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演化到文化演进:从生物多样性中透视人类与动物共生

2022-03-17 21:05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物人类动物

海 燕

(宁夏大学 法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呼吁“携手出发,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 丽世界!”生物多样性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共建美丽世界需遵循的价值理念,这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生物多样性”被界定为: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还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2]动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是陪伴者,亦是食物提供者。人类学家指出,对人类化石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普通的类人猿进化而来。[3]人类发展是生物演化与文化演进同步进行,动物是单纯生物进化。人类史可以界定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求生存的历史,[4]从唯物史观看,人与自然是共生共长的实践关系。人类发展过程有其阶段性,适应自然的能力在野蛮民族中最低,洪荒民族中较差,现代民族中最高,[5]从发展阶梯底层出发,向高级阶段上升,[6]在其发展每一个阶段赋予动物不同意义。不同历史时期人与动物的关联性从未间断,彼此影响、牵制、互动。在蒙昧、野蛮时代动物是人类食物提供者,进入文明社会动物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基础,动物将人类生活、文化与发展串联为整体;直到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人与动物关系发生变化。本文重在从生物多样性中透视人类与动物共生过程,动物对于人类发展的作用,文化创造的重要意义,人与动物关系出现问题及深层次原因,人类因如何反思行为,从而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一、生物演化:动物是人类早期生存与发展的食物“补给者”

人类早期过着原始群居生活,以森林、洞穴为家,方式简单、以采集天然野果为食。作为“食物的搜寻者”的人类采用“广谱采集”方式获取食物,如:鱼是人类最早捕捞的肉类食物,也是唯一可以在任何时候获取的食物,为人类提供大量蛋白质。摩尔根认为人类依靠鱼类食物才开始摆脱气候和地域的限制,沿着河岸或湖岸、河道四处散布,可以遍及地球上大部分地区,[7]人类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意义上的迁徙活动。

(一)狩猎是人类早期生计方式之一,动物为人类提供肉类和乳类

原始人在流浪生活期间利用其高度的识别能力和敏悟学会惊人的追猎技能,包括非常准确的观察力和符合逻辑的推断,[8]采取集体行动,锁定目标动物集中力量围追抓捕,并将捕获猎物分给群居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肉类保证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肉类中恰好含有适当比例的人体所需要氨基酸,[9]以动物为食提供人体所需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增强体质的同时促进大脑发育。《神农尝百草》中记录:在太古时候,人们没有吃的,靠采草籽、野果和狩猎鸟兽维持生活。[10]《原始人》中描述人们捕猎行动是有计划实施,对于天气把握、成员任务分配、动物追赶方向选定、捕杀地理位置都事先安排到位,通过成员通力合作完成。他们对肉类获取不单一锁定一种或几种动物,南非的希曼人生活在环境恶劣的沙漠中,但他们的食物中包括223种动物。[11]在现代社会仍存在未被文明打扰的社会,人类学家们通过对仍然存在的90个食物采集部落进行一项研究,发现在这些部落中男人负责狩猎动物、提供肉食。[12]从历史中可看出,在原始状态下人类捕获动物地域广泛,种类繁多。希腊人将原始人简单、快乐的生活称之为“黄金时代”,“那时候人们不会因劳累而精疲力竭,也不知道战争和疾病”。[13]人类捕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物界食物链维持动态平衡,为人类走进动物,熟知、了解动物习性提供机会,为早期有方向性驯养动物提供基础。

