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中文师范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经验及问题
——以韶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2022-03-17 05:17仲红卫邓秋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特色专业课程

仲红卫,邓秋华

(1.韶关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2.韶关学院 韶文化研究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当前,绝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或以培养师范生作为主要任务之一的地方综合性院校,是1999年“扩招”政策实施后由以前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而来。这些学校的师范教育大致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升本”之前。特点是所有专业都属于师范教育专业,但专业课程设置与已有的本科师范教育基本重叠,没有自身特色。第二个阶段是“升本”后的十余年。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努力充实学科建设内涵和提升学科平台层级,尽快向老牌本科院校看齐。因为学科评价的主要标准是以项目、论文、科研奖项等为衡量指标的学术产出,因而学校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各专业的师范性质大大淡化,有些甚至转型为非师范专业。第三阶段是近十年以来。由于中小学教师待遇的逐步提升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全面实施,师范专业开始由“冷”趋“热”,加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越来越倾向于对各高校进行“分类评价”,专业特色建设逐渐为各学校所重视。

本文以韶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尝试就地方院校中文师范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经验及问题作初步讨论。

一、建设路径:原则与实践

韶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1958年,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

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本专业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开始进入稳定的办学状态。1977-1999年,专业在办学层次上属于大学专科,学生培养模式与其他专科师范院校的相同专业高度同质,彼时既谈不上专业建设也谈不上学科建设。扩招政策实施以后,2000年专业“升格”为本科,此后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接受了学士学位授予评估,2007年接受了教育部的合格性评估,2015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综合改革专业,2017年接受了教育部的审核性评估,2020年被广东省教育厅遴选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在高等教育中,专业和学科虽然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潘懋元先生认为“学科是基于科学分类的知识系统;专业除文、理等基础知识外,基本上是基于社会分工的人才培养系统。”[1]这就是说,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知识的创造和生产,而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则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而言,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而专业特色建设,就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鲜明特色和自身优势。

专业特色建设是为了从更高层次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推动专业特色建设的关键,是依据培养目标遴选合理的建设路径。所谓合理的建设路径,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二是具有可行性,具体而言就是有相对较好的历史基础和有满足建设要求的教师队伍、教学设施等基本条件。三是可持续性,核心是校内外相关资源的长期供给。四是相对明显的特色,主要是在某一或两个向度上形成比较优势。

从上述基本原则出发,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观察和考虑,本专业确定将“两写一讲”作为专业特色实施建设。所谓“两写”,指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所谓“一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教学口语表达能力。选择的具体原因是:

首先,韶关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汉语言文学专业落实“应用型”的具体措施,就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特别提出培养学生“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写作能力不仅要求以中小学语文教师为未来职业的师范生具有较强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较宽广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具有较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要求。汉字书写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历来被认为是教师的基本功。在电脑键盘逐渐代替毛笔和钢笔、课件逐渐代替板书的时代,青少年汉字书写能力普遍下降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已经不仅仅是教师“基本技能”的需要,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承担起了文化传承的责任[2]。“良好的教学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教师各种良好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3]和写作在技能上更加侧重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不同,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求学生正确、准确使用概念和语法之外,还涉及到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在特定情境中的人际沟通能力等,而所有这些又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专业在培养学生“两写一讲”方面有较深厚的积淀和较好的教学条件。写作课和教师口才课是本专业的传统核心课程,一直都有专门的教学团队;2017年以后,在原有团队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由7名教师组成的汉字书法教学团队、6名教师组成的教师口才教学团队和4名教师组成的写作教学团队。三个教学团队先后出版过《教师口才艺术》《汉字与书法艺术》《领导与管理口才》《广告语言与审美文化》等教材。课程平台方面,“基础写作”早年曾是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的省级精品课程;2018年“汉字书法训练”和“教师口才训练”两门课程被省教育厅评定为在线开放建设课程,目前两门课程已经完成所有建设任务,在线学习人数均超过万人。为了加强师范教育,2020年学校将“汉字书法训练”和“教师口才训练”设置为所有师范类专业的必选课,同时投资接近400万元,建成了能满足全校师范生学习要求、硬件设施比较先进的汉字书法实训室和教师口才实训室。

再次,专业近几年积极引入社会资源,通过搭建校地协同育人平台为发展“两写一讲”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支持。创意写作方面,2017年与韶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韶关市文联”)签署了共建“文学写作实验班”协议,韶关市文联第一期投入资金8万元并安排本市知名作家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汉字书写方面,与韶关市书法家协会(以下简称“韶关市书协”)合作建设了“书法创研基地”,长期聘请市内书法名家担任外聘教师。教师口才训练方面,与韶关市演讲协会、韶关市中学语文研究会合作密切,除了外聘两协会的骨干承担教学任务外,还积极推动专业教师到两协会兼职,同时邀请其参与每年举行的学生辩论赛、公益广告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赛事。此外,还在乳源县教师发展中心、韶关市第一中学建设了两间“语文教师工作坊”,作为开展协同育人的校外基地。

