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理教学活动例析
——以“月相观察”活动为例

2022-03-17 02:37赵屹莉
地理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月相记录表方位

赵屹莉

(上海市建平中学, 上海 200135)

一、概念界定

自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来,就如何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问题,众多教育学者、一线地理教师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身处一线的地理教师从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的角度,为让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切实落地,开展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但由于对核心素养概念认知的差异、学校的现实环境条件限制、教师教学综合能力限制等,如何基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开展地理实践课堂是较薄弱的环节。新课标对地理实践力概念的界定为: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可见课程改革后的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地理问题的行动能力。

在课程建构中,生活经验与理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学习的内容需要以学生直观的生活经验作为起点,不断向教材中的理性知识靠近。另一方面,有些学习是以教材中的理性知识为起点,不断向后续直观经验扩散。显然,中图版高中必修《地理一》专题2中的学习内容“月相”的教学更适合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甄别经验的真伪,选择有意义的经验渗透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案例分析

1.学情分析

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高一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中的“月相观察”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活动。本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月相变化,空间尺度大并且二维和三维空间转换频繁,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极高。尽管学生具备初步的自然地理科学基础,但由于大部分学生长期缺乏相关生活体验以及遗忘相关初中地理知识,空间思维能力普遍较薄弱,对于三维空间天体的相互绕转缺乏想象,因此较难在户外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并开展实践观测活动。

2.课程分析

“月相观察”活动是学生感受天体运动和变化的韵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审美情趣的契机。若无视学生在空间认知上的困难直接上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刚进入高中就丧失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基于此,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学伊始便组织高一新生开展月相观察活动,期望通过室外实地观察,让学生初步了解月相变化、月球升落时间及月球方位变化,既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也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由于月相变化周期为一个月左右,高一地理备课组调整了教学进度以配合月相观察活动,将“月相”部分的教学调整至专题一的最后,保证在学生观察完整的月相变化后进行课堂教学。

三、教学活动设计

建平中学地理组秉承“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高阶思维、高效互动、富有人文”的课程理念,结合地理学科特色,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总结出“情境学习→思维养成→应用迁移”的教学实施流程。基于此,本文将此次“月相观察”活动设计为以下三个阶段(见图1)。

图1 月相观察活动教学实施流程

1.阶段一:明确要求,尝试观察

月相观察活动是一个长周期连续观察的过程,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至关重要,尤其是观察的时间、地点等。教师在布置观察任务前要有明确要求,提醒学生记录好几个观察重点,如室外方位的确认、天气变化的影响等。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来推导或验证月相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设计良好的观察记录表既能够帮助学生在月相观察中明确目标,少走弯路,指导观察的顺利进行;又能避免学生在作记录时耗费过多的时间从而磨灭他们对天文观察的兴趣。经反复商榷,建平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最终设计了以农历半个月为周期的月相观察表(见图2)。记录表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认真记一记”,明确规定了在每天早晨6:00~7:00的固定时间,选择空旷场地面南观察,提示天气等自然条件可能影响天文观察,考虑到人为因素也留有备注,该表可充分反映学生观察的持续性及真实性;第二部分为“大胆画一画”,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将半个月的月球形状和所处天空方位的变化在图中表现出来。

图2 学生月相观察记录单

(1)为什么将观察记录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学生实际观察月相的过程中,必然会由于现实观测条件的制约和个人实践能力的不同产生问题。且由于本校并非寄宿制学校,观测活动需要学生自行在家附近展开,教师无法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工作。因此在持续一个月的观察中期,开展集中指导十分必要。针对学生在第一阶段实地观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反馈。

(2)为什么没有给学生结构良好的方位坐标

《上海市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月相观察的任务实例要求是以下图方式呈现的(见图3)。其要求是:在下图虚线表示的天穹上,描绘上海晴空夜晚八点左右的月相,在旁边标注观察的公历和农历日期。相比之下,本文中的观察表设计较为大胆,未给学生构建良好的框架模式图。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普遍认知水平较高、综合能力较强,因此希望通过开放性更强的观察图表,尝试激发学生对于空间转换的深度思考,以及他们在画图设计时的无限可能。

