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文交流课程校本实践路径

2022-03-17 20:16罗锦霞姚远罗丝佳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5期
关键词:建构人文交流

●罗锦霞,姚远,罗丝佳

在全球化背景下,强调合作、交流、创新与多元文化理解的全球胜任力,已成为21 世纪青少年应对未来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必需能力。在中外人文交流中, 中小学应以培养学生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为底色,厚植民族文化之根,注重国际理解教育,探索培养全球胜任力的课程建设路径。 在这一思想和目标指导下,成都市成华小学校本建构实施“中外友好学校人文交流课程”(简称中外人文交流课程),促进教师中外人文交流课程意识与能力提升, 学生民族文化情感渐深、底蕴渐浓、全球视野逐步打开。

一、中外人文交流课程建设的时代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弘扬中华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价值出发,创造性提升了中外人文交流理念,拓展了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强大助力。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但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践中,中小学普遍存在中外人文交流课程建设薄弱、课程育人质量与效能不高的问题。

作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项目建设单位”和“成都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成华小学先后与奥地利、韩国、斯里兰卡、加拿大等国的学校保持合作交流,与韩国原州胎壮学校、加拿大渥太华诺克戴尔公立学校开展师生互访项目, 与新西兰凯韬学校结为友好学校。 学校秉持“以美育人”思想,立足“尚美课程”特色,坚持以“根植华夏,拥抱世界”中外人文交流理念和“美浸生活、美润人生”办学理念为指导,加大了中外人文交流课程建设力度。

二、中外文交流课程的内涵、特征和框架

中外人文交流课程以厚植学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全球胜任力为目标,依托教育现代化背景和智慧化课程教学环境, 实现本校学生与多国学生人文交流。

(一)课程内涵

厚植民族文化之根,培养全球胜任力:依托课程开展“优秀文化体验互鉴”活动,促进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丰厚民族文化底蕴,了解世界不同文化,尊重、理解和包容彼此差异,拓宽国际视野,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全球胜任力。

提升国际理解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熟悉国际理解教育、具备良好知识结构、能驾驭中外人文交流课程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课程特征

中外人文交流课程具有如下特征:拓展性,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结合中外优秀文化,建构校本课程;生本性,以生为本,基于学生、指向学生、发展学生;人文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中外优秀文化交流为体,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积淀人文素养;包容性,注重“平等交流”,突出国际多样文化的尊重、理解与包容。

(三)课程框架

我校立足办学特色,引入第三方教育力量,选定开发三类中外人文交流课程:中外游学课程、熊猫走世界课程、中外共享共建课程。

中外游学课程,在小学低段以学生了解并感受多元文化魅力为内容选择依据,在中高段以认知、对比多元文化为路径,形成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情感与价值观内容选择标准。

熊猫走世界课程包括岩彩画、太极、川剧课程,旨在让国际友好学校学生在环境浸润中感受中国文化,实现“产生兴趣、感悟文化——观看展示、体验文化——深度参与、爱上文化”的发展变化。

中外共享共建课程由我校与国际友好学校师生共建,选择双方学生既有共鸣又能产生文化冲突(不涉及宗教、种族等敏感话题)的内容,依据各学段学生不同心理和学情特点选择课程主题, 学生围绕主题探索交流,在思维碰撞中求同存异、交流互鉴。

三、中外人文交流课程建构与实践路径

(一)建构思路

开发中外游学、熊猫走世界、中外共享共建三类课程,我校坚持“主体合作”与“课程运行自开发”结合的办法,采用“互联网资源”“已有课程资源深度挖掘”“学科融通” 策略, 通过 “建立组织与合作关系——情境分析——确定目标计划——组织与实施——反馈与改进”的流程,进行课程开发。 在课程实践中,运用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 对课程方案及开发实施成效进行分析与描述,对成果与经验进行总结。

(二)建构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与课程实践的辩证统一。 我校中外人文交流课程建构既注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逻辑等顶层设计, 又推动一线教师以教研组合作方式进行课程开发,梳理课程建设环节、层次、类别及要素之间的关联,全面统筹整合相近知识点。

