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维佳 秦 放 翟 悦
(大连科技学院数字技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052)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从高能耗的状态进入到低能耗的经济状态。绿色发展经济打造依赖于全社会参与,提高政府、企业与民众三方的工作的协调性。生态保护于经济发展两者不是必须对立的,要从顶层开始设计整体规划,这样会有助于大连绿色环境的建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协调。智慧环保不等于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不代表经济停摆,“四位一体”有机融合是“经济发展支持下的绿色发展(监测、预警与防控)全过程”。
1.2.1 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防控割裂,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割裂
中国保护环境的观念偏于保守,实行“一刀切”管理制度,这样不利于协调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一旦将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立化,则无法建立有效的环境监控预防机制。一个地方的经济不发达,无法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引入环境污染的企业发展当地经济则又会造成环境恶化,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良好的保护环境机制必须牢牢抓住监测、预警与防控三个环节。依靠监测为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科学使用预警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整体形成有机的防控链条,这样才能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实现当地的经济发展。
1.2.2 区域立体网格化监测技术亟须加强
使用传统的近地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是检测单点环境,但是无法追踪环境问题,不能准确追踪源头,摸索环境污染趋势。所以将环境监测划分成区域,进行网格化检测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依靠准确的数据才能更好进行推测污染迁移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精准防控环境恶化。
1.2.3 建立互通、互联、互用、互补的数据共享平台
环保企业可以依托新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提升技术提高环境监控的效果,可以实时获取环境数据,企业之间可以互通有无,将信息利用率提升,形成一种快速便捷的信息环境。
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整个业务过程的分析获取智能环保服务模块划分,对环保服务功能模块化处理后可以进行服务模块自由组合与拼装,从而实现了精确度高的个性化智慧环保服务体系。
本文依托“三元协同”“四位一体”智慧治理服务模式,将智慧环境、指挥管理、智慧经济、智享生活、智慧感知和智慧人群6项服务内容进一步分析整理为协同治理“6+1”服务体系,包含点源排放监测体系、环境质量预警体系、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环保业务管理体系、基础支撑体系和环保社会服务体系六大业务应用模块和环保大数据体系,并辅以监测网络完成搭建。
本文分别针对协同治理环保体系中的应用场景进行业务功能的模块化设计,具体方法通过环保应用功能需求域分析,分析各个环保业务功能与需求元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性,再利用模糊的设计概念通过传递函数或其它方式使之具体化,从而可获取功能需求域模型。
大连市地方环境协同治理业务功能需求是业务服务模块化设计的关键因素,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业务功能的终极目标。分析监管需求和服务的关系可通过功能需求映射进行辨识,对功能需求进行关联分类挖掘分析,根据挖掘结果设计业务模块划分。
根据模块化分解和关联过程,本项目分别从投入、过程、产效三方面进行绿色经济驱动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模式构建,由资源投入能力、融合应用水平、协同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效益四大维度构建,形成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评价要素体系。其中,资源投入能力属于投入,融合应用水平和协同创新能力属于过程,经济社会效益属于产效。绿色经济驱动下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评价要素体系包括目标层、维度层和要素层。
3.1.1 业务协同化
数据中心运平台是一个复杂的项目,需要处理不同主体之间的业务,确定协同化环境监督办法,建立环境应急的机制。想要提升处理多个业务的协同效率必须摸清业务之间的关系,调整好业务管理的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向政府相关业务的工作,提升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实现公众的环保需求。
3.1.2 资源共享化
整个环境监控预防的系统一定要重视资源的共享。环境污染一旦发生不会局限于某个固定的区域,会影响多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对环境进行监控的有效方法就是依靠大数据技术采取数据,并通过一定的模型演化推导环境污染的根源所在,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环境污染重点区域的棘手问题。
3.1.3 决策智能化
要提高对某个区域环境的预测准确性,必须建立在可以实时掌握该区域当下的环境质量真实数据。并依据准确的推测结果对即将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一些修正,比如某个区域出现环境质量变差的信号时候就要进行对重污染企业进行限批、停产及关停的强制手段。准确核算区域环境资源容载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3.1.4 信息透明化
通过政务外网网站、企业网上办事大厅及环保APP软件等技术手段,构建政府、企业及公众沟通的桥梁。提供面向排污企业、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环境信息服务,实现从原来单一的信息发布窗口和行政审批窗口到提供数据服务、接受监督、体现互动交流的公众服务平台的转变。
结合大连市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需求,按照“服务需求、应用主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的原则,提出“智慧环保”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思路:包括环境政务管理平台、环境监测管理平台、环境质量预警平台、环境风险预警平台、环境风险防控平台、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和环境公众服务平台等,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环境信息统一监管、统一应用、统筹规划、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 加密监测+网格化监测
建设多主体联网的加密监测网+网格化监测网。通过“线上千里眼、线下网格员”的综合布局实现环境监管的天罗地网,通过线上监控和线下监管联动,促进环保执法溯源明确、反应及时、处理快速、监督有效。
3.2.2 政府统领+企业治理
将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网格化监管、企业信用评分等进行排名,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强化各级属地责任、环保部门综合监管责任、行业部门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等,促进治污有效落实,从而使环境质量整体好转。
3.2.3 环保大数据融合
通过大数据分析、数值模型等有效手段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对环境质量预报预警、溯源及应急指挥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并通过建立健全网格化监测监管系统,促使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及社会服务效能。进而实现工作工程可监控、全程可追溯、公众可监督,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平台。
大连市地方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的实施,是以绿色经济发展为基础,将空气、水体、噪声、污染源等环境污染数据进行实时联网采集,并基于跨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的理念和机制,实现社会数据与环保数据的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框架和庞大的底部数据资源层,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最基础的数据资源。同时,协同治理模式将补齐大连市环境监测、监管和信息化建设的短板,建立包括多元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服务、突发事件预警监测网络服务和管控平台在内的国内一流智慧环保系统,满足考核指标细化和下发到镇街的需求,实现环境污染防治的精细化和高效化,提升环境监察和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