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强
(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高校新型智库商洛发展研究院,陕西商洛 726000)
21世纪以来,秦岭作为一种独有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由科学层面的研究逐步走入研究资政应用的视野。随着人类生态文明进程的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绿色发展、绿色政绩、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且成为普遍的行为范式。涉及秦岭的科学研究,数十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而及的秦岭科学应用和秦岭的保护开发及利用研究,也逐步得到各方重视。在学界、政界和社会层面,相继出现了建立“秦岭学”的呼声并赋予初步定义,提出了秦岭学知识体系设想,以及秦岭学研究的基本指向。但是,关于秦岭学的定义、范畴、学科任务、学科建设思路和途径等一系列问题尚未明晰。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秦岭学学科的相应关键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基于学科研究的秦岭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并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标志性成果。
以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为代表的秦岭地质研究,为认识秦岭地质构造奠定了理论基础。1988年,张国伟提出“秦岭是一个复合型大陆造山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具有不同的构造体制的形成演化。”这是针对秦岭地质构造基本问题的系统的新思想、新认识[1]。他相继出版了《秦岭造山带的形成演化》《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秦岭勉略构造带与中国大陆构造》等7部有关秦岭的专著,主编出版了秦岭第一套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图件-秦岭造山带造山过程和岩石圈三维结构图丛(中、英文版)。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硕新为代表的秦岭森林研究,为认识秦岭森林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主持的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秦岭山地森林增汇理水技术体系研究”“陕西秦岭火地塘森林景观结构特征和生态功能的研究”“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研究及数据信息系统建设”“陕西关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研究”“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运行服务”等国家级重大项目,取得了重大成果。他负责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森林生态学”等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2]。
此外,地处秦岭深处的商洛学院,在数十年的办学历史中,立足商洛,扎根秦岭,在秦岭土壤、道地药材培育、种植与培护、良种繁育、尾矿研究、秦岭历史文化研究、秦岭地区脱贫和阻止返贫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被誉为“商洛山中的袁隆平”的于浩世已育成以商麦1619和商麦5226为代表的小麦新品种8个,审定品种3个,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技三等奖、商洛市科技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他培育出的旱作地区小麦新品种经推广使用,目前已为农民增收3 亿多元[3]。
以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商洛学院为代表的秦岭科学研究及其学科成果,为秦岭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科学基础,同时也为秦岭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软科学基础。
2007年11月24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2019年9月修订为《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4],表明秦岭生态保护进入地方性法规层面。2011年6月17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2019年2月,在此基础上组建的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正式挂牌[5]。2019年10月14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省秦岭办)联合西北大学,正式成立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6],旨在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重大课题研究、政府决策咨询和相关业务培训,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的研究搭建交流平台。其专家委员会将就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开展调研、论证和咨询,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体系建设和核心技术攻关,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性指导。这表明秦岭生态保护有了正式的政府机构,受到了政府层面的关注。
2012年9月,由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秦岭办)和西安文理学院联合成立的专门研究秦岭保护的科研机构——西安秦岭保护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遵循“围绕秦岭保护,研究秦岭保护,服务秦岭保护,促进秦岭保护”的工作原则,坚持“依托秦岭保护,注重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成果重在应用”的工作思路,致力于秦岭保护理论和实践相关问题研究,在秦岭保护研究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7]。
2010年1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台联合出品的8集纪录片《大秦岭》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首播。这标志着对秦岭本体内涵的关注进入陕西官方和中央媒体视野。
2013年10月,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太白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陕西太白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等联合发出《太白山宣言》,发出“保护大秦岭、保护太白山、守护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倡议[8]。
为了实现林业的发展和营造林质量提升,应该结合市场的需求进行优化林的调整。在开发原料林的基础上进行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的建设。同时还应该将林木的种植和林木的深加工结合起来,不断实现林业的附加值。
上述政府与社会行为表明,对秦岭的关注点在于观念上的重视,在于从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开展全方位的应用性研究工作,旨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决策咨询依据。这些工作实际上为秦岭学的创立奠定了社会基础。因此,秦岭学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诞生的。
2009年,在《关于“陕西省秦岭发展研究会”名称的说明》中,执笔人马义芳提出:“陕西省秦岭发展研究会在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将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进行成立‘中华秦岭学会’的尝试。”这是秦岭研究的初步概念。
