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无穷奇妙,立美少年心向冬奥
——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丰台实验小学“冬奥思政”的实践探索

2022-03-17 15:34刘洪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丰台实验小学
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排练团员冬奥

刘洪 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丰台实验小学

2021 年10 月,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丰台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北舞附小”)接到参加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出的任务。这一任务既是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想高质量完成本次任务,除了技术层面需要不断精益求精之外,更需要在思想层面深刻认识这一任务的政治性、责任性和时代性。为此,我校在承担这项任务初期,就明确了一个基本指导思想,那就是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讲担当、讲团结的角度,全面动员全校师生和广大家长,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地推进这项工作落细、落实,确保所有师生员工都能够从这一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获得思想上的提升、情感上的升华和行动上的完善。

简言之,这一任务既是对我校舞蹈特色的肯定,更是对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检验。如何在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思政育人功能,就成为我校推进本项工作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核心问题。学校将此次参演活动定义为“冬奥思政大课堂”,这是开放的课堂,这是丰富的课堂,这是展示中国文化的课堂,这更是孩子们成长的课堂,为此,我们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多方联动,构建思政教育大格局

思政教育主要着力于人的正确思想意识的培养,聚焦于个体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因此,思政教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形成一个校内校外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这就需要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校内力量统整 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力量。我校以本次冬奥任务为契机,构建了全员覆盖、全程参与和全方位渗透的“全要素”育人模式。一是人员统整。虽然直接参与本次冬奥任务的师生只是少数。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学校其他师生员工在这件事情上就是旁观者。实际上,从接受任务的第一天开始,我校便着力抓好思想动员工作,号召广大师生员工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本项任务,营造“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全员参与氛围,从而很好地将全校师生员工的心紧紧团结到更好地服务于本项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中。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得到了空前加强,师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得到了显著激发。二是文化统整。除了做好思想动员外,我校还着力将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与学校“立美达人”文化相融合,通过学校环境、课堂教学、班队会、公众号、德育、体育、美育活动等全方位开展奥运历史、运动员故事方面的教育,让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的每个空间当中都感受到奥运精神的文化陶冶,从而使得思政教育像空气一样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

校外资源整合 思政教育仅仅靠学校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做好家校社的协同推进。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家长和社会思政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有机整合。一是挖掘家长资源。打造一支愿参与、肯奉献、能担当的家长队伍,是学校思政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借助本次冬奥任务,我们充分动员家长参与其中。为此,我们一方面做好思想宣传,另一方面则做好家长调研,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选取家长志愿者,为团队献计献策:他们中有的负责照顾学生日常生活;有的负责视频拍摄剪辑;有的负责数据收集统计……家长志愿者与领队教师一起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助力排演任务的顺利推进。通过本次活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明显提高。二是整合社会资源。以本次任务为核心,我校构建了社会化的综合性思政教育网络。学校开展“探索科技无穷奇妙,立美少年心向冬奥”科技嘉年华活动,普及科技冬奥知识,切身体验冰雪运动;借助区疾卫健中心、随队校医等资源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全员疫情防控能力。科技知识、冬奥常识、防疫知识……多种学习资源的引入使此次活动不是一次简单的演出,更是一次对学生的丰富多元、社会化的思政教育。

全面融通,突出思政教育系统性

如果说,多方联动更多是解决思政教育的教育合力问题,那么,全面融通则重在解决思政教育的内在一致性问题。即确保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上下一致性、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历史和现实的一致性以及师生投入的一致性。

携手高校,上下融通 本次冬奥会的参与者既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因此,在活动中,我校有意识利用本次机会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新机制。为此,在集体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中学生、大学生的表现,邀请大学生分享其冬奥参与的感想,帮助学生了解志愿者、志愿服务精神。学校计划在“后冬奥”期间,进一步邀请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的青年志愿者来校开展宣讲、座谈,以冬奥为载体,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上下贯通。

思行一体,知行融合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面,而是应该将其活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当中。本次我校所承担的冬奥任务,恰恰为学生活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每一次训练后,尤其是遇到困难,有的同学打退堂鼓的时候,教师们总会抓住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反思与讨论,不断明确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们奋勇拼搏,培育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

事理统一,古今融汇 冬奥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中国发展进步的缩影。通过冬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为此,我们组织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寻找冬奥背后的科技进步、人文进步、经济进步。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依旧选在国家体育场,与2008 年相比这里不但保留了北京夏季奥运会的计时牌、部分展品等资料,还更新了部分设备,支持实时动捕等科技手段。学校组织孩子参观,并为学生讲解,让学生亲身感受科技的力量。如果没有参加开幕式,孩子们可能不会懂得什么叫“全要素模拟”,什么叫“远端集结”。在开幕式那天,呈现出来的科技效果令人赞叹,在学生心中埋下了好好学习、掌握本领、科技创新的种子。

彰显主体,师生融入 思政教育要想有效,就必须高度唤起师生参与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本次冬奥任务完成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学习训练中,我们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从学习动作、合成排练,到生活管理,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团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自理自律的能力。每次鸟巢合成后,我们会组织团队讨论,学习其他团队的优长,反思自身的不足。表扬团队伙伴的亮点,寻找自身的差距。团队老师特别注重在排练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合作能力、大爱包容等综合素养。所有团员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逐渐养成了团队意识,能够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团体。就这样,一个大家庭凝聚成一个有爱、向上的大集体。

身体力行,强化思政教育践行力

思政教育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必须践行。而且,思政教育的成效最终必然体现在具体行动的改变上面。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学生行动力的培养。

