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2022-03-17 03:16何鹏飞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大学生

何鹏飞,杨 薇

(1.莆田学院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2.兰州工业学院 基础学科部,甘肃 兰州 730050)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劳动和劳动教育,紧密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并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现路径、支撑保障”,进而为高校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阐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并细化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对高校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给予专业指导。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最终生成是一个线性的逻辑过程,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精心引导和栽培。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成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

1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起始范畴和核心范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劳动为出发点和主线,指出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强调“有目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才使人与动物得以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直接创造和积累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最终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劳动必然需要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协调,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烙印与社会特性。马克思通过分析无产阶段的劳动现状,深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现象,强调通过科学的劳动教育使广大无产阶级深刻理解劳动的本质,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劳动这一武器来反抗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统治[4]。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始终坚持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而成就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是帮助“无产阶级及其儿童”保持阶级属性的重要法宝,提倡从小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引导“无产阶级及其儿童”明白“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5]。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的成功转化,列宁立足苏联生产劳动的实践经验,在吸收借鉴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理念的基础上,提出许多创造性的劳动教育观点。在《在全俄各省国民教育局社会教育处处长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中,列宁对资本主义教育弊端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应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以培养更多合格的无产阶级劳动者,才可以更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列宁的倡导下,1917年颁布的《统一劳动学校宣言》明确提出要在苏维埃学校实施“免费的综合技术教育”,帮助青少年学习和掌握劳动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中强调必须将劳动教育列为培养进步青年的必然要求,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青年团只有通过和“工农共同劳动”才能顺利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此外,列宁积极鼓励各地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光荣传统至今仍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独联体国家保持着。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十分重视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念。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期,毛泽东便认为传统教育存在不重视劳动的“缺陷”,强调应将理论学习与劳动学习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深厚的劳动情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根据地文化教育”应将“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以便使广大中国民众均可以享受到文明幸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教育思潮开始涌入,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弱化。针对这一现象,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教育仍然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应坚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充分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劳动,其紧密围绕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

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它主张以劳动的方式对主体进行教育,从而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劳动教育并非只是劳动和教育简单的叠加,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有机融合和相互渗透的,是主体身心嵌入其中并指向主体劳动知识获取、劳动技能掌握、劳动素养提升的教育活动。

1)传承热爱劳动社会风尚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正被逐渐替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人过度依赖科技,忽视了劳动的重要价值,产生了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从“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热爱劳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流传至今,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成为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提出必须“坚持崇尚劳动”,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倡“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仍然需要传承和弘扬热爱劳动的良好社会风尚,汇聚起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重要来源,对传承和弘扬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高校通过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得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使大学生成为热爱劳动社会风尚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从而让热爱劳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6]。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立德树人可谓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教育价值追求,绵延不断,源远流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开展劳动教育以隐性、显性的育人方式促使大学生得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筑牢了立德树人任务的基石[7]。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得以实践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坚定信念,树立勤俭奋斗、踏实奋进、身体力行、乐于奉献等美好品德,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热爱劳动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许多青少年忽视甚至嫌弃劳动,出现“不想、不爱、不会”劳动的现象。鉴于此,高校通过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劳动 “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要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必须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恰好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首先,助修美德。大学生通过接受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得以深刻认识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使他们直观感受到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其次,汲取智慧。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是中国人民热爱劳动的有力见证。高校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汲取传统劳动思想的精华,不断提升自身劳动素养。再次,增强体质。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劳动而“四体不勤”,通过劳动教育使大学生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在实践中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锤炼。最后,助育人心。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大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遵循客观规律创造美的过程,并且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感知,从而实现美育的效果。由此可见,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高校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为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实现产业创新升级以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重视人才队伍培养;从国内看,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各地竞相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将“四新”经济作为区域经济转型与换道超车的重要驱动力,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建设一支爱劳动、会劳动、能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以便更好地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大学生是劳动者大军的重要来源,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创新意识,而且可以在劳动实践中增强才干,培养出具备知识、技能、创新于一体的优秀大学生,从而将大学生由潜在的劳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资源优势,使他们成长为推动社会改革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驱动力量[8]。