坚持传承发展与开放创新的辩证统一。 课程建构既重优秀文化传承,又坚持开放创新。在坚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 注意挖掘符合学校实际的新增长点, 协同国际友好学校打造有活力并触及学生学习发展根本的品质课程。

坚持网络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辩证统一。 落实培养文化自信与全球胜任力的课程目标, 离不开学生基于真实情境的参与感悟。 学校注重将互联网载体与真实情境参与有机结合, 让更多学生在课程中得到发展。

(三)建构策略

1.赋予中外人文交流课程新内涵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文化特色课程, 校本建构中外人文交流课程。 在尝试回答民族文化与对外交流文化的关系、回应面对不同文化秉持正确态度的同时,赋予中外人文交流课程的具化内涵。

2.以校本课程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能在学生心中播下中华文化精华的种子, 促进学生丰厚文化底蕴、开阔眼界胸怀、成就高尚人格。 特色校本课程是彰显一所学校独特办学理念和品质追求的优质课程,也是学校特色教育赖以完整支撑、最具个性和教学优势的课程。我校充分发挥校本特色课程优势,进行文化传承与课程建构。

3.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建构

教师是课程引导者,学生是课程学习主体。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师生在教学中互动,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既能促进更具真实性、有效性的课程建构,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

岩彩艺术历史悠久、技法独特,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我校以岩彩艺术为对象,开发并实施特色校本课程, 形成中外人文交流 “熊猫走世界——岩彩画课程”。 该课程以岩彩艺术为媒介,运用“互联网+微课”的现代表现形式,既增强国际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也丰厚学校师生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信,提升中外学生的艺术素养。

课程主要内容是:其一,文化感悟,“千年不褪色”岩彩画系列微课,通过后期剪辑、添加字幕、配音等方式,生动趣味地介绍岩彩艺术发展历史、基础制作技艺和方法等, 便于中外师生反复观看学习。 其二,文化体验,中外岩彩艺术“云端课堂”,与岩彩画系列课程主题契合,学生以“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身份向国外友好学校师生介绍中国传统艺术, 增进文化自信。其三,深度参与,艺术创作与“云端交流”,中外友好师生共同创作岩彩画, 并在网上平台交流展示。

课程实施采用“创客学习”方式,学生围绕来自真实情境的创客项目,基于项目“自主选题、调查研究、创意构思、知识建构、设计优化、原型制作、测试迭代、评价分享”的全生命周期,在实际体验、探索创新、内化吸收过程中,激发创造意识与动机,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塑造创造性人格。

(四)课程评价

秉持评价原则:坚持主体多元性,根据课程特殊性,保证实施效果,由中外教师、中外学生、学校行政、第三方机构人员共同评价;突出主体互动性,注重评价者相互交流、多元评价;注重内容丰富性,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体验;注重过程动态性, 在课程活动中展开多层次多角度评价,使学生逐渐感悟发展,增强发展的愿望。

评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表现、课堂呈现的客观效果;关注教师课堂授课方式和内容是否恰当、是否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关注教师适时处理课堂问题的能力等。

四、课程实施效果

中外人文交流课程搭建了中外师生交流、沟通、理解的桥梁。 学校实现了三类课程开发与实践:“熊猫走世界——岩彩画课程(五、六年级)”“中外共享共建——动物保护课程(一至三年级)”“中外游学课程——枫糖小屋的秘密(四年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和有效方式,获得了课程育人价值:丰厚了学生民族文化底蕴,拓宽了全球视野,如学生在学习“中外共享共建——动物保护课程”中,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了解“四川和新西兰典型濒危动物”,对“为什么有些动物越来越少”“如何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等问题进行假设、验证、研究,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全球胜任力的提升。

围绕中外人文交流课程的建构实施,学校建立了涵盖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中外人文交流课程开发教师团队,双方教师定期开展课程主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路径、课程评价等主题研讨,及时反馈、调整优化课程,促进了我校教师人文交流课程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建构实施中外人文交流课程,必须回答民族文化与对外交流文化的辩证关系,培养目标必须纳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以厚植学生民族文化之根、开启国际视野、培养全球胜任力为目标。 中外人文交流课程应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形成互补、融合、强化关系,并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把最能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人文课程推向世界。

猜你喜欢
建构人文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人文绍兴
建构游戏玩不够
人文社科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