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元素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2022-03-17 09:47李晓颖张文颖
中国名城 2022年3期
关键词:江心洲乡土景观设计

李晓颖,朱 珠,张文颖

引言

乡村道路是连接乡村与乡村、乡村与城镇之间的重要线性纽带,它直接服务于农民,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但伴随着快速交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道路的服务主体已不再限于当地村民,其存在的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道路景观的设计如何做到改变传统观念下仅有的生活、生产功能的同时区别于城市道路景观,保留其乡村独特的景观风味,对乡土元素的理解与运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保护乡土资源、 解读乡土特色、 挖掘和提炼地方乡土元素, 并加以运用和突出表达, 使乡村道路景观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提高乡村道路景观设计水平意义重大。

1 乡土元素与乡村道路景观

1.1 乡土元素

乡土元素是从乡土景观中提炼出的一系列与自然、文化、社会相关的元素与符号,它是特定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产物,具有地域性、符号性、历史性、美学性等突出特性。它来源于自然与生活,表达着地域特征并蕴含地方文化与地方精神,是构成乡村文化意境的重要元素,也是形成不同地域特色之间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

乡土元素的种类十分复杂,既包括物质形态也含有非物质形态。依据其属性的不同,可将乡土元素分为乡土自然元素和乡土人文元素。乡土自然元素是地域性乡土景观形成的基础,它们未受人影响,却间接影响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和思想意识,孕育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地域性景观。乡土人文元素是当地人从事生产、生活活动时创造的,它包括物质形态的实体性元素、非物质形态的事件性元素和精神性元素,直接反映当地人在改造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文化产物。

具体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乡土元素的分类

1.2 乡村道路景观

乡村道路景观是乡村道路与其周边环境结合而成的综合景观体系,是由道路两侧的垂直景观(山体、水体、建筑、绿化、农田等)和水平景观(路面、边坡等)所构成,主要是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景观廊道是道路景观空间的主体,包括道路空间、路侧带状绿化空间和两侧视域空间,它们相互融合,共同营造乡村道路景观廊道,构筑新的大地景观。景观节点是道路景观空间的重点,是道路体系中景观斑块,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符号,从而体现不同乡村地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

1.3 乡土元素应用于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1)传承乡土文脉,保护乡村记忆。乡村道路自身强大的线性带动力在串联乡村、乡镇的同时可以作为很好的乡土文化、乡村风情展示载体,对外输出当地丰富的文化积累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保护了乡村人民的集体记忆。(2)保护乡村肌理,维护乡村生态平衡。片面追求景观效果,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元素进行乡村道路景观设计是对乡土景观风貌和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乡土元素的应用是对乡村肌理的保存和延续,通过艺术化的处理维护乡村原生态景观。(3)避免乡村道路同质化,增强地域特色。乡村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乡村道路与城市道路一样面临着“千路一面”的危机,统一种植模式的行道树和植被组合使得乡村道路仅满足单一的通行功能,而乡土元素的运用可以唤醒每一条乡村道路的生命力,与地方文化、特色结合从而打造出各色的地域风光道。

2 乡土元素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2.1 乡土元素的借用与提取

进行乡村道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寻找分析可利用的基本素材,应在众多收集到的乡土元素中提取最能代表当地特色的元素。而面对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需要根据元素性质的多样选择适当的表达手法将其应用于道路景观设计。

在挖掘乡土自然元素中,当地特色的地形地貌或是农田肌理本身直接就可以作为道路景观面,乡土色彩和乡土材料也可以应用于道路景观小品或铺装,所以就乡土自然元素而言,主要采用直接展示的表现手法,如元素借用、元素色彩与材质借用;而对于乡土人文元素,因其内容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则需要采用间接体现的表现手法,包括元素符号提取和元素意向提取。直接展示与间接体现只是相对而言,有些时候自然元素与人文元素的表现手法也是可以互通互鉴的。

2.1.1 直接借用

(1)元素借用

元素借用包括借景、借场以及借艺,主要是以景观借用的方式直接将人造景观与乡土自然景观协调起来,达到美化道路的效果。由于道路景观的特殊性,人始终处于动态状态中,很难集中时间和精力近距离欣赏景观,所以远处的景色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元素的借用便十分重要。乡土地景、乡土植物、大面积农田、特色村庄民居等都是可以为道路景观直接利用的乡土景观元素。