图3 常规月相观察记录

2.阶段二:中期反馈,纠错指正

本校为非寄宿制学校,月相观察的最佳时间都是在上学前,教师无法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直接的指导。教师可以在中期开展集中指导时,针对学生普遍反馈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化的说明解释。如:为什么让我们在早晨观察月相?如何确定方位,保证面南?面南时看不到月亮是由于什么原因?从学生的提问情况来看,高一新生对月相观察活动能够保持充分的学习热情,但记录表也暴露出他们实践中的不少问题,尤其在画一画环节问题更为突出。整理汇总学生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只关注月球表面形状,未标识方位

尽管在要求中写得非常清楚,但很多学生依然只有月面形状的变化而没有显示方位(见图4)。经初步了解,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注意作业要求,有所疏漏;二是无法建立良好的空间体系来表示月球方位的变化,在这方面表达有困难。

图4 未标示方位的学生案例

(2)方位表示有误,缺乏科学性

不少学生的空间知识和定位能力欠缺,对方位的认知停留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的口诀。在未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坐标系设计得随意也属正常情况(见图5)。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空间坐标是教师中期指导的重点问题。

图5 方位标示有误的学生案例

(3)将观察记录画成了月相成因分析图

通过组织月相观察活动,大部分学生会主动翻阅课本学习相关知识,然而部分学生直接将观察记录图画作月相成因图并在相应位置标示了正确的月相名称(见图6)。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观察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地理问题,但由于该图与观察任务要求不符,教师仍需及时指出问题,纠正学生概念认知上存在的偏差。

图6 将观察记录画成月相成因图的学生案例

3.阶段三:持续观察,感悟提升

经过教师中期的集中指导,学生对于月相观察中需注意的问题较第一阶段更为明确,此时让学生继续坚持第二阶段的观察任务。半个月之后,查看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教师惊喜地发现了不少优秀案例。下面以两位学生中期指导前后的记录对比为例。

案例1: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如图7、图8所示,前期的确是一幅“漂亮”的作品,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在图中细腻地刻画出月面形状的变化。但是,身处上海的学生进行月相观察将地平面画成山体,显然和真实情境不符。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标识相应的日期和方位,因此该图是无序的。在中期指导之后,该生在各方面都进行了修正,将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图7 学生A优秀记录案例展示(指导前)

图8 学生A优秀记录案例展示(指导后)

案例2:实现二维到三维的飞跃

如图9、图10所示,在长达近一个月时长的月相观察期间,这位学生始终保持着天文观察的热情和恒心,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坚持观察,并在记录表中详实记录。从记录表中不难发现,部分“见月情形”的“留白”更能体现本次观察的真实性及科学性,体现其优秀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大胆画一画”这一环节中,该生在空间方位的表现上体现出质的飞跃。前期,他以日期为单位表示月相的变化,尽管整图的构架是零散的、片段的,却依然闪烁着思维的火花。经过教师中期指导后,该生在坐标系的设计上不禁让教师们连声赞叹,他将原来的构图化零为整,在线状坐标上体现了时空的延展,又在月相的位置上大致反映了高度的变化。经后期个别交流得知,该生是以小区楼顶作为参照判断月球的高度。该生能将真实情境中天体的方位变化用这样的形式展现在图纸上,实现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空间的飞跃,其空间转换的能力让人惊叹。

图9 学生B优秀记录案例展示(指导前)

图10 学生B优秀记录案例展示(指导后)

四、感悟与思考

此次月相观察是我们初次在全年级开展的天文观察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这次地理实践活动中的成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对探索自然奥秘、学习地理规律的极大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实践中碰到困难积极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向同伴、家长、教师寻求帮助。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高度发挥有效作用。”持续一个月的活动也提升了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能力,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和恒心。通过地理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包括追求目标的艰辛感与成功后的体验、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个人与集体的荣誉感、共同分享与共赢的精神世界等。这些价值观的建构对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指导在学生观察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月相观察受观察时空的限制,往往需独立完成。科学设计的观察表既可指导学生展开活动,又可使学生在记录观察时少走弯路。月相观察的周期长达一个月,因此中期反馈的安排既可给学生一个交流心得的机会,又能在教师的指导中逐步反思之前活动中的得失,逐步建构月相变化的自然规律,进一步明确观察记录中需注意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下一阶段的观察。

月相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初步构建了月球的方位变化,确定空间方位、转换空间视角等能力有了显著提升,部分学生甚至独立完成了空间结构的建模过程。显然,与单纯以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相比,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践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月相记录表方位
2022.04.21~2022.05.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2.1.21~2022.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月相历
制作月相盒
认方位
阅读理解专练(三)
2021.01.21~2021.02.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0.7.21~2020.8.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