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2022-03-17 19:38徐慧敏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政治

■徐慧敏

网络技术的诞生推动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满足了人们在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诸多的需求,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交流、情感互动和消闲娱乐的国际大平台。网络给世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翱翔”的大舞台,而且还把这个舞台上的“演职人员”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时代。

2021年7月13日,《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发布。据报告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1]。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职思政教师也不例外。当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一分子,理所应当地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在这样的重视之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师的育人挑战

当代青年是同网络共同成长的一代,也可以把他们称作“网络一代”。当前的高职生大部分是十八九岁,正属于“网络一代”。高职学生属于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之一,作为经常上网的年轻人,肯定会在多方面受到网络的影响。因为高职学生的年龄大部分都处在刚刚步入成年的阶段,有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有时候又会受到网络上各种负面信息的干扰,甚至会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高职学生上上网怎么会受到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呢?由于网络是极其开放、自由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的人都会借助网络来进行交流,就会造成网络上会同时存在着这样的或者那样的不同意识形态的信息。而这会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它会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融掉,在一定程度上给习惯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从业者带来压力。

在传统社会相对封闭的环境当中,没有或者很少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比较稳定。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要加强正面的引导就可以了。随着网络融入人们的生活,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在面临着国外不同于我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网络不同于现实社会,具有相对的自由和开放的特征。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尤其是现在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兴起,使得网络上信息泛滥,各种好的、坏的信息鱼目混珠、鱼龙混杂,即使成年人也经常受到网络信息的困扰,更不要说刚刚成年,还未走上社会的高职学生了。而这也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困扰[2]。

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从党中央到地方各部门都在加大力度出台各种措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2019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4],强调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5],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党中央重视思政课、重视思政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的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需要加强自身建设,适应社会需求。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更要开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师教学挑战

“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在2020年因疫情原因延迟开学的情况下被广泛应用。这一应急举措对于以前就开展线上教学的学校或教师来说比较容易上手,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有以下挑战。

(一)线上教学的技术性挑战

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开始线上教学,但是很多老师由于是首次接触,不知道如何下手。学校为了能够正常开课,会要求老师提前学习,了解操作系统。为了能够正常上课,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仍有一些老师,尤其是年龄偏大的老师,对于线上教学有苦难言,研究了很多,仍然不能上手运用。

简单的线上教学只是在平台上建课,给学生布置任务,安排学生学习微课,还比较好学习。难度较大的直播课则极具挑战性,不仅需要直播的设备足够好,包括电脑够先进、耳麦够好、网速够快,而且教师还需要有比较好的临时应变能力,出现问题可以比较快地解决。网络直播课极具挑战性,上课的过程中要求有安静的教学环境,室内要绝对安静,室外不能有较大的噪声,否则会影响听课的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要保持高速,如果中途断网,可能你讲你的,学生根本听不到,或者声音和PPT不配套,影响学习效果。上课的同时,学生会在对话框提问,老师在讲课的同时还得关注对话框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上课问题,否则,有可能教学过程出现问题了,老师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不能随时解决。

另外,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看到学生的反应,不知道授课效果如何,不能靠平时的经验来变换教学模式,需要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或者通过网络方式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学生们自己通过微课等形式学习,还是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学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老师和学生不在一个空间内,也就是教室里。教师无法督促学生,学生要凭借自己的主动性来学习。而部分高职学生文化课学习主动性较差,要他们在家里好好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这往往会造成高职思政课教学当中“教”和“学”的脱节,这正是高职思政课教师需要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难题。

(二)线上教学的改革性挑战

在“互联网+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思政课程改革与“互联网+”紧密相关。以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的教学改革为例,在改革起始阶段,借用的是本科院校的精品课程平台和微课、作业以及所有的教学资源。这个阶段是对线上课程的一个熟悉阶段,学会使用微课的基本功能。在第二阶段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从“PPT+教师讲解”的简单模式、脚本的简单加工到精心打磨,无不在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巨大考验。

(三)混合教学的全方位挑战

传统的线下教学是自成体系的,有教材、课件、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线上的课程有微课,可能原本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内容,经过微课的浓缩,十分钟学完了,而且是在课前学完了,现在,课堂上的时间应该怎么办?应该干什么?按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初衷,应该是课堂活动。然而事实上,由于很多高职学生课前的线上学习效果不佳,有的教师不适应也不善于有效设计课堂活动,导致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剥离,与混合式教学的目标和初衷偏离。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师的应对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思政教师面临很大的挑战,那么,应该如何应对?

(一)高职思政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

2020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第六条第一款对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要求是:思政课教师应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践行高等学校教师师德规范。做到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努力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做为学为人的表率[6]。

为了保证思政课教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现在对思政教师政治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全部都是中共党员。同时,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只有在思想上入党,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二)高职思政教师应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互联网+”对教育的挑战,要求思政课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工具。线上教学的思政教师要熟悉教学使用的相关网络平台例如学习通、智慧树等,熟悉电脑端和手机端的操作,要学会必备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网络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控制能力,学会利用网络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教育对象免受或少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同时,基于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思想政治教师还应该具有及时发现并且解决学生们思想困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来自自身深厚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高职思政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注时事新闻、国际国内大事,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困惑。

(三)高职思政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老师教、学生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扮演知识的灌输者,或搬运者的角色。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有多重渠道获取知识,往往会对思政思政课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发挥新的作用,通过其他的更加科学的方式,比如制造、监控、传播网络信息等手段,为高职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帮助他们汲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养分,引导他们再现、组织和管理知识,指导他们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学会甄别网络信息,使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升。这时的思政教师就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把关人”、组织者、引导者,而不再是单纯的灌输者、搬运者。

(四)高职思政教师要更新育人手段

调查资料显示,高职学生的网络社交方式,选择QQ的占到97.78%,选择微信的占到49.44%。可以这样认为,高职生最常用的社交方式是QQ和微信。现在很多教师为了更好地和学生沟通,都会主动和学生们成为QQ或微信的好友。在网络上成为好友实际上会为平时的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学生会易于接受,有助于育人效果的优化。

同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发展迅速,已经有思政教师尝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逐步做到“日用而不自知”,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制短视频,提高高职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师面临着多种挑战,我们要敢于迎接挑战,不断提升自己,努力让高职思政教育做得更好,以实际行动履行好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