(2)色彩与材质借用

受自然、人文、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色彩,例如江南园林建筑的粉墙黛瓦和皇家园林建筑的红墙彩瓦,这些代表性突出的地域色彩也可以应用到乡土道路景观的设计之中。根据乡村道路所穿越的场地特征选择最具代表的色彩基调,表现在沿途的景观节点、构筑物和设施小品之中做局部色彩的强化,甚至通过植物色彩的组合来点缀烘托。材质也是如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用于道路铺装和景观小品可以加强乡土元素的表达,突出文化特色。

2.1.2 间接提取

(1)元素符号的提取

一个符号可以概括乡土建筑的特色、包容乡土景观的美、述说一个乡土故事、表现当地人的生活日常甚至传递地方精神。不同于其他景观,道路景观的欣赏者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下,符号可以给其最直接的映像,使人能够较快领略其内涵。元素符号一般从乡土人文元素中提取,应对乡土建筑、乡土工艺、历史典故、地方习俗等多方面元素进行客观的历史文化价值评价和现状影响力评估,根据项目现状需求选取合适的物质实体或非物质的事件和精神性元素,再通过一系列表达手法进行运用。然而人文元素都是相当繁杂的,对于道路景观的符号提取而言,需要尽可能简单而抽象,提取复杂结构中的小元素或者保留其轮廓。

(2)元素意向的提取

除了元素符号提取之外,间接提取的手法还可以体现对元素意向的提取。对于如宗教信仰、风水观念、地方精神等一些非物质精神性的人文元素而言,往往很难被抽象化通过符号来体现,需要我们进行理解、总结与转换,引申表达其可感知的意境,可以通过文字、图像等简化的形式,结合时代性的艺术创作手法多元化呈现,展示于道路景观节点中传递意向的延伸,让人们更好地体会当地的文化积淀。

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选择不仅限于传统的自然和人文元素,一些特色乡土资源如当地特色产业、美丽乡村示范村等都可以作为视觉符号出现在相应道路段景观的平、立面设计中,以强化鲜明的地域特色。

2.2 乡土元素的表达

乡土元素在经过合理的借用和提取后,应通过多样化的表达手法展现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注重道路景观的特殊性与最大化体现乡土特色十分重要,乡土元素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2.2.1 元素的主题化展示

同一地域范围内的乡土元素都是系统性共生共存、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它们与当地的人、自然、环境、生物息息相关,但都是零散而独立的。在完整的道路体系中,承载着不同主题类型的道路才能给人完整、连续的感受,使人对这条路的印象深刻。所以在处理乡土元素分类时,应将每个零散却相互关联的乡土元素进行系统整合,在分析理解其乡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共性并将乡村道路景观主题化,有所取舍地应用乡土元素,使其能较好体现道路的主题,赋予每条道路令人耳目一新的“乡土生命力”。

2.2.2 意象化与物化相结合

乡村道路景观的设计需要采用乡土元素意象化和物化相结合的表达手法。田野、流水、空气以及农村人对风水、传统思想的传承借鉴和长期生活所形成的习惯或场景都是可以意象化表现的对象,将这些元素意向化可以表达对美好田园风光和浓郁乡土气息的留念与向往,是一种乡土意境的营造,它们可以出现在道路两侧亦可以出现在道路景观节点中。而乡土元素的物化表达为具体的实物,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文化的载体,有着原汁原味乡土味道的古村落、牌坊、水井、石磨等本身也是道路景观设计可以考虑的设计要素,例如通过景观视线的营造,在乡村道路上可以远眺借景古村落,利用废弃的石磨、牌坊点缀道路景观节点。

2.2.3 注重非物质乡土元素的活态传承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方式。相对于乡村道路景观而言,非物质乡土元素是一个活态的生命体,包含了乡村孕育与生长的全部基因,通过适当的道路景观表达,可以充分调动当地的文化资源,多向度阐释和展现当地文化归属。地方习俗如节庆活动、婚丧嫁娶、耕作习惯等是村民在世代生活中传承的稳定的行为,对于乡土文脉产生着旷日持久的影响,在实际道路景观表达中可以结合文化教育展示、恢复传统民俗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或在道路节点处保留场地进行文化展示性的表演活动,传承乡土精髓的同时增强道路行驶的乡土体验感,活化非物质乡土元素。

