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提升研究

2022-03-17 00:49曹晓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学生党员支部

曹晓丹

(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邯郸 056038)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1]。切实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才能高质量培养出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1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1.1 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明确,直接导致支部成员对支部建设缺乏动力和热情。部分学生党员日常学习任务繁重,学习理论知识时间有限,学习兴趣不高,影响日常活动开展取得良好效果。

1.2 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性

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组织生活的开展相对比较单调,缺失学习资料,缺乏学习机制,缺乏创新性。从管理层面来看,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理念还停留在传统阶段,虽然日常的党建工作按部就班的开展,但是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从内容方式来看,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从活动形式来看,多以集中学习、自主学习、主题研讨、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缺少与新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活动。

1.3 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日常管理和工作中,能够及时传达上级的重要精神,并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但也有部分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仅以理论考试、培训教育等方式作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和考核,无法了解学生党员在参与党建工作中的状态。

1.4 部分学生党员和基层党支部的主体作用缺失

学生党员作为党的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必须时刻保持先进性。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人是开展各项活动的载体,学生党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主体作用优势发挥不明显,支部活动效果达不到最终目的。再者,学生党员的学生角色意识较重,缺少主人翁意识,容易忽略其在党支部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支部建设较少,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因此,在主体作用缺失的情况下,学习动力不足,眼界不够开阔,对党的事业高度认同感降低。

1.5 教育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党支部负责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目前少数基层党支部存在软弱涣散现象、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对学生党员管理松散,有的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等情况。另外,教育管理从内容与形式等方面与新时代背景相脱节。学习内容单调抽象,缺乏系统性,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大,无法在实践中运用。教育方式单一,多以灌输为主,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不显著。

2 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力的措施

2.1 加强学生党支部思想建设

思想决定行动,从源头上控制好思想,才能将党建工作做好。学生党支部要把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建设放在支部建设首位,保持党员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党建各项工作的真抓落实。学生党支部应多开展以“朋辈教育”为主线的相关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身边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榜样力量”,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反思,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优化支部组织建设

学生党员组织生活主题多以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来开展,主题内容相对固定、形式相对单一,导致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党支部要及时进行思路调整,通过支部委员会委员在支部成员间广泛调研,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寻找活动主题,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党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党支部活力的提升,同时也需要优化党支部的机构设置,才能更好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例如:可以根据专业不同分别建立党支部;也可以根据年级不同分别建立党支部。

2.3 构建多级信息反馈体系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确保信息反馈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制定网格化管理制度,构建以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学生党员自上而下的三级网格化信息反馈体系,保证及时掌握支部成员在党建工作中的表现。二是全员化监督管理制度,设立班级监督员,通过对外设置监督信箱等方式,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管理。

2.4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主体作用

学生党支部活力的提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只有细胞健康活跃,党的肌体才能充满活力。大学生是党员队伍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乐于接纳新鲜事物,为保持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支部才能健康成长。要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等强化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要通过组织“服务队”“先锋岗”突出学生党员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要做好学生党员先进典型的选树表彰突出学生党员的先锋形象[2]。

2.5 创新支部活动新模式

首先是工作思路上的创新,工作思路是支部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要想不断实现突破,取得良好成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思路,使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按照这一思路顺利开展。在新时代发展要求下,要努力适应形势变化,勇于创新,开拓新思路。其次是工作形式上的创新,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学生党员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要抓住这个特点,开展符合具有时代特征的支部活动,抓住载体,打好基础,进而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最后是工作内容上的创新,要结合客观实际,找准角色定位,突出工作重点,内容要体现时代性、特色性、针对性和典型性。

2.6 打造多样化学习平台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使高校党建工作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广大学生党员群体中,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内容,积极建立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学习强国、学习公社、冀云等手机软件,开展个性化定制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借助网络技术手段促进学生党支部良性发展。

2.7 积极构建学生党支部育人第二课堂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发挥育人优势,丰富教育内容,探索创新方式,积极拓展途径,使学生党员在实践环境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提升学生党员思想境界。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等作用,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主力,应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亲身参与,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提升学生党员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8 充分发挥教师“1+1”引领作用

实施“1+1”专职辅导员或思政课程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党支部,使学生党员提升思想认识与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党支部要把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按时上党课作为支部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工作。由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专职辅导员或思政课程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党支部,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严格学习制度,做好学习笔记。指导教师定期到学生党支部上党课,进行座谈研讨,与时俱进地提高学生党员政治理论水平[3]。

实施“1+1”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党支部,使学生党员将专业学习与课程实践有机结合。由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党支部,通过专题实践指导活动,学生党员主动开展调研设计、问题解决等内容,提升学生党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激励教师在育人中的引领作用,提高实践教学与服务学生的能力。

3 结语

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是体现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障,同时对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推进良好学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给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积极探索新办法、新途径,学生党支部活力的提升将更进一步夯实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体现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主阵地的重大作用。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学生党员支部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