(二)驯养动物使人类成为“食物存储者”,有了物的原始积累

随着火的运用与工具发明,人类食物从生吃变成了熟加工,将剩余动物圈养起来进行驯化。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被称为产食经济的一部分,人类走出被动的“饱腹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类或在同一时间段开始驯养动物,开启人类与动物全新的相处模式,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有了新定位,为生产生活提供蓄力支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述:“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史记·秦本纪》中记述:“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说明在黄帝、舜帝时期已经驯养鸟兽。人类将吃剩下或活捉的动物及幼崽进行饲养,通过经验积累,探寻饲养方法,发现其用途。动物从食物成为人类“助手”,在《史记·五帝本纪》中黄帝“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动物皮毛成为人类最初的“衣服”,兽皮起初是御寒,进入文明阶段多了遮掩羞体的作用。在北极几乎所有爱斯基摩人都以海豹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作为自己衣、食、燃料的来源。《原始人》中猎人披上一张从象身上剥下来的皮,臂下夹着母象的两只长牙,在象征野火的炭火圈中跳跃。这是人类“文化演进”的例证,部分动物进入圈养驯化状态,成为人类的伙伴与朋友,人类也从最初动物狩猎状态进入动物养殖,这是家畜饲养的雏形,人类的“捕食革命”进入新纪元。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和经验才能发现每一种动物的用途,才能找到大量饲养它们的方法,也才能懂得在饥饿的时候耐着性子不去滥杀它们。不能忽视整个地球上所有人类生存状态,呈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隔离感,但不影响其发展。正如泰勒所言:“文化的发展不仅在我们的知识范围内进行着,同样也在我们的知识范围之外进行着。它的发展进程并不因为我们缺乏当时的报道而受到影响。文化发展的趋势在人类社会存在的整个过程中是类似的,我们能够从已知的历史进程相应地判断其史前进程的模式。”[14]

二、文化演进:动物是人类文化起源与发展中的物质载体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文化,以食物为纽带与动物建立文化关系。随着人类认识扩展,活动领域扩大,文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动物是参与者也是经历者,在人类文化精神和文化认知的每个发展阶段,动物都能找到相应文化角色与文化定位。

(一)人类在动物“他者”中寻求“自我”文化站位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一物的运用及占有,包含着相对于它的价值欣赏,于是较深的精神能力亦在起作用了。一物的运用及消费,需要众人的合作和分配。共同工作及工作结果的共同享受常是根据于一定方式的社会组织。从而解释在人类发展早期氏族名称主要以动物为主,《古代社会》中易洛魁人38个氏族中36个氏族名称与动物相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包含其中。随着人类生活领域扩大,对动物种类、差异认识加深,加诺万尼亚族系其他部落中氏族名称以动物命名的增加43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中除植物就是以动物为伴,为氏族间有所区分用不同动物为氏族取名称,氏族成员以动物命名区分彼此。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求生存的关系就转化为人类群体与自然相互求存的关系。每个人都有双重性质:在他身上有两种生命共处,一个是人和一个是动物,[15]动物人属于自然,文化人属于社会。氏族命名是文化行为,以动物命名打破族群在空间上交流屏障,建立不同群体间熟识感,加深求存关系,这是人类在动物“他者”中寻求“自我”文化站位的开始。

(二)动物是人类早期文化创造的媒介

世界上没有“自然人”。人类在解决“吃”的问题后开始思考精神需要,这既是文化需要,也是文化转变。人类早期以狩猎动物为食,驯养动物在生产、生活给人类提供帮助与便利。如果说早期氏族名称是为记住他们曾经捕食或正在捕食的动物,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动物名来命名氏族名称或作为氏族的标志称之为图腾,这是人类文化认知的开始。图腾是原始氏族部落的崇拜物、保护神及名称、徽号、标志。图腾崇拜核心內涵在于:它将自然界中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自然现象引为血缘“亲族”,深信其崇拜对象是本族祖先,或本族祖先有过血缘交流,或本族成员生育和生命根源所在。人们在村落前立图腾柱,在房屋、生活用具上绘制图腾,甚至以纹身为标志都是为了表现图腾神灵经常和本族在一起,庇佑着大家。[16]地域不同,部落、氏族或民族图腾也不相同,人们通过图腾探索未知的自然界,解释看到的各种现象,图腾是人类早期认识、解释世界的方式。动物在人类文化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整合。因地域不同展示出各异的文化形态,从小范围文化差异窥见世界范围内文化模式。随着人类文化认知加深,人类与动物进入一种“循环”圈内,动物促使人类文化与自然在迥异的背景中清晰辨认出来,农耕文明发展、草原畜牧文明出现、山林驯养文明延续为人类提供多种生计方式,呈现不同文化类别。

