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向阳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
初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成人意识和自尊心增强,认知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意志力不强,时常感到迷茫和不安,缺少人生目标,更缺少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正处于物质极大丰富的生活环境中,精神世界相对空虚,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奋斗,为什么要奋斗。且初中时学生将面临中考这人生中的第一个分流,有很多学生直接以自认为“淘汰者”的身份,被动地选择职业学校,对于未来没有主动探究和合理规划。基于此,进行青少年的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加深青少年的自我认知 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既是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让学生开始思考—我是谁?我的价值是什么?学生迫切想找到自己特点、价值和人生追求所在,可是大部分学生身边的长辈、老师给出的指导是好好学习,考个好高中,上个好大学。这样笼统的指导,没有考虑学生的自我独特性,很明显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生涯规划教育是据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展开,必须要进行的是自我的认知,无论是生涯认知,还是生涯探索都需要对自我进行剖析,且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充分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变化进行调整,这就给了学生很好的认知观念—自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人。基于此引导学生敏锐地察觉自我的变化,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动态的自我认知过程,加深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实施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满足青少年自我实现的需要 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 年第一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的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的需要。青春期的学生随着自我意识和成人感的增强,开始想要像大人一样处理事情,掌握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业上无法证明自己,就会通过模仿大人的穿着、违反校规校纪等外在方式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这种情况的出现,从侧面显示出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结构和水平、不同的生活背景,制定属于学生本人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学生在生涯规划教育的一步一步引导下,通过自我能力,实现自我的价值,有助于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实施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情绪起伏较大,易冲动,对待事物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生涯规划教育涉及生命的全程,将学生的视角拉伸到了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使他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及如何让自己到达。生涯规划教育系统的课程和相对应的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有理论的学习和思考,还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计划,并通过实践不断反思调整计划。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切身的体会,不断的体验目标带来有追求方向的清晰感,也享受到了计划带来的追求目标的层层递进所搭起的脚手架带给的安全感,让青少年在发展过程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实施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对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生活局限在学校和家庭,与社会的接触较少,缺少社会生存技能,社会生活经验不足,社会的适应性程度低。而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青少年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势在必行,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与社会是紧密互动的,生涯规划教育基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个体和社会两个角度出发,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促进着青少年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实施青少年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青少年自在驱动力生长 德西和弗拉斯特所著的《内在动机》一书中指出,人们终其一生都在纠结自己是否在做自己的选择,即他们的行为究竟是自主的还是受外部因素或自身某种强大力量控制。一个自主的人是凭借自己的意志行事,感到自由。初中学生时常感到迷茫和困惑,觉得不自由,因为他们感受到的是被控制,自己没有方向,自己的生活是被家长或者社会控制的,这就会降低学生自己的内在驱动力。生涯规划教育以人为中心的,以个人的能力发展情况为基准,是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能达到的教育,是学生自主去做的。要知道自主是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一个心理需要,而学生所产生的胜任感,则是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二个心理需要。
建立稳定的生涯指导教师队伍 稳定的生涯教师队伍,为学生的生涯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新时代学生获取的信息如果仅仅来自校内,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基于此考虑,在生涯教师队伍建设上,我校在内成立由资深教师组成的生涯指导队伍,并从校外引入专家。这样“内+外”的师资组合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校内校外资源,也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社会变化。
校内资深教师,阅历丰富,能够结合自身经验、理论知识和多年来所育学生的发展经验,给出指导性意见。校外专家引领,将国际优秀经验和优质本地资源进行碰撞,让学生立足传统发展同时也慢慢打开国际视野。
校内开足开齐课程,校外积极对接生涯实践基地 我校将生涯教育课时列入学校总课表,学生有固定的时间开展生涯学习,有充分的时间静下心来,跳出学习的固定框架,进行生命思考。校外学校整合社会资源,与市内的社会优质场所和各类优质高中建立联系,形成学生的生涯实践基地。每年设置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志愿服务、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有真体悟、真收获。
红色精神给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注入灵魂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精神为学生生涯教育提供了生命之魂,注入了精神力量。学校利用好每一个红色重要节点,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开展红色精神教育,旨在点燃学生对生命成长的渴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关系,审视自己的生命价值,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涯。
融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生涯教育的家校合力我校在内依托“家庭生活教育中心”,推行“家长教育素质提升工程”。引进我国台湾地区的家庭生活教育项目,定期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提升家长个人素养、家庭教育素养和科学育子素养,大力提升家长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能力,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校外创办“社区学校和家庭教育服务站”。以永昌路社区为家庭教育咨询基地,以心理疏导、学科指南、升学衔接、家校互动、美育家风为五大载体,适时举办面向全社区的“家庭教育公益课堂”,系统提升社区家长综合素养,综合传输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和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等知识。
丰富多彩的生涯教育特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我校以“三生教育”为生涯课程体系,“三生”即生活、生命和生存。校内“职业大集”职业体验活动、“走上父母的工作岗位”职业感悟分享会等,让学生扮演或体验一个职业角色,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适合的职业。让学生自己为自己、他人,上一堂生动的生涯教育课,用行动收获不一样的体验。我校还将校内外资源与演讲完美融合,设“家国大讲堂——六百讲”,包含学生百讲、教师百讲、家长百讲、社会成功人士百讲、校友百讲、专家学者百讲,将家庭、学校、社会力量聚集起来,形成合力,发挥优秀教师、优秀家长、知名校友等的优势,用事实说话,打开学生的生涯规划视野。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依托国家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生涯规划教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有了更多的校内校外资源可以整合利用。但是仍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如高素质的专业教师还是相对缺乏,大部分教师都是兼岗,专业化的培训还有待加强;仍有学生和家长的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这些,浪费时间且无用;实践教育无法真正触及社会一线生活,校外实践基地多是以参观和小型体验为主,没有长期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了解等等。生涯教育是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希望未来在政府、社会、学校的一起努力之下,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让每个生命都精彩,让每个精彩汇成中华民族的精彩,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