、岂知、虽然、甚至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列举文献。
5)叹词
部分叹词可以充当反预期标记。如“啊(上升调)”“哦”(上声调)“哎”“哎呀”“哎呦”“哎呦喂”“嗬”“嘿”等。例如:
(34)跑堂的一看,嘿!苍蝇呀,这麻烦啦!……——啊!他愣给吃啦!你说这位说什么呀!苍蝇,苍蝇他能吃吗?……(《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关于上述叹词的释义也说明了这一点,限于篇幅,释义略。
6)语气词
汉语普通话表示反预期的语气词较少。目前比较认同的语气词是“啊”和“呢”等。语气词“啊”其实主要在于“传递说话者的一种情绪”,这一情绪,以“惊叹”(惊讶、感叹)为主。[30]600而“呢”具有把一个事实引进当前语境的功能,这个引进来的事实与当前语境中听话人(或说话人)的某种预期有关,而且表明事实与说话人(或听话人)的预期相矛盾。[31]127
3.短语
英语的“X instead (of)Y”“X rather than Y”等结构式具有表示反预期信息的功能。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短语,如“不怎么”“实际上”“一不小心”“(闹了)半天”等。其中,“不怎么”的语用功能是“说话人传达意外信息”[32]39;由“一不小心”构成的反预期构式,与之匹配的词语 X,往往是反预期的结果,所以具有出乎意料之外,而且具有惊喜的色彩。[33]643“(闹了)半天”可以表达反预期主观情感。[34]14
4.特殊结构
汉语中表达反预期的特殊结构也有很多,如陆俭明(1990)[35]曾指出“VA了”述补结构可以表示某种预期结果的偏离。其他构式:
A比B还不C;A还不如BC;V得满NP1(都)(是)NP2;V了也就V了;连……也……;“被”字句;V了一NP1NP2;X比Y还W;X不比YZ;X去了;“把”字句;不V不VQ;大……的;都……了;放着NP不VP;还NP呢;“好你个X”;“亏+S”构式;“人称代词+一个NP”;“我+让/叫+你+VP”;“想不X都难”等等。限于篇幅,文献从略。
5.复句
复句也可以用来表达反预期信息。例如:“不但不X,反而Y”;“不是X,而是Y”;“哪里是A,而是B”;“早不VP,晚不VP”;“虽然,但是”“说是……,其实……”等等。上文词类标记中提及的关联连词和关联副词也可归入这一范围。
6.话语标记
话语标记是表达反预期信息的重要手段。主要有以下这些:别说、不是、不怕你笑话、倒也是、倒好、你猜怎么着、谁知、怎么等等。
预期是在百科知识以及交际者主观认知等知识系统的支持下,说话人对某一信息主体形成的一种先时判断。它与百科知识、惯常经验、一定的社会常规、言谈事件中说听双方的知识背景以及特定的话语语境密切相关,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存在于说话人的记忆中,也会随着语境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也影响着交际双方的语言表达、交际行为和情感。
预期可以通过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凡是能够起到“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注意预期话语意义”的手段都可以看作是预期的实现形式。相对而言,反预期的实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几乎涉及了语言的每一个层面,主要有两大类八小类:一类是非语法手段:包括重音手段、语气等;另一类是语法形式:包括语序、词、短语、构式、复句、话语标记等形式。其中,词类、话语标记、构式是最常见的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