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国强
生命教育于20 世纪60年代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兴起[1],并于本世纪之初逐渐进入我国教育界的视野,这一教育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为了增强学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社会能力,教育部于2021年印发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称《指南》),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行的系统谋划[2]。需要看到的是,《指南》中并不是笼统地要求中小学专门开设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而是要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融入中小学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那么中小学现有的课程教学能不能融进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会不会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相关内容,以及如何评价教师是否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融入了课程教学之中,这些都是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指南》中提出,有关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五个领域,具体包括认识健康、社交与社会适应、传染病基础知识、应急常识与急救技能等30 个核心要素[3],那么这些内容是否具有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可能性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也一直处在改革之中,特别是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更是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从教育内容上来看,《指南》中所罗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领域及其核心要素,同当前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的,所以这就为该内容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提供了前提依据。例如,以初中阶段的相关课程教材进行分析会发现,不少学科的教材中都能够涉及《指南》中所要求的内容,而且尤为突出地表现在《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和《生物学》这三类学科中。从《指南》中五个主要领域所具体包含的30 个要素来看,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和《生物学》三类教材中都会对“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这一领域有所涉及,《道德与法治》中也会有大量的内容涉及“心理健康”领域,《生物学》中有关“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和“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内容比较丰富,而在《体育与健康》和《道德与法治》中,都从不同层面或多或少地包括了“安全应急与避险”领域的内容。
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之中不仅具有可能性,从社会发展及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一要求还具有必要性。一方面,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素养的培养一直难以受到学校和教师应有的重视,学生可以不健康,但是必须要成绩好,这种舍本逐末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更倾向于作为一种脱离课程教学的单独形式进行,例如一场主题讲座、一次主题活动等,但是同课程教学相比,这样的教育形式缺少常规性和制度化的特点,也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价和积极反馈,更多表现为一种流于表面的宣传,所以很难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素养的教育目标。因此,只有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中,才能从根本上强化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提高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正如上文提到的,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时间内,应试教育思想依然会对教育实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北京大学钱民辉教授曾指出,应试教育导致了很多危机,其中就包括生存教育危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就是书本知识学习,结果一点生活经验都没有,更不要说有什么生存能力[4]。由此观之,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会不会将生命安全及健康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材中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从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生命安全及健康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教材,最终需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应试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事实上这种教育理念存在“主体缺失”的问题,其目的并不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而是集中在了知识上。所以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教师往往会关注有关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性内容,而忽视学生生命安全及健康素养的培养;同时,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往往会根据是否是考试重点或考试内容这一原则进行筛选,这也会导致《指南》中所列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核心要素在进课程教材过程中被大打折扣。所以涉及相关学科的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中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真正树立“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和“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育人观,才能有效地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除了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外,还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切性,正如《指南》中所指出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依据学科特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教学内容上则要重视“针对性、适宜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和生成性”[3]。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所在学段的学生特点、发展需要和学科水平要求,对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合理安排。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安全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进行表层的知识宣传,所以关注知识传授的填鸭式教学往往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生命体验,使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建构,以此来提升其生命安全与健康素养。
在解决好“能不能”和“会不会”两个问题之后,就到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部分,即“有没有”的问题。教学内容的可融性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奠定了基础,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则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实现路径,但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是否真的进入了中小学的课程教材之中,在教学中的效果又如何,这就需要解决好教学评价“有没有”的问题。教育评价对教育教学具有导向和监测功能,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通过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来推动和保障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核心要素进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并检验其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生命安全与健康融入课程教材的主要途径,首先要在相关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没有将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教师是以何种方式向学生呈现相关内容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符不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体现?师生互动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感悟和亲身体验?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尽管看似庞杂繁复,但事实上各问题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且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及其效果。
除了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外,还需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监测和评价。首先可以考虑适度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纳入考试范围。需要指出的是,将这部分内容纳入考试范围中,并不是说也要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朝着“应试”方向发展,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中小学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程度。正如上文所述,短期之内,应试教育的思维依然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利用好“考试”或“测评”这一“指挥棒”,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也是必要的。当然,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评中,还需要注意测评内容和测评方式的多样性,不能片面地通过纸笔测试考查学生的知识性内容,那样只会让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逐渐走向应试教育的深渊。所以在对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素养进行测评时,更重要的是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将其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近年来所发生的严重影响和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相关报道,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素养缺失的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一问题也突出地反映了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中虽然有涉及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但是教学效果令人担忧。也正是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做出部署和安排,这将极大地促进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安全和健康成长,缓解以往教育中“只重视知识和升学而忽视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弊病。作为国家教育政策执行者的学校和教师,只有系统分析教学全过程,解决好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切实、有机、高效地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