如此大力推动的“两写一讲”最终会不会形成与兄弟院校的相同专业有所区别的专业特色呢?我们认为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因为固然写文、写字、教师口才等课程各校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在开设,但不同学校的重视程度并不相当。在广东省内,师范院校的领头羊华南师范大学是研究教学型大学,在实际运作上更强调以学术产出为主的学科建设。与韶关学院同类型的地方高校中,韩山师范学院侧重于学生古典诗词创作能力的培养;肇庆学院开设了书法专业,但没有有意识地将汉字书写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加以建设;岭南师范学院、惠州学院、嘉应学院等还没有“两写一讲”方面的详细规划。此外,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等非师范类院校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可能也会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因其出发点和目标皆与师范类专业不同,所以一般会重点发展“两写一讲”中的某一种而不会予以全面重视。总之,从目前的情况看,尚无其他兄弟院校将“两写一讲”作为专业特色而有意识地进行打造。

二、建设经验:效果与方法

回顾五年多的“两写一讲”特色建设,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进步:

一是教师的内部团结程度大为提升。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中,“团结”是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概念。“团结指的是人与人和(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依赖于被共同的情绪体验所强化的共有的道德情操和信念。这种联系比由合理的协议所确定的契约关系更为基本,因为,这种关系至少含有在支撑着契约的道德准则上的一定程度的意见一致。”[4]一方面由于学科内部的分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在内部管理上普遍不要求专任教师“坐班”,由此导致的一个可观察的后果,是教师之间的团结程度弱化。提升教师内部团结程度的方法当然不止一种,除了以制度为主的“硬约束”之外,通过设置共同的目标和强化教师的集体意识,从而形成相对自觉的内在“软约束”更为重要。在以研究为主要任务的高校,科研团队是在微观层面加强教师团结的主要方式。但在以本科生培养为主要任务的地方院校,由于普遍缺乏高层次学科平台和重大研究项目、有威望的领军人物等多种原因,科研团队能够发挥的团结作用并不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下力气建设好的教学团队,其效果在总体上要强于科研团队。从本专业的实践来看,至少达到了两种效果:一种是吸纳了部分学历比较低的教师,重新激发他们积极性。在地方院校也越来越强调学术产出且教师队伍日渐博士化的背景下,早期毕业的一些学历较低的教师因为研究能力不足而面临不断被边缘化的危机,以应用型课程为主导的特色教学团队建设则有效缓解了这部分教师的职业危机。本专业按照“两写一讲”组建的三个特色教学团队中,就有部分仅具本科学历和中级职称的中年教师通过参与建设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位置”。再一种是教师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自觉和密切。因为要集体录制在线课程、共同指导学生和研究建设中的问题,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更为主动、经常,过去常见的那种不叫不动、应付了事的所谓教学研讨基本上不再存在。

二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有了明显进步。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是基于“互联网+”而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在线课程相比,因为在线开放课程以新的方式“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5],因此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由于在线开放课程在建设中需要动员更多的资源和投入更多的资金,所以总体而言,其建设门数要大大少于传统精品课程。如前所言,由于争取到上级部门较充裕的资金投入和动员了校内外的有关力量,“两写一讲”中的“教师口才训练”和“汉字书法训练”两门课已经完成了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任务并自动入选省一流课程。在这两门课程的带动下,其他课程也积极组织团队开始建设校级在线课程,如文艺学团队正在开发“电影中的文学经典”、现当代文学团队正在开发“现代文学经典十讲”等。

三是特色人才培养的效果逐渐彰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6]。特色建设,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变现点就是人才培养的特色。经过几年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应用型为导向的特色人才培养效果正在不断显现:创意写作方面,已出版学生作品集《一座城市的花样年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季风专刊——文学创作实验班结业作品集》(粤内登字10042号,2021年6月),编印的学生作品集有《她们去了天井山》(2019年12月),学院学生刊物《蓓蕾》季刊已刊发20期。学生吴某在作家网和人民文学杂志社合作主办的“第五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大赛”中获得短篇小说一等奖,现已成长为签约作家。汉字书写方面,成立了“学生书法圈”团队,目前在册学员共有400多人。在2018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上,学生黄某的作品入展,同年其作品又获得江西省书法协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2020年学生蔡某、李某获“广东省大学生文化艺术展”一等奖,蔡某获“广东省第十二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特等奖;2021年学生庞某获教育部“第三届笔墨·中国书法大赛”一等奖。教师口才方面,2015年学生团队获“华南地区大学生汉语词汇溯源解义竞赛”一等奖;2017年学生团队获得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青春中国梦·2017南粤大学生语言艺术节”经典诵读大赛非专业组一等奖2项;学生陈某2018年在《青年文摘》杂志社主办的“随锐杯”全国作文和朗读大赛总决赛中获得金奖,2020年又在广东省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诵读中国”中获得三等奖。

总结五年多来的经验,最主要的方法有如下两条:

第一条,要紧紧抓住课程建设这个“牛鼻子”。“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基础建设。”[7]专业建设的本质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主要依赖于教学;教学又以课程为关键——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两个方面,主要是通过课程扭结在一起的。推动专业特色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推动建设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好作用的特色课程。众所周知,像创意写作、汉字书写、教师口才这类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是被严重边缘化的。要推动“两写一讲”,就要推动此类课程从边缘向中心移动。怎么推动呢?本专业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活动课程化,另一件是课程现代化。

活动课程化,就是把原先被视为“第二课堂”的学生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转变为正式的课程。将学生的课下、课外活动转变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正式课程,这可以产生两个好处:从学生方面来说,既形成了强制要求,同时也积累了学分;从任课教师方面来说,所付出的劳动可以计算为课时,从而转变为学校承认的“工作量”。在这个思想引导下,从2017年开始,专业原先开展的“第二课堂”中的部分活动,主要是书写训练、口才训练和被命名为“112工程”的读写诵训练,被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相应模块而进入“第一课堂”。实践证明,因为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了照顾,所以两方面的积极性也都得到了提高。

课程现代化,就是推动校级以上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近年力推的课程改革。《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本专业抓住这个机遇,在校内率先成功申报了两门省级建设课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二条,要特别注意平台建设。平台有两类:一类是基于申请而由政府有关部门立项建设的平台,即所谓纵向平台;另一类是基于协议而由高校与地方特定机构协同建设的平台,即所谓横向平台。平台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获得“名分”和资金。“名分”常常与专业考核挂钩,有助于提升专业的“地位和影响”;资金则解决了建设最重要的投入问题,毕竟没有投入任何建设都很难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纵向平台不必多说,因为各学校、各专业都在积极申报。本专业平台建设的主要经验,是积极推动项目支持的校地协同平台,通过争取项目解决资金问题。以成绩最好的“创意写作”为例:2017年与韶关市文联共建的“文学写作实验班”争取到8万元资金用于学生采风、作品指导等活动,目前正在洽谈第二期合作;近两年又组织学生承担了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我讲我心》、中共南雄市委宣传部《南雄红色革命故事》、韶关学院教务处《把事业写在粤北大地上》三部书稿的写作、修订任务,实际获得资金14万元;又与东莞市雄旭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每年支持学生刊物《蓓蕾》2万元的协议。在学校建设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这些资金对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写作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问题:师资、学科和普惠性

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以“两写一讲”作为专业特色进行建设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师资问题;二是学科建设问题;三是普惠性问题。

虽然“两写一讲”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但是因为主要课程没有被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属的二级学科目录,在地方院校教师队伍也迅速博士化的背景下,建设一支愿意投入且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成为首要问题。首先,博士们都是基于某个二级学科的博士,“术业有专攻”,绝大多数人本身在“两写一讲”方面的能力并不强,不能胜任这类应用型、实践型的课程。其次,由于这些课程的成绩更多地体现在指导学生上,在学术产出方面的成果几乎没有,多数博士出于职称评审、个人业绩等需要,不愿意从事这样的“边缘性”教学任务,即使勉强接受了任务安排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本专业目前的情况是:校内教师主要依靠一些早年毕业、在学术研究上追求较低的编制内教师。这部分教师由于学术基础薄弱,对自身的职称晋升已不抱希望,只要在教学工作量计算和绩效分配上“不吃亏”,愿意将精力投入在此类教学任务上。校外教师则以外聘行业专家为主,但是因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和课时费较低,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也不高。

推动“两写一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度比较低。学科以知识生产为主要任务。在评价学科时,高层次的学术论文、学术奖励、学术项目等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与“两写一讲”相联系的课程,如基础写作、创意写作、应用写作、汉字书法、软/硬笔书法、教师口才、演讲与口才等等,不仅没有可能获得重要的学术项目和学术奖励,就连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也几乎没有希望。在中国目前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学科建设的成效与学校声望、学校主管部门的资源分配、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等密切相关,所以各大高校不论层次高低都在尽力推动。如果专业建设方向与学科建设方向一致,专业建设的成果可以为学科建设所用,当然两全其美。但是如果关联度不高,比如“两写一讲”,那么在推动中就会遇到能不能走得远的问题。

最后,还有特色建设如何真正普惠到专业全体学生的问题。虽然我们将“两写一讲”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最低学分要求,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习。但是毋庸讳言,这种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我们不可能指望大多数学生经过32个学时的学习就产生理想的效果。实际上,为了取得更多的显性成果,本专业从学生中专门遴选少数人组建了特色团队,成果主要由这些特色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产出。这就是说,只有少数学生在特色建设中获得了收入、奖励、项目、名誉等较大的收益,而未被纳入特色团队的绝大多数学生的收益仅仅体现在课堂学习和获得学分上。以何种方式有效扩大普惠面,使更多的学生在专业特色建设中获得更多受益,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两写一讲”是本专业根据自身历史及条件深化育人方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动尝试。几年的实践证明其在推动专业特色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希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组织者自身能力的提升,上述诸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特色专业课程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医的特色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