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经济支持与婚姻的同质性匹配

2022-03-17 06:43许琪彭湃
社会观察 2022年2期
关键词:同质性子代群体

文/许琪 彭湃

婚姻匹配中的第三方影响

婚姻作为个人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始终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年龄、地域、民族、宗教、教育、职业、家庭背景等多个维度对婚姻匹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量的研究发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夫妻双方在各种社会经济特征与人口特征上的同质性匹配是婚姻匹配的主流。对此,已有研究从偏好与结构两个角度给出了理论解释。

首先,从偏好的角度说,个体倾向于寻找与自己有相同价值、品味、兴趣爱好及生活方式的结婚对象,这导致拥有相似社会身份或同属一个社会阶层的人更可能结婚。其次,从结构的角度说,社会结构对婚姻匹配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社会网络和第三方群体(the third party)。根据Kalmijn的定义,第三方群体泛指所有除夫妇以外对婚姻有影响的社会力量。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这些外部社会力量的典型代表是家庭、宗教和国家。在中国,宗教和国家对个体婚姻的直接影响较弱,真正有影响力的第三方是父母或原生家庭。

Kalmijn认为,以家庭、宗教和国家为代表的第三方群体可以通过塑造群体认同和施加群体制裁两个途径影响个人的婚配选择。首先,第三方群体会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向其成员灌输关于阶层、宗教和种族等社会身份的群体意识,这导致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产生关于本群体的“我们感”和关于异群体的“他们感”。这种关于群体边界和群体身份的主观认知最终会影响个人的婚配选择,其结果是人们普遍倾向于在同一个社会阶层或同样的宗教和种族内部寻找结婚对象。其次,第三方也会通过施加群体制裁的方式阻挠跨群体通婚。Kalmijn认为,在西方社会,家长虽然会对子女的婚配选择提供各种建议,但并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去阻挠子女的通婚行为,因而群体制裁对家庭这个第三方来说并不十分有效。不过,宗教和国家却可通过强有力的制裁措施直接影响婚姻。例如,天主教和新教都会对跨宗教通婚的信徒施以强烈的道德谴责。美国政府在法律层面对黑人与白人通婚的限制则是国家影响婚姻的一个典型例证。虽然现在禁止跨种族通婚的法律已经被废除,但跨种族通婚依然会面临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因此,通过在道德、舆论和法律等多个层面施加制裁,婚姻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具有同样社会身份的群体内部,这被认为是导致婚姻同质性匹配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现代化与第三方影响的削弱

综上所述,择偶过程中第三方群体对婚姻的同质性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随社会变迁的不断发生而变化。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世俗化和个体主义价值观的兴起将削弱家庭、宗教、国家等第三方群体对择偶过程的影响。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婚姻将变得更加自由,基于社会经济特征与人口特征的同质婚将不断减少,而跨越不同阶层和身份群体的异质婚则会大量涌现。

对西方国家的实证研究部分支持了现代化理论。很多研究发现,随着西方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跨种族和跨宗教信仰的异质婚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现代化理论的预期完全一致。此外,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等先赋性因素对婚姻的影响在不断削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现代化理论。但对西方国家教育匹配的研究却得到了比较模糊的结论。跨国比较研究发现,教育同质婚在一些国家上升,但在另一些国家却下降,在有些国家则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化。对此,一些学者修正了经典的现代化理论,认为夫妇在以教育为代表的自致性特征匹配上将随现代化的发展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该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教育等自致性因素在决定个人社会经济地位中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因而,男女双方在择偶时都将变得越发看重配偶的教育、职业和收入,这导致夫妇在这些特征上的同质性匹配程度不断上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经济因素在择偶中的重要性将不断下降,浪漫的爱情最终会成为婚姻的基础,教育同质婚、收入同质婚等基于自致性因素的同质性匹配将随时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国内研究方面,很多学者检验了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但大都得到了与该理论相悖的研究发现。例如,在年龄匹配方面,很多研究发现,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依然占据主流,且夫妇的婚龄差在近年来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与现代化理论所认为的婚龄差将随时间不断缩小的观点不符。其次,在家庭背景匹配方面,以父亲职业和教育为代表的家庭背景同质婚在改革开放以后非常稳定,甚至有所提高,这也与现代化理论所认为的先赋性因素对婚姻的影响逐渐削弱的观点不符。最后,在教育匹配方面,多项研究发现,中国夫妇的教育同质婚在改革开放以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现代化理论认为教育匹配最终将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下降的观点也没有得到中国数据的支持。

