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飞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近年来,互联网上兴起了一股“佛系”之风,奉行“佛系”的主体人群不是想象中阅遍凡尘的中老年人,而是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90后”“00后”。沉浸在“都行”“可以”“没关系”语境中的人们,自我标榜为“佛系青年”。“佛系”由线上网络情绪的彰显延伸到线下现实生活的实践,凭借着特有的话语“魅力”和价值“张力”在青年群体中迅速扩散,高校作为青年的聚集地和思想的角力场,毫无悬念地被“佛系”渗透,由于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和互动性,“佛系”作为一种亚文化在高校形成了令人不安的蔓延之势。
就像佛教从印度传入一样,“佛系”也是舶来品,追溯“佛系”的文化源头,可以大致描绘其生成路径:曾流行于日本商业上的“极简主义”,经过社会文化的发酵,逐渐形成了一种青年生活态度的表达方式——“佛系”。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佛系”的发展与以下几种网络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佛系”是曾经在网络上流行过“淡定”生活态度的演化,只是后者缺乏文化消费的价值,也没有传播所需要的典型性。其次,2016年网络开始传播炒作“小确幸”概念,即追求生活中的小的收获与小的满足,这与“佛系”持有相似的生活认知。最后,“佛系”与网络“丧文化”有一定的关联,但是“丧文化”表现出与主流文化直接对立的价值观,“佛系”虽然保留了“丧文化”的消极内涵,但与主流文化未形成对立。“佛系”主张的是“消极”与“积极”两可的状态,强调“不走心”,且具有一定的存在感,从“丧文化”到“佛系”的演变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
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来看,“佛系”的产生与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有成熟的佛教、道教的价值观,强调“不走心”的“佛系”态度,与“破除执念”“看淡一切”“随缘自在”的佛教主张似乎存在类似之处,也与中华文化传统中道教的“无为”思想有一定的迎合。“得益于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人们很自然地会给一些类似的文化现象一个标签,于是就出现了‘佛系现象’或‘道系现象’的概念。”[1]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捕捉到“佛系”与传统文化的某种关联,也绝非实质意义上的内在价值契合,而是表面意义上的雷同,甚至是曲解后的关联。
“佛系”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产生于特定人群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由于缺少竞争资源,并不能很好地与社会保持同步,现实的挫败导致他们遇事多选择放弃,呈现出颓废的状态。“现代意义上的颓废表现为一种对现代社会的敏锐而不安的紧迫感,是一种独特的危机,这种危机感导致内心不安,导致一种自我审查、全力以赴和做出重大放弃的需要。”[2]作为网络社交领域发起的具有标签感的价值表达,“佛系”带有自黑和自嘲的意味,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在网络上寻找“同路人”,希望获得价值认可和精神陪伴的表现。“佛系”人群的话语表达,体现出这一群体对情感被消费的否定态度。“佛系文化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情感被过度消费的后果,是青年群体对情感被过度消费的逆反抗。它在反鸡汤的时代背景下迅速走红,既不煽情,也不刻意渲染情绪,却恰恰暗合了青年群体对价值回归的企盼。”[3]个体上,“佛系”追求“云淡风轻”“从容不迫”的状态,对缓解自身心理压力有积极意义;群体上,“佛系”青年持有“看淡一切”“随波逐流”的态度,容易形成非理性蔓延,导致虚无主义,甚至迷失自我。
在当下的语境中,“佛系”代表着理想主义的式微,也对现有的社会价值产生消解作用。可以大体上列出“佛系”的价值清单:与世无争、云淡风轻、一切随缘、不问前程。当今社会,这种“不思进取”的价值虚无,利用传统文化中“无为”“随缘”的标签进行遮蔽,有意无意地造成了对社会积极进取价值观消解的效果。当然,“佛系”消解的不一定是主流价值,同时对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也具有消解意义,“无欲无求”的“佛系”青年在追名逐利的社会中不失为一股“清流”。从这一点上来看,“佛系”具有“消极”和“积极”的双重价值。总体上,“佛系”与真正意义上的佛性有着较大的内涵差异,“社会的进步和完善需要更远大的理想,更积极的行动。佛系虽然清心寡欲,但并不具有普度众生、达济天下的济世情怀;佛系虽然与人为善、安分守己,但缺少疾恶如仇、刚正不阿的正义激情;佛系虽然奉公守法、认真工作,但缺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4]。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持续努力,物质生产极大发展,这种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人们的物质欲望为动力的。随着人们的物质追求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一直以来支配人们前进的“欲望”逻辑发生了微妙的逆转,我国也出现了“极简主义”,部分人群进入了“低欲望”状态。