三、失衡共存:动物与人类共生的现实困境

动物与人类共生地球,遵从适者生存法则从远古走向未来成为命运共同体。人类是动物,在适应环境中生存发展。虽然人类以文化为媒介达到适应,但其过程仍然跟生物性适应一样受自然法则支配,[17]即人类意志和行为从属于特定法则。人类打破原有与动物相处模式走进失序状态,在主动扩展后被动接受动物界惩罚,由于捕杀和生态环境破坏致使很多动物从地球上消失,最直观表现是生物物种灭绝加速,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站在发展制高点,忽视动物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地球资源有限,人类占有增多,动物拥有减少,走进失控的世界。

(一)人类扩大活动空间,打破野生动物原有生存环境

随着人口增加,活动空间扩大,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缩小,原有生态环境被打破,比如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草原牧场围栏化管理、旅游景区圈地开发等阻断野生动物原有迁徙通道,生存空间地被切“蛋糕”划分为不同“模块”,缩小活动空间同时压缩食物场地。出现人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食草野生动物与家畜争生存空间的同时还要争牧草,食肉野生动物食物链被切断后将人与家畜为目标进行偷袭,这给部分地区的牧民带来极大困扰,生活在大山脚下农民地里种的粮食被野猪破坏或被大象吃掉。

(二)人类过度捕杀、生态环境破坏导致部分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早期捕杀动物是为生存,现在捕杀野生动物是满足口腹之欲。人类偏好“野味”,认为食用野生动物是养生和获取高营养的“稀有路径”,以掠夺方式从动物身上获取各类资源,象牙是饰品、工艺品原材料,貂皮成为保暖佳品等,过度捕杀导致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人类活动打破动物原有生存环境,导致动物灭绝,如:由于长江生态环境恶化在地球上生存了1.5亿年素有“长江里的大熊猫”之称的长江白鲟在2020年初灭绝。随着工业发展,污染物过度排放,水源、土壤、空气等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动物生存环境恶化,迫使很多动物为适应环境经历“整容”或“换骨”,它们已“超越”祖先模样,走上“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非自然选择道路,被动“进化”只为在地球上生存。

(三)动物的反抗,人类的灾难

人类群体内出现重大疫情时首先从人与动物关系着手,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被指是2003年SARS(非典病毒)冠状病毒(SARS-CoV)的直接来源,新型冠状病毒最初指向市场上销售的野生动物,人们食用野生动物导致感染病毒造成人传人。动物反抗绝非偶发事件,2020年澳大利亚被数十万只蝙蝠遮天蔽日,蝗虫灾害使非洲大地寸草难生。动物的智力、能力与人类不能同日而语,以其方式对人类行为进行反抗或惩罚。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讲到:“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18]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绝不能滥杀无辜生命。全世界正在经历着经济、文化、技术、政治全球化,动物对于人类的“惩罚”亦是全球化,每一块大洲,每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四、互惠共生: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对策建议

人类需站在当下,回顾历史,反思人与动物的关系,如何平衡发展与资源,协调与动物及其他生物生存空间分配,有效进行动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促使人类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资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人类与自然万物互惠共生。