2010年10月,首届大秦岭发展论坛发表的《大秦岭发展太白山宣言》中,正式提出目标性倡导:“在总结各学科已有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跨学科的“秦岭学”和大秦岭生态经济发展理论体系,为大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9]。陕西省秦岭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马义芳“在《建构秦岭学设想》中提出秦岭学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研究方法。”[10]他在阐释秦岭学的概念时认为:“秦岭学,是从秦岭所处地理位置和‘一山两水生态伦理’去认识,探讨秦岭在国家层面的‘地理核心’‘生态核心’‘文化核心’‘发展核心’,进而探讨‘中国生态体系’‘华夏民族来源’‘中华文化形成’‘中国未来发展’,构建‘山为统领水系,水为拱卫山脉’的‘自然生态’到‘人类社会’结构,以及‘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和谐同构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发展观。融纳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说明秦岭研究进入学科建设层面动议阶段。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了党双忍著的《秦岭简史》。党双忍认为,秦岭学不是关注某种单一领域的学问,而是多领域交叉覆盖的多科综合学问,也是复杂学问。因此,秦岭学属于杂学,也即综合性学科。他在《大秦岭知识体系——秦岭学管见》一文中认为,大秦岭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世界岛中央龙首;中国腹心山脉;中华文明摇篮;中华民族父亲山;中国生态的绿芯;美丽中国综合体;国家绿芯工程[11]。说明秦岭研究步入软科学学术时代。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周庆华、牛俊蜻和申研在《秦巴山脉区域协同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秦巴山脉腹地具有特殊的地理价值、生物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国陆地版图中央的洁净水源地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是我国‘生道、融佛’之地,分布有大量的宗教祖庭和独特的隐逸文化。”[12]说明秦岭软科学学术研究走向社会应用。
2020年省政协委员和省人大代表分别提交建议和提案,建议省委、省政府统筹协调,以商洛学院为基础创建(办)新型应用型大学——秦岭大学,依托商洛学院现有学科,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为方向探索“秦岭学”特色研究。在商洛学院十四五规划中,又明确了“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凝练打造‘秦岭学’”的学科专业建设目标。标志着秦岭研究和秦岭学学科的建立步入院校机构初步实施阶段。
秦岭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传统意义的学科。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生态文明理念主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大发展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显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并正在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关于秦岭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基于各个相关已有的学科产出的。而秦岭学显然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从宏观和中观的视域、基于生态文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的一门新兴的新型学科。因此,这门学科的建立,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绿色发展观、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等内涵。具体来讲就是六大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13]。在这个思想指导之下,秦岭学学科建设应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发展观,构建定义明晰、范畴清晰、任务明确的学科体系。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1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两山论”之后的又一生态文明精神成果,明确了秦岭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即秦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博大久远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以其丰富的水资源成为中国的“中央水塔”;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元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从地理学的角度而言,一般来讲,人们对秦岭及相应的地理现象会有“限隔”之类的描述性认识,但是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和合”一词,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认识境界大有不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地缘学的角度,对秦岭在中国地缘经济、地缘文化、地缘民族融合等方面予以精准地概括,站在人文的角度对秦岭及其附属地域在孕育中华民族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予以精准概括。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自然的角度,精准概括了秦岭及其附属地域在孕育自然、为中华民族提供适生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起源和发展的角度,对秦岭作出的贡献进行的精准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的重要论述,对于开展秦岭的保护、治理、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开展秦岭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认识秦岭、保护秦岭、开发利用秦岭。因此,秦岭研究理应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门类技术性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之上,为秦岭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国家治理层面的学术依据和理论依据,形成应用层面的科学规划和设计。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关于秦岭的重要论述是站在政治家高度的认识,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科学性;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科研引领意义。自古以来,政治是社会各项事务的上位存在,它规范、约束、引领和指导着社会事务;社会各项事务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必然要为政治服务。其服务方式就是通过专门的、专业的研究,得出科学的数据和结论,以供政治家作出决策。
从秦岭学的功能和学术价值取向来讲,应该包含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五大学术研究领域。它以秦岭及其附属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涉及农学、林学、畜牧兽医学、水产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药物学等,也涉及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等。
