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2022-03-17 11:36:54山东省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朱明海
天津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器材主体运动

■山东省沂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朱明海

小学体育教学由原先的教师为主体变成当下的学生为主体,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学生成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就会产生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愉悦心理,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同时利于其积极参与意识的建立。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更加强调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养成教育,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视为体育教学的重心任务。而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并坚持长期有规律地参与体育活动,这种积极的心理至关重要;第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体育发展方面的差异,有身体运动机能、特长(有的学生体质弱、运动天赋不强或不擅长某个特定项目)方面的差异,也有个体发展需求差异(有的学生对足球感兴趣,有的学生对篮球感兴趣;有的学生想在体育职业方面发展,而有的学生只想将体育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是适应和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本路径,这与新课程所强调的生本理念是一致的。可以看出,生为主体的小学体育教学与新课程教育理念高度吻合,是落实新课程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模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探讨。

一、体育中学生为主体的特征

体育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在教学内容、形式上有较明显的区别,这就决定了体育的生为主体与文化课程的生为主体在特征上以及相应的策略上有所区别。小学体育教师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小学体育几乎是实践性的,体育理论、健康理论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时间不是学生听教师讲授、示范,也通常不需要学生进行理论的记忆、巩固,而是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直接参与体育锻炼,即便是学习新的体育技术,也是以学生亲自尝试为主,教师示范、指导为辅。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在表面形式上就是生为主体的。而文化课程因为有大量的理论学习,实践性和参与性相对较弱,所以文化课程的生为主体是指教师尽量减少直接讲授、灌输,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和空间。而体育不是,体育的生为主体其实重心不是形式,而是心理和观念,即要使学生自主、自觉、快乐地参与体育活动,而不是在教师的强迫下被动参与体育锻炼。有些体育教师正是因为没有把握到这个要点,简单从形式把握生为主体,认为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自由活动、自选项目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没有抓住体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殊性,导致生为主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提升。学生在课堂上表面自由、自主,其实很可能并不是自愿参与的,而是在教师驱使、监督下“自主”。如果学生在课下自发地组织或独自参与了体育活动,将课堂所学迁移到实践锻炼上,那么生为主体的教学可认为是有效的、达标的;而如果学生在下课铃响后马上停止运动,且在生活中基本不参与自发的体育活动,那么生为主体的教学可判定是无效的。

第二,学生运动素养差异很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脑学科研究取得了突破。在这种环境下,多元智能理论成为教师组织个性教育、因材施教的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正常人之间不存在智力高低的差异,但存在着智力发育倾向的差异。有的学生的智力适合于进行抽象、推理性思维,那么他会较擅长学习数学、物理等知识,而有的学生感性思维发育得好,那他就更喜欢并擅长学习艺术类、文学类的课程,但这些思维倾向是可以通过思维训练尽量均衡的。也就是说,如果认同学生智力发育的多元性,那么学生智力就不存在高低之分。而体育则不同,体育不排除因学生运动类神经系统比较发达而更擅长体育,更多的因素是学生身体的生理条件(如骨骼结构、肌肉类型、心肺能力等),很多是先天因素,很难改变。比如男生与女生,女生肌肉脂肪含量高,其力量、速度型体育项目的能力很难超越男生,而男生则在柔韧、技巧型的体育项目中处于劣势。同性别学生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差异,且比较明显。这些差异很难通过后天体育教学、训练得到改变。教师如果试图强制改变学生的某种先天运动素质,很可能会产生两个不良后果,一是使学生受到运动损伤,甚至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二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运动抵触心理或运动自卑,从而可能导致学生不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因而,在生为主体理念下,体育教师应避免强制、强求改变学生先天的运动特质。

二、生为主体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重建师生关系

体育本身就是参与型的课程,生为主体理念的落实重心不是形式而是心理。要使学生建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的心理,首要的一点就是完成师生关系(特别是心理关系)的重新整理,转变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而完成师生心理的重新整理,则与前面所述的逻辑重心(路径)恰恰相反,不是由心理到形式,而是由形式到心理。即在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在思想理念上认同“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而且要在师生的关系形式上完成转换。如果教师设计并采用了一些生为主体的策略,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参与体育训练的机会(如自由活动、自选项目、自主结组等),但教师在姿态上仍然是与学生对立、高高在上的,那么学生心理上很难建立主人翁意识。特别体育教师体格因长期锻炼和体育教学通常比文化课教师要健壮得多,在外形上会对小学生产生天然的心理压力,再加上有些体育教学训练往往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军训”特征,如在队列、行进、体操等项目的训练中,教师会突出强调学生对指令的遵从、执行和训练过程中的纪律性,这就更容易使学生感觉被动,产生客体意识,而不是主体意识。因此,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育教师应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加注意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情感关系。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主要关注几个做法:少板脸、多和颜悦色一些,多做些与学生进行身体接触的动作,如拉手、摸头、拍肩等,在自由活动时多征求学生意见,少一些严厉的批评、约束,尽量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近。

(二)自制训练器材

自制体育教学和训练器材是我国体育教学中的一个传统策略。但这个策略的意义及原因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本体育教师组织同事和学生自制体育训练器材通常是基于“无奈”,因为学校和社会的资金有限,只能购置最基本的、相对经济的体育训练器材,在丰富性和数量上很难满足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及训练需求(如跳马箱,学校能拥有两套已经不错了。学生要进行训练只能排队,一名学生一节课最多只能轮到两次,无法保证训练质量并满足学生个体的自主训练需求)。而当下,这个因经济、条件而造成的器材需求矛盾不再突出,学校拥有较充足和专业的体育训练器材,也可以根据需要选购所需器材。之所以建议不要放弃自制器材的策略,是基于两点考虑:

