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利
(红旗渠干部学院,河南 林州 456550)
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党优良传统的时代凝铸,更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民实践结出的精神硕果。研究传承好红旗渠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将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精神滋养和动力支撑。
党的优良传统是对党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崇高品质、良好习惯、成功经验等的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小变强大并最终脱颖而出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智慧的结晶,深刻反映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等,并在特定时期由中国共产党运用自我理性将其上升为党的时代精神。
“传统”具有承继性,一般是指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制度等,它对人的社会行为有引领规范作用。而“精神”则是对特定主体在实践中孕育与彰显的崇高品质、优秀品格等的抽象概括,是对人类意识、观念和心态等本质性因素的总结凝练,它的指导与引领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内化的程度。其与“传统”相比则更稳定、抽象、深刻,但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割裂的。在实践中,对“传统”的高度总结、概括、提炼可以产生某种精神,如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等。反之,对某种“精神”的传承弘扬,也可以更好地承继某种“传统”。
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包含我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深深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井冈山时期,面对国民党经济上的严密封锁和残酷的“围剿”,我党通过艰苦奋斗,战胜了困难。延安时期,面对日寇“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封锁和自然灾害三重困难叠加因素,我党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通过大生产运动,战胜了困境。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同志要一如既往谦虚,谨慎,保持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状况让我们认识到必须要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反复提醒全党,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针对党内出现的奢侈浪费问题,江泽民同志反复告诫全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要勤俭建国。党的十六大召开不久,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访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温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严以治党,率先垂范,以“八项规定”破题开局,重塑新时代艰苦奋斗之风。
正是我党始终对优良传统的坚守,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也孕育产生了包括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在内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而这些时代精神的生成与发展,又为我党优良传统的进一步弘扬提供了载体和支撑。
红旗渠精神植根于红旗渠建设这一伟大创举,从红旗渠建设决策的作出到最终奇迹竣工,整个过程孕育并最终形成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伟大精神。
红旗渠建设源于人民群众的生存困境,然而要想打破这一发展屏障,林县人民只能在这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而他们的这一创造进程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党员的为民初心、先锋作用和攻坚克难精神,把制约人民生存生活的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从而改变人民的生活面貌。这也从本质上揭示了“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2]。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型政党本质,决定了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惧怕风险挑战,而是靠着一种为民信念越是艰难越向前,坚定地为人民谋利益。
翻读旧林县的历史,荒旱是常态。据统计,从明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的514年间,林县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00多次,仅大旱绝收就达30次,人相食5次[3]7。在苦难面前,林县人也曾做过改变的尝试,但是因受制度、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局部村庄,而并未对全县农业规模发展带来较多积极效益。
1954年5月,杨贵同志到林县任县委书记。当时,林县人民虽然在政治上翻了身,但是经济上却依然很贫困。山区干部群众曾尝试改变生存现状,但因成效甚微而信心不足。杨贵同志的加入增强了林县县委的领导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作为群众引领人与组织者的使命担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县委的带领下,林县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新口号,迅速掀起了建设水利的高潮,先后建成了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基本解决了林县的缺水问题。但是,1959年的一场大旱,又让对美好生活燃起希望的林县人民陷入了失望境地。于是,林县县委本着彻底解决缺水问题的决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决定到山西省平顺县跨境引水,筹建“引漳入林”工程,即红旗渠工程。但是,当时动工修建红旗渠,困难是巨大的。第一,全国经济困难的发展背景不利于大搞工程建设。红旗渠动工建设于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当时由于各级财政都非常困难,省、地领导想支援林县修渠,但是有心无力。所以,林县只能靠自力更生。第二,自然条件的限制增强了修渠的难度。红旗渠修筑于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恶劣的自然环境无疑加剧了修渠的难度。第三,各项资源的缺乏是巨大的考验。在物资上,资金缺乏导致施工和测量工具极其原始,吃住条件也非常艰苦。在人力资源上,普通民工大多数文化水平极低,技术人员仅28名,没有1名工程师。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上马红旗渠工程,这对林县县委来说,是要担很大风险的。