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对论视阈下的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研究

2022-03-17 19:33彭学明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视阈共同体世界

■彭学明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世界多极化的进一步形成,国际理解教育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愈发重要。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目标,统筹国际国内最新局势,立足通过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人文交流,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2016年9月,“国家认同”和“国家理解” 被确定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18 个基本要点之一。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要求主动加强同世界不同文明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方位更全、领域更宽、层次更多、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这一系列重要文件及精神要求表明,做好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对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国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文化相对论视阈下对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国际理解教育中的文化相对论

近年来,文化整体论、文化进化论、文化相对论等已成为热门的文化理论,其中,最适合目前国际理解教育的非文化相对论莫属。文化相对论主张各民族文化具有独立性、不可比较性和同等价值, 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都具有特殊性,其本质在于为本民族服务。不同文化之间不存在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都是人类的精神家园[1]。

从国内已有研究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对推动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哪个组织或国家阐述的国际理解教育,其中都不难看到文化相对论的身影。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46年首届大会上便确定了促进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的构想,呼吁世界各国以“理解、和平、共生”为价值理念,促进地区间冲突的消解,致力于世界和平。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理解教育内涵浓缩为同情、泛爱、理解、多元、合作、敬仰;两年后进一步解释其外延为“使下一代了解世界知识,养成博爱的态度,能够刨除偏见地鉴赏与吸收异族文明,以理解与合作的精神对待并处理全球问题,树立尊重人权、正直德行、担负责任、造福众生之理念”。1981年,教科文组织在出版的《国际理解教育指南》 中确定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对祖国有深刻认知,同时具有公民自觉意识的人;理解并踊跃推广其他国家及民族的文化等”。199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为主题, 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2]。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

基于文化相对论,从广义上讲,我国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包含学校、家庭、社会、媒体等多种教育力量的影响下,培养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的一切行为。从狭义上讲,我国国际理解教育是学校组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守护和发扬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组织对世界知识、文化的了解、理解、尊重、借鉴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组织文化输出、价值输出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国际理解教育必须根植于学校日常生活、学科渗透、课程浸润和活动推进之中[3]。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不能只是让学生走出国门,不能只是让学生饱览世界风光,不能只是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不能只是让学生理解国际规则,而是帮助学生用别人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既能去了解他人,也能告诉别人我们的不同之处。我们的目的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拥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品质。

二、文化相对论视阈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特征

文化相对论视阈下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基于民族、种族、国家平等上的文化的交流与理解,通过文化相互的输出与输入,伴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现象,真正可以直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因此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平等性。文化相对论视阈下的国际理解教育前提是民族、种族、国家的平等与尊重,因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不应存在高傲、鄙视、欺凌、掠夺甚至灭绝等不平等的现象发生。文化相对论视阈下的国际理解教育引导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惠互利。

第二,互动性。不同于文化进化论视阈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单向性,文化相对论视阈下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基于平等尊重的文化交流,交流主体间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故这样的交流表现为双向互动或多向互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各展所长、各取所需。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引进一些国外文化,让我们了解世界,也要把我们的优秀文化向世界输出,让世界了解我们。

第三,包容性。包容性指我们可以接纳、理解、尊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原始部落等不同类别的文化习俗,并不认为不同的文化习俗有贵贱之分、有层次差别。

第四,发展性。文化相对论视阈下的国际理解教育交流的互动性,让交流各方均能在此过程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故有利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以包容和互动为基础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中,通过借鉴要促进我们的发展,通过输出要促进世界的发展。

三、文化相对论视阈下的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发展

我国拥有孕育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丰厚土壤,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独特且包容性强。古代中国以其文化影响力,扎根本土,走向世界,已经多次尝试进行国际交流。近代中国经历了屡战屡败的屈辱史,被迫融入世界,但中国人民发奋图强,开始寻求自强之路,在国际交流与国际理解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现代中国积极寻求国际理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的稳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国人不断地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今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既是一种对自身文化充分自信的国际理解教育,又是一种对其他政治、经济、文化充分尊重的国际理解教育,在扩大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不断向世界推出中国经验,推广中国文化,做出中国贡献;又不断地吸收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他国的先进文化,重视他国的重要贡献。

(一)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取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战结束后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目的是为了减少国与国之间的矛盾,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文化相对论视阈下,国际理解教育强调不同地域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从而推进世界和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 逐渐从“维护世界和平秩序”过渡到关乎“人类共同发展需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和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出现了我们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我们的现象,于是党的十九大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崇高使命,代表着人类共同的利益要求和价值取向。我国国际理解教育不仅要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与理解, 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基于此,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取向首先是要坚守大国灵魂,即自尊自信,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具备大国胸怀,即海纳百川,包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借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再次,要彰显大国品质,即倡导平等,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方面都不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反对霸权、反对强权;最后,要担当大国责任,即要贡献世界,要输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力量,推动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谋福利。

(二)文化相对论对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第一,深化“共同体”理念。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实践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个理念于2012年提出,其宗旨是在追求自己利益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2013年,我国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其目的是依靠中国和相关国已有的合作机制、区域合作平台,借“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一带一路”区域国家走和平发展之路,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第二,坚定“走出去”的自信。如果单向地引进国外或者港澳教材与读本,营造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外文化环境,包容和体验其中的多元文化,这些都只能算是“国际化”教育,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理解教育。文化相对论视阈下,国际理解教育应该尊重、平等地吸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文化,并且坚定“走出去”的自信,例如,截至2019年12月,全球162 个国家或地区已建立550 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旨在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儒家文化提供服务,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

猜你喜欢
视阈共同体世界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