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庸即天人合一

2022-03-17 10:46许丙泉
济宁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天道本性中庸

许丙泉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9)

孔子最早提出中庸这一概念,并对此极为称赞:“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64孔子认为中庸是至德,至德即最高的德,而最高的德也就体现最高的道。孔子有对天的信仰,天道即是最高的道。因此,中庸即是合乎天道的德行,“为仁”体现天道,人和自己信仰的崇高对象合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又体现在生活的多个方面。孔子思想经曾子再传子思,子思撰《中庸》揭示中庸的核心思想,从多个方面阐释其丰富的内涵。

一、中庸与天人合一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著作,后世许多学者在阐释其思想的时候,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中庸即天人合一,但都和宇宙天地、人心联系起来,阐释二者的密切关系。

南宋思想家朱熹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2]14而“形而上者为之道”[3]265,所以中庸即是讲孔子儒家的最高思想,也就是天人合一。在解释中庸的时候,朱熹一开始便提到“天”“道”:“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2]14这里是指尧、舜、禹等承受“天命”,君临天下,形成流传后世的“道统”。在这个“道统”中,“人心”和“道心”的关系至为重要,必须“允执厥中”。朱熹说:“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2]14这里的“人心每听命焉”,即是听命于“道心”,二者合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

李泽厚用“实用理性”来解释中庸:“其实,此即我所谓之‘实用理性’。庸,用也。‘中庸’者,实用理性也,它着重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建立起人间正道和不朽理则,此‘人道’,亦‘天道’。虽平常,却乃‘道’之所在。”[4]166虽然李泽厚从“实用理性”的观点出发去解释中庸,但可以看出中庸实际上是超越“实用”,有更多形而上的意味,“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也就是天人合一。

徐梵澄非常重视《中庸》:“儒家还有一本几乎所有学者都读过的书《中庸》,这本书无论从哲学甚或心理训练角度看,都极具有重要性。”[5]163《中庸》开篇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17徐梵澄说:“这是儒家的正统教义,人的本性得之于天(或上帝)之授命,本性为纯善。人类得此本性之善,有责任扩充至极。这一简明教义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毫无疑问,本性是指精神本性,人中之神性。”[5]165-166在这一段话中,也表明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当然,在一些人的理解中,由于缺乏形而上的高度,使得中庸思想变得平常、平庸,甚至和折中、妥协、“和稀泥”等联系起来,更加背离了儒家精神。如朱熹解释中庸,除了前面所述关于“道心”“人心”的内涵之外,还有这样的话:“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唯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2]18后世的一些人常记住前面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却缺少了对“精微之极致”的追求。当代学者杨伯峻认为:“中庸——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无过,也无不及,调和;‘庸’,平常。”[1]64这样的解释更容易把人引到“形而下”的方向上,失去精神追求的高度,甚至也失去最基本的原则。

徐梵澄明确指出这种不当的理解倾向:“常有人声称自己在生活中不走极端,走中间道路,以大众标准为量度。此类人努力使自己维持在平均水平上,不太好,也不太坏。然而这并不是中庸的真正含义。”[5]164他认为,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行事不走极端总是明智的选择”[5]164,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折中或妥协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5]164。有的时候,必须要毫不含混,立场鲜明,坚持正确方向、原则,把事情做到完美,追求最高境界。“因此问题就不再是是否要做到极致,而是以正确的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方,做出正确的事情。这就是《中庸》的主题”[5]165。因为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和世俗妥协,孔子的一些行为并不被众人理解。如孔子周游列国,屡受挫折,但矢志不移,于是有人嘲笑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1]157。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必也正名乎”,学生子路认为“有是哉,子之迂也”[1]133,孔子把他教训一番。孔子坚持自己的信仰,追求天人合一,做事情问心无愧,不受别人的影响、左右,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156

天人合一是中庸的核心。综观《中庸》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篇即阐明天人合一的思想,讲天地之道,中庸之德。中间或引用孔子的话,或结合历史发展和圣贤事迹,讲述修身、齐家、平天下等社会人生活动中的中庸表现。最后总结主旨,赞扬中庸德行的伟大神奇。所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释《中庸》主要内容:守持人类的本性、遵从中庸之道、至诚方能中庸。

二、守持人类本性

天生万物,各有其本性,天地万物依其本性存在、发展。人作为“万物之灵”,自觉遵从天地之道,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便是中庸。

在《论语》中,孔子最先提出中庸这一概念,并称之为“至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64“至德”即最高的德行,而孔子儒家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所以中庸即“天人合一”。孔子儒家有对天的信仰,敬畏天命,《论语》中多次提到天,如“唯天为大,唯尧则之”[1]83,“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188,孔子反对“无所用心”,主张“用心”,“克己复礼为仁”,其中包含敬天爱人。到孟子,明确提出“心之官则思”[6]270,“万物皆备于我矣”[6]303。他也崇尚“天人合一”,重视“诚”,“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6]173

