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2022-03-17 11:36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吴仙文
天津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物理探究实验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吴仙文

初中物理知识讲授具有逻辑性以及抽象性的特点,这导致学生对较为深度的教学内容,往往呈现理解不透彻、接受程度低的现象,因此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就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融入,使初中物理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以及形象性,进而为提升整体的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进行探究。初中物理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实验探究的精神,因此在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呈现抽象性的特征,同时由于物理教学体系具有知识上的连贯性,因此当某一环节出现知识点模糊的问题将直接对后续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物理教师就要基于物理学科的性质做好相关的优化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平台,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下将对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教学模式优化路径进行探究。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一)物理课堂上的氛围比较低沉

通过观察很多物理课堂教学情况,笔者发现只有一部分物理课堂氛围比较热烈,很多学生都因为缺少兴趣或是听不懂问题而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应付差事地完成学习活动,或是思考半天仍然不能回答出问题。在课堂上始终只有一部分学生会给予反应,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体现出来,久而久之两极分化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学困生的学习水平难以提高。再者,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选择按照预设方案实施教学活动,没有将师生之间的互动合理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足,加剧了低沉的课堂氛围。

(二)学生对基础概念理解困难

物理课程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课程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这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困难,有一部分学生对基础概念内容理解存在障碍,使其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题目练习难以开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重视对学生物理观念和物理思维的培养,使其面对物理知识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反复尝试却始终不得其法,小问题逐渐积聚成大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时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经常以无差异模式开展物理知识教学,这样便从根本上局限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完全掌握,另一部分似懂非懂或是完全不懂。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固化

物理知识具有探索性,知识理解和实验探究总是同时存在,很多知识要经历实验探究来加深理解,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深度讲解和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有些物理课堂虽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课件设计却比较单调,只是将教材内容转移到课件之上,缺少合适的图像素材和真实案例,不能为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提供帮助。还有些物理课堂上开展的演示实验不足,教师以口授的方式解说实验,学生并不能自主建构出完整的实验过程,很容易导致其对相关物理原理或公式掌握不牢固。

二、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优化路径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应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案设计,并结合不同学习认知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以此,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在课前准备期间,教师要对学生的物理基础进行了解,进而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学习平台,发挥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要注重其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以及指向性,进而使其能得到全面、完整的展示,使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基础。

在此期间,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进行物理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之后再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解释,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相关的实验工具简化物理知识点的抽象性,由此实现学习的自主性。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积极探究练习册上不理解的问题,并基于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延伸讲解,由此提高物理学习教学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练习题的设计和补充,学生能在练习题中巩固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练习题更加注重精简性以及针对性,在数量上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而学生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提升初中物理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通过实验提升物理形象性

实验教学是现代中学物理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实验课上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进而为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能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保障。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是课程开展的主体,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实验环境的创设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自主实验经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升对问题分解的能力,注重对其中实验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和归纳,为后续复杂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比如,在进行“认识浮力”这一章节的实验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乒乓球,然后将这个乒乓球放到一个底部被剪掉的倒置的饮料瓶当中。之后,教师让另一名学生向饮料瓶中倒水,观察水会从饮料瓶和乒乓球的接缝中流出,乒乓球所在的位置没有出现任何变化。这时,再让另一名学生将瓶口封住,再次向瓶中倒水。此时乒乓球在饮料瓶中漂浮了起来。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提问:“在这两次实验当中,乒乓球是否都受到了浮力?乒乓球受到浮力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种趣味性实验的设置和教学问题的导入,初中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物理原理,并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

从初中阶段的受教育主体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的知识理解能力以及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都相对而言较为欠缺,这就导致了初中阶段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面临着较多的困境和问题,因为物理知识相较于其他学科,抽象性、逻辑性概念相对较强,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涉及的内容和范畴较多、较杂,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当中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这种方法下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不够清晰,理解上有欠缺,所以导致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无法应用知识来灵活地解决问题,进而导致了学生反复受挫,逐渐丧失物理学习自信,让物理教学陷入恶性循环。实验式教学的开展可以将抽象性、概念性和逻辑性相对较强的物理知识具象化、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学生在理解认知和应用上更加有优势,同时通过实践操作的方法也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引起关注和重视,设计各种实践类教学活动,以此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三)实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

