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孝亭
(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化了地理课程的育人导向,凝练了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标准以及教学实施与评价之中。因此,要求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育人价值及目标要求要有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本文以区域认知为例进行解析。
地球是一个表面积达5.1亿平方千米的巨大星球,“地球表面没有两个地方是完全相同的”,形象地告诉人们地球表面是极其辽阔且复杂多样的。如何认识如此巨大、复杂多样的地球表层呢?地理学家认识到,地球表层范围太大了,可以采取将其区划成便于研究的较小区域(或块块)的方法加以认识;“地球表面没有两个地方是完全相同的”“但整个世界的组成部分的某些重要特性有其内在的相似性,又有不同于周围地区的独特性”,因此,可“将地球表面复杂的现实状况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部分”——即不同类型的区域来分别加以认识。可见,划分区域是为了方便人们进行空间概括,从而便于理解地球表面的复杂多样性。《地理学与生活》将地理学中的“区域”与历史学中“年代”做了这样的类比: 区域相当于历史学家的“年代”或“时代”的空间等价物,它是一种把极其复杂多样的地球表面划分为可识别组分的策略。这一策略“旨在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样性井然有序”。因此,课标对区域认知做了这样的界定:指人们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从空间—区域的视角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对学生在地理思维方式上的学习要求。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视角是一个框架,可以用来解释经验、事件、地点、人、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含义。地理视角为提出和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评估行动的后果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地理学与人类经验的空间维度(空间和场所)相联系。
空间视角为提出和回答诸如“它在哪里?”“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等具体问题提供参考框架。据此将空间视角定义为,在观察现实世界时,着眼于事物、现象背后的地理空间因素,根据具体地理空间背景认识问题的独特视角与思维方式。在一般意义上,从空间视角看问题,是指在认识区域地理环境时,习惯于从空间格局(如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空间组合等)的辨识,空间联系、空间过程等的解释、说明、分析等来认识世界。在初中地理阶段,要重点关注如下空间视角的培养。
即从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位置关系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培养的重点在于,在引导学生描述地理位置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地理位置进行分析、推理。分析、推理在认识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上,又有不同的维度与路径。例如,从空间位置与水分、热量等关联性的角度观察、认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从一地与具有经济意义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等的关联性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人类的经济活动等。
即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排列状态及其规律性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培养的重点在于,在概括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景观特征等的基础上,从空间地理事象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和空间组合,以及其形成原因与机理等角度认识与思考问题。
即从地理事物和现象间的空间联系与区域内地理要素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交流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培养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具备从“调和”“互关”“因果”的视角看联系的意识与习惯,善于从地理要素之间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的空间交流特征,认识要素间的联系、区域间的联系、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人与地的联系、因果之间的联系等。
即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演变与时间进程、动态变化等相关联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培养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具备从“动态视角”看地理过程的意识与能力,从时段划分、不同地理过程的驱动力分析、不同地理过程的标志性特征的辨识、不同地理过程的地理意义的分析与概括等角度,认识与思考问题。
显然,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初中学生实在是太高了,因此课标用“初步形成”来加以限定,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从空间视角看待和分析区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强调了该项要求需要把握的尺度:不宜超过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能“初步形成”就可视为达成预期目标了。
从区域的视角看问题,是指理解人们划分区域是用来解释地球的复杂性的需要,习惯于尝试通过使用地图、心理地图划分区域来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善于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概括、比较、推理区域的特征、差异与联系。
“把世界划分为区域”,通常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以“尺度大小”为划分基准,将世界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等“不同级别”的区域;二是以“地理事物的基本属性”为基准来划分“不同类型”与“不同功能”的区域。“不同类型”的区域如气候区、地形区等自然区域,语言区、行政区等社会文化区域,工业区和农业区等经济区域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如城市里的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等,还有为了某种或某些特殊目的而组成的区域,如地表水资源富裕与匮乏地区所组成的调配区域或为了环境保护而改善某种再生资源的质量所组成的功能区等。
在探寻地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序、规律时,区域视角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区域就是地球上显示了重要元素的内部一致性与周围地域的外部差异的地方”。人们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筛选区域的特征,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发现区域之间的关联,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去发现、总结地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序、规律,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复杂多样性的理解。筛选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域关联,认识区域发展的条件、问题与发展方向,都要用到区域视角,通过借助地图、图表以及信息技术等手段,从中获取相关信息,得出结论或用以进行空间表征。因此,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还应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经历解决有关总结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域关联,认识区域发展的条件、问题与发展方向等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透过区域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中学生而言,知道区域是怎样被划分出来的,懂得划分“区域”是认识、解释、概括空间的需要,尝试在地图上通过“划区”这种认识方式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是体验划区认识的重要方式和路径。因此,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就应当要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体会 “划区”是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置于特定空间加以认识的意识、习惯与思维方式。