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

1)主要使命: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就难以解决方向和动力问题,就难以继续前行。劳动价值观念是劳动者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思想态度,是衡量劳动者劳动素养和劳动情怀的重要标准之一,直接关系到劳动者今后的劳动实践表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智能科技与物质富足的环境对广大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影响深远,一方面可以帮助青少年体验美好生活,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他们出现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认知偏差。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大学阶段是劳动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塑造不仅关乎个人发展,而且事关国家兴衰和社会发展。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着力解决好大学生对劳动本身的理解和认知,引导大学生强化“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认识,并自觉将思想观念内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只有树立“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才能“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劳动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2)重要任务:端正大学生的劳动态度。

劳动态度是在相应劳动价值观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劳动实践,从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对待劳动的心理倾向。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热爱劳动”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一种基本劳动态度,是新时代人民群众走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出现轻视劳动、不愿劳动的消极心理,错误地认为认为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甚至蔑视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上述诸多现象,归根到底是对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是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的直接反映。劳动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大学生体验劳动价值的过程,端正大学生自身的劳动态度,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应积极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在各种类型的劳动实践中亲身体验劳动甘苦,树立珍视劳动、积极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态度,让中华民族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劳动态度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9]。

3)现实目标: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才”,只有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国才可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优势[10]。伴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才强国”战略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在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重要来源,通过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可以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助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方面,高校要优化劳动教育方式,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学校可以通过选修、辅修、讲座等方式组织大学生进行扩展学习,深化大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同时,还应强化劳动教育实践,使大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得到锻炼,有效发展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另一方面,高校要强化大学生学科学习,使大学生术有专攻。“知识无边界,学问无止境”。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校重视培养术有专攻的大学生,学校应强化学科教学帮助大学生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夯实劳动基础,提升劳动技能,使学科专业知识与劳动知识技能得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未来向度:凝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国家层面而言,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来源,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还应怀揣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大义,明确劳动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可以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高校必须把握育人导向,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从而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报效国家,奉献社会”。随着社会逐步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将被大量替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人过度依赖科技,导致传统劳动伦理被不断消解,使得一些大学生在劳动价值取向上出现自我倾向,弱化自身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将凝聚中华民族复兴磅礴力量作为未来向度,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将个人成长、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人才力量。

4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1)注重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成员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有目的、自觉地对子女开展劳动教育,从而帮助子女塑造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行为。但是,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当前许多家庭并不重视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必须不断优化家庭劳动教育,注重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家校协同提升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首先,父母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劳动,并积极鼓励大学生主动参加日常活动。目前,许多家长仍然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面临升学就业等社会压力,许多家长在学生家务劳动过程中扮演代替者角色,导致许多大学生被过分宠溺,成为不会劳动、不想劳动的巨婴。因此,家长们必须主动转变教育理念,要求大学生在家应主动参加日常家务劳动,而家长则由代替者转变为参与者、指导者和协助者,营造生活化的家庭劳动教育氛围。其次,要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不断优化家庭劳动教育方式。目前,一些家长在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时,只注重劳动成果而忽视教育方法,难以启发大学生深刻领悟劳动的魅力。因此,高校应将家庭劳动教育纳入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网络、家访、书信、家长学堂等方式和家长进行交流,引导家长创新家庭劳动教育理念和方式,从“命令式”“呵斥式”向“启发式”“渗透式”转变,进而不断提升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家长应身体力行,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家风家教的重要作用,要求“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从而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家长是孩子培根铸魂的奠基者和启蒙者,家长在家庭劳动教育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付诸实践,和孩子一起劳动,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注重发挥高校劳动教育的主导性作用。