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提问,问答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因而怎样使教师的提问更加有效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在学习二力平衡一课时,教师要意识到如果问题仅仅设置为“运动和平衡”,学生的参与度必然不高。教师要采用诱导法进行提问:“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观察过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的汽车?其发动机是开启还是关闭的?”这样的问题更具导向性,还可以使学生活跃头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而提高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过后进行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进而学生的表达能力全面性得到完善提升,这也对学生的逻辑性的形成提供了帮助。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能在不断引导中让学生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进而提升表达的流畅性以及完整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建立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一方面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目光回归到课堂,另外一方面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认识到学生在哪些方面理解认知上存在缺陷和不足,进而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让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要引入更多的提问,同时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即教师所涉及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并非不可解决的,而学生在对问题解决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承着鼓励的原则,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认可,让学生们感受到被期望、被关注和被认可,这样学生在物理问题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当中积极性更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自然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和发展。

(四)倡导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传统的应试思维,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而更好地提升整体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平台,通过引导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在思维导向的基础上实现对问题的思考,进而对结论的正确性进行判断。例如,在教学串联电路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通电为最低标准进行线路连接,其间学生运用知识储备对电路进行连接,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提升了对初中物理知识探究的兴趣。探究性学习对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进行了颠覆,初中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挥自身长处解决问题,进而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其次,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表达的自信心,可以利用课前3~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将重要的实验结果以及探究过程表述处理,同时教师可以将讲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平台以及黑板板书等方式进行专业术语的表达,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将实验中的关键内容设计为简答题、辨析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表达、完善以及辩论的过程中,提升对实验语言的印象,为进一步提升物理用语表达的精准性奠定良好基础。探究性学习使得初中生能够在相互讨论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后续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五)构建情境引领自主学习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因此,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教师可采取措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构建适宜情境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出发,考虑他们喜欢哪些内容,结合物理知识针对性构建情境,利用情境丰富课堂内容,集中其注意力,使其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意愿,进而指导其开展学习行动,这样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浓厚起来,学生的知识理解效率也会提高,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自主学习目的顺利实现。例如,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很多生活现象都能反映出特定的物理原理,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可融合一些生活素材,如与光、力、电相关的生活现象,将这些生活现象转移到课堂之中,组织学生从表象认识深入到物理原理理解,围绕熟悉的内容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用来解释相关现象,并能举一反三列举出更多相关联的生活现象,将物理知识活学活用,主动尝试从物理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

(六)运用教学媒体创新教学方式

很明显,信息技术教学媒体是优化物理教学模式的一个必要手段,这是很多教师的共识,但最重要的是做好教学媒体的合理设计,将其优势全面体现在物理课堂之上,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促进教学信息化发展。教师要准确把握不同教学媒体的特征与优势,积极开发教学路径,根据教学内容将微课、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其中,辅助开展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拓展物理知识及其教学范围。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有目的地选择媒体素材,以教材内容为核心,筛选适宜的图像资料和音频资料,引领学生形象地理解物理基础知识,在大脑中建构出对应的物理概念。同时,对于课堂上不便演示的实验可借助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实验探究,在观察理解后交流讨论,提出对实验的质疑,师生之间又能围绕相关话题展开新一轮的互动,让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另外,运用教学媒体还可延伸训练内容,从物理题库中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在题目设计上体现出梯度,组织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复习时自主选择适宜难度的题目,保证知识巩固的实效性。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可以让物理课堂教学高效呈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进而为提升整体的课堂效率奠定良好基础。而教师更要将教学方式优化贯穿于备课、教学以及复习巩固过程中,这样,初中物理教学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也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物理探究实验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