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扬飞,杨灵
(浙江科技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当前,中国正处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在于质量提升、内涵发展,扩大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
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协同机制,以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教育与政府、经济、科技等互动共赢的一种高等教育发展范式,达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本质是创新,核心是知识协同[1]。应对转型时期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需求,城乡规划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城乡规划人才亦必将需具备解决新时期更为复杂问题的能力[2]。由此,培养能适应新时代城乡发展的特色应用型人才是改革发展的需要,亦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发展的需要,是城乡规划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协同”概念源于协同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于1971年提出[3]。协同是指复杂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通过互相协调、 联合作用与集体行为,进而达到1+1>2的效果。
“协同创新”即把协同思想引入创新的全过程,通过不同利益诉求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价值再造。协同创新是当前推动中国教育与经济、科技、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通过发挥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各自优势,促进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4]。
对高校而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2011 计划”从某种程度上即是以协同创新来引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4 号]提出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多方协同的开放高效的新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动下,《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协同创新、合力育人力度,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推动高校与不同单位部门合作,助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5]。此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和创新驱动能力[6]。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再次明确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力量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基于协同创新视角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既紧跟当前国家宏观政策的战略导向,更是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实效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放在突出地位。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一方面作为国际大国,应率先承担起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责任;另一方面作为人口大国,人均资源保有量尤其有限,只有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有质量地确保人民走向小康生活,并创造具有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美好生活。
城乡规划作为一项涉及城乡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等各领域战略性、综合性、全局性工作,是政府调控资源要素配置的法律武器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调整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引领内容。近年来,城乡规划行业,从部委机构设置、法律法规健全、技术手段完善等方面,均围绕这一导向做出了调整安排。新时代城乡规划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定位也势必会发生变化,以生态文明建设优先为导向,结合规划学科特点,以创新发展理念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必然之路。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的同时,党中央更是明确提出“引领高质量发展”和“缔造高品质生活”,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两大基本国情问题的重要政策措施。
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求的转化,对于城乡规划人才所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如何以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作为规划的基本出发点,以人民幸福感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融入人的视角和主体认知,重构规划的价值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如何在浙江已经在共同富裕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协调区域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深化分配制度等方面下功夫,缩小城乡差距补足短板,等等新的需求出现亟待解决。因此,规划知识中除规划理论、原理和编制等核心知识领域外,增强与人文地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多学科交叉,以及人才能力培养是必然趋势。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城乡规划从空间资源调配入手,实现和提高国家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统筹治理能力,承载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责任。
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如何能够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对空间资源的统筹管理与引导。在更科学合理、更经济、更美观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目标和恰当的城市发展战略。政策体制管理领域人才的培育,将会是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一个新方向,包括加强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战略层面和实施层面的规划衔接体制机制建立等等。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是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变革,城乡规划学科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调整也势在必行。其中,从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上,对环境资源、经济地理、土地管理等多学科的融合,到教学手段上,对校内融合、校外联合、校企合作、校地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创新应用,再到规划方法上,对更加科学理性的规划方法的教学探索等多个方面,都是对传统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挑战。
十九大全面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在居民点变迁、村庄的保留和迁建、乡村产业振兴、乡土文脉延续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自主性、独特性,需要平衡好政府、市场、民众的相互作用性,而不是急于大规模改造开发或套用现成的城市开发模式[7]。实现共同富裕任务最艰巨的地方在乡村,最接地气最有潜力的地方也在乡村。
