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跃平
(淮阴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经贸史是国内许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开设的一类课程,课程名称有“中国近代外贸史”“世界贸易史”“国际经贸史”等。笔者所在的淮阴师范学院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二学生及留学生开设了“世界商贸史”课程。从授课内容上看,此类课程涉及经济学、国际贸易、历史学知识,具有交叉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课堂教学的特殊性。经贸史教学以史料为基础,结合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现象中的时代差异。史实史料晦涩难懂,对于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课程的深度和难度,增强课程的学术性,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经贸史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的经贸史教材较为缺乏。世界贸易史方面,王晓明所著的《世界贸易史》[1]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上古时代至18世纪的世界贸易情况,引用史料和数据分析了各个文明时期世界贸易发展变化的情况,其中以古代贸易史居多,而对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的贸易论述较少。此外,以中国贸易为核心的教材也不多见。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通史性论著和教材,包括曲韵等编著的《中国对外贸易通史(第三卷)》[2]、孙玉琴等编著的《中国对外贸易史》[3]等。孙玉琴等编著的《中国对外贸易史》是国内较早出现的系统性介绍中国贸易发展史的教材,内容翔实,可读性强。该教材以时间为顺序,依次介绍近代贸易商品的变化、口岸开放、贸易条件、贸易顺差与逆差等知识,以宏观叙事为主,较少深入分析世界贸易的重大事件,缺少微观视角。
综上所述,经贸史教材种类较少,且对于史实的分析缺乏深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已故著名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先生说过“史无定法”,即在经济史研究中,各种研究手段和理论都能成为研究方法[4]。史料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基础,在经贸史课程教学中引入相关史料显得尤为重要,如对于大萧条对近代中国贸易的影响、银价与洋货倾销等,现有教材只是一笔带过。如果脱离史料,学生对于重大贸易事件的理解往往不深刻,仅停留于表层。相对于通史性教材,深度挖掘的史料是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史料不足,势必造成教与学之间的矛盾。缓解教学矛盾的重要手段就是用丰富的史料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史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微观史料(如中国近代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等)更是如此。此外,有些史料比较散乱,获得的难度较大,仅在民国期刊或报纸中有所涉及。还有些史料仅在档案馆或科研机构的史料中心才可查询,因而要丰富课程内容,使课程更生动有趣,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学界对于经贸史的研究,非常重视以史为鉴,但课程教学很容易陷入“就史论史”的窠臼,与当代经济发展形势相脱节,这也是学生感觉课程索然无味的重要原因。虽然经贸史介绍的是已经发生的贸易事件或活动,但是与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形势存在一定联系,阐释其内在逻辑,有助于学生总结贸易发展规律。例如:讲授贸易史中非常有名的组织——汉萨同盟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该同盟的特点及在欧洲贸易中的地位,还要让学生比较汉萨同盟与当今跨国贸易组织的异同,让学生在纵向比较中了解贸易组织机构的传承性或相似性,史实联系现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史料或科研成果,无疑有利于课程的深度拓展。这需要任课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细致梳理、筛选史料,做到去伪存真。
经贸史课程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都以特定贸易事件为专题,涉及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及相应的评价分析等。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有针对性,所选史料要与授课内容高度相关。例如:20世纪30年代洋货倾销中国市场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贸易现象。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商品倾销难以避免。20世纪30年代,以洋米为代表的外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是中国农村萧条的重要因素。孙玉琴等编著的教材《中国对外贸易史》对大萧条使得国际贸易萎缩、造成中国国际贸易条件恶化进行了论证,但是对于具体商品倾销的论述并不充分。
具体来说,应对倾销商品进行分类,因为商品的来源国不同,如水泥的倾销国主要是日本,而洋米的来源国主要是暹罗和安南[5]。此外,不同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市场也不相同,洋米倾销地以广东最为典型。倾销史料和数据相对容易获得,因为众多民国期刊和报纸都非常关注倾销的事实,通过民国报刊数据库可以查询到大量的相关文献和数据。教师可以将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引入授课,用史料和数据启发学生思考。