3 乡土元素在镇江市江心洲农路景观设计应用实践

3.1 项目背景

3.1.1 特色乡土元素

江苏省镇江市江心洲位于镇江市丹徒区,四面环江,与镇江市京口区隔江相望,总面积约13.46 km,自然风光秀丽独特,人文底蕴浓厚。

江心洲乡土自然元素丰富,除基本农田外,还包括江滩湿地、河道、白鳍豚、江豚和水鸟栖息地等;乡土植物有山槐、枫杨、橘树、蒲桃、铁冬青、丝兰、蝴蝶兰、金鸡菊等;可利用的乡土材料除了乡土石材、木材外还有当地造船厂的废旧船板。乡土人文元素集中于洲中心分布,物质实体元素包括历史文化遗址龙王庙、古码头,非物质元素包括运河文化、岛镇水乡民居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乡田歌等,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舞龙、荡湖船、唱麒麟、跳马灯等。拥有两个美丽乡村和多个农业旅游项目包括橘江里景区、百之味农场、神主生态农业观光园等;特色产业主要为造船厂和毛刷制造厂。

3.1.2 江心洲农路景观概况

江心洲水道众多,道路沿水道呈不规则状分布,主要道路有北京路、六套路、水利路、益平路等,外围由环岛一周的环岛路包围(图2)。目前江心洲农路景观现状较一般,大多数车行路面为沥青路面,主要道路的路侧绿化以乔木与地被为主,乔木多栽植镇江市乡土树种枫杨、国槐、楝树等,道路标识体系相对完整但缺乏系统设计。有一定数量的道路景观节点,但缺乏维护和管理,使用效率不高。在乡土元素运用方面,乡土自然元素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在乡土植物、乡土材料的运用;乡土人文元素的表达相对有所缺失,仅有少量乡土建筑的美化和一处历史典故的宣传。

图2 江心洲车行农路平面

3.2 融入乡土元素的江心洲道路景观设计

笔者通过对江心洲乡土自然元素的分析和乡土文化元素的评估,结合江心洲农路自身的景观现状,提取出江心洲可利用于道路景观的乡土元素包括乡土植物、乡土地景、乡土材料、乡土建筑、乡土器具、生产生活方式、地方习俗、传统文化,运用乡土元素借用、提取和表达的多种手法,从道路路面、沿路界面、道路绿化、设施小品和景观节点5个道路景观构成要素出发,打造融入乡土元素的江心洲农路景观。

3.2.1 道路路面

原始的乡村道路路面一般为砂石或泥土,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乡村道路与城镇道路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同样需要进行硬化铺装。但乡村道路的路面硬化不应套搬城市道路的硬化模式,应该以乡土风貌保护为前提,根据规划的道路等级和相关技术标准,考虑实际使用功能和路域沿线穿越的乡村风貌,合理选择有地方代表性的、生态效益佳的路面材料,最大程度保留乡土风情。

在乡土元素的运用上,乡道以上级别的乡村道路路面硬化因通行需求多采用沥青进行铺设,村庄之间和村庄内部的道路则多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设,此类道路路面受制于功能性要求无法在材料工艺上直接体现地方乡土元素。但对于只供人行的步道,可以运用乡土元素材质提取的手法,采用砾石、碎石、青石、碎陶瓷、碎瓦片、木竹材等较为自然的乡土材料或者具有当地个性的废弃材料进行艺术化铺装。对于田间生产道则可采用当地石材直接砌体、草坪汀步等形式,营造出生态自然、原汁原味的乡土路面景观。除了路面材料的运用,适当引入文化符号也是一种乡土元素之于路面的景观呈现方式,将一些蕴含当地特色元素的logo或图案以喷涂、彩绘的形式印在地面,可以提升乡村道路的辨识度和乡村的整体风貌感。

在此次江心洲农路改造设计中,在主要道路北京路的路侧人行步道路面铺设上选择当地历史悠久并且即将废弃的造船厂的废旧船板代替普通防腐木材,这样提取当地特色材质的做法,不仅节能环保提升道路特色,而且对外可以向游客宣传当地曾经的乡土特色产业,对内也让乡亲们铭记昔日产业的辉煌。同时,在主路路面上喷绘了代表镇江市丹徒区的红色文化logo符号——“丹心通途”:logo将“丹徒”之名融入设计,提取首字母“D”“T”形成和谐独特的构图,红色的火炬表示“丹心”,向远处延伸的道路表示“通途”,选取红和山水的蓝绿色调,运用流畅的自然曲线形成流动形态,象征绿水、青山。(图3)