(一)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完善自然界中动物的食物链

自然环境是动物生存、育种繁衍的基本场所,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不仅提升环境质量,也提高动物的生存质量。人类高质量发展需调整经济发展路径,改变传统思维模式,走出以往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收入的粗放式发展路径,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提高绿色能源利用,促进人类高质量发展和动物保护同步推进。随着科技创新创造,可替代品增加,减少从自然界索取与占有,维护动物原有生存环境更有利于其保护,形成良性发展机制。在已打破原有机制基础上寻求新发展路径与保护模式,这是人类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动物保护相协调、配合建立新秩序。修复生态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提升综合质量的同时也为动物界食物链的恢复提供有力保障,减少人与动物冲突,形成“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良好氛围,营造和谐的共生关系,使地球成为所有生物的生命共同体。人类需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能力,减少污染与破坏,水源、土壤、空气等进行调节为动物、生物繁育和生长提供适宜环境,使绿水青山不仅是人类发展创造经济价值的金山银山,是动物亦是生物多样性生存与繁衍的土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

(二)规范人类生产活动,将动物保护与人类发展有机结合

人类发展与人口增加需要更多资源和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与动物保护相冲突,这就需要规范人类行为,使动物保护与人类发展有机结合,形成共生机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是人类需尊重动物生存繁衍的权力。动物是生命的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生生之谓易”[20]的思想,认为天地之间生命至上,万物皆是生命呈现。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人们常讲“敬畏生命,关爱自然”,“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天地万物倡导善待一切,尊重生命生的权力。“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21]示意我们要关心、爱护自然界每个生命,为动物提供广阔生存环境,不干扰其育种繁衍,做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盟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长死无憾也。”[22]动物为人类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使动物有被尊重、被爱的权力,这样人类才能和包括动物在内的自然万物拥有和谐的生存环境。人应放下“天地之心”“万物之灵”的“中心主义”自居方式。中国文化倡导“仁民爱物”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平等之心与动物互惠共生。二是提升保护动物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道德规范人的行为实质是使人内心的善与爱最本真的释放,使动物保护的道德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社会公民素质整体提升,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进一步规范人的行为,将法律作为强制执行的防线,提高违反成本,尤其是加大打击和惩治珍稀野生动物买卖与交易,在进行法律教育的同时提升动物保护宣传力度,使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能够相辅相成规范人的行为。

(三)构建社会与自然整体性发展机制,将动物保护与传承文化类型有机统一

世间万物处于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状态中,爱护动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就等于爱护人类自己,实现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美丽世界的愿望。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生命共同体,构建社会与自然整体性发展机制,使动物保护与传承文化类型有机统一。社会发展与进步,文化类型呈现都是人类与动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须走出单一发展模式,将动物保护、自然资源开发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形成整体性发展机制,在发展中保护动物,利用中探寻经济发展的最优路线,不以牺牲环境资源和占有动物栖息地换取经济效益。人类发展中有很多动物参与形成的文化类型,沿海沿河地区的渔业捕捞,苔原草原的畜牧业,南方地区部分山地稻作梯田中稻-鱼-鸭共生共养共长模式等,反映了人类适应自然过程中生计方式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有机结合,整合自然环境创造出的不同文化类型。在文化适应基础上进行动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路径,由此可以解决人类发展中的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与动物保护问题,促使动物保护与人的发展,文化创新创造有机统一,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为动物提供更多生存繁育空间,规范时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正如习总书记在2020年9月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讲到的“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2]

五、结语

人类发展与动物关系密切,从原始食物补给开始到文化创造与发展,动物是人类陪伴者。在生物演化中动物是人类早期生存与发展的食物“补给者”;在驯养动物过程中人类成为“食物储存者”;在文化演进中动物是人类文化起源与发展的物质载体,人类在动物“他者”中寻求“自我”文化站位的同时动物图腾成为人类早期文化创造的媒介。人类通过生物演化使人成为现在的模样,文化演进使人类摆脱早期的野蛮与愚昧走进文明社会。人类在发展中人与动物、植物、环境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人类的高质量发展在以人民福祉为中心的基础上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将动物保护社会发展整体性推进,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繁衍生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为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要从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进一步聚焦人与生物多样性和谐共生,进而阐释其背后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构建人类与生物多样性互惠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猜你喜欢
生物人类动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第12话 完美生物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