从政治、精神观念的上位角度和社会价值取向来讲,建立秦岭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对这些学科本身的进一步研究,而是在这些学科研究基础之上,开展治理利用层面的上位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秦岭学更接近软科学范畴。因此,本研究认为,秦岭学是以秦岭及其附属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的新兴的新型综合性学科。
从学科属性上讲,秦岭学属于与科学对应的软科学。它基于广义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专门学科,但它既不是一般意义的自然科学,又不是一般意义的人文科学,而是在此基础上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决策咨询依据的新型学科。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础之上,秦岭学应该包含广义秦岭学、狭义秦岭学;自然秦岭学、文化秦岭学;理论秦岭学、应用秦岭学。这些应该是秦岭学专门学科基础之上的上位学科。各个专门学科是对这些上位学科的支撑,这些上位学科又是对政治精神范畴上位的支撑。从关联的角度讲,秦岭学还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学科范本,具有更加广泛的示范意义。
秦岭学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兴和新型学科,它的学科结构也就具有新的特征。一是以秦岭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这个层面的研究应该包括“秦岭自然史”“秦岭农学史”“秦岭农学”“秦岭林学史”“秦岭林学”“秦岭地理”“秦岭地质”“秦岭气象学”“秦岭药物学”等自然科学研究,“秦岭人文史”“秦岭民俗”“秦岭宗教文化”等人文科学专门研究。二是在基础学科研究基础上的软科学。这个层面的研究应该包括“新时代秦岭经济”“环秦岭区域协同发展”“秦岭环境保护”“秦岭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秦岭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秦岭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研究”“秦岭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秦岭生物链条的保护与赓续”“人文视阈下的秦岭生态环境科学构建”等软科学研究。
秦岭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如何认识秦岭、保护秦岭、开发利用秦岭,使秦岭这一大自然的宝贵遗产,能始终与人类相伴相依而提供治理施策科学依据的。因此,秦岭学的任务就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门类技术性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之上,为秦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国家治理层面的学术依据和理论依据,从而形成哲学层面的人对自然的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形成人类生存和社会结构的一种全新的范式。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秦岭学是新兴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它是以秦岭为研究对象的、赋予秦岭特征的众多学科的概念集合。它的建设既与传统的学科相关,又不同于传统学科。因此,在建设中应该打破传统学科的建设窠臼,创新建设的思路与途径。
秦岭学的建设应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助力-高校和科研院所合力的思路,形成全链条、全要素机制。
1.以政府公权力为学科建设推动力。秦岭学既是学科意义的科学,又是社会意义的公益和正义事业。因此,秦岭学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运用公权力推动秦岭学的建设。学术的发展和成果只有在公权力的加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实现它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科研工作者的社会价值。
2.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学科研究主力。秦岭学涉及繁多复杂的学科,因此,科学研究应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骨干力量,以原有的各个优势学科为基础,着力软科学领域的研究。在研究和成果产出上建立联合分工机制。
3.以科研基地和机构为科学研究平台。秦岭学研究应深入实地,需要相关独特的基地和专业研究机构作为平台,发挥各自的功能,提供详实、科学、系统、完备的数据。同时,集中相关专业人才,合力攻关。基地和平台建设应该具有稳定、持久、多联的特征,基地与平台之间应建立互联和沟通交流机制。
4.以政府投入和市场购买为学科建设驱动力。秦岭学研究的成果,最终是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因此,其研究的启动、运行和产出的成果,应以适当的方式由政府投入。政府和市场主体也可以通过购买方式推动研究。这样做,一方面激发研究人员的劳动热情,体现劳动的价值,树立正能量导向;另一方面,为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科技驱动作用。
秦岭学建设必须遵循科学理论,按照学科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探索便捷高效可行的建设途径。
1.以学科理论研究和构建为统领,构建秦岭学理论体系,走理论统领之路。秦岭学作为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当务之急是组织力量研究探讨和构建它的理论体系。在道和器相统一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力量编撰《秦岭学概论》《自然秦岭学》《文化秦岭学》等秦岭学学科理论体系专著,为秦岭学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在构建理论体系时,重在建立秦岭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表达论。
2.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学科目标,塑造秦岭学独特的和谐特征,走和谐相生之路。作为软科学研究的秦岭学,应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围绕生态文明设定学科方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开展相关领域研究。作为科学层面的秦岭学,应以具体的学科方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以秦岭为范畴的相关专业性科学研究。要在原有的各相关学科基础上,遵循生态文明要求,以秦岭保护开发利用为导向,抽取各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作为保护开发利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生相长的理论依据。
3.以原有各相关学科为基础,构建新型的学科集群,走基础科学之路。原有的各个相关基础学科力量,在遵循各自学科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学科理论和方法,以秦岭为研究对象,以各自学科涉及秦岭的研究对象为靶向,集中力量形成新的秦岭学学科集群,为构建秦岭学奠定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4.以项目研究为学科发展方式,构建新型的发展模式,走项目带动之路。秦岭学研究应以问题为导向,突出秦岭学的资政功能。项目应争取纳入国家和相关省、院校和科研院所五年发展规划,通过项目招标或自主申报方式开展研究。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加快科研攻关,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从而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可落实可操作的决策咨询依据。
总之,秦岭学作为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建设必须遵行国家与社会同构、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同构、计划与市场同构、院所与政府同构、人文与自然同构、开发利用与研究保护同构、科学与软科学同构等一系列理念。唯有如此,秦岭学的学科属性界限才能明晰,秦岭学才能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