除了数据,教师还可以引用《申报》等民国重要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漫画等。例如:《申报》在1933年5月29日专门发表评论,认为自1932年以来米价跌落的外部原因是世界的经济恐慌和洋米输入的激增[6]。可见,补充各种数据和史料,而非枯燥的史料堆砌或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无疑会增加经贸史课程的深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实感就是以史为鉴,通过分析经贸史现象,能够对现实经济贸易中的现象或事件做出较客观的判断、比较、评价,甚至是预测,促进历史与现实的双向沟通。在教学上则表现为将经济学理论运用于经贸史具体问题的分析,在历史变迁中发现事件的共性和差异。这种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该教学模式特别适合对比分析具有相似元素的贸易事件,而其中的相似元素就是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纽带。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谓的相似元素并非是历史事件的简单重复或再现,而是从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来的某种共性,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前者表现为某种组织或现象在时间上的延续或改变,属于纵向比较;后者则表现为同一时间多个事件的横向比较。这种比较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现实感。
此外还需特别说明,经贸史并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金融、世界经济、西方经济等学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讲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时,如果仅限于该公司本身的介绍,学生的认知可能仅停留于它只是一个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机构,很难将它与当今的经济贸易现象联系起来。所以,在教学时应将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著名的郁金香投机事件结合起来。东印度公司在进行海外贸易的同时,自身的结构和业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和商品交易制度的创新,为资本创造了重要的交易平台——交易所[7]。其中,郁金香被当时的荷兰上层社会热捧,并且在阿姆斯特丹等地的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此外还有郁金香期权合同交易。郁金香被疯狂炒作,但终究难逃泡沫破灭的结局。通过案例和数据,结合近代以来的股市泡沫破灭事件,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东印度公司的地位和本质,还能让他们了解泡沫经济的根源和结局,从而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为了实现教学相长,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经贸史教学,包括课内参与和课外参与两个环节。教师自行决定参与形式。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文献,并分组总结、归纳、提炼文献的观点,教师则在课堂上解读文献,由此实现课外参与和课内参与的统一。
在学习经贸史课程时,学生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和史料,并学会归纳总结,因而必须熟练掌握文献检索及各种统计方法。教师在讲授某一主题前,先按班级人数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由组长带领同组成员收集教师指定主题的文献。普通文献不同于史料,可以通过图书馆检索获取,文献来源基本上不存在问题,而史料的获取难度较大,可以由教师提供。
以经贸史中的“外国对华投资”为例,传统经济史观点认为近代外国直接投资不仅获得了丰厚利润,还直接抑制了本土企业的发展。在课堂上,笔者曾询问学生如何看待外资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学生认为外资是对中国企业的挤兑,是一种“经济侵略”。笔者研究发现,外资曾对中国传统企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这一点却一直被忽视,因而造成学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颇。
此外,笔者曾向学生推荐南京大学杨德才于2007年发表的《近代外国在华投资:规模与效应分析》一文[8],并要求学生就文章梗概及核心观点进行具体陈述。有些学生对文中提及的外国在华投资规模和利润率做了统计分析,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非常直观。事实证明,课内外相结合的参与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如整理史料和分析数据等,无疑会激发他们对相关课程的兴趣。
为了完成科研项目,笔者曾多次前往上海和重庆两地的档案馆查找史料,并收集了大量有关近代公司和外贸的史料。以科研带动教学,笔者不仅将史料贯穿于课堂教学,还邀请部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很高,不仅主动梳理民国史料,还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R语言等)对部分史料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他们会针对部分有争议的史料提出疑问和看法,对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寓教于研”的方法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不足之处,即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需要在未来教学中予以改进。
鉴于经贸史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本文所涉及的教材均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贸易发展史,各有长处,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在教学中需机动补充特定的内容,尤其是相关史料,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经贸史教学中的现实感不可或缺,如果只局限于陈述史实,则很容易造成经贸史教学与现实经济贸易的割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学术性和兴趣性两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参与,以增强经贸史课程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