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应当学会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会应用与年龄发展相吻合的现代化资源展开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纲要》的要求充分说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有着及其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也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目的和手段,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既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要求,同时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首先要做到科学分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组织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需要认识到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前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分组学习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师大多采用“前后桌”或者“自由分组”的形式,这样分组不仅不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彰显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还有可能反过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应当综合考虑,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着眼点,遵循“组内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学生小组进行科学的划分[1],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其次要充分发挥合作的精神。在某些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某个学生占据了主体地位,其他学生变成了“旁观者”,并未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其中。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在学生中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和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为高质量的教学打好基础。
再次要把握好小组学习的集体与个体的矛盾性。
小组合作是通过集体讨论、探究、互补的方式进行的集体学习,是通过集体来完成个体无法或者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要关切和注意到个体的差异,也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关爱与呵护。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集体智慧与个体优势的有机、有效融合,对学生个体的独立见解,要多加爱护和鼓励。
其一是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各小组组员间的协调和配合保持顺畅,以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最大化地收获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从而切实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在分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情况有综合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兴趣小组或任务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互补,各展所长。其次,在分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个小组之间的综合实力,保证各小组的实力基本均衡,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时,可能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将任务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此时教师就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分组,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展开积极的交流,还可以切实激发各个组员的探究欲望,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更加顺利,达到最佳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灵活的分组,打破以往的单一模式,科学优化和创新小组结构,进一步强化各个组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良好生生关系的建立打好基础,促进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并顺利达成课堂学习的相关目标。
其二是注重过程,提高意识。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开展小组学习前,应当对学生小组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并对合作过程给予高度重视,强化对学生小组的管理,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切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价值[2]。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并将之作为合作任务或探究任务的出发点,以确保各个小组都能够在分工学习、合作探究中完成相关任务,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此外,教师还应当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的监督和协调,及时处理和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各个小组进入深入探讨阶段时,教师有必要适时介入,实时掌握各个小组的项目进展情况;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应当及时予以帮助或指导,保证小组合作探讨的顺利进行;对于无所进展或进展缓慢的小组,则应当予以有针对性的引导或启发。如此才能够确保各个小组的学习效率和进度,使各个小组都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与魅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其三是多元评价,反馈指导。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组织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不但要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注重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应当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需求,同步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等,确保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判断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并且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后续教学进度、方向,适时完善教学计划,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具针对性,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宗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中心,并且尽可能采用具有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3],让学生在认识自身不足的同时,明确改进的措施和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习、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在深化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元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凸显教学评价的作用,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探究信息技术知识,为后续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极高的价值,能够强化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逐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合作意识以及自主探究意识等都得到了培养,对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和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