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圆,杨 刚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0)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党和国家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手段持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迅速。在许多大中城市郊区,农业观光、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直销、农村电子商务等发展迅猛,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价值链,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势态良好。但在更广阔的农村地区,三产融合发展的实践之路依然存在一些难题,亟需解决。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在十九大中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其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推力。此外,党中央从2014~2021年发布的有关“三农”问题的文件也明确发出讯号: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的产业融合发展是一条依靠农业、协调工业、带动服务业的自我救赎之路。其中,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是基础,做精做细现代工业是根本,做美做“绿”现代服务业是特色。三产融合循环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贫困问题,还能够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生态化,提供更多的农村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才回流,为实现乡村振兴宏伟目标提供助力。
马晓河认为,乡村产业融合就是以农民为基本主体,以农业为根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与集聚、技术和体制综合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等产业发展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将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和深加工、休闲旅游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全面紧密相连,共同进步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宽和农民收入增加,逐步达到农业产业增强、农村美丽宜居、农民生活富足的目标。[2]在乡村产业融合动力机制的研究中, 学者们多从产业分工、交易成本和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在乡村产业融合的模式和路径分析方面,姜天龙和舒坤良从产业类型、主体数量和融合动因等角度进行合理探讨,并提出了“培育主体+深化联结”的理想路径。[3]总之,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进行多维度多视域研究。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机制,另一方面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本机制。主体机制指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学者们大多把其概括归纳为“政府+企业+农民”。主体机制内部开展联动工作的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政府把控大方向,即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二是企业负责附加值的再生产工作,主要承担农产品的销售加工以及技术创新等;三是农户是劳动力的重要保障,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和劳动力服务。样本机制是我国乡村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普遍采取的发展手段,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文旅”和“农旅”。“文旅”就是部分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依托其特色文化,吸引各地游客去观光旅游和消费,以此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4],即“特色文化+特色文创产品生产+乡村旅游观光”。“农旅”则是部分乡村通过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深耕,依靠万亩自然风光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进行休闲观光和消费[5],进而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即“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观光”。
1.硬件设施不健全。一是水利设施不健全,农业水利化灌溉程度低,工业用水不足。二是在部分农村地区供电不足,电力设施维修滞缓。三是路桥建设不足。一方面,道路、桥梁硬化程度较低,许多农村地区依然使用泥土路、木栈桥和石板桥等。另一方面,还存在硬化路面薄、窄、陡等情况。四是网络覆盖率和使用率较低。五是供游客使用的系列设施尚未完全建成。
2.软件设施配套不完善。一是专业人才缺失,如专业的营销人员缺失,导致许多乡村的好产品推销不出去,产品无法变现。二是政策调整不及时。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结束,乡村振兴工作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但部分乡村地区在政策上还未对工作重心进行转移和规划,这使得政策与现实之间发生错位,政府与企业、农民陷入无效沟通中。三是资金匮乏。虽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帮扶,但仅仅依靠政府“输血”不足以支撑其完成三产协调协同发展和深层高度融合。这就需要企业与农民通过自身“造血”补充资金,但部分企业和农民在拓宽资金流方面因抵押物缺乏,面临着融资难、融资少、融资贵等问题,严重滞缓扩大生产和再生产的步伐。
3.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不充分。在第一产业发展方面,特色农产品的挖掘不够深入。同时,农产品生产质量把控不严,标准不统一。在第二产业发展方面,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因受其先天地理位置限制,工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工业基础薄弱。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的许多乡村地区的休闲观光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现象,各地区的亮点不够鲜明,不够突出。另外,由于大部分乡村地区软硬配套基础设施不全,使得其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大,知名度不高,导致其在同类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差,发展迟缓。
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起步的基础条件。当前,各地区乡村政府应加快落实推进水、电、网、路等硬件基础设施的铺设工作,切实做到村村通、户户通。通过硬件设施建设,为各产业的发展预留空间,打下基础。
软件设施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和引回机制,提高人才待遇,完善奖惩机制,利用好大学生、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潜在人才资源,锻造一支有真本领、硬技术、厚知识的人才队伍。其次,要增强政策的时效性,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入群众、乡村,弄清村民的迫切需要,摸清现有的产业发展状况,在制定政策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反馈,真正做到人民有呼声,政府有回音。最后,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转化效率。从开源来讲,除了依靠现有的小额贷款渠道外,还可依据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吸引私人、企业或其他合法资本进入,共同参与乡村建设、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在节流方面,要统筹管理,利用好每一笔资金,精准把控资金的流向,减少试错成本。
1.做大做强第一产业,巩固产业融合基点。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首先,要扩大生产规模,实行统一布局、生产和管理,形成集中连片生产区,增强规模效应。其次,要制定产品标准,使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最后,要注重对产品进行品牌化塑造,提高产品的国内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2.补充发展第二产业,凸出产业融合重点。我国多数乡村一直依靠农业生产发展,第二产业长期处于“真空”状态,发展条件先天不足。在此情况下,乡村应充分利用周边县、市已有的农产品科研机构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系列特色农产品及其附属产品,并投入生产销售,以此完成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等资本积累的全过程。在借助外力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对乡村内部的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全局规划。要积极鼓励、引导本地区有能力、有潜力、有实力的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参与乡村工业化建设,弥补第二产业发展的不足。
3.加快打造第三产业,点明产业融合亮点。在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打破同质化壁垒,在总体布局规划时因地制宜,找出差异,狠抓亮点,塑造品牌,促进产业充分发展。
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强和完善农村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广大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困难,助力农村产业特色化、创新化、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村三产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使得农村的产品有销路,人民有活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终完成农村农业现代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真正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