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豪,李戎戎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0)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特别重视的一项基础性事业。当前,生态产品的需求度在人民生活满意度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愈发彰显其重要作用。洱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大理人,大理人民将洱海视为自己的“母亲湖”,但是,之前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振兴大理经济,人们对洱海的开发超出了洱海所能承受的范围,破坏了洱海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进行实地调研时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一定要保护好洱海。此后,大理州人民政府带领大理人民齐心协力地加大治理力度,使洱海的生态环境显著恢复。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是通过总结之前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结合新时代中国最新国情之后高度凝练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最新阐释,是结合中国的传统生态文化,通过总结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化归纳出来的,符合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为我国改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提出:“存在物如果脱离了自然界而存在的话,那就构不成存在物,更不要提参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活动。”[1]马克思把人视为整个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不能超出自然界的界限,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2]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遵守自然规律,不能对大自然进行过度的索取。
恩格斯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3]恩格斯认为,先有自然,而后才有人类,人是通过自然界衍生而来的,自然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决定性作用,自然界一旦不复存在,人类也会灰飞烟灭,由此,他归纳出“生态优先论”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4]强调了生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先地位,这是对恩格斯“生态优先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的理解与继承。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研究自然生态的传统,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等学派或思想流派,都对自然生态有着自己的见解。例如,儒家强调“天人合一”,道家提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佛教倡导“众生平等”,这些都彰显出古人的生态哲学思想。这些传统的生态哲学思想对我国正在着力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5]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优秀的传统生态思想的运用和指导。当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也有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局限性因素,因此,在继承传统生态文化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取舍。《荀子·王制》中提到:“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蟻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6]可见,我国古人已有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继承了这些典故,但不拘泥于这些典故本身,而是结合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实际情况将其运用到不断发展的实践当中。
在新中国的70 多年发展历史脉络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也一直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及人口增长同生产力相适应等问题上提出了“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7]“神秘的大自然是可以逐步被人们认识并合理利用。”[8]等重要论述,开启了新中国治理生态环境的第一步。改革开放时期,国家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法治精神日益在国家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生态治理领域陆续提出“解决农村,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9]“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0]等重要论述,彰显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立法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治理更加科学严谨。在20 世纪和21 世纪的交替之际,国家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事关中国发展的高度,明确地提出了生态环境和生产力发展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和代价。21 世纪的之初的十年,国家继续加大力度提出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解决和协调好经济和生态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社会。”[11]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更加与时俱进,在充分借鉴之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更加符合当前背景下中国的实际国情,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治理起到指导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了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本色。因为洱海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所以保护洱海,应当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洱海,实现“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望。
发展绿色经济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绿色经济,就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了使大理的绿色经济更好地发展,大理州政府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指引下,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等构建符合大理州实际情况和特点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法律制度与政策作为支撑。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不但能够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还能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和路线。1988年,大理州政府颁布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经过30多年的总结与修订,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后,大理州政府不断对该条例进行修订和完善,充分显示了大理州政府在法律上和政策上对保护洱海工作高度重视。绿色低碳是近年来洱海环保和生态建设的重点,“云南省大理州也提出了低碳发展的要求,建立了洱海流域低碳经济试验区,并将其列为云南省低碳经济试验区”。[12]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转型与进化必须运用的手段和模式。洱源县是洱海这个高原湖泊的发源地,“近年来,洱源县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建设,为洱海流域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3]洱源县鉴于自己既要肩负经济发展,又要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重要使命,加上其农业大县的性质,在县内大力开展绿色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推广,构建了一套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与第三产业相适应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洱海是大理第三产业依赖的重要资源,在保护洱海的同时进行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生态建设改革是必然趋势。要摒弃传统旅游业的野蛮式开发,追求科学和适度的开发模式,助力绿色旅游发展,探索生态旅游的全新方式。大理州政府对第三产业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断升级与优化,包括搭建洱海生态廊道、重新对排污管道进行设计与布线、提高洱海沿线旅游产业加入的门槛、取缔环保水平达不到生态发展要求的商家等,提升了保护洱海的硬实力,为洱海的生态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保护自然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人们的生存空间。洱海作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河”,养育着大理人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洱海,需要着力解决洱海的环境问题。当前,洱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质问题和自然生态问题等。大理州政府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
