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琴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具有了全局性。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作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必然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争当典范。高校作为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集结地,具有前沿理念和专业的知识体系,是播撒生态文明种子的最佳载体,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农林类高校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专业设置和研究领域偏重于农业、农村、农民和林业、林区。无论是涉农的土地、空气、水利,还是涉林的森林、园艺、植物等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自然禀赋,是各地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和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类高校是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最紧密的主体之一,既是生态文明的播撒基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农林类高校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均可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既有利于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农林类人才,又有利于将农林类高校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高地。
农林类高校为我国农业和林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学院和专业方面来看,农林类高校大多设有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学院,其专业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地理、动植物等有机生态的关键要素密切相关,这些学院和专业往往还是学校的优势学院和优势专业,其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研究水平较高。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学习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专业知识。从研究和实践方面来看,农林类高校拥有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培育、动物植物等研究方向,建设了较多的国家级或部省级创新平台,有一批与生态研究及实践相关的基地,这些都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直接载体。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5所农林类高校和3所非农林类高校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1100份,结合调研数据分析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成效。
由于农林类高校的专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性,大学生在日常的专业课学习中耳濡目染,其生态文明意识远高于非农林类高校学生。笔者针对农林类高校和非农林类高校各专业大学生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98%的农林类高校大学生曾多次聆听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学术报告,而非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的相应比例仅为71%;66.5%的农林类高校受访学生对水资源缺乏、废旧电池的具体危害等具有较专业的认识,而非农林类高校受访学生的相应比例只有42%;83%的农林类高校受访学生对我国的生态文明政策较了解,94.5%的农林类高校受访学生对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决心有深刻感知,而非农林类高校的相应比例分别为62%、80%;56%的农林类高校受访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有所了解,而非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相应比例为49%。
“生态文明并不仅是思想理念,还是实践理念。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引导民众在掌握生态文明知识与理念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并外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合一。”[1]农林类高校学生所涉专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他们在生态文明行为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自觉性;农林类高校的生态保护社团组织及实践活动比非农林类高校多,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调查结果显示:91%的农林类高校学生会批评或阻止乱丢垃圾等行为,而非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相应比例为74%;76%的农林类高校学生愿意参加或曾参加过生态保护相关协会或其他相应组织举办的活动,而非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相应比例为49%;43%的农林类高校学生曾参加过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而非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相应比例为28%。可见,农林类高校学生进行的专业学习及实践对他们的生态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在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作用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会日渐形成,并成为指导农林类高校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理念。调查结果显示:61%的农林类高校学生愿意选择与环保、生态相关的就业领域,愿意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投身生态文明建设,而非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相应比例为36%;83%的农林类高校学生乐于参加生态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愿意做环保志愿者,而非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相应比例为75%;71%的农林类高校学生愿意选择绿色生活方式,而非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相应比例不足8%。
农林类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在实践中也取得了突出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应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师资队伍的培养、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形成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的闭环。然而,农林类高校的这一闭环目前尚未完全形成。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生态文明的专业建设特色不明显。农林类高校的专业与非农林类高校的专业区别不明显,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多农林类高校并未将生态文明理念嵌入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环节,仅停留于定性层面。其次,在师资队伍的配备和培养上,虽然以专业教师的专业性为主,但如何帮助学生内化生态文明理念以及如何让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协同发力仍是难点。再次,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但很多教师并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创新,使得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创新创业教育欠缺。虽然农林类高校在开展生态技术、生态环境及生态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其生态文明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并未紧密结合。
农林类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多样,主要依托相关专业开展专业性的教学或实践活动,虽然也对生态文明教育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专业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态文明教育。专业教育更强调某一特定领域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创新性,而生态文明教育更关注学生自身的认知、情感的表达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专业教育更专注于高精尖的发展趋向,而生态文明教育在本质上属于公共教育,注重普及性和内化效果。当前,农林类高校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为生态文明公共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如何将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充分融合,拓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是难点。就深度而言,可以从专业教育中获取相应的生态知识和生态技术资源,但必须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德性教育才能实现协同育人。实际上,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很多农林类高校的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各司其职,难以实现协同育人,难以培养学生深层的生态文明情感和价值观。就广度而言,专业教育的面相对狭窄,但生态文明教育应注重眼界的开阔和包容性、开放性。如何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效融合、如何拓宽生态文明教育的覆盖面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校园文化及文化精神是农林类高校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生态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凝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浸染他们的精神状态,促成他们的生态行为,锤炼他们的生态品格,将内涵丰富和寓意深刻的生态文明理念熔铸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氛围。”[2]校园文化精神的落地载体,不仅包含生态文明教育的社团建设,还有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以及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话题引领。社团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朋辈的言传身教和社团活动,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更突出。但是,很多农林类高校缺乏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社团组织,进而缺乏可持续发展性和品牌活动。就实践活动而言,一些农林类高校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够扎实,制度不健全,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生态文明教育的话题引领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话题。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有很大影响,然而很多农林类高校的网络思政建设力度不够,引导效应不强。如何通过教育专题构建、平台创建来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经从环境保护阶段迈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阶段,迫切需要推动环境宣传教育向生态文明教育转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和体系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策略。”[3]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农林类高校具有生态文明教育的天然优势,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了主战场作用,但也存在教育瓶颈。为了进一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加大工作创新力度、补齐教育短板,从多个层面凸显农林类高校的特色,力争将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新的层次。
农林类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既能彰显其教育质量,也有助于专业教育及科研水平的提升,但开展高质量的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在顶层设计上形成教育的闭环。首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在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力要求、核心课程等方面嵌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制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施细则,使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各环节充分融合,形成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硬约束。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农林类高校不仅要配备足够的思想政治教师,而且要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思政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专业课教师应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润物细无声的隐形教育效果,最终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合力,提升教育实效。再次,要加强教学创新与改革。教学创新与改革既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生态文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载体。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学创新与改革应成为教师的基本能力。农林类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载体,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的创新来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批生态文明教育“金课”和优质课程,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保障。最后,要全面推动大学生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创新创业。在生态文明领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是农林类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载体。通识教育中存在教育体制、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三个切入点。首先是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体制。很多农林类高校的通识教育还停留在教师完全按照自身兴趣开设公选课程的阶段,学生则为了获得需要的学分而随意选修。这样难以形成连贯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也无法保证教育的效果。当前,农林类高校在教育体制方面的探索相对滞后,应设置本科生院,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体系,形成专业化的通识教育队伍和教学方式,高质量地进行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4]。其次是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主体。农林类高校应充分调动教师嵌入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动性,以学院为单位建立交流和研讨平台,推动教师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品牌“金课”。最后是要加强与教育客体的深度沟通。农林类高校学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接受者,他们有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但也容易受网络思潮影响,因此应积极创建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工队伍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农林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打造特色品牌。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社团建设,形成朋辈教育的良好氛围,尤其要注重积累,扩大社团规模,提升社团建设质量,营造学生自主开展教育活动的浓厚氛围。同时,由学校牵头,积极开展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顺利、高效开展。例如:针对国家提出的长江十年禁捕生态文明保护行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行动等战略,农林类高校应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农林类高校应着力培养能引领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网络思政名师,开展相应的网络话题引导,提高教育成效。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品牌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应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由各部门、各学院协同完成,尤其需要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协作以及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农林类高校只有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战略,建立协作机制,抓实抓牢每个环节,才能抓出特色和成效,最终形成拳头产品,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