在其他先秦儒家典籍中,直接表明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3]313。人生于天地,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又不断发展、创造,组织社会,创造文化。而人的创造要遵循“天人合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3]9“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德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7]147后世许多儒家学者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精神境界。即使作为道家代表的庄子,也秉持“天人合一”的理想,他说:“君原于德而成于天”[8]295,“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8]342。现代哲学家也多认同这种思想,季羡林曾说:“中国或者东方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或者哲学基础便是‘天人合一’。”[9]36冯友兰也曾说:“自无始以来,即有事有物。合此‘古往今来’‘上下四方’之一切事物,总而言之,名曰宇宙。人乃宇宙中之一种物,人生乃宇宙中之一种事。”[10]41

《中庸》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德行。其开篇即提到天:“天命之为性”,天生成万物,是万物本性的根源。万物生存发展依据本性,遵循各自的规律:“率性之谓道”。而“修道之为教”,学习、领会这种道,身体力行,并指引民众实践,这就是教化。“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3]248“天地之大德曰生”[3]271,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一刻也不离本性,不能违背规律,也就是道。因为道是如此重要,“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2]17,所以君子一定要“戒慎”“恐惧”,非常认真谨慎、紧张敬畏地去认识、领悟道。道其实又无所不在,“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最隐秘幽微之处,道都会显示、表现出来,所以君子一定要“慎其独也”。

“慎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而又难以简单说明的概念,历来众说纷纭,有些解释甚至互相矛盾对立。现在要全面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应遵从解释循环的规则,尽力去全面深入理解“天人合一”的内涵,而不是任意解释,甚至妄加穿凿。关于“慎”,有真心、诚心的意思,天道真实不虚,也实实在在存在于人的心中,心灵必须真诚,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慎”有用心、认真的意思,可以认为这符合孔子“用心”的思想,也符合孟子“心之官则思”的观点。这种解释正说明人类自由思想的精神特性,要发挥这种能力,去努力思考,去把握道。“慎”有谨慎小心的意思,因为世界万物复杂多变,难以认识清楚,而精神自由固然可贵,但也可能因此误入歧途,所以要小心翼翼,不可疏忽大意。“慎”有戒备警惕的意思,因为遵从正道能得以生存发展,但如果出现失误就可能带来危险,所以心里要紧张起来。“慎”有敬畏恐惧的意思,因为天道是信仰所在,超越人自身的能力,所以必须有敬畏恐惧之感,以天道作为生存的终极依靠。

关于“独”,也有丰富的含义。有人认为,“独”有独自一人、闲居独处的意思,因此“慎独”是要和外界相隔离、对立。这样的理解自然是不对的,正和“天人合一”的方向背道而驰。有人认为,“独”有孤身独立的意思,因此“慎独”是恐怕自身的一己欲望甚至罪恶意识占据心灵,从而失去善良本性。有人引申出与他人、社会疏离,甚至也忘记了神灵的存在,“慎独”即是要避免无所忌惮,任意妄为。也可以认为,“独”有独立的意思,君子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参天地赞化育;“独”有完整的意思,君子认识到自己心灵和天道的相通,道也存在于自己心中,所以要珍重自我,从自我中把握道的存在;“独”有少的意思,要尽量避免外在事物的干扰,只向内心中去体会道的存在;“独”有自我内心的意思,君子要认真体会内心中的道;“独”有单一、纯粹的意思,内心中思虑万千,存在种种沾染和干扰,君子要努力排除影响,去把握真正的道。

从上述可以看到,“慎”“独”各自有多种解释,所以上述两字的各种意思有多种组合,那么“慎独”的具体解释也就更为丰富复杂了。但如果从最终的目的“天人合一”出发,那么就可以统领上述众多的解释了。所谓“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君子要努力去做到天人合一”,这是“天命”所在,是“道”的要求,是“教”的任务。

天地万物有其本性,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合乎本性要求,不偏离正确的道路,充分施展能力,成就自身,又与天地合而为一,体现造化神奇,这也就是中庸之道。努力去做到“天人合一”,才能有“中和”的理想状态。中和是从内在本性上来说的,中庸是从本性的外在的能力表现,也就是德行上来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2]17,“中”指内在本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2]17。“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17,外在表现皆发自于内在本性,合乎本性的要求,即“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事物发展的康庄大道。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17,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秩序井然,万物生长繁荣。

中庸即“用中”,事物发展变化不偏不倚,没有过分和不及,出于自然本性,达到最理想状态。人的生存发展也是如此,要守持人类自己的本性,遵从正确的道,不断努力,成就自我的同时,也能体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17的伟大秩序,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以上是《中庸》第一章的内容,阐明中庸的基本道理。后面内容包含孔子的言论、《诗经》的语句以及子思自己的思考,来阐述如何做到中庸。

