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协同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17 07:54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支部思政党员

姜 峰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2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高校党支部的设置原则和主要职责,尤其指出基层党支部应当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教科研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专业建设是科学知识生产体系和组织体系的综合平台,在实践党建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4]。因此,探索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和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路径问题、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显得非常必要。

1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与专业协同发展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是按照工作的便宜性而成立,比如教工支部建立在教研室基础之上;学工支部建立在学工部门之上,再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兼任教工支部书记、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学工支部书记等[5];表面上看,这样的设置有利于突出教研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党建工作和专业建设往往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

(1)一些党员教师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从总体上讲,高职院校一般将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发展作为工作的中心,以教科研成果以及技能竞赛成绩来衡量教师和院系总成绩,容易出现党员教师重业务、轻政治的情况,难以形成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的局面。

(2)一些党员教师存在重上课任务、轻专业建设的倾向。具体工作落实而言,少数党员教师还停留在仅仅完成上课任务,或者只求教学工作量的完成上,很难有时间或者意愿研究专业建设,大部分情况下,专业建设成了少部分人的事情,甚至成了教研室主任的专项工作。单纯的追求完成上课任务,没有及时将上课的情况反馈到专业建设中以求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尤其作为党员教师,在专业建设方面下的功夫还远远不够。

(3)专业思政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融合还不够深入。目前各专业都积极融入思政观念,通常都是根据专业特色,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要素,进行专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具体课程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思政内容,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目前积极推行“2+1”培养方案,学生在校期间仅有两年时间,大量的专业课程以及实训课都要在两年内完成,课堂时间勉强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思政课大都是蜻蜓点水,虽有涉及,但讲授不深。

(4)一些党支部书记缺乏党建工作经验。职业院校中一般教工支部书记都是由专业带头人兼任,由于长期从事教科研工作,缺少党建工作经验,因此在面对专业建设与党建融合发展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党建工作不同于专业建设,是一项规范化、程序化的工作,如果一知半解很难开展好工作,更谈不上取得成效,所以说如果支部书记缺乏党建工作经验,对于融合二者发展难度很大[6]。

2 基层党建与专业协同发展的路径探析

(1)以教研室为单位或者以相近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党支部[7]。专业相近成立支部,有利于推进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建设高效化,更容易发挥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在相近专业教研室之上成立支部对于发挥支部党员的示范性、先进性以及带头作用,将专业建设与党建结合在理论上增加了更多的可能。同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也有利于发挥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积极推进“双导师制”,加大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学生培养以及学科建设过程中,按照以往的情况,党员教师以及非党员教师按照自己的业务范围,单纯地负责教学科研或者学生管理,相互之间缺少实质性的沟通交流。“双导师制”即在学院内选择党员教师作为学生思政导师,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党员教师负责上党课、心理疏通、困难帮扶、正确引导学生思想,积极做好思政工作;学业导师则在专业方面帮扶学生,传授知识和业务技能。推行“双导师制”既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有利于开展思政教育,同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之间可以开展交流,不断探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实行不同类别、不同情况学生的合理培养,进而完善学生培养机制的研究改善,对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3)组建积极分子先锋队,倒逼专业学科发展。高职院校中学生党员、教师党员的发展是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发展条例执行。在此过程中,为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由学生骨干组建先锋队,其主要目的是推广宣传教育,尤其是党的最新理论等;另外,积极分子都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可以经常参加专业教师带队比赛。在先锋队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党员教师(或者非党员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和学科建设实际,在带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过程中不断积累比赛经验,可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学科建设热情。

(4)形成党建与专业建设的互促机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客观诉求。因此,首先要体现系部党总支的领导作用,由党总支与专业教研室共同策划系列主题活动项目,其中党总支引领系列党建活动的开展,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专业教研室在参与主题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促进党建的协同发展。其次,邀请校外专家参与系部党建及专业建设,比如,组建系部团队参与社会服务或者联合其他党组织开展项目共建活动;邀请已毕业优秀党员开展系列讲座,现身说法,加强与校园学生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对在校生思想、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再次,开展以教科研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围绕专业建设的总体设计、具体实施以及成效来检验系部党建工作。

(5)将合力育人作为基层党建与专业建设的共同切入点,促进二者协同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目标在于人才培养,提升教学质量是首要任务,同时也要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的中心要始终围绕教科研这个中心,服务教科研工作的大局,务必要将党建与教书育人结合,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明确党员教师肩负的双重责任,既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又要推动党务工作的开展,要发挥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优势,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引导广大教师党员在教书育人中起表率,在学科建设上当参谋。

(6)按照专业建立党小组,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党员教师不仅是专业课授课教师,还是党务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按照专业不同,在同一支部成立不同的党小组,不仅有利于专业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便于专业建设发展,出现更多的教学成果,还有利于党员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带领积极分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7)尝试将党建与校企合作育人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基层支部与企业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比较普遍,但大多数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合作方面,对于党建或者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不多。尝试与企业开展以党建为核心的深度合作,可以促进基层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发展。每年的寒暑假,高职院校很多党员教师走访企业锻炼学习,高职院校基层支部可以借助支部共建活动,集中部分党员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实训与培训资源,甚至企业的研究项目,进行专业方面研究,进一步促进专业建设;同时利用进企业的机会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党员、发展对象或者积极分子开展思政教育,与企业一道开展党建活动。

(8)以团队为基础组建支部。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类学科进一步分化、深化。在教科研过程中,课题项目的推进也进一步综合、交叉。当下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科技问题等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发展,需要团队集体攻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教研团队[8]。该团队的主要优势在于凝聚力强、团队发展的动力持续,规模适中,以团队为基础组建支部有利于教师个人与支部的协同发展。

3 结语

为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与专业协同发展的关系,需要认真剖析目前二者之间的现状,找出问题,以创新的举措去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支部思政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支部联建润“甘泉”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