长久以来,城乡规划专业在研究对象上更多地倾向城市而忽略乡村,专业知识传授也较为忽视乡村本土的产业构成、生活方式、资源特征、本土文化等深层次的挖掘和梳理,实践教学也较少接触乡村规划和实践锻炼。随着国家对于乡村规划人才需求的增加,培养优秀的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落地型规划人才,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信息时代下,城乡规划设计开始逐渐融合了新的信息技术,包括大规模的信息平台建设等等。这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广泛地采集多维度多方面的意见并进行汇总分析,这样有助于提高规划的在地性、合理性和统筹性,规避规划风险。同时,信息平台搜集的大量数据,有助于规划展开更加深入的分析,深挖城市问题,并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高规划合理性与建设水平,实现精准治理和有效管控,达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空间的打造。因此,规划技能教育将更多向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设计、GIS等新技术领域延伸,更注重方法论教育。
总体来讲,“协同创新”即在持续加深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不同主体的科研院、高校、企业、政府的合作协同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素、体制、机制等系列过程。因此,将“协同创新”作为城乡规划专业创新改革的理念,也是专业重要的发展战略。
通过校校、院院、校(院)企(地)协同创新,依托地方需求、实践项目和学科竞赛培养思维、知识和能力创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形成提升城乡规划专业技能水平的理论教学和实践体系,有效提高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尊重教育发展内在规律,把握社会和地方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在培养环节切实解决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积极创建和融入各类协同创新平台,培养具有专业思考、前瞻预测等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科学应对新时期城乡规划面临的难题和挑战的专业人才,需积极进行协同创新思维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将协同创新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充分发挥校企(地)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功能,构建与企业(地方)长期系统性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打造与合作企业(地方)之间的信息交流、科研合作平台,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企业(地方)实际项目,推进企业(地方)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柔性引进规划院客座教授,聘请企业兼职导师,全方位参与育人课程与实践。专业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建立健全融“创新驱动、实战助阵”为一体的以专业学科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于应用型特色,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导向,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应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以国家新一轮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发展规划、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宜居天堂/数智杭州等发展契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在“四维”规划设计上,加大第五个维度“人的视角”这一思维角度的思考。在物质空间上通过叠加人的体验、感受和记忆,进而塑造群体的集体潜意识,培育其认同感和归属感[8]。如从人群的整体角度来看,更多地创造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文化、社区交往和创造空间;从人与空间的互动方面,增加人的五官感知、幸福感与满意度等人的不同体验与感知视角,来评价和提升空间品质及特色。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城乡规划学处于变革和体系完善的关键时期,应树立规划学生普世价值观,具有端正的学科态度以及深厚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弱势群体,鼓励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注重城乡规划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关注专业技术和方法学习的同时,建立管理意识,并增强个人的谈判和交流能力。
开展不动产类、土地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建设,加强对地方管理制度改革、公共政策制定、规范标准编制等治理管控方面的人才培养,以更好地胜任规划行政与管理工作。
随着国家空间治理体系改革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城乡规划将形成新的规划编制体系和管控模式,规划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应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建设,注重信息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促进相应的城乡规划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城乡规划课程培养更好地契合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需求。满足国家不同部门对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监督等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需求,与时俱进推动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培养新时代卓越城乡规划人才。
以培养优秀的乡村振兴应用型规划人才为导向,完善教学课程设置,建立校企融合实践中心,加强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应乡村振兴实用型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方法。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将乡村规划的内容与原有课程结合,例如结合地方与学校合作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专家站,在城乡规划原理中融合乡村规划的原理、在详细规划中增加乡村规划的板块,也可以设置单独的乡村规划专业课程;在校企融合实践中心建立上,鼓励建立长期深度合作实践中心,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定点为乡村进行规划设计服务,将乡村题材作为设计竞赛、实际项目等,开设乡村振兴规划与创意设计特色班,促进设计教学与乡村规划的双向质量提高。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应不断加强与城乡规划企事业单位(地方)的合作,以“协同创新”为专业改革创新理念,健全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追求高品质美好生活的诉求、国家精准治理与管控、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等社会发展趋势,注重与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土地使用管理学等学科交叉,提倡“空间城市规划+”的教育理念[9],培养包含城乡规划、地理学、社会学、生态环境学、经济学、土地资源等多方向的规划技术型人才、规划管理型人才与规划研究型人才。同时,注重地域特色,做大做强乡村振兴实用型规划人才,补齐农村短板,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最后,注重信息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不断提高人才创新力与科学决策力,以期更好地提高城乡规划人才质量,助力城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