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 节 菁 王艳艳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育人根本任务,笔者结合学校研究成果进行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单元教学实施的设计与初探。在实施目标上,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版)》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培养目标进行有效衔接,搭建起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双核”(核心价值、核心素养)目标培养体系,将课程的根本任务置于“双核”视域下的育人实践中去观照。
从教学评价上,大视角下将知识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单元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与评价体系,将学习目标对标单元教学标准,将单元教学标准设计运用到课堂教学,实现单元教学标准与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模式、单元学习评价一体化和谐共生,实现核心价值、核心素养驱动优质发展。
从教学实践上,实现“双核”视域下单元教学标准的梯度性课程实施,基础落实课通过自学研修与合作交流落实基础,能力提升课通过范例导学、探究实践提升能力,通过拓展创新、学科育人实现“双核”发展,即运用“三六三”模式,从基础落实到能力提升再到“双核”发展,本篇以《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课为例进行全面的阐述和介绍。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部编版教材中,处于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中的第一课,本节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度,深刻理解其中的概念及内容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由此它的地位可见一斑。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教材内容而言,理论性较强,与学生实际生活关联度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情,从身边的鲜活案例切入,突破学生认知和理解障碍,拉近其与教学内容的距离。
结合国企改革典型案例,通过范例导学与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知识获取、分析材料及自我表达能力。通过议题的搭建,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教学重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及其体现、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及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自学研修: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课本,小组成员合作,学生展示得出结论。
1.合作交流情境一:探究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
通过观看视频《央企战“疫”》,阅读2021年《财富》杂志世界五百强企业、基建狂魔、邓小平及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等文字材料,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积极参与讨论,得出结论。
2.合作交流情境二:探究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
“如果我国的水电、燃气、航天航空、国防工业和粮食供应等行业和领域掌握在美国、日本或外国资本手里,你放心吗?国有经济必须控制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吗?”通过感受真实情境,思考交流该问题。
设计意图:真实情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国有经济对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及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合作交流情境三:探究为什么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思考: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是否一样?二者的关系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深化对二者关系和作用的认识。
1.分议题一:国有经济如何发展壮大?
探究活动:教师通过介绍典型国企混改的例子,分析国企如何实现壮大成长。
设计意图:从资料得出结论,锻炼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学生自我表达的实践能力。
议题情境:观看《混合所有制》,进行小组讨论。
范例导学:以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例,从持股比例、引入民企、优化经营管理机制、授予核心员工一定股权的股票、与新的战略投资者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等举措进行国企民企的混改“联姻”。
2.分议题二: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起来的?
议题情境:展示小岗村的发展变化。
探究活动:从小岗村的发展变化总结梳理农村经济如何发展壮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知识归纳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范例导学: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
3.分议题三: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议题情境:展示对非公有制经济提出的不同文件及财政支持。
探究活动:播放视频并展示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领域的贡献。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能力。
范例导学:通过阅读材料范例说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
1.拓展创新情境一。
材料1:播放《造南沙群岛的大船——天鲸号》视频。
材料2:图片展示我国国有企业在偏远地区的贡献和成就。
探究活动:“天鲸号”的制造企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台湾相关人士对“天鲸号”在技术方面的评价体现了国企的哪些作用?国家对国企的态度是什么?
2.拓展创新情境二。
材料1:播放视频《央视V 讲堂——民营经济的作用》。
材料2:展示外卖员三问王兴、滴滴APP下架材料。
材料3:鸿星尔克为河南水灾捐物资5000万、比亚迪7天自主制造口罩机。
探究活动:材料2 反映了民营经济在发展中的问题,材料1 反映了民营经济为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材料3体现了责任担当,你认为国家对民营经济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直观感受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我们需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
3.“双核”提升探究:谈谈你对“国民共进”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必须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课堂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中,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落实、分析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才能及时得到检验,对我国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坚信不疑,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信念才能在心里生根发芽。
通过文章的整体论述,完成了对于高中政治课程的实施目标、实施方式上创新式的发展与生成。在“双核”视域下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单元教学标准的设计与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