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城关小学 高善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教育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特别是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是广大学子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性课程,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德育,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将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到一起,并且深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出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教师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党史教育的涵盖面比较广,不仅关系到民族品质与革命精神,同时还有很多新时代下的新内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党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中国已经全面迈入信息化社会,在互联网世界中,各种信息纷繁复杂,人们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得的知识也是多种多样,这种情况下如何不能很好地甄别手中的信息,很容易被一些负面信息所诱导。小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缺乏分辨力与判断力。学校作为小学生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可以为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出学校的资源优势与环境优势,利用好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党史教育,弘扬红色精神,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红色沉淀,积极抵制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在获取信息时及时过滤掉不良信息,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迈入新时代以后,我国要全力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深入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立德树人与老一辈提倡的“根红苗正”直接相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对学生大力开展党史教育,通过党史教育启迪学生的道德思想,引导其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把爱国主义思想根植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学生应该在学习与生活中坚定思想信念,这样可以为其终身发展提供很好的前提与基础。
革命传统是党在百年历史中形成的革命斗争精神和优良作风。革命传统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是对革命传统的践行和发展,表现了人民热爱党的主要路线。从本质上来讲,党史教育是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革命传统教育中达到一定成果,是很难离开党史教育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它们二者具有一致性特征。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党史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融入,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可以引导广大青少年更深刻地了解民族奋斗的历史,使他们深刻地领悟到没有党的革命历史,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在革命传统上的正确理解。
众所周知,要想将红色资源利用好,就要对红色基因进行传承,同时这也可以为发扬红色传统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融入党史内容,深入挖掘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红色资源,不仅可以很好地补充现有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在原有课堂内容基础上进行补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不断提升其认知层次。具体来说,要带领学生到革命遗迹去参观学习,还要到革命纪念场所或者革命老区去体会革命历史,通过参观学习活动的开展满足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很好地达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标准与要求,更好的发挥学科育人的重要作用。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课内课外都要积极融合党史教育,积极开展各种相关教育活动,具体来说,应该在校园文化宣传中积极融合红色文化教育,并且将红色元素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起来,深入践行和落实校园红色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积极的学习和传承革命先辈勇于奉献、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不仅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同时还能很好地激发出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与热情。
众所周知,当前社会发展速度非常快,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网络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对热点问题呈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对其与学生之间的代沟问题进行良好处理,如果一直处于自封的状态下,仅仅对学生重复性地讲解教材的内容,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进行传授,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并且在考试的重压下,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很难吃透课堂中的党史教育内容,不能对其产生真正意义的理解。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就要积极关注热点问题,并且采用有效手段将党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党史教育时,学生才能愿意听,并且听得懂。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时的课堂上,教师适当地融入党史知识,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是与国家命运直接相关的,明显激发出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该将教材知识点内容吃透,并且深刻理解教材编写的理念,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融合党史教育。对小学生而言,他们主要为感性认识,通过声画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极大地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融入党史教育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其学习规律相结合,把抽象内容转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将抽象的党史内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用绘画形式生动地呈现出历史的发展脉络,这样学生既可更加深入地理解党史内容,又能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在“红军长征”“五四运动”以及“中国梦”等主题课程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党史内容紧密结合,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中国梦在新时代的定义,介绍红军长征的原因、意义以及历程,并且与党史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以漫画的方式将红军长征中的重点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收获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学内容就会更生动、具体,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实践教学中,如果想要达到党史教育的效果,教师要面临较高的要求,比如要了解大量党史知识,要明确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且可以解读大量史料背后的内涵,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具体的指导。例如,五年级下学期要学习很多党史内容,比如“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节课中,包含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新中国成立等,假如教师对这些内容不是很清楚,就不能理解事件发生的意义,那么课堂上就只能走马观花,根本谈不上发挥教育的重要价值。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吃透教材中每个历史事件的含义,不仅要了解事件的发生背景、发展以及涉及的人物等,同时还要明确历史事件中各个人物的思想和追求,并且在明确学生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生动的、立体的形象。例如,可以在传统节日中与党史元素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红色影片分享”“红色主题朗诵比赛”等活动,源源不断地为学生传输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搜集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用红色精神与文化武装自己,在准确历史历史资料内容的同时,为自身发展前进提供推动力。
如何才能在学生心灵中种下红色基因,如何才能将他们的爱国情怀激发出来,这需要教师将历史叙事的宏大主题转变为学生容易理解、感知,并且容易使其产生共鸣的教学活动。因此,党史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且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厘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深入到故事情境中领悟和感受,这样才能加深他们对历史的了解,使他们喜闻乐见。
故事教学法是当前课堂上常被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该法的趣味性非常强,并且与学生认知情况相符,在课堂上讲好党、革命和英雄的故事,在有趣的故事下更容易让学生激发出对党和国家的信仰。因此,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故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切入点放在激发情感上,从正面上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例如,黄继光、邱少云等故事都是家喻户晓的,充分展现了军人视死如归、爱国爱党的坚定决心,从而深刻体会其革命情怀。再如,“沂蒙六姐妹”“游击战”等故事,充分展现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组织游击战,在紧张的战争局势下有力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
情境教学法也是体验历史、感悟历史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文字、图片遗迹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或者也可以借助于课件、表演等不同方式再现历史情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对历史现实以及当时人们内心感受的理解也会更深刻。例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红军长征到底多难?为什么红军不害怕长征路上的艰难?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探究长征路途中的困难,从而明确红军之所以不害怕长征路上的艰难,是因为他们树立了坚定了革命信念。
探究性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布置任务、设置问题等方式,可以激发出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激励他们更加大胆地探究和解决问题。党史教育最核心和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假如只是单纯的讲解历史,是很难打动学生的,自然也不会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当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自然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一改以往的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设置任务、问题等情境,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欲望激发出来,并且鼓励其积极大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党史教育最重要的核心在于对学生进行价值与精神引导,不能单纯“干巴巴”地讲解历史事实,那样很难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自然也不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学生创建“脚手架”,通过自主探究与讨论获得问题的结论。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历史图片、地图以及文字等资料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部分内容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展示了红军长征路线图,同时为他们布置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利用好长征路线图,尝试着在地图上找到红军长征共计跨越了几个省份,突破了多少道封锁线,再查一查经过的主要江河、雪山以及草地都有哪些。利用历史照片、地图等史料内容,引导学生直观的发现问题、理解历史。
自主探究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任务情境,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和讨论。例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然后设置了不同问题情境:“红军在长征中多么难”“为什么红军不怕万里长征如此难”,并且为学生设置任务单,在任务单的引领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维度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深入思考军人们在当时的革命信念,这也正是红军面临困难坚决牺牲自己的根本原因。
另外,教师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指导,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资料查询,课上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的方式得到探究结果。历史资料纷繁复杂,在学习主题的指导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料,在可让上各组员之间共享,并且开展反思。例如,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准备了资源包,其中有大量关于博物馆展品的照片,并且结合这些照片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当时革命先辈付出的艰辛,从而深刻体会到在追求理想中执着的革命精神。
从本文的论述中可以了解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党史教育的有机融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现有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这门课程教学的生动性特征,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立体的课堂,从而培养其形成对党的情感、政治以及价值认同,加深对党史教育融入这门课程重要性的理解。总之,在党史教育中,小学生可以不断获取红色精神的养分,这样才能在启发之中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产生爱国爱党的情怀,不会由于缺乏社会阅历而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