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蕾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人工智能的应用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成为热点。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课堂等线上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在线教学日趋成熟,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的教学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高职教师需要通过研修、培训、企业实践及教学实践等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以实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鉴于此,借助云课堂教学开展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课堂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效、便捷、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课堂形式,可突破传统课堂在时间、资源、空间上的局限,有效满足用户在资源共享、互动交流、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在高职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互联网时代的全新教学形式,云课堂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化素养,了解教学平台,熟悉平台应用功能,熟练使用操作系统。为了更好地实践云课堂教学,高职院校需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云课堂教学能够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帮助高职教师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
为了充分发挥云课堂教学平台的作用,满足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需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制定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教学目标为主线设计教学思路,创设教学情境,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开展云课堂教学能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扮演教学组织者的角色。
云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研究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云课堂教学平台能够提供学生学习、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评价与反馈等相关统计数据,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诊断问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推动教育创新。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和教育研究又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潜心打磨云课堂教学精品课程,充分发挥云课堂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时代,变化已成为常态。云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云课堂打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潜能,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满足专业成长需求。
1.课程资源建设优势
打造有效的个性化教学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云课堂支持添加视频、图片、各类文档、网页链接、习题等资源,还支持设置与课程对应的云教材。教师可以制作并上传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也可以从互联网获取课程所需的公共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拥有自主版权的资源,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掌握主动权,形成自己的风格,且学生更愿意学习教师自制的视频课程。借助云课堂平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云课堂平台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整合成课程资源库,教师既可与全国各地的同行分享、交流课程资源,也可以将喜欢的资源引入教学。此外,教师能在制作授课视频的过程中掌握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基本技能。
2.教学活动设计优势
教学活动设计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师教学思想的表达,有效连接着教师和学生。云课堂平台设有投票、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答疑讨论、随堂测试、小组任务等模块,具有签到、抢答、选人、小组互评、手机投屏等功能。教师通过云课堂平台实现课堂创建,自由组合活动模块,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在云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师生的互动、反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3.信息在线采集优势
云课堂可在线采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大数据,提醒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前,教师在线获取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确定教学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师生在线讨论预习中产生的问题,云课堂平台即时记录在线互动情况。课中,教师针对在线反馈的问题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线随堂测试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调整后续教学进度。课后,教师根据在线评分结果优化教学内容。学期末,云课堂可进行在线考核,自动批阅客观性试题,并自动记录成绩。对于主观性试题,教师可在线评分,并获取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反馈,切实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做好教学决策,激发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
4.数据过程管理优势
过程性考核是课堂教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信息化背景下,云计算的存储和分析能力强化了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学生的线上学习进度、学习时长、课堂发言、交流讨论、作业完成等情况都被一一记录,并自动生成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评。云课堂电脑端的导出报告功能,便于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教师借助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多个学期的教学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为教学评估积累素材、提供事实依据。
1.高职教师利用云课堂开展课程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对于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掌握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并非易事。此外,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之初,受校园网络环境和服务器系统的影响,云课堂平台的客户端经常不稳定,数据传播和转换速度较慢,云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导致许多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为了适应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高职院校纷纷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鼓励高职教师投身云课堂课程建设,但是缺乏配套的激励措施,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消极对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动申报课程建设的教师很少,大多以青年教师为主,真正将云课堂资源应用于课程实践的则更少,建成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稀缺,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欠缺。
2.教学平台功能不完善,教学效果不佳
当前常见的网络教学平台有腾讯课堂、QQ群课堂、腾讯会议、钉钉、超星学习通以及主要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智慧职教云在线开放平台。在推行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各高校没有明确规定所选用的云课堂平台,仅让教师视课程情况自行选用。不同教师选用的平台不尽相同,学生需要在不同平台之间频繁切换,不断适应新的平台。久而久之,学生的新鲜感逐渐消失,主动登录云课堂平台的次数越来越少,云课堂平台的教育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云课堂平台虽然具有在线信息采集和反馈的优势,却不具备即时教学反馈功能。教师只有打开云课堂App,才能获取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难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高职学生的自控力相对较差,如果缺少教师的即时性监督和管控,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3.云课堂产教协同育人作用不明显,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
2019年财政部、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校企共同研制科学规范、国际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资源”。云课堂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才能形成应用型教学模式。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正确引领学生学习前沿技术和技能,为国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在云课堂建设过程中,产教协同育人作用不明显,企业一线人员很少深度参与课程建设。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和操作技能,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践。云课堂平台上缺少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真实岗位需求,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不利于人才培养。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云课堂已融入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云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更加灵活,同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技能水平、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观念等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推行云课堂教学实践时,高职院校需将课程建设成效与教师职称评审和考核评价制度挂钩,推动高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云课堂课程改革实践,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资源建设,合作编写云教材,开发微课、精品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增强课程内容与行业产业的契合度,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同时,云课堂建设还需加强动态监管,真正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教师投身云课堂教育教学,助推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