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琼
(贵州警察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0)
依据CNNIC在2021年3月份颁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0.4%,网民规模接近于10 亿人次,手机用户9.86 亿人,同时50 岁以上的网民占比已经提升至26.3%。由此可见,智慧社区的产生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有利于整合现有社会资源,满足中老年社区群体对信息的实际需求,在丰富政府组织架构理念的同时,协调了各项社会事务。
人们在研究城市时将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环节,社区的发展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构建成效,反映当前城市发展水平。我国学者将智慧社区定义为“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可提供智能化服务的社区”,并强调智慧社区应当以人为本,促进“智”和“慧”的同时存在,突出人和物的感知作用,彰显社区服务的主动性特点。“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社区就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提出的新型社区管理理念,通过对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基层,给人们带来更加安全且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进而形成智能化社会管理服务的社区。经过“互联网+”党建,发挥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作用,依靠综合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政务、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的服务。
基于“互联网+”建设城市智慧社区,其建设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提高社区治安水平。迎合智慧社区发展理念,融合物业与安保等系统,在互联网平台的辅助下对社区进行全力监控,从而避免社区内的危险事件,降低安全隐患发生概率。以社区安保为例,安保人员可以调取监控系统中的影像视频信息,掌握社区内的所有动态,依靠人脸识别技术锁定可疑人员。为防止犯罪事件发生,智慧社区内一旦进入可疑人物,系统就会向管理人员发出预警,保护居民人身安全[1]。(2)提高社区生活便利性。智慧社区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满足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为其生活提供便利服务。比如:社区门禁系统引入人脸识别与身份验证技术,居民直接刷脸或者指纹、手机扫码进入社区。(3)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依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智慧社区将所有设施融为一体,创建智慧化社区基础设施,以便为居民提供智慧化服务。比如为居民提供远程医疗、家居、安全监控服务,同时居民可以利用手机自动缴纳水电费,从而提升个人生活品质[2]。
基于“互联网+”背景进行智慧社区建设,以社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为重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简化办公流程,为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社区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2.1.1 信息门户系统
信息门户系统主要分为新闻动态与信息发布、通知公告几个模块,这是政府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居民在平台中可以快速地了解最新政策,掌握小区最新事件,实现政府与社区之间的信息高效共享。
2.1.2 社区居民办事系统
社区居民办事系统内主要分为信息采集、网上办事以及交流讨论几部分模块,可以为居民提供线上办公的服务,居民在家中即可办理业务。此外,居民还可以登录系统向政府最新发布的政策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实现政府与社区之间的高效联动。
2.1.3 社区办公系统
社区办公系统内主要包含文件管理与资料调取等部分,以为社区提供自动化办公服务为目的,创建智慧化社区办公信息平台,提高文件传输效率,促进各平台之间的信息高效对接。
2.1.4 社区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社区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内主要包含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内容,可用来维护整个社区电子政务系统的高效运行[3]。
对智慧社区建设来说,物业管理尤为重要,建立物业管理系统需要将社区内的所有信息整合在一起,随后对软硬件设施与物业管理等工作采取信息化管理举措,确立社区物业管理系统,不断扩大系统覆盖面积,提高智慧社区物业管理水平。智慧社区物业监管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
2.2.1 物业收费系统
物业收费系统包含物业费缴纳信息通知、缴费信息查询等部分,依靠不同模块之间的相互协调,可实现物业费用征收的透明化,提高居民缴费效率,满足个性化生活需求。
2.2.2 社区服务系统
社区服务系统可加强对社区安保与保洁人员的监控管理,使巡逻工作更加便利,以此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物业服务,发挥物业在智慧社区中的重要作用。
2.2.3 社区综合监控系统
社区综合监控系统主要包含门禁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等部分内容,可对来访者进行管理,保护社区安全,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效率。
