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莉
为执教一节公开课,我将目标锁定于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 一文。起初,组内老师提出异议:《窗》一文属于微型小说,比较浅显,已经有很多课例,很难上出新意。我考虑良久,正因为《窗》篇幅较短,适合一个课时呈现,更符合公开课的一般要求,故而坚持了选择。
第一次备课过程中,我按照惯例在网上查阅了相关教案、课堂实录,大致环节不外乎概括或复述故事情节、两个人物间的对比、惩恶扬善的主题,而这与我之前设想的课堂思路也是一致的。于是,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能复述故事情节 ,通过解读人物形象,揭示人性的美与丑。很快形成了第一次备课:开头,我以文题《窗》激趣,抛出疑问,“对于《窗》这一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接着按照三大板块“读‘窗’说故事、透窗窥人性、借窗还美好”来分析人物,解读主旨。试上结束后,组内成员一致评价:比较平淡普通,缺乏亮点。问题设计比较孤立。比如:在复述完故事情节后,随即提问“你认为故事中最出人意料的一句话是什么?”(预设:结尾)但接下来并没有就结尾做出详细的解读,而是突兀式地又过渡到人物形象的分析,这就仿佛刚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门,却又随即给他吃了个闭门羹。重点环节对于人物的分析,学生总能读出一二,但我在板书总结时,未进行归纳,只是简单地罗列,所以给人的感觉比较零碎。同组老师还就最关键的主旨提出疑问:通常我们会将远、近窗两位病人进行对比,得出惩恶扬善的主旨,但远窗病人身上真的只有恶的一面吗?倘若一开始,即将两人的位置互换,结果又会如何呢?老教师的大胆质疑激起了我的思考,当我再读文本的时候,赫然发现远窗病人也有善的一面:起初,他与友人的交流内容广泛,过程愉悦,足见其友好;面对近窗者对美景的描述,他享受,听得津津乐道,足见其对生活的热爱;当产生自私想法时,他也为此苦恼,努力克制,足见其明善恶、知廉耻,所以文章的主旨绝非惩恶扬善那么简单。看似浅显的文本背后原有深意,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珍贵、耐人寻味之处。
教育家奥苏贝尔提出: “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那我将说影响学习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第二次备课时,我翻阅了包括《中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其中於德甫老师的文章《关于窗》的另一种解读,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出:对于近窗者,小说对其没有外貌、神态的刻画,更没有心理的描写,而学界普遍把他定位成心地善良、道德高尚的人,恐怕有失偏颇。另外,远窗病人也不是与近窗者构成简单对照关系的所谓的“卑劣丑恶”之人,这个世界上,“纯粹美”和“纯粹丑”的人都是不真实的。基于以上两点,我修正了教学目标和思路,决定从远窗者的角度,结合文本,透过其心理、行为分析人物,进一步探究深层文旨。第二次备课时,我一改第一次“无果式问题”的激趣导入,开门见山清晰呈现课题,接着我以过渡语:“这篇小说最出人意料的在于哪?”顺势引出结尾,一来先听听学生对这一结尾的初步认识,正如我料,比较浅显;二来从“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中的“他”字入手,引出对远窗病人的分析。为进一步缩小范围,我将这一环节设置为“读原文的6~16小节,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次上课的过程中,一开始,课堂气氛稍显沉闷,待到分析人物时,略有起色。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远窗病人的心理变化,我特将文中易忽略的四个表达想法的句子在PPT中一一呈现,进行对比,学生随即解读到:“为什么”到“凭什么”,从疑问到反问;“有幸”“机会”到“占据”,从正当含蓄到人性扭曲,进而得出远窗病人羡慕嫉妒恨的心理演变。待时机成熟,我话锋一转:远窗病人难道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其实,部分细心的同学早已读出了其中蹊跷,认识到远窗者的两面性。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最终得出另一深层文旨:每个人都有私欲,关键要懂得控制,不能任其泛滥。而最后,我又重回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由此抛出三个疑问:他为什么没有名字?“光秃秃”能删去吗?为什么他看到的是一堵墙,而不是荒地、栅栏。整个课堂,这才活了起来,小组交流过后,顺利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也颇有新意。
课后,组内对课堂进行了评价:有可取之处,但仍需改进,值得反思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把近窗病人完全忽略不讲,是否得当?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更贴近文本,从字里行间出发,但不能局限在几个句子上。不能用简单的追问代替对整个文本的思考,组长还提出问题设置的格局不大,学生没有真正地动起来。这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原来单纯地查阅资料,套用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还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说网上现成的教案可借鉴一二,那么专家的观点论述恐怕也需要辨析思考。前两次,我始终借助外在力量,从自我角度出发,希望学生来迎合我未经消化推敲的思想,忽视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还置身文外。
于是,第三次磨课开始,我将目标再次明确化,设定为在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结合文本,抓住对比语句透过心理、行为分析人物,进一步探究文章深层主旨,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尝试续写故事。在此过程中,我打破了固有思路,遵循“你认为文中最值得品读的地方在呢?”这一主问题,由此勾连出情节(包括结尾)、人物(延伸到主旨)、表现手法(对比)等关键要素。 “主问题”相对于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或关键问题,就语文而言,我们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文体、文眼、线索、品读方法等方面考虑设计,备课时先扣问自己,课堂中再提问学生。看似“抛问题大而化之”,未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实则万变不离目标中”。实践证明,面对这一主问题,学生的确开启了思路,走进了《窗》内,各抒己见,借《窗》活思维。而新增的续写环节,也见证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表达。“读读、议议、写写”就应该是语文课堂让孩子动起来的最本真的呈现方式。
公开课如期进行,班级的孩子预习充分、状态活跃,表现出色,课堂气氛较之于前三次可谓是最好的,学生们的反应也让我灵感迸发,良性互动。细心的倾听,适当的点拨,有营养、有见地的表述均出自孩子之口。随着探究的深入,有学生另辟蹊径,从医护人员的角度解析,“他们面对远窗病人逐渐病重的原因不得而知,对近窗病人的死没有大惊小怪”,皆反映出远窗者的善于伪装,虚伪至极。原来,看似简单的文章中还有这样的匠心妙笔!同时,也惊喜地发现,其实文中始终贯穿着对比,从两人的位置、到两人的行为、再到高阶层的远窗病人自身心性的演变对比,无不彰显出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从学生或低头沉思、或双眼放光、或小手高举、或急于表达、或欲言又止的表现中,我读到了真正发生在课堂上的思考。
反复斟酌去备课,胸中有丘壑;带着责任和信任去上课,学生真能说;回过头来再议课,格局才会大;带着思考去磨课,磨过才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