“低欲望”是指年轻人群开始对周围的一切丧失兴趣,年轻人不愿意艰苦奋斗,不愿意开拓创新,向往随遇而安、风平浪静的生活,“佛系”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总量的增加并没有消除贫富差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在青年人群中可能表现为上升成本增加、上升通道变窄,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年生存压力变大。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存在一种心理平衡机制,儒家代表着积极进取,道家认同无为而治,佛家强调去除烦恼,随缘自在。三者结合,可以让整个社会形成有效的社会心理平衡机制和稳定的社会精神状态。但在当下,社会过多强调积极进取、社会责任和成功之道,缺少对失败的宽容和理解,“人们在现有的文化资源中找不到面对失败的精神资源”[5]。这导致很多青年人产生心理焦虑,因为在发展基础上他们已经处于弱势地位。从这一点看,“佛系”不一定是青年的状态,更多是一种心理策略,也是一种自我治理方法。
互联网普及后,人们的表达途径趋于多样化,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美国学者克利福特·斯托尔认为:“网络是历史上存在的最接近真正的无政府主义状态的东西。”[6]在自媒体时代,青年放大了网络表达的自由,影响着网络新话语的方向,互联网为“佛系”的产生提供了话语空间。拥有议题设置能力的媒体敏锐地捕捉到佛系新话语的动态,成功地将其由个别观点营造成青年群体的“共识”。舆论倾向用“身份标签”来标识不同人群,比如“两栖青年”“佛系青年”等,这些标签可以调动社群成员的存在感和认同感,甚至定位了青年的前程与未来,媒体在“佛系”现象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网络传播中暂时的文化现象,“佛系”一定会被其他话语和亚文化所取代,网络中的“佛系”现在已经引申出“道系”(意指无为和关注自我)、“儒系”(代表尚礼和进取)等,人们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境遇,选择相应的身份标签来自我定位、自我认同,青年无论选择哪种文化和态度都是“手段性的现实”[7]。
社会思潮是特定环境中人们的利益诉求和思想倾向,它对社会主流价值起到巩固或消解的作用。今天,崇尚“和善的反叛”的后现代主义与“反对文明社会”的犬儒主义不谋而合,它们又与功利化的价值虚无主义遥相呼应,向一代又一代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的精神生活渗透。剖析比较以上三种的价值主张,不难看出“佛系”实际上是在这三种社会思潮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新的话语样式。“佛系”并不追求对佛教或者佛性的靠拢,而是突出“不必太过作为”的生活态度,表面上的超然态度实际上是一种温和的抵抗,是盲目批判的后现代主义、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以及否定一切的价值虚无主义在当代青年身上的反映。特别是它们对工具理性的推崇,引导青年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在这种分析框架下,人们遵循的是利益最大化导向,结果是任何价值观在工具理性面前都会被消解,但工具理性自身却不能构建任何价值。
开放的社会,必然导致思想的多元化,主流价值观如果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各种社会思潮就会席卷而来,舆论此时也会趁虚而入,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制造各种议题和标签,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的观点和观念。“成年人的世界并没有给予青年一个具有范式性的价值体系和一个可供学习并成就自身的价值观榜样”[8],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往往选择退守来抚慰挫败的心理。
青年思潮的演变一般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国家的青年人群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都表现出相似的状态。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宅居”现象,在日本已经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日本KHJ 家庭联合会2019 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有50万以上年龄处于15至39岁之间的青年至少连续6个月未离开居所,该现象在日本被解读为青年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逃避社会竞争。由于这一群体极少参与社会活动,消费也随之下降,逐渐延伸出“低欲望”社会。低欲望社会并不是日本独有的,发达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类似的特征。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如今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未能实现人生“断奶”。不肯离巢的“宅男宅女”的数量之多,在美国近40年中非常罕见,他们都有着“回避现实社会”的共同特征。此外,北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焦虑,因为他们总是被社会要求自我提升、做更好的自己,由于压力过大,他们当中的部分人选择随波逐流、安于现状[9]。由此可见,“佛系”青年不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各国经济发展至特定阶段的可预见的青年思想状态。