中庸的思想引领中国人走上人文创造的道路,以人为本,坚持本性,不受物欲束缚,也不受外在神灵的左右,努力发挥才能,与天地共存共荣。因此,“中国自有孔子以来,便受其影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11]46。中庸这一“至德”便是“天人合一”,哲学家梁漱溟曾说:“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他以为宇宙总是向前生发的,万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满了生意春气。”[12]127

三、遵从中庸之道

从《中庸》全文中可以看出,对于人的行为,中庸有多方面的要求,如敬畏天地、忠恕之道、持之以恒、素其位而行、竭尽所能、执两用中、君子时中等。

首先有对“天”的尊崇敬畏之心,对于人生意义有深刻理解,懂得人生任重道远,仁以为任,永恒追求。《中庸》中有对天地万物生生不息、造化神奇的赞美颂扬。如天地高明博厚、悠久无疆,“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2]32,“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江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2]32。《中庸》引用《诗经·周颂·维天之命》中语句赞美天:“维天之命,於穆不已!”[2]32紧接着又赞美周文王说:“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2]32天道庄严肃穆,永恒不息,而文王光明显赫,德行纯正。文王是周代文化的奠基者,他的德行达到中庸境界,所以后人崇敬赞颂。

文王之后的武王、周公建立周朝,名垂青史。他们是敬天的模范,而他们也都是遵行孝道的模范。孝是“仁之本”,是人们对“天地之大德”的体认,尽孝是敬天的开端。他们正是通过从尽孝做起,做到中庸,所以才有这样伟大的成就。就如大舜一样,“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2]25。所以“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2]26!他们继承文王的遗志,成就伟大事业。他们是孝祖敬天的模范,做事中庸,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安邦定国也易如反掌:“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2]26文王、武王、周公是古代圣人,他们做到中庸,为后世树立光辉的榜样。

圣王尽孝、敬天,做到天人合一,这也正是孔子所提出的“仁”学重要内涵。关于“仁”的含义,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解释,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便是“爱人”,其他还有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2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65等。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1]39,按照曾参的理解便是“忠恕而已矣”[1]39。忠是出于真心,恕是以己度人。《中庸》中也借孔子的话指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2]22,道不远离人们,如果有人行道时远离人们,那就不能行道了。而“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2]22。忠恕离道不远,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忠恕是发自内心,待人如己。用自己的真心来对待别人,推而广之,来对待整个世界,自然会和万物、天地合而为一。所以依照忠恕而行,自然合乎中庸之道。

用自己的真心来感悟、理解天地之道,做到中庸,需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文王、武王和周公垂范后世,但正因为他们是圣人,后世人们不易达到他们的境界,所以中庸也就很少见了。中庸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其实非常不容易,所以人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道理,努力持之以恒。在《中庸》中,孔子对这个情况认识得很清楚:“民鲜久矣。”[2]19孔子也明白其中的原因,“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2]19“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2]19。所以,许多人因为不懂中庸,难免犯错,也有许多人虽知道但不能用实际行动坚持到底。除了人自身的因素之外,中庸自身广大而精微,也需要人们既老实本分,又要尽力做到极致。因此,中庸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但中庸是最高的德行,是真正的刚强,能够做到和而不流、中立不倚,不受别人的影响,也不受国家治乱的影响。君子不沽名钓誉,努力坚持中庸,无怨无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样。

中庸虽是至高的德行,但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2]23,君子安于现在的地位,不做分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的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人应该做的事;住在夷狄地区,就做在夷狄地区可以办到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中应该做的事;君子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都安于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上位不欺凌在下位的人,在下位不高攀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不求人,没有什么怨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君子安于自己的地位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妄求侥幸。君子立足于自身,孔子说,君子做人好比射箭,如果没有射中,就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怨天尤人。君子做事合乎中庸,像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像登高山一定要从低处开始一样。如《诗经·小雅·常棣》中所说,自己家庭里面夫妻和谐,兄弟融洽,其乐融融,父母也就心情舒畅。这样也就既做到孝,又合乎天道,因此这些微小的行为也就有深刻内涵,包含着中庸的神奇。

君子要竭尽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能,争取达到中庸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深思熟虑,预先想好办法,就不会遭受挫折。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28。不断地学习、询问、思考、辨别、力行,竭尽全力,不达到目的绝不停止。“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2]28。别人一次能做好,我用百倍的努力;别人十次能做好,我用千倍的努力。果真这样,即使是愚蠢也一定会变聪明,即使柔弱也一定能变刚强。