由于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动趋势并不相符,所以一些研究开始从其他角度解释中国夫妇婚配模式的变迁。例如,有学者援引修正后的现代化理论,认为教育同质性匹配的上升是因为市场化改革之后,教育在决定个人地位中的重要性增强,所以人们在择偶时也变得越发重视配偶的教育。这个理论虽然可以解释教育同质婚随时间的上升趋势,但却无法解释家庭背景等其他方面的同质婚为何也会随时间上升。此外,也有学者从经济不平等程度上升的角度解释婚姻匹配模式的变化。这类研究虽然很有价值,但它们跳出了现代化理论的解释框架,因而并没有直接回答现代化理论为何在中国失灵的问题。与上述研究不同,本文试图继续沿着现代化理论的解释逻辑来研究中国夫妇婚配模式的变迁,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现代化理论,而且也为分析中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提供新的分析思路和理论视角。

中国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影响

现代化理论认为婚姻的同质性匹配会随时间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第三方群体对婚姻的影响将随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逐渐削弱。然而,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父母为代表的第三方群体对择偶过程的影响,我们会发现一幅非常复杂的图景。

在传统中国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社会主流的择偶方式,父母往往不顾子女意愿为其挑选“门当户对”的婚配对象。但新文化运动以来,婚姻自由的观念逐渐由西方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两部《婚姻法》更是在法律层面废除了包括包办婚姻在内的一系列婚姻陋习,进一步确立了青年男女自主选择配偶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小农经济的解体和工商业的持续发展,家庭财富的来源和代际流动的方式开始多样化,个体对家庭的依赖度降低,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婚姻自由打下了基础。很多调查发现,包办婚姻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包办婚姻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父母对子女的婚姻失去了控制力。实际上,中国父母依然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子代的婚姻,通过积极安排“合适”的相亲对象给子代认识就是其中的途径之一。田丰和戴维斯的研究发现,即便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父母安排的相亲依然在年轻人择偶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父母介绍结成的婚姻在教育、年龄、是否拥有本地户口等特征上出现同质性匹配的可能性比自由恋爱或通过朋友介绍的婚姻大得多。田丰和戴维斯的研究充分说明,现代化与第三方影响并非无法兼容。但她们的研究依然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夫妇双方同质性匹配程度依然很强甚至更强的趋势。因为在她们看来,当代中国父母影响子代婚姻的主要途径是介绍相亲对象,但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婚姻中通过父母介绍结成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通过自由恋爱结成的比例则不断上升。所以,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际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我们认为,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影响既有直接影响(如包办婚姻),也存在通过经济方式产生的间接影响。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结婚就有“四大件”的说法。在当下,“四大件”已不再有具体的指向,但房、车、存款无疑是标配,结婚的成本也随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近年来关于中国婚姻的很多研究发现,教育、职业和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年轻人进入婚姻的影响在随时间不断增强,特别是在拥有一套住房被认为是结婚必要条件的情况下,高房价成为很多年轻人迈入婚姻殿堂的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由于青年们往往在适婚年龄难以独自承担结婚所需的所有费用,父母自然而然就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求助对象。如果年轻人需要在经济上依赖父母,那么他们将不得不在婚配对象的选择上遵循父母的意见。所以我们认为,在当代中国,父母依然可以通过经济方式对子代的婚姻产生重要影响。现代化理论认为的第三方影响将随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削弱的观点对中国并不适用,这是导致同质婚在中国依然非常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假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在当代中国,父母通过包办直接影响子女婚姻的情况已经比较少见,但是因为父母需要在子女的婚姻中支付大量的金钱,因而在婚配对象的选择中仍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比起崇尚浪漫爱情的青年男女,父母在选择婚配对象时会更加强调“门当户对”或子女在各项特征上是否“般配”。越发普遍的代际经济支持对维持婚姻的同质性匹配发挥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父母对子代婚姻的经济支持程度越高,子代婚姻匹配