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新翔小学 陈淑娟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教育部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第一个对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系统规划的文件。为贯彻《指南》精神,2021 年秋季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对其内容作适量调整,共增加四篇课文,分别是《刘胡兰》《一个粗瓷大碗》《我的战友邱少云》《金色的鱼钩》,同时将《手术台就是阵地》由二类文本调整为一类文本。至此革命题材文本共计34篇(含阅读链接),大约占整个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10%。但这类题材文本在实际教学中一直存在较大困扰,教师未能娴熟驾驭,其主要原因:一是革命题材文本自身的人文价值凸显,教师不好把握人文性与学科工具性的关系;二是革命题材文本故事发生的背景远离教师与学生,脱离现实生活实际,不易激发兴趣;三是这类题材文本从低年级开始接触,学生对革命英雄人物的认识容易格式化,“为革命事业顽强斗争”“英勇献身”一类词均可套用,其教学未能真正发挥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培根铸魂的效应。为此,笔者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在教学实践中,革命题材文本教学始终存在相左的两种观点:观点一,认为革命题材文本应关注文本本身的特殊性,思想教育是主要教学价值;观点二,语文学科具有学科本体性,应以落实学科工具性为主要教学价值。其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特性在语文课程标准里早已明确表述,统编本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轨的编排特点,也呈现语文学科的特性。但《指南》明确指出“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革命题材文本的教学价值主要是培根铸魂,植入红色基因,但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科特性合理统筹安排。
6~7岁的孩子,即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世界最为单纯、轻松、活泼,对事物感知粗浅。同时一、二年级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识字,学词、掌握各种句型,培养阅读兴趣,为后期的深度阅读打下基础。一、二年级入选教材的革命题材文本分别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等浅显易懂的文本,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如毛主席爷爷见乡亲们吃水要走很远的路,就带领战士们帮乡亲们挖井;朱德同志坚持和战士下山挑粮食;周恩来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可开心了。在一件件小事中,学生初步感受伟人的形象。因此在小学低段应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学生会认、会读,一遍遍读着课文,红色基因潜滋暗长。
三至六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加强,内心世界逐步成熟,理解渐为深入,具备一定的文本感悟能力。在这一学段,统编本入选的革命题材文本呈现的主旨较为深刻,体现责任与担当,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周恩来上学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黄继光》讲述1931年,为夺下597.9 高地,黄继光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英勇牺牲;而《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与大部队安全撤离,毅然选择将敌人引上狼牙山,即将自己引上绝路的事件。一篇篇课文,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件,一个个镌刻责任与担当,奉献与牺牲的英雄人物,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都是精神标杆。鉴于这类文本题材的特殊育人价值,革命文化教育应作为主旋律。文以载道,与文本相关的各类表达手法最终都是服务文章主旨。因此教学此类文章时,应以表达为载体,最终落点于道,即革命精神的培养,红色基因的传承。
革命题材陌生的文本环境是教学目标达成的最大阻力,熟悉文本环境是该题材教学的起点。这个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即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条件、文化习俗等,都远离当下,因此,熟悉文本环境不仅是学生的事,更是教师的事。熟悉文本环境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学手段是补充资料。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效益最大化地补充资料,笔者建议:
在小学语文革命题材文本教学资料补充不乏两个目的,一是介绍历史背景,明白由来;二是凸显人物形象,引起共情。入选教材的革命题材文本发生的故事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星星点点,以文学作品形式呈现,对年事尚小,没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小学生来说,前不知因,后不明果,不能引发阅读兴趣,背景的介绍显得尤为重要。同样革命题材文本中塑造的一个个精神引领者,多维度补充这些精神引领者的相关事迹,丰富学生感知,方能使革命者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为立体、深刻。如教学六年级《金色的鱼钩》一课,讲述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老班长想方设法为两位受伤战士钓鱼增加营养,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吃的是鱼骨头,最后饿死在茫茫的草地里。事件直接从“1935 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胃肠病。”开始叙述,学生读完文章存在许多疑惑:草地条件如此恶劣,为什么红四军要进草地?当时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连最基本的吃饱饭都不行?老班长怎么能咽下鱼骨头……学生会有如此多的问题源于对当时历史背景不了解,因此上课前,教师布置查找资料: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2.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什么要经过草地?上课伊始,先让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接着教师整理学生交流的资料,全面具体地介绍过草地的背景,最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当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后,更易走进那一个个历史事件,走进人物的内心。
资料补充形式多样,有图片、配乐、讲故事、视频、图表等,应根据学段特性,资料内容特点,补充目的等,选择资料呈现的形式。一、二年级以识字、学词为主,几篇革命题材的课文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领袖或革命者的形象,故资料补充以适当图片、讲故事即可。该学段年龄特征的学生易受干扰,不适合太多动态补充,如音乐、视频。而三至六年级是以革命精神教育为主,其精神品质主要是责任、担当,意义深远,以不同形式呈现补充资料非常必要。如五年级下册《军神》,引导学生感受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的精神品质,需补充三处资料。第一处,开篇学习刘伯承与沃克医生对话,让学生感受刘伯承身受重伤,仍从容镇定。此处教师采用娓娓讲述刘伯承受伤的经过,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刘伯承的伤势有直接形象的感知。第二处,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动手术时“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此时教师补充一段文字资料,说明沃克医生医术高明,经验丰富。这样一位高明的医生竟然在此次为刘伯承手术时如此紧张,对比与侧面烘托的手法凸显刘伯承的精神品质。第三处,手术过程中的刘伯承,此处教师呈现影像视频,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化对“军神”的深刻领悟。