高校必须重视并科学部署、扎实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充分发挥自身“劳动教育主体责任”的主导性作用。首先,优化劳动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作用。学校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而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将大学生劳动教育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严格根据相关要求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实现劳动教育回归课堂。同时,其他课程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充分挖掘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劳动价值理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适时融入,让劳动必修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同向发力,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走深走实”,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其次,丰富劳动教育方法,提升劳动教育实效。高校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还应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方法,力争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着力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加大实践育人力度。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这就要求他们应躬身实践[11]。因此,高校应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组织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通过参与劳动实践磨炼意志、厚植情怀。第二,凸显文化育人功能。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凸显文化育人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强化学生劳动精神。因此,高校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劳动教育元素,将这些劳动教育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劳动教育内容,以文化涵育大学生劳动品德。第三,发挥评价育人作用。高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严格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构建劳动教育多元评价机制,通过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对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后,配齐劳动师资队伍,打造过硬教学团队。高校应严格按要求尽快配备劳动课专任教师,同时聘请相关领域的优秀人士来校担任劳动教育必修课兼职教师,保证学校劳动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3)注重发挥社会劳动教育的支持性作用。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广阔性、丰富性、深刻性特点,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延伸。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社会对大学生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支持性作用。因此,社会必须要有所作为,才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首先,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劳动教育是一种协同教育,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可以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保驾护航。其次,要加强党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充分调研论证,制定切实方案,拿出务实举措,统筹推进实施,为顺利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工厂等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向学校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生参加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同时给予这些社会组织必要的物质奖励、税收优惠和精神奖励,共同支持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和观摩。再次,要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的支持性作用。企事业单位作为直接的生产、劳动单位,具有不同类型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场地,可以为广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实践平台。一方面,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方便条件,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并且还可以为大学生劳动实践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从而更好的支持学校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应注重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企事业单位作为培育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第一现场,应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这一文化优势,定期安排本单位的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走进校园,通过现身说法的典型教育影响学生,实现用劳模文化熏陶人,用工匠文化感染人,让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引导作用。大众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大众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正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方面,大众媒体应通过各种方式向大学生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价值和意义。大众媒体要勇于承担时代重任,利用各种媒介向青年大学生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劳动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应不断拓展宣传渠道,重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抖音、微博,以贴近大学生的方式报道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先进事迹。例如,我们应该积极宣传参加抗疫的“90后”“00后”榜样事迹,突出榜样人物的先锋引领作用,引发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切实地将劳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注重发挥自我劳动教育的内生性作用。

高校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都必须要通过自我劳动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主动、自觉地接受、认同和践行,才可以使劳动教育得到有效实施。但是,许多大学生仍然存在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自我劳动教育的内生性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面对这一现状,大学生必须要立足生活,加强自我劳动教育,主动担当起建设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首先,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观念是在相应劳动价值观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劳动实践,从而形成的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方面,提高自我认识。《吕氏春秋·自知》有言:“败莫败于不自知。”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深入认识和理解自身所倡导的劳动观念,看其是否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一致,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另一方面,不断自我完善。高尔基强调: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是个体基于自我认识,按照社会现行的劳动价值标准,不断对自身劳动观念进行完善。因此,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前提条件下,还应根据自身不足和形势发展进行自我完善,从而最终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愿意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为祖国和人民而不懈奋斗的劳动使命观。其次,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但是,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时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循序发展的过程,必须经过大学生个人的努力才可以养成。在思想上,大学生要对劳动习惯提出要求,不断增强个体进行自我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在实践上,大学生对劳动习惯提出要求之后,还应合理安排和规划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去感悟劳动的魅力,并将热爱劳动转化成为行动自觉。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还应做好自我监督,除了时刻提醒自身进行劳动之外,还应不断处理劳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使劳动的自我践行得以顺利进行,助力自身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最后,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劳动技能。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除了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更需要扎实的劳动技能,才可以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一方面,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现代劳动技能,除了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之外,还应积极参与各种不同类型的劳动技能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最终生成是一个线性的逻辑过程,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精心引导和个人的自我努力。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传承热爱劳动社会风尚的客观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要手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高校劳动教育的主导性作用、社会劳动教育的支持性作用、自我劳动教育的内生性作用,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本质、价值和方式,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成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大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