洱海是哺育大理人民的重要水源地,因此,洱海的水质问题关系到大理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原来,由于洱海大力发展渔业,加之污水大量排放,导致水体被严重污染,尤其是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极为严重,水质越来越差,保护洱海的水质的问题迫在眉睫。2015年1月,习近平提出要加大保护洱海的力度后,大理人民集中整治洱海的水质,对洱海的水质保护作出了细致的规划,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洱海的水质有了极大恢复与提升,洱海水质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洱海作为云南境内的第二大淡水湖,拥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但是,随着洱海的水质不断恶化,洱海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了解决洱海的自然生态问题,大理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有效处理洱海周边村落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大大地缓解了洱海的水体富营养化情况,也对洱海自然生态系统的局部修护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广新型的绿色生产养殖模式,整个洱海水域附近全面禁牧厩养;建成“一池三改”的新型沼气池,大量减少粪便等污染物直接排放;取消洱海的养鱼网箱,退耕还林,退房还湿地等,对洱海的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修复,从而促进洱海生态系统趋于平衡。大理州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洱海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生态物种显著恢复,生态恢复问题展现了全面向好的态势。
洱海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洱海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是洱海生态保护工作的基础,只有坚守住洱海生态保护红线,才能保证洱海生态系统的功能不降低,洱海生态系统的面积不减少,洱海生态系统的性质不改变,从而维护整个洱海的生态安全,实现建成美丽洱海、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
洱海生态修复工程是一个大规模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它借鉴了世界上包括我国其他地区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为了使洱海的生态系统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大理州政府将洱海海西、海北(上关镇境内)以及洱海东北片区(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境内)等的环海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作为洱海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对生态保护核心区通过生态管控,实施污染控制,削减污染负荷,构建生态净化系统。
生态安全是一个新兴的安全理念,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洱海生态安全关系着整个大理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洱海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立和实施应被足够重视。洱海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立,应从实际出发,全方位建设好和优化好以洱海生态廊道为核心的洱海生态安全。
洱海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建设美丽洱海,正确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尊重洱海的自然生态属性,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理念。建立洱海生态保护红线,应抓住重点区域,从优化安全生态屏障等方面入手,达到洱海生态环境高质量恢复、提升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目的。
随着党的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日益彰显,治理洱海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对于大理人民群众都是一项重要任务。大理人民誓让洱海的水变清,让洱海的天变蓝。在大理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下,洱海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大理人民积极总结成功的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治理洱海。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来领导。洱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大理的经济发展与人文特色,更关系到大理人民的生存条件。大理人民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正确精神指引,加强生态意识,在洱海的生态治理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继续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方能不断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因此,党的正确指导是治理洱海生态的精神层面支持。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而自然环境又离不开人的保护。因此,人和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应不断创新与探索新的生态保护思路与方法,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式生态保护方法说再见。治理洱海是全体大理人民的事情,大理人民必须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洱海的生态建设中。《保护洱海,从我做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大理人民中广泛传唱,用音乐传播和宣传保护洱海,起到了极好的效果。当下,在大理,最深入人心的一句口号就是“保护洱海,人人有责”。
为了更好地治理洱海,无论是“十三五”规划还是之前的“七大行动”计划目标,上到大理州政府,下到大理州基层村庄,各行各业都将保护洱海视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采取对洱海周边不符合要求的餐饮娱乐单位自行停业整顿,对洱海治理范围内的大型畜禽养殖场进行异地搬迁,对洱海周边污染的耕地进行科学整治,广大农村进行大规模化粪池建设等措施,大理人民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保护着洱海。在大理人民的心中,他们就是洱海的主人,他们有义务、有责任治理和保护洱海。“洱海清,大理兴”“我不上谁上,我不干谁干,我不护谁护,保护洱海,坚决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理念已深深地融入大理人民的血液,每个大理人都在保护洱海的过程中行使着宣传、监督、实践的职责。
自从对洱海开展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之后,洱海之前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资源减少等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便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些成绩与洱海治理所采取的科学措施密不可分。大理州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科学的治理策略,例如“双取消”政策(取消网箱养鱼和取消机动渔船政策)、“六大工程”、“七大行动”,以及在治理过程中实行的科学手段(如热红外成像技术、垃圾的智能处理等手段)都体现了科学治理洱海的重要作用。如今,洱海经过科学治理后,重现美丽的盛景:海鸥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鱼儿在水中酣畅地遨游,洱海边绿树成荫,景色优美,风景宜人。这些都是科学治理带来的效果。因此,今后大理人民应继续秉承科学治理的态度,用科学的策略和手段治理洱海。
洱海哺育着大理人民,“洱海清,大理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指引下,继续加强对洱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总结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制订出更加科学的洱海治理方案,将会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