革命题材文本教学最终目的是让革命精神扎根学生心中,赓续红色基因。但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环境,让革命精神熏陶总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呢?——共情,走进革命人物内心,是关键,是质点。共情一词是从心理学角度讲,即从不同维度创设文本情境,引导学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让学生换位体验,从而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引起共鸣。教学时,运用层层推进的策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再以《军神》一课,手术中(16、17自然段)的教学为例。1.初读感知——默读16、17自然段,画出感受深刻的词句。2.品词析句——交流感受深刻的词句。3.引导想象——想象此时手术室里的画面。4.再读感悟——带着想象画面的感受有感情朗读。5.视频深化——观看电影《刘伯承》手术片段。6.引读升华——教师层层递进创境引读,“当数到十刀时……二十刀时……五十刀时……”
短短两个自然段,一百二十多个字,教师采用六步教学法,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刘伯承不用麻醉药实施眼睛手术的现场。从初读文本,初步感知刘伯承手术时的反应,接着学生抓住“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抓破”等关键词谈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品词析句有初步体会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闭眼想象当时手术的情景,从“声音”维度入手,学生仿佛就在现场,听到手术器械碰撞的声音,听到床晃动的声音,听到旁边护士喘大气的声音,听到刘伯承抓床单的声音……但唯一听不到的是他的呻吟声。想象体验的情况下,学生观看手术现场片段的影片,惊心动魄的画面深深摄住学生,在学生的惊叫中,刘伯承的人物形象已屹立学生心中。此时教师通过自己深情的创境引读,带着学生在朗读中将心中积蓄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解读文本,抓住关键处,运用多维教学策略,浓墨重彩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来回,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感同身受,一个个英雄形象自然栩栩如生,革命精神逐步扎根心中。
纵观小学统编本的这三十几篇革命题材文本,都是历时久远的经典课文。学习内容是经典旧课文,学习者是新时代的学生,在保证教学价值的情况下,应该老课新教,尽量采用适应新时代学生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趣学。
新时代的学生处于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他们时刻接受大量不同的信息,再加上家庭条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有机会走出去,他们见到不同新鲜的事物,听到形形色色信息,因此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开阔,更富有创造性。再看这一篇篇革命题材的课文,塑造一位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老班长、董存瑞等,这些革命英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细节描写生动具体。鉴于当前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文本内容特点,教师可采用创作式教学,也是创作式学习方式。如让学生塑造一座人物雕塑、创作人物蜡像或人物写生等。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创作,从文本中找出创作的理由。如《金色的鱼钩》一课,一位教师设置如下情境:长征胜利八十五周年之际,延安革命英雄纪念馆要增加“老班长”的蜡像,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讨论,“老班长”的蜡像该如何创作。这种创作式教学给予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多元思维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创作必须在读懂文本,理解文本,深入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但其形式新颖、活泼、开放,学生感兴趣,喜欢,继而会为创作好,而深入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品质。当作品创作出来后,其人物形象也在学生心中扎根。
研究式学习是当前推崇的学习方式,其合作、探究及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中高年级的教学价值重在精神引领,很多课文适合采用主题式研究学习,如《圆明园的毁灭》《冀中的地道战》《开国大典》等。近两年笔者教授《圆明园的毁灭》均采用主题式研究学习,收效远胜原来的常态方式。1.设定研究主题,分别是(1)追寻昔日辉煌(2)哀悼毁灭之时(3)重建辉煌必要?2.选择研究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主题,选择后,同一主题的学生按规定人数自行组成研究合作小组。3.设计研究方案。由于学生在综合实践课已学过主题式研究方案的设计,方法迁移,他们自行设计主题研究方案。4.开展主题研究。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搜集资料、处理信息、采访等方式开展研究。5.研究成果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式学习,学生需一起讨论主题方案设计,一起查找资料,面对种类繁多的资料,需一起探究,哪些资料有利于对文本中心的理解,一起整理资料,内化,一起形成汇报成果。就在围绕探究革命精神主题的一个个“一起”中,革命文化在学生心中滋长。
主题式研究学习方式,也是语文学科综合实践课的一种类型,两者结合,既创新学习方式,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有效落实革命题材文本的育人功能。
学科融合也是革命题材文本教学的一种新方式。音乐学科有革命题材的乐曲,美术学科有革命题材的美术作品,道德与法治学科有革命题材内容,特别是革命题材文本与历史学科关联性最大。教师可适时采用学科融合,从不同的学科维度感受革命精神。例如,在小学五、六年级可以尝试将与此相联系的历史课引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维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笔者在六年级《七律·长征》上课前,曾请一位中学历史教师先为班上的学生上一节历史课《二万五千里长征》,随后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由于历史课上学生了解长征的由来,长征的经历,以及其历史意义,因此学生学习这首七律诗时,读懂诗意轻而易举,还能结合历史课上所学知识交流感受,领悟诗情,最后动情地分享自己的体会,“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精神就这样扎根心中,效果颇佳。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根铸魂,植入红色基因的关键时期,而革命题材文本所起的育人功能,相对其他文本或学科尤为凸显。因此必须关注学生心理特征,结合学科特性,循序渐进,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方能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