对区域认知的育人价值,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其一,有利于学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划分“区域”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认识地球表层复杂性的方法,划区认识的本质是将“地球表面复杂的现实情况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部分”,认识区域的基本途径是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与概括,认识区域的基本目的在于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样性井然有序”。其二,有助于引导学生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认识区域,通常要涉及认识区域的特征,比较区域的差异,分析区域间与区域内的联系等内容,认识这些内容是有其认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的。例如,认识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要选择适宜的地形图,从地势的倾斜状况(对一个区域内不同地方的相对高度大小进行比较)、地势的起伏状况(对一个区域内不同地方的相对高差大小进行比较)、地形类型的构成状况(对一个区域内各类地形构成比重大小进行判断)、地形的空间排列状态(各类地形在一个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况的描述)等若干方面把握区域地形的特征。其三,有利于学生学会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学生能够为赞同或质疑某一区域决策提出相关论据,较全面地评析某一区域决策的得失,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提供人们如何针对区域发展的条件、问题与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区域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的情境,进而引导学生评析这些对策措施的合理性与不足。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人们所提出的区域开发利用的措施、对策等,能够秉持正确的地理观念和一定的评价依据对其合理性与不足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在课程目标中,目标3对区域认知“达标”水准进行了如下规定:“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地球上有人为划分的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征,不同区域之间会产生联系;能够运用多种地理工具获取区域信息,归纳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理解区域联系,初步形成从空间—区域的视角看待和分析区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进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其中,“初步理解地球上有人为划分的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侧重对 “划区认识”方式的理解。需要学生知道所认识的区域是人们根据认识的需要划分出来的。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要求,需要创造情境和机会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进行“划块(区)”的练习。当然这种“划块(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通过确定具体指标的“划块(区)”。而是像课标中给出的学习活动参考示例“通过‘划区(块)’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那样,在图上根据颜色、方位、疏密等易观察的明显特征进行“划块(区)”,进而认识划分出的“块(区)”的特征,发现和总结相应的地理规律。
“能够运用多种地理工具获取区域信息,归纳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理解区域联系,初步形成从空间—区域的视角看待和分析区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该项目标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运用多种地理工具获取所学习区域的信息(工具运用及其目的)——依据获取的信息来归纳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理解区域联系(要学习的核心知识)——形成从“空间—区域”的视角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培养的地理思维方式与能力)。其中,“能够运用多种地理工具获取区域信息”强调在学习与认识方法上要达成“运用多种地理工具”的培养目标。其中的地理工具包括地图(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地球仪、地理图表、航空和其他照片、遥感图像、地理信息技术等,运用的重点在于“获取区域信息”。
“归纳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理解区域联系”既有对核心知识的明确界定,又对学习这些知识的“行为”层次提出的明确要求,能够“归纳”“比较”与“理解”。初步形成从空间—区域的视角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对学生在地理思维方式的学习要求。在一般意义上,从空间视角看问题,是指在认识区域地理环境时,习惯于从空间格局(如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空间组合等)的辨识,空间联系、空间过程等的解释、说明、分析等来认识世界;从区域的视角看问题,是指理解人们划分区域解释地球的复杂性的需要,习惯于尝试通过使用地图、心理地图划分区域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善于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概括、比较、推理区域的特征、差异与联系。显然,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初中学生是重要的目标导向,课标用“初步形成”来加以限定,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从空间—区域的视角看待和分析区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强调了该项要求需要把握的尺度:不宜超过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能“初步形成”就可视为达成预期目标了。
“能够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进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是对学生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所应具备的情感、观念、态度、价值观等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目标要求。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具体体现在对家乡的认知与依赖,对国家的认同、忠诚与热爱。地理学科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重要阵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是由家乡、祖国等对象引起的。只有感悟乡情、地理国情、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才能产生家乡认同和国家认同。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诸如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和优越性,家乡与祖国经济发展,与领土、领空、领海权有关的内容,以及资源、人口、民族、生态文明等内容,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与感受乡情、地理国情,产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的认同、忠诚与热爱。“增进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是“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地理课程将“增进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作为课程目标,就是要以目标这样的“刚性要求”,精选和配置有助于“增进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的地理课程内容,探寻在地理教学中有机、自然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