“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励与唤醒”[10],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青年思想的可塑性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解读“佛系”现象,客观、理性地分析其产生原因,使青年学生认识“佛系”以及相关亚文化的渊源、本质与心理机制。解读青年亚文化应避免片面的否定、无端的指责,力求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和盘托出,肯定其积极之处,否定其消极之处。让学生对周遭诸多的文化符号保持清醒,从而做出科学、理智的选择。人们可以在多样的社会中发现更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标签来激励青年奋发有为、追逐梦想。比如最近网络上出现的“两栖青年”,“两栖青年”主要是指年轻群体中有主业(工作)的兼职者和有主业的创业者,“两栖青年”顺应了社会演进和时代变迁潮流,“两栖”基因是社会经济活跃的必要元素,“两栖”生活虽然辛苦,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梦想买单,创造“开挂人生”。
正确引导包含“引”和“导”两部分,用饱含科学养分、充满真理力量的新知和真知来吸引青年学生,用走进心灵、循循善诱、知行合一的方法来疏导情绪、纠正观念,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客观审视新时代的青年学生。网红是一面,“佛系”是另一面;不甘落后、积极向上是一面,我行我素、自我封闭是另一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覆盖整体、全景式关照,又要个别突破、对症下药。
内容上,坚持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使之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确立奋斗的人生意义,让青年普遍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方式上,注重隐形教育,形成“化盐于水”的效果,突出话语方式转换,贴近青年实际,既避免规训式教育,也不必猛灌“心灵鸡汤”,可以用讲故事来潜移默化,用讲道理来春风化雨。实践上,要脱虚就实、寓教于行。增强思政实践教育,让青年学生走出网络亚文化的禁锢,走进生动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促成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社会的互动,在青年中形成百川朝海、千帆竞发的思想态势。
青年处在生命的绽放期和人生的转型期,社会与高校都要敞开包容的胸怀,允许其犯错,允许其释放和宣泄,这既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客观地说,“佛系”是一种对社会冲击的应对,本身有助于营造一种心灵放松的状态,“佛系”观念中带有的“丧文化”部分,社会也应给予容纳和慢慢消化。“反思和批判‘丧文化’,并不是要区分情绪的优劣,更不是要对年轻人的负面情绪大加挞伐,而是希望年轻人能摆脱‘丧’的困扰,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压力,以更阳光、更积极、更向上的心态,尽自己应尽的国民责任,挣自己想要的个人生活。”[11]此外,我们在否定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时,也要肯定互联网塑造的其他文化现象,给青年大学生释放更多的精神生活空间,比如互联网催生的数字技术、趣缘文化,它们都是积极的网络社会态度,青年以相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从事中性价值的实践行为,对现有的价值体系不构成任何消解。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封闭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而是开放的思想交会场、动态的师生对话场。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把网络中出现的“佛系”等亚文化现象,作为思政课堂的教学议题进行讨论和剖析,使得青年认清其本质和原因,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力。人们把“佛系”作为案例带进课堂,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不难得出“佛系”态度只是“关爱自己”的心理技巧,而非人人应当追求的道德理想。实际上,学生并非顽固不化、排斥真理,他们期待的是逻辑合理的说服、抵达心灵的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12]高职思想政治教师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引路者和守护者,理应给予他们价值关照和人文关怀,“佛系”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可以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达到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