但是在困难面前,林县县委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修成渠,引来水,让林县人民过上好日子。正是这种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质,让林县县委在巨大困难考验面前,不退缩,不摇摆,而是毅然决然决定上马红旗渠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4]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正是在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冲破客观环境限制,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5]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坚守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奋斗的伟大品质。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在红旗渠建设中,盘阳会议是个分界点。在盘阳会议召开前,由于低估了修渠困难,提出了“大干80天,引来漳河水”的口号。然而,因思想认识脱离了实际,严重影响了施工进程。面对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困境,林县县委毅然转变工作方法,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制定解决方案,推进工程顺利开展。
第二,坚守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1960年3月,盘阳会议召开。在会上,林县县委针对前期修渠中出现的施工经验不足,战线太长,劳动力分散和领导薄弱等问题,勇于承认错误,坚决给予纠正。会议决定:“采取‘领导、劳力、物资、技术’四集中的办法,扭转施工被动局面。”[3]43正是林县县委这种敢于否定自己、实事求是的精神,扭转了红旗渠的结局,避免了它变成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
第三,坚定艰苦奋斗的精神引领。林县人民之所以能长期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根本在于其艰苦奋斗的伟大品质。正是这两者的结合,才产生了人间奇迹红旗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河南林县的红旗渠,是几代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6]在整个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艰苦奋斗是其鲜明底色。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物资自己找。住宿条件不具备,修渠民工就挖山洞、搭席棚、宿山崖。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让红旗渠镶嵌在了太行山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7]红旗渠是一项民生工程,它修建的初衷是党为了改变山区恶劣生存条件,让在政治上翻了身的林县人民在经济上也能翻身。所以,红旗渠建设的最终目的蕴含着我党一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
改变了林县山区面貌,盘活了林县的经济发展。红旗渠建成后,林县的山区面貌彻底改变了。林县人民种上了水浇田,吃上了自来水。林业生产全面发展,生态林、用材林、经济林并重,山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山清水秀的景象。
第二,解放了林县人民的思想,激活了他们的发展意识。红旗渠建设的伟大实践,解放了林县人民的思想,也奠定了林县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红旗渠建成后,这些习得一身本领的人们,抛弃了过去因循守旧和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开始走出山门,他们把红旗渠精神和改革开放的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吹响了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迈进的号角,林州继“战太行”后,又书写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新篇章。
红旗渠精神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实践中,是我党先进性特征的时代表达,历久弥新。在新时代,创新弘扬红旗渠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讲好红旗渠故事,需要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内涵,推动红旗渠精神实现“双创”,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需要创新研究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可从美学角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角度等等方面进行研究;也可挖掘时代价值,让红旗渠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二是需要培养和集聚专业人才。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未来需要培养和集聚更多专业人才投入红旗渠精神研究。三是需要搭建高端平台,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关注、投入对其研究。可从国家或省级层面,建立红旗渠精神研究中心,把红旗渠精神研究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依托一些知名高校进行专项研究,推动红旗渠精神研究走深走实。
同样,推动红旗渠精神传播与时俱进离不开必要的途径、方法和载体。一是依靠融媒体创新传播。现在,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网民规模扩大需要我们借助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传播方式。既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创作更多时代精品;又要创新传播载体,可以动漫、网络游戏等形式呈现红旗渠精神;还要用活自媒体,实现大众传播。二是依托院校教育创新传播。在新时代,推动红旗渠精神传播与时俱进,需要我们做强院校教育传播。既要将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中;又要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党校和干部学院党性教育教学中,用活党员干部教育的主阵地;还要将红旗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合起来,打造新时代的“大思政课”。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红旗渠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孕育产生于红旗渠建设的过程中,并且在其内涵不断与时俱进的同时,其精神激励与价值引领作用也持续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彰显着。这也启示我们,在新时代,要创新弘扬红旗渠精神,一是要增强实践,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从而实现传承发展;二是要不断用红旗渠精神去指导实践,把传承红旗渠精神与乡村振兴、现代化建设等结合起来,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力量,从而更好完成党在新时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