在“做”上见功夫 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总导演张艺谋提出,希望向全世界奉献一场浪漫、唯美、温暖的盛会,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展现世界人民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心愿。我校44 名小团员需要参与仪式前近40 分钟的“行进式广场舞”表演和小白鸽演出。户外的极寒天气,多风格、高强度、不间断的舞蹈表演,对于三至六年级的舞团学生而言,都是从未经历过的挑战。第一次动员会上,学校引导学生理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切含义,教育学生此次参演是我们的光荣,是展现我们中国少年风采的好机会。

清晨,正午,傍晚,操场上都有孩子们排练的身影,有的同学生病了,有的同学摔伤了,有的同学累哭了,但是没有一个同学退缩。排练期间,因持续降雪,鸟巢跑道上结了一层薄冰,这使得行进式广场舞的表演增加了很多未知风险。孩子们在老师反复的叮嘱声中上场了,排练结束后,“楠楠摔了”“莹莹的手划破流血了”“小梅把脚扭了”……但是面对我们的是孩子的一张张笑脸,他们在这一阶段的排练过程中,意志力越来越坚强。在漫天飞雪中,团员们肩背书包、手持道具,徒步近3 公里走向返程汽车。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高唱冬奥之歌……歌声、笑声、欢呼声相伴,徒步行进的枯燥也随之烟消云散。

正是这份坚持,保证了开幕式精彩演出顺利完成。2 月4 日当晚,当中国运动员伴随着《歌唱祖国》的背景音乐入场时,小演员们正在环廊备场,虽然看不到精彩的画面,但熟悉的旋律一响起,所有师生均不由自主地放声高歌,现场热烈的气氛也带动周边参演的外国留学生一起唱起来,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此次488.5 小时的不断磨合、提升的经历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是终生难忘的。

一个人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反复操练。这一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本次冬奥任务恰恰在这方面为学生的锻炼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在“勇”上见担当 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对于其稳定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意义重大。而意志品质的形成则需要在不断地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磨炼。自接到演出任务后,55 名师生就成了学校里最忙的人。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周日排练。连续无休的模式一度让团员们不适应,团队里开始出现头疼、嗓子疼、受伤的现象,排练队形也因为缺人参差不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边关心照顾伤病学生,一边用冬奥的精神、意义以及自我作为小公民的担当为他们加油鼓劲。通过这一过程的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明显增强,其勇于担当的意识也更加自觉。

44 名舞团成员、3 位教师、8 位家长志愿者组成的团队,112 天的冬奥开幕式演出筹备与训练过程,大家共同经历了40 余次集中合练、5 次全要素演练,累计时长近500 小时。在这期间,老师和同学结下深厚情谊,回想起来,每一个瞬间都成为参演师生最珍贵的记忆。

学校小家庭。团队老师特别注重在排练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合作能力、大爱包容等综合素养。所有团员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逐渐养成了团队意识,能够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团体。当看到团队成员道具脱落的时候,会有小团员主动捡起来,帮忙修复;当看到队友生病时,会有小团员送来热水,叮嘱他吃药;党看到队友冷得直哆嗦,会有小团员跑过去拉他一起活动;当生病的队友归队时,小团员们发自内心的欢呼、拥抱……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演出团队越来越和谐,越来越亲密。

冬奥大家庭。此次冬奥会,共有91 个国家参赛,在鸟巢参与活动的不仅有我校的师生、我国的人民,还有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在冬奥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教育学生行中华之礼仪,热情待客,温暖助人,与大家和睦相处。每次彩排,小团员们都会热情地和身边的朋友打招呼;其他团队登台时,小团员们为他们呐喊助威;遇到有困难的外国朋友,小团员们都尽力帮助……点点滴滴中感动着身边的朋友们。

在“实”上见力量 思政的力量是信仰的力量,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本次冬奥任务累积488.5 小时,首体排练11 次,鸟巢合成28 次,相当于不眠不休21 天;披星月、迎风雪、战严寒,最早清晨4 点起床,6 点出发,第二天的凌晨2 点返回学校;最长单次排练时间18 个小时……参演师生始终践行舞蹈团团训—“做最好的自己,做最棒的团队”,认真扎实地参加训练。面对高强度的训练、严寒的天气和频频的伤病时,孩子们都体现出了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强大勇气:生病了配合治疗,怕打针的娃主动要求医生输液;动作不熟练私下加练;摔伤不下训练场……一个月后孩子们体重下来了,体能上去了,技术质量和自信心跃升。就像马天伊同学在总结中写到的—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付出,在孩子的内心耕种下了信仰的种子,锤炼了孩子的品格,并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112 天,从秋凉走至冬雪,我校师生用奉献与担当唱响了“一起向未来”的冰雪欢歌,践行着“不断挑战极限、不断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彩的现场表现完美绽放于那个属于新时代中国的夜晚,也为这节思政大课增添了永生难忘的记忆。

参加北京冬奥开幕式,从排练到演出,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此番经历和体验必将成为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必将在他们的人生之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迹,这也是行走的思政课的精髓所在。

2022 年北京冬奥已华丽落幕,但这节思政课并没有停下脚步。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校长、学生、家长讲述冬奥背后的故事,引导全体师生向冬奥参演师生学习,以坚忍不拔的意志、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奋发的斗志开启新的征程……

冬奥会的召开,全景式地展示了首都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和师生服务于党和国家大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践中促进成长,浸润中生发情感,大事中孕育情怀”,传承冬奥精神,做中华美少年的思政教育还将在北舞附小继续下去!

猜你喜欢
排练团员冬奥
舞动未来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两个大忙人
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