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曦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中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古诗的意境与内涵,并且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课堂所学相结合,在大脑中构建起新的形象,并在反复朗读、不断揣摩中体悟古诗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而在中年级教学中,教师也应兼顾此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开发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用,厘清并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此背景下,每篇古诗的教学,都可用“造境、通言、想象、悟情、品语、记诵”六个模块的教学方式加以展开,能够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六模”教学方式中所谓的“造境”,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一般会安排在初始的位置,这与中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创设一个和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情境,能够消除学生与古诗所描写时代间的隔阂。所谓“开场造境”,我们可以选用多种造境的方式,诸如李吉林老师总结的“生活再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方法,充分引领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世界中。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元日》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百姓过春节时的场景,与今人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笔者执教时即采用了“生活再现”法,先破题解释“元日”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元日”为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紧接着就让学生自由交流,说一说自己过年时的经历见闻,由此调动课堂气氛,让整个课堂进入过春节的愉悦氛围。再如执教四年级上册《出塞》一诗时,通过“图画再现”的方法让学生先欣赏巍峨的阴山图景,让他们感受地势之险、戍边之难,更容易地理解“塞”就是“边界上险要的地方”。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与诗人笔下沉寂的文字产生共鸣,让字字句句都蕴含具象化的意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脑内原本的知识储备与新的感官刺激相结合,融情入境,体验情感,使古诗中的内容不再陌生。
由于古诗与现代文的文体不同,其读法也与常见的记叙文、散文等文体迥异。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要指导其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古诗与生俱来的节奏美与音韵美。这也是“六模”教学体系中对“通言”的明确要求。
在指导朗读的环节,首先要点明的是古诗的节奏、停顿问题。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一阶段既不能把知识渗透得太过深奥与晦涩,又要在学生可接受的层面上,适当补充古诗音韵知识。这样,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古诗阅读指导,在诵读时可以依托积累进行实践。部编版小学中年级的古诗,在编排时以五言和七言为主。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将其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即五言诗按照“二三式”和“二二一式”来划分;七言诗主要按照“四三式”结构划分,也可以更细分为“二二三”和“二二二一”式。除了正确的停顿以外,仍需关注的是古诗“平长仄短”的诵读规律,根据声调的不同,停顿之处必须要用停顿或者拖长来作为区分,停顿不可太过刻意,由此可将古诗读出音韵之美。
除了停顿之外,要加强诵读古诗时对于语音语调的把握和控制。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夜书所见》一诗,既是描写秋景,也暗含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诵读时声调应该是缓慢悠长,带有丝丝离愁别绪。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诗中构建意境的字眼,从而引出下一环节对诗歌所描绘画面的理解与想象。
与低年级的学生不同,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更高,学识的积累更为丰富,除了通过诵读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外,学生更应该通过课堂情境的构建获得情感体验。但诗文数十字,逐字逐句理解不免令人产生心理上的畏惧,因此,在“六模”的教学方式下,我们将关注点落足于“感知点造境”这一方法。如在《山行》一诗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秋日典型图景,应选择诗中关键的“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这几种景物,可以通过“图画再现”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能主动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悠远的意境。但这种导引不应该是浮于表层的,而应继续通过“生活再现”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自身登高远眺、观赏红枫的经验,进一步将诗歌意境具象化,以此来与诗人产生共鸣。还可以采用“音乐渲染”的方法,通过配乐朗诵,加深印象。在这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中,学生既理解“新知”,又调动“旧知”,让诗情与现实相互融合,对诗意的理解方式不显得程式化。
由于阅读本身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私人化的行为,而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萌芽的关键点上。因此,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学生对于诗句背后作者所隐藏的情感,体会往往不够深刻,甚至会产生偏差。在教学时,既要尊重学生这种个性化的理解,同时也要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中来。显而易见,“六模”中的“悟情”环节,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有着较高的要求。如《元日》一诗,从表面上看,只是在描绘古人过春节时热闹的场面,殊不知此诗暗含作者王安石对于推行变法的希冀与自信。在此情境下,势必要点出古诗的写作背景。但即便如此,对于学生来讲,“王安石变法”这一历史事件也是陌生的。因此,笔者并没有生硬地讲解写作背景,而是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小孩子过春节,穿上了新衣服,过上了新生活。但作者王安石是北宋时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他为什么也这么兴奋呢?”这一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他们无所顾忌地发言之后,适时出示关于此诗的背景介绍,理解诗中暗含的“万象更新”之意,让学生在理解诗情时,既有自己的主张,又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
即便有了前文所述多个模块的协同教学,记诵古诗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依然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在最后的“记诵”环节,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自始至终饶有兴趣地学完一首古诗。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中下层的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其背诵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记诵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黑板上已有的板书,鼓励学生根据板书进行绘画创作。如《元日》这首诗,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将诗题“元日”与诗中所提及的三个习俗“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用线连缀,最终将板书以一个红灯笼的形象来串联,这样背诵古诗,既让学生兴趣盎然,又能充分强调诗中三大过年习俗,在直观真切中让人记忆深刻。
在部编教材广泛运用的今天,古诗教学势必会得到广泛的研究,而通过“造境、通言、想象、悟情、品语、记诵”这六个模块形成的“六模”教学范式,将课堂实践进行重构,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断进行自我答疑解惑,从而掌握古诗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让古诗教学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地爱上古典文学,从而使其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