第一,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比如,将一些群众性、民间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丰富体育活动项目,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群众性、民间体育项目更适合于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开展,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但这些项目通常没有专业的器材可供选购,而没有器材则很难开展;第二,通过自制器材拉近学生与体育的心理距离。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使用自己亲手制作的器材,其参与心理要比使用购买来的器材积极得多。此外,自制器材还具有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节能理念的作用,小学生使用自己和教师、家长一起亲手制作的训练器材,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会远远高于使用专业器材。比如,最常见的组织学生进行丢沙包体育游戏,这种民间体育项目的“器材”也有现成的商品可以买到,但教师仍然组织学生自己找一些碎布头、砂石或黄豆等材料,在教师及家长的帮助下自己缝制沙包,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这个民间体育游戏的热情就会变得非常高,在课间、校外他们也会主动自发地组织游戏。但如果是给学生发放沙包,学生大多并不“尊重”这个现成的器材,参与意愿则一般。再如,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喝过的饮料瓶不要随手丢掉(强调学生使用自己喝过的饮料瓶是基于安全考虑,教师不应建议学生到路上随意拣拾废瓶子用于制作器材),而是拿到学校,装上半瓶水或沙子,就可以组织大家进行模拟“保龄球”“这样的体育活动。这样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提升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热情。

(三)重视个性分层

学生对体育存在着先天条件、个体运动能力、特长和需求(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而体育教学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是突出主体性最基本的思路和原则。根据体育教学的特征,个性分层的教学,教师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运动量上的分层。比如,组织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可以采用两个方法。一是将学生男女分组,给男生组与女生组在奔跑距离的设定上分层,如五年级,男生跑1000米,女生可以减200米;二是将学生按其奔跑能力平均分成小组(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奔跑能力基本相当),然后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赛远比赛”。如一个组四名学生,以接力的形式跑,每名学生跑多远由其根据体能及意志力水平决定,最终比一比哪个小组学生成绩相加跑的距离最远。为避免学生因集体意识及好胜心理而过量运动,造成运动损伤,教师可采用限时的方法,既比赛跑得远,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二,运动项目的自选。一般来说,一节体育课包括主体教学和自由活动两个部分。在完成统一的主体教学训练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尽量不指定活动项目或内容,而是任由学生按兴趣、运动特长等自由结组进行锻炼。只要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体育锻炼,而不是跑到操场边上偷懒,教师就不进行过多干预。

(四)活动多样有趣

小学体育教学除了常规的技能训练,应尽量追求多样性和趣味性。这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单调的跑、跳、投基础田径训练,形式和过程都比较枯燥,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这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不利;第二,多样性其实是一种满足学生个性的分层教学举措。教师通常不太可能了解、把握每一名学生的运动特征和兴趣需求,因此,可以多设计一些体育活动形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体育项目,从而给他们提供一个自己喜欢、擅长参与的运动形式、项目的平台。比如,学生只有接触、学习、参与了毽球,才会知道自己是否擅长和喜欢这项运动。这种个性的最终判断和选择,是任何教师和家长都替代不了的。要实现体育活动的多样和有趣,主要有两个路径。第一,除了常规的运动项目外,教师应重视将民间体育项目引入课堂,如前面提到的丢沙包游戏(这可注意从地方区域的民间体育中挖掘,更能吸引学生且因群众基础好而更利于学生课下自主参与);二是开动脑筋,把训练形式游戏化。比如,把单调的中长跑训练变成“士兵突击”越野体育游戏。在跑道上设置地垫、铁圈、沙包、竹竿等,学生一边跑,一边做出匍匐前进、钻铁圈、沙包击物、跨越竹竿等动作。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有趣,提升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还训练了学生多种运动技能、机能的发展。

(五)加强技能训练

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出现了一种倾向:因为要强调快乐体育、个性体育等理念,而且小学体育也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所以很多教师大量减少了专项体育教学内容,而更多采用了游戏式体育。虽然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度变高,但出现了一个问题——学生的运动能力普遍不高。很多学生连基本的跑、跳、投技能都没有掌握。如长跑不会控制体态和呼吸,跳跃不会摆臂发力,投掷不会腰腹力量协调,篮球不会运球也不掌握基本的投篮动作,等等。这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初期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很高,但时间一长,因为缺少运动能力和技巧,逐渐会失去信心和兴趣。

如篮球,学生抢得很热闹,但球总不进篮筐,没有成就感激励,很快就会感到无趣。显然,缺少能力、技巧的支撑,长远来看,对落实学生主体性有害而无益。因此,在重视以上所列举措外,教师还需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运动能力、技巧的教学。比如,跳跃。教师不要一开始就组织跳跃运动游戏,而应先传授学生基本技巧,如怎样摆臂、怎样展体、怎样控制空中姿态、怎样落地。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跳跃的成绩就会比较好,参与相关体育游戏的信心也就更足,能从运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又如,在技巧训练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蛙跳接力比赛,游戏的质量要远比直接开始游戏好得多,学生也会更愿意和有信心参与。

三、结语

综上所述,突出学生主体性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以生为主体的教学,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形成,又可满足学生体育方面的个性发展需求。实现以生为主体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首先要注意把握体育生为主体的特质,不仅要使学生在形式上参与体育,更应将重心放在学生心理的主体感上。突出主体性,可重点关注几个策略:重建师生的关系、师生自制训练器材、重视个性分层、活动多样且有趣、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技能训练。

猜你喜欢
器材主体运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