2.2.4 社区资源管理系统
社区资源管理系统可对业主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兼顾社区硬件设施、物资库存以及车位租买等信息管理,对设备故障与维修,系统可进行保修信息管理,旨在为物业单位提供更加完整的社区信息,强化物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便更加积极地响应业主的实际需求[4]。
整个智慧养老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2.3.1 老年人电子档案管理
家中老人及其家属可登录社区智慧养老系统,将老人的身份信息等资料输入其中,系统可自动建立电子档案,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档案信息,真实反映老人当前情况,实现社区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后续社区养老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2.3.2 社区老年人健康数据库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创建智慧养老系统,使计算机网络和传感器终端相连,为老年人确立健康数据库。为老年人的家中配置健康监测的仪器设备,将血压、血脂以及血糖等检查数据及时上传到数据库内,以便老年人实时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
2.3.3 社区医疗保健
养老系统内设置了老年人医疗保健模块,可对数据库内的老年人健康数据做出实时监测,如果系统发现老年人血压、血脂、心率等数据发生异常,系统将会将该信息上传到社区医院,医院安排医护人员对老人家庭回访,查看老年人当前的身体健康情况。与此同时,系统能够为居民提供医嘱服务,及时传递药品使用信息,讲解关于疾病的正确抢救步骤等。
2.3.4 社区老年人生活服务
养老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需求,同时提供多样化文娱活动,同时与社区医院及其他社会组织相互对接,搭建智慧社区一对一帮扶数据库和志愿者信息库、医生数据库,为社区老年人组织文娱社交活动提供科学参考[5]。
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在发展进程中常会遇到医疗资源利用率不足或不均衡、医疗服务不便捷等问题,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难以提升。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智慧社区应合理建设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创建远程医疗数据库,将社区内医疗卫生信息集中在一起,提高智慧社区医疗服务水平。整个医疗卫生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2.4.1 居民信息采集
在居民的家中安装传感器,为居民提供便携式医疗仪器,方便居民对自己的血压、血糖等信息主动监测,同时可自动采集用户生命体征数据,尽可能地减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前期检查工作量,方便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数据,及时对患者做出医疗诊断。
2.4.2 大数据分析
社区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可利用远程服务功能,对慢性病、职业病等进行健康监护,以便及时提供医疗保健意见,节约人们在求医治病等方面耗费的时间。与此同时,也可采取与医生线上交流的方式,向医生及时咨询关于用药与注意事项等问题,拉近与医生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环境下,智慧社区需要将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无论是幼儿园教育,还是中小学教育,都能将教育资源统计在社区教育信息系统中。构建智慧教育系统时,还应创建教育云系统,搭建教育资源数据库,依靠物联网技术的帮助,发挥不同系统的作用,为教育部门实施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教育信息系统内,教育资源库包含软硬件设施,硬件设施主要有智慧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教学系统等;软件设施主要有网上课程数据库、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案例库等,所有资源都可高效共享,以此保障互联网教学质量[6]。
3.1.1 政府应承担起关于“互联网+”智慧社区建设的设计任务
建设智慧社区,以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为基础,为智慧社区提供智能终端设备与智慧服务,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当进一步落实战略性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方案。对此,有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基于社区居民的生活与社会需求,根据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实现资源、资金以及人才等方面的统筹管理;(2)结合社区当前发展现状,采用制度化设计方案和智慧化发展理念,推动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3)坚持科学设计的指导理念,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创造智慧化项目,形成一站式服务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4)政治职能部门应打破传统思想理念,以崭新的思维架构为智慧社区创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从而加强互联网技术投入,创新智慧社区管理方式。
3.1.2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从制度角度入手建设智慧社区
