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建设研究

2022-03-17 10:59夏群宋之帅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质量主体机制

夏群,宋之帅

(1.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安徽 宣城 242000; 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9)

我国已进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发展时期,创新创业创造生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全新动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发挥先导性、引领性价值,又具备支撑性、持续性机能,所以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当前高校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1],也是系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现状,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主体动力、运行效率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力图构建复合主导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动态优化机制和发展性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建设。

1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首先形成和兴起的[2],经过多年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目前已构建了国际领先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并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这些研究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一是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不断拓展,呈现复合型趋势。从传统大学单向输出知识的单/双螺旋结构,到“大学—产业—政府”三方产学研合作的“三螺旋理论”,再到 “大学—产业—政府—公众”四方相互协作的“四螺旋模型”,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也从一开始模糊的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协作共建,到规模、形态各异的社会主体和私营部门协同共生、耦合发展,再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文化、利益相关者和与相关基础设施四位一体的发展态势,其内涵逐步拓展,形成日益丰富的复合型生态系统。二是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式多样,系统内不同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呈现动态平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积累,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各具特色,产生了诸如美国哈佛大学的“聚焦模式”、百森商学院的“意识强化”模式、英国的“互动模式”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产学研”模式等不同类型,其要素、机制和特征呈现多元化,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政府、高校、企业以及社会4个主体各有优势、各司其职[3],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运行呈现动态平衡;三是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评价体系侧重点不同,呈现差异化。国外学者一般从高校创业教育的客观成效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水平等层面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评价,逐步构成较为系统、具有特色的指标体系。

20世纪末,在国内外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并在高校率先探索。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后,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方兴未艾、百花齐放,大量研究运用三螺旋理论、四螺旋理论、协同理论、动态平衡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等研究框架,分析国内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和演变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径,并逐步构建了较为丰富的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一是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日益丰富,并侧重构建基于高校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国内大量研究依据本土实践不断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浙江大学“IBE”模式、温州大学产教融合模式等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大多聚焦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不同主体的主导程度和互动模式,并围绕政策基础和顶层设计、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和环境支持等维度,构建了不同层级的生态因子。这些研究以静态的结构性分析为主,尤其强调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性地位。二是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重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强调优化机制的可控性。大量研究聚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试图通过不同生态因子的静态重组来实现生态结构的稳定和生态功能的提升,强调生态系统循环和闭环运行、生态因子培育和教育资源投入等生态要素的重要性,分析其存在的实践层面论证缺失、生态要素不足、供需关系错位等问题,从而追求生态系统优化机制的可控性,但这种研究取向缺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优化机制的动态分析,导致生态系统内部要素的自我成长和相互耦合很难实现。三是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重视评价体系的考核性,强调质量评价的普适性。学者们主要采用了 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模糊 AHP 法、群组 G2 赋权法等评价方法,从课程与教学生态、组织生态、环境生态等维度[4]构建评价体系,更加强调评价体系的普适性和考核性,导致高校追求高匹配的评价指标,忽视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创业教育模式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从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过程[5],关键在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因此,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建设,首先必须研究其在主体动力、运行效率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主导的封闭性生态系统结构导致多元主体动力匮乏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初期,生态系统尚未完全生成,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更加注重从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技能教育、创业孵化支持到专创融合教育等方面入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小生态”,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师资、竞赛和产学研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但这种高校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更加依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资源等内部要素,外部主体主动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动力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社会创业支持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这种相对割裂的生态系统会限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抑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成长。伴随着高质量建设的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必将进一步突出外部主体的功能,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生态”,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耦合力。

2.2 缺少动态分析的滞后性优化机制导致生态系统运行效率降低

事物的发展受到外部作用和内部作用双重影响,外部作用主导秩序被称为他组织状态,内部作用主导秩序被称为自组织状态,他组织状态受外力的线性控制,容易造成结构僵化,自组织状态受内力主导,容易受到非线性因素的不利影响。当前,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受到政策、资金和高校重视程度等外部作用的影响,各高校试图通过设计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形成集创新创业课程、竞赛、孵化和产学研创项目等为一体的他组织状态,这种他组织状态基于持续的外部资源投入和静态的要素组合,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有利于提高运行效率,但极易造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僵化、活力降低,最终导致同质化现象。伴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其蕴含的内部力量逐渐增强,不论是高校内部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职能形成的岗位和部门,还是政策支持下政府、企业等打造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合作平台,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逻辑,甚至与高校层面的发展规划存在一定的差异,形成离散性的自组织状态,这种自组织状态能够激发不同主体的创新性,但容易导致生态系统局部资源的浪费,降低运行效率,甚至扰乱其稳定性。