孔子称赞舜的德行,提出“执两用中”的主张:“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而用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19舜大概最聪明吧!舜喜好发问,又善于审察那些浅近的话。他隐去别人的缺点,宣扬优点,掌握好、坏两个方面的极端,运用中庸之道去治理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吧!从舜的故事中,儒家总结出为人处世“执两用中”的方法。事物都有发展变化的过程,有时不够成熟,有时可能过分,这都不符合中庸。君子细察深思,全面深入理解事物发展过程,明白有不及和过分这两种极端状态,注意避免出现这两种情况,而让事物处于二者之间的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保持中庸。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君子时中”有助于做到中庸。《中庸》引用孔子的话:“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2]18事物的组成往往纷纭复杂,又受到外在环境的种种影响,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变化多端,难以把握,但君子能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改变自己,顺其自然,做到“时中”。朱熹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2]18“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2]18,“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2]18。君子知道事在人为,坚持正道,发挥智慧才能,随机应变,诸多方面各安其位,各得其宜,事情不断发展,顺利向前。这就是“时中”。孔子曾说自己“无可无不可”[1]197,李泽厚认为这显示了孔子的灵活性,“展现个体的主动性、独特性,是主体性的核心内容”[4]427。灵活性表明君子自身具有很强的坚韧性、适应性,更能做到中庸。

四、至诚方能中庸

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对人们的行为有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是实行中庸的道理,也是心灵的体现。而心灵与天地合一,广大精微,合乎中庸。尧传给舜说:“允执厥中”。舜传给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16。舜用“心”来理解尧的教导。从尧、舜以降的圣人坚持人生正道,所传下来的道统就在于一个“心”。

“天命之谓性”,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率性之谓道”,依据本性来生存发展才是正道。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人心合乎本性,便是诚。诚即真,即与本性合一,不弄虚作假,不偏离正道。诚是天道,也是人生的正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2]28。如果做到诚,也就不用多费力气,不用多加思考,自然合乎自我本性、合乎天道,达到圣人的境界了:“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2]28

所以人生必须做到诚。这是臻于至善的人生正道,必须抓紧不放,坚持到底:“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2]2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2]30由诚而明察事理,这是出于天性;由明察而达到诚,这是因为教化。诚和明是一回事。

如果做到极致,就能达到至诚的境界,也就达到“天人合一”,做到中庸。在这种境界中,人能成就自己,成就万物,和天地的造化神奇合而为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2]30-31至诚的人能发挥本性;能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发挥人的本性;能发挥人的本性,就能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发挥万物的本性,就能帮助天地培育万物;能帮助天地培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列而处。如此,也就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了,做到了中庸。

圣人做到至诚,次于圣人的贤者通过努力也能达到至诚的境界。圣贤“天人合一”,内在精神显现出来,圣贤形象光辉明亮,感化人心。“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2]33。圣人之道真是伟大,充满天地之间,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2]33。所以君子尊崇德性,又注重学习,使德性和学问日益广大,竭尽精细隐微,达到高超的境界,遵循中庸之道。

圣人的行动合乎中庸,知天,知人,天人合一。“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2]34。举动世代作为天下人的法度,言行世代作为天下人的准则。远望令人崇敬,亲近也不让人产生厌倦。孔子就是这样的圣人,做到了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2]36。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谋划天下的大法,树立天下的根本规则,知道天地的崇高神奇,生生不息。

所以,《诗经》中早有诗句歌颂圣人的中庸德行。如“衣锦尚絅”,穿着锦服,外罩单衣。君子德行高尚,深藏不露而日益显现。“潜虽伏矣,亦孔之彰”[2]37,虽然潜伏得很深,但仍昭彰可见。君子虽然谦虚,但德行光辉灿烂。“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2]37,独自在室内,也无愧神灵。君子诚实真挚,无愧于心。“奏假无言,时靡有争”[2]37,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

君子与神灵相通,百姓自然心生感动和敬畏。“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2]37,上天德性显明,各方诸侯都要效行;君子笃实谦恭,能使天下太平。“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2]37,我怀念您的美德,没有厉声厉色;君子德行润物无声。“德輶如毛”,美德像羽毛一样轻。羽毛还有行迹,而“上天之载,无声无臭”[2]37。上天的运行,无声无臭,这是最高的境界。而中庸是天人合一,也就如上天的运行,无声无臭,生生不息,崇高伟大。

《中庸》文字不多,大道至简。朱熹说:“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2]15又是近一千年过去了,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中庸之道历久弥新。如方东美所说,中国人“正是要摄取宇宙的生命来充实自我生命;进而推广自我的生命活力,去增进宇宙的生命。在这样的生命之流中,宇宙与人生才能交相和谐、共同创进,然后直指无穷、止于至善!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生命精神”[13]648!天人合一的精神历久弥新,“天”更令人心生敬畏、更显崇高伟大,生命也更增添了意义,更加美丽神奇。

猜你喜欢
天道本性中庸
中庸自明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朱熹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的诠释及其现代价值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