(1)促进制度建设与智慧社区实践的高度融合,从制度设计的初期阶段开始,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满足居民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民意反馈信息的整合,从而制定制度衡量体系标准。为保证制度的高效落实,有必要制定实时智慧监控管理体系,与居民实际需求相匹配,解决社区无人管理的问题。(2)为智慧社区搭建协调机制和居民共享交流平台,以智慧化理念召开研讨会,协调工作,从而解决矛盾问题。
3.1.3 政府应积极处理多方关系矛盾问题
(1)了解政府与社区间的关系,尽可能地协调双方的关系,合理制订政府工作计划,积极下达社区智慧建设的工作任务,确立高效审核监督制度,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引导社区人员意识到社区工作并不是将多项程序简单叠加。智慧社区与街道部门应准确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给予下级社区组织一定的自主权,依靠互联网整合社区人力与物力资源。(2)政府在智慧社区项目建设时,不仅要重视眼前的设计内容,还要立足长远规划,给予现代化理念建立风险防控机制。(3)确立系统性思维,兼顾多方主体,以大局观念促进智慧社区建设,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鼓励多方主体相互交流。
基于“互联网+”的战略部署,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全网络覆盖的社区发展模式。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做到以下几点。
(1)实现百兆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宽带网络是驱动智慧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提高社区运行效率,确立“降费提速”的工作理念,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2)实现社区的“互联互通”,基于“互联网+”的前提下,依靠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慧社区互联互通。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提高智慧社区服务水平,支持远程操作和安全监控,促进定位系统、人脸识别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
创建智慧社区建设的特色项目,比如:“平安社区”智能人脸识别系统,居民可直接刷脸进门,系统内3D人脸成像技术具有多维度人脸扫描识别功能,可预警且拦截带有标记的人员。如果非住户访客进入小区,该用户需要与居民远程确认,门禁系统确认后可以为访客开门。此外,在小区的出入口位置设置智能抓拍系统,对车辆与行人拍照记录,再将照片上传至数据库,标记车辆与人员被检测到,平台自动触发预警信号,为社区的综合治理提供帮助[7]。
从垃圾分类角度入手,确立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依据垃圾分类进行分层设口,同时安装扫描设备和打印出口,用户投放垃圾时进入手机公众号的“垃圾分类”子系统,再将二维码对准垃圾投放区的扫描设备,此时机器可以推出相应标识,用户直接选择投放口即可。同时,系统还有垃圾称重的功能,用户每次投放的垃圾重量可累积积分,用户可凭借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智慧社区中,数字化与网络化是其显著特征,智慧社区建设应尤为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重新塑造智慧社区价值理念时,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智能化服务,还应强化对互联网的认识,构建虚拟化社区,提高社区智慧化人文素养,构建起以社区共同体为前提,使居民可以以开放性态度面对网络平台,创造智慧化社区环境,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
迎合“互联网+”的发展需求,跨界合作已经成为未来智慧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对现有产业链升级,相应建议如下。
(1)对合作的界限突破,智慧社区建设中包含较多行业内容,比如文化产业、信息服务、环保与旅游服务等,可引导互联网与相应基础平台合作,再如社区智慧服务平台与城市医疗平台相对接,旨在为居民提供智慧化医疗服务。(2)拓展合作渠道,比如电子超市和医院等产业链企业相互合作,以此形成社区智慧化发展新动态。(3)推动业务融合,由于智慧社区所涵盖的内容众多,有必要对不同行业业务融合,推动智慧社区的发展。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个性化人才培育机制,确立与智慧社区相匹配的人才队伍,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本地教育资源整合与分类,与当地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此引进人才,对人才展开培训教育。在智慧社区人才储备方面,有必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政策优势,利用该地区的科研资源,建立人才工程,借鉴其他地区的人才培养战略,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创建人才就业交流平台。依靠大数据系统确立人才信息库,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也为人才交流提供互联网平台。
总而言之,虽然国内智慧社区概念的产生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经在各城市内高速推广与应用。迎合“互联网+”发展背景,创建智慧社区服务模式,加强社区电子政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智慧养老系统、医疗卫生管理系统以及教育信息系统的建设,依靠政府统一引导,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智慧社区的建设水平,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