2.3 趋向同质化的普适性评价体系导致生态系统质量标准不健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建设的前提之一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标准,从而能够考核和评估生态系统的质量水平,甚至引领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质量标准基于有效的评价体系,而目前的评价体系大多基于高校主导的封闭性生态系统,试图构建大而全的普适性评价体系,虽然普适性评价体系有利于开展自上而下的绩效考核,但其本身是结果导向,在产、学、研、创等指标上日益同质化,导致生态系统质量标准趋于单一,难以有效评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也不能适配高质量建设所需要的发展性需求。高质量发展至少包括要素投入、发展效益、成果共享等3部分内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建设也应当考虑要素投入质量、教育产出效益和教育成果共享等发展性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质量评估的科学化水平。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建设路径

基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力图构建复合主导式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动态优化机制和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建设路径。

3.1 构建复合主导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更加强调政府、产业和社会等外部主体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克服高校主导的封闭性生态系统的弊端,急需增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外部主体的主导型特质,形成多主体互构的复合主导型模式。一是研究高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高校主导型和复合主导型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发展模式,通过研究高校主导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尤其是借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和高校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两种不同分析框架,可以挖掘复合主导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价值与实践方向。二是分析复合主导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不同主体的形态。通过分析政府(包括教育、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收等政策领域)、社会(包括文化、市场开放程度、教育理念与价值观等社会领域)、服务平台(包括相关企业、孵化中心、融资机构等产业领域)、高校(包括学生素质、组织领导、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高校领域)等不同主体的主导型特质,进一步研究不同主体在复合主导型模式中的话语权,探索可能存在的不同形态。三是分析复合主导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在高校内部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基础性变革,通过专创融合等路径重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并运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激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动与外部主体建立联系,不断提高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核心要素的质量和活力。在高校外部,要进一步增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要素的主导型动力,通过实践教学等方式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产品创新、成果孵化、财税政策和金融支持等方式提高外部主体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中的主动性,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社会创业支持体系的高效衔接,形成富有活力、成效显著的工作机制。四是验证复合主导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路径。复合主导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并不是虚无的理论建构,而是试图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最新成果进行总结,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复合主导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建设的实践案例。

3.2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动态优化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动态优化机制是推动生态系统高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分析生态补偿和长效影响两种机制,不断构建动态优化机制的具体运行模式。一是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状态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通过静态的系统要素重组实现生态功能提升的效率问题。二是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动态优化机制的两种形态。动态优化机制包括生态补偿和长效影响两种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侧重于通过自增长、生态均衡等补偿方式弥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短板,长效影响机制则是通过优势维持、协同共生等长效方式不断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长板,需要根据不同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优化机制。三是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动态优化机制的具体运行模式,从领导机制、组织机制、管理机制、监测反馈机制等方面分析动态优化机制的运行过程,并结合高校实际,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案。

3.3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性评价体系

有效的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应当在普适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从而培育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优势,实现普适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融合,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质量的整体跃升。一是深入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普适性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及其不足,为发展性评价体系提供研究和实践路径。这些普适性评价体系包括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针对不同大学类型的两类审核指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阶段性总结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本中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及部分高校目前使用的自评体系。二是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内涵,尤其要重视要素投入质量、教育产出效益和教育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内涵。既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管理纳入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6],又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融入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评价体系中,通过回应不同层面的利益诉求,为发展性评价体系指明方向和路径,并通过组合赋权法等具体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三是分析发展性评价体系的评估主体和具体方式。建议成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管理专门机构,将资质审核性评估、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等有机结合,在规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主体评估资质的基础上,以高校自主评估为基础开展常态化质量控制,以第三方大规模综合性评估为主体开展持续的质量评价和改进。

4 结语

本研究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将从扩张型建设转向高质量建设,在这种转型发展中,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等不同主体构成有机耦合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复合主导式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并分析动态优化机制和发展性评价体系,并不是弱化高校的作用,而是希望高校能够重视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和优化策略,形成多主体互构的开放性生态系统,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产出创新创业成果的动力、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的活力、服务创新创业创造的效力。但不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所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各高校要根据不同主体的主导型特质及其需求,探索构建具有适配性和成长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高质量主体机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