图3 “丹心通途”文化logo

3.2.2 沿路界面

道路的沿路界面是道路景观中极为重要的面域景观,路域环境可以对行驶在道路上的人们产生很强的视觉效果影响,所以乡土元素在乡村道路沿路视域边界中的展示十分重要。乡村道路的路域环境通常的有农田、水体、山林和人工构筑物(村庄)等,在本案设计中主要涉及近田道路、滨水道路和跨庄道路。

(1)近田道路景观

农业景观是乡村常见的景观类型,农田肌理本身就是乡土景观中最具代表性的乡土元素,具有很高的景观观赏价值。所以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可以灵活运用乡土元素借用的表现手法,在综合考虑道路功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道路林缘线,时而开敞时而闭合,择优展示当地特色的农田肌理,与行道树相辅相成形成富有韵律与变化的道路景观空间。可在路侧或道路转弯处适当展示相关主题标识,为过往车辆提供最佳的观景视角。

五套路支路沿路有大片农田,间杂树丛,设计保留现有的大面积农田和树丛,在道路沿边一侧种植了2 m宽以波斯菊和二月兰为主的草花地被,丰富的色彩与绿色为主的农作物相映成趣,突出开敞的景观感受,使人深刻体会开朗、亲切、自然的水乡田园风光,体现道路个性特征。

(2)滨水道路景观

传统村落都有临水而栖的居住方式,所以滨水道路也是常见的乡村道路类型。滨水一般分为面域水体和线性水体。对于滨临面域水体如湖泊、广阔的江河,乡土元素的运用应注重元素符号的提取,在滨水视角较好的地方设置观景平台和小品,强化视觉上的开敞效果,做边界的“透气”处理,可适当缓解驾驶者的疲倦之感;对于滨临线性水体如河道、水渠,应营造水体与乡村建筑及周边环境的和谐感、自然感,通过植物种植或线性小品对驾驶者进行视线的引导,尽量遮蔽一般或较为杂乱的岸线景观。

江心洲四面临水,沿堤的环岛路是十分重要的风景观光道。在滨水道路景观设计中,可以借滩涂湿地开敞的视线优势,在水利路与环岛路交叉的路口设置江豚的框景小品和相应标志牌,宣扬该地区江豚保护区的同时可以唤醒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3)跨庄道路景观

乡村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乡村道路的分界线,在乡村道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乡村的建筑与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自然环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作为典型的乡土人文元素,视觉体量大,最具视觉吸引力。所以在跨庄道路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注意对于乡村建筑元素本身的借用,另一方面可以适当采用元素意向提取的表现手法利用建筑物、活动场地进行非物质形态乡土元素的展现。

江心洲上有数个行政村落,民居多沿水道分布,乡村道路在跨越村庄民居时,应注重与周边建筑的视线关系,最大化展现乡土建筑物特色,对于沿路具有历史意义、文化价值高的乡土古建筑或古遗址,可以丰富其周边植物环境、减少对视觉的干扰;对于沿路普通的村民住宅,可以适当美化其墙面,通过墙绘等方法绘上乡土故事、乡土名谣、典型事件等,渲染热烈的乡土氛围。在典型跨庄道路六套路的沿街景观设计中,将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徒“南乡田歌”以文字加墙绘的形式展现在刷白后的民居墙面。

3.2.3 道路绿化

植物种植对于乡土元素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十分重要。一方面,道路绿化是乡土植物元素展现的强大载体;另一方面,乡村道路的植物种植需要挖掘当地的植物景观符号,而这种植物景观符号,可以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及认同感,是植物展现乡村地域文化的主要方式。

那么如何利用植物景观符号展现乡土特色?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1)注重植物质感与乡土环境的融合。植物质感是由植物形态引起的人们的心理感受,是一种意境感知,乡村植物质感一般较为粗犷且富有野趣,与乡土环境融合形成“灵动而随意,自由而散漫”的乡土氛围,所以在植物选择上可以考虑如芦苇、荻、芒、狼尾草类;大花金鸡菊、矮牵牛、葱兰等野花。

