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策略探究

2022-03-17 04:12李克诚甘肃省庄浪县阳川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名著微课文本

李克诚(甘肃省庄浪县阳川中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但是,从当前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阅读学习状态,阅读视野较窄,阅读内容也局限于语文教材,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没有阅读积极性,阅读知识面也有待进一步拓宽。基于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丰富现有的阅读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积极的阅读情感体验,活跃阅读教学氛围,从不同方面入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创设阅读情境,唤起阅读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应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文本内容,这种授课方式很难渲染出文本中的意境,不利于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为了改善上述阅读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相整合,利用多媒体呈现与阅读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这些多媒体资源均是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的重要教学资源,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出与文本内容相符合的意境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在一定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驱使下会自主地走进文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时,由于古人的生活环境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古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只能依靠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的方式。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境,引领学生融入李白思念友人王昌龄的情感氛围中。教师可以根据这首诗的情感特点播放凄凉、哀婉的背景音乐,配以相同意境的图片,让学生听到鸟儿的哀鸣,看到柳絮的飘落,从而唤起学生哀愁、凄婉的情感体验。然后,教师可以随着音乐节奏用低沉的语调诵读这首诗。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将画面、音乐与诵读融为一体,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全身心地走进生动的情境中,深刻理解这首诗传达的情感和蕴含的深刻含义。

二、应用微课教学,活跃阅读课堂氛围

微课是一种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高度融合的新型课程形式,它在教育领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微课的合理应用,将微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突破教学难点。在阅读课正式开展之前,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在设计微课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融入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资料,并插入相关的音频、视频。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下册《出师表》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微课,并根据微课具体内容展开阅读教学。为了全面保障微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将微课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实现以微课为典型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文化大百科》节目中有关汉中武侯祠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跟随主持人的讲解了解《出师表》的创作背景及诸葛亮的生平,激发学生学习《出师表》的欲望。其次,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可以继续播放微课,微课内容选自《三国演义》影视片段,该片段为诸葛亮扮演者对《出师表》的旁白诵读,有助于学生融入历史情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体跟读视频,使其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和朗读情感。

三、开展听读活动,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当前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更多地将学生的阅读内容局限于教材阅读和有限的课外读物,导致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不仅要加强课内阅读教学,还要注重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外阅读教学内容相整合。以开展课外名著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名著的音频资料,并制订长期的名著听读教学计划,将听读计划落实到学生的碎片化阅读中,让学生完成由“听”到“读”再到“思”的阅读过程,为学生的深层次、高质量阅读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时,教师先在网络上下载《骆驼祥子》的朗读录音,利用每天的早读课时间开展听读名著活动。听读教学共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略读。教师在每天的早读课时间播放两章节内容的听读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厘清故事情节,分析小说中的人物特点。第二阶段,细读。教师在每天的早读课时间播放一章节内容的录音,让学生着重听小说的重要情节,完成摘抄好词好句、画出情节思维导图、分析写作手法、研究小说主题等阅读任务。第三阶段,评价性阅读。在学生略读、细读完名著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撰写读书心得,分析祥子的悲剧成因,品味老舍的京味语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听读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喜欢上名著阅读,做到听、读、写、思的融合。

四、创新协同阅读,促进阅读互动交流

阅读教学应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群体阅读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了提升协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阅读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利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搜集更多的阅读学习资料,将传统的阅读教学从“以课本为主”转变为“以资源为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以及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昆明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雨季特点等相关资料,利用课下时间自读课文,并在课堂上汇报自学成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从昆明雨季花果、雨季人物和雨季事物的角度分析这篇散文,理解作者“想念昆明的雨”这一细腻情感。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查阅了作者在昆明的生活经历,进而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本,让自己对文本的阅读视角更加宽广。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后,可以开展小组协同阅读,针对自己在查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深化阅读理解,提升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并实践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路径,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应用微课教学、开展听读活动、创新协同阅读,让学生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名著微课文本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