(2)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并且代表当地植物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乡土植物本身就是典型的乡土自然元素,其合理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养护成本而且可以有效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

(3)结合当地文化造景。我国植物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域下相同的植物被赋予的意义不同,这种植物文化不仅体现在传统园林中,而且在乡村道路植物造景时也应该尊重差异,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和民风民俗。

(4)适当使用经济树种。经济性是乡村植物的一大传统特点,在乡村小路上将千篇一律的城市行道树用如柿子、柑橘等经济树种替代,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重视了经济植物带来的收益,提高村民收入,使得经济与景观、文化相结合。

据调查现状分析,江心洲农路如今面临着行道树树种选择不够丰富、植物配置过度城市化、绿化景观缺乏连续性、后期管护不力等多方面问题,造成了植物景观符号展现不到位、植物造景不突出的现象。环岛路北侧路段一面临长江一面临农田,道路路况较好,但路侧植被种类单一,道路特征不明显。基于现状情况,设计将道路临田一侧间植经济树种柑橘树作为行道树,两侧增植芒草和地被金鸡菊,丰富植物层次,同时衬托出自然质朴的江滩风光。柑橘是江心洲盛产的水果,每年秋季橘江里景区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柑橘树的选用不仅可以呼应其主题特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为村民增收的目的。

3.2.4 乡道设施小品

乡村道路上的设施小品包括标识系统、小品和常见的基础设施等,其在乡土元素的运用上尤其要注意提取乡土元素符号、注重意向化与物化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忌使用批量化生产的城市设施小品破坏乡土意境,可根据现状选用历史感强烈的乡村“老件”,或有代表性的艺术化创作小品作为路旁点缀。标识系统应注意统一风格,材质的质感与色彩应区别于城市道路设施的现代感,尽量选用乡土材料如土、石、砖、木材;小品设计可以提取乡土文化元素,设计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符号并以多种形式参与到道路景观的呈现,放置的位置考虑道路的主题分段,可采用局部线性重复的放置方式增强行驶中的观赏效果;对于路侧原有的电箱等常见基础设施,可用植物或小品适当进行遮蔽和美化。

此次运用乡土元素符号提取的手法,根据江心洲的红色文化设计了文化景观符号并将它运用在标识设施中,达到强化江心洲道路特色的效果。

3.2.5 乡道景观节点

乡村道路景观节点不在于城市道路节点所营造的形式感,而重在体现乡土风情并满足村民的休憩需求。在乡土元素利用的表现手法上应多样化,注重乡土元素材料的提取,可以合理利用乡土材料和器具代替成品定制的现代化休闲设施,营造舒适的“村味景观”。注重乡土元素意向的提取,寻找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习俗和乡土故事作为题材展开二次创作如局部的墙绘、展示廊架、场景雕塑等,激发人们的文化感知。设置民俗表演舞台类场地,为村民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传承活动提供场所,活态传承地区的乡土文化,增进邻里交流的同时也为道路景观打造独特的动态风景;注重乡土元素的主题化展示,位于某主题段的道路节点应充分挖掘相关乡土元素,通过借助小品、标识设计强化其主题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位于北京路路侧的“幸福里”是居民休闲与形象展示功能兼顾的道路景观节点,设计旨在还原江南水乡悠然自得的生活面貌,通过传统粉墙黛瓦、马头墙和典型江南假山片石的构筑小品,砖、瓦、木等自然元素的组合运用,以竹和杉为背景、不施加更多色彩的植物造景,完全展现了道路的乡土韵味。

4 结语

乡土景观是最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无数的乡土元素构成了这样蕴含人类无穷劳动智慧的文化景观。乡村道路拥有着城市道路无法比拟、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条件,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挖掘合适的乡土元素、探寻适当的表达方式应用于道路景观构成的各项要素,打造与城市道路景观风貌迥异、乡土气息浓厚、展现地方乡土风情的道路景观。

猜你喜欢
江心洲乡土景观设计
三峡库区不同蓄水阶段下江心洲的时空演变分析*
长江干流江心洲过去35年面积变化及其特征
嘉陵江中游水电梯级开发对小龙门江心洲的形态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
从江心洲到江“新”洲——“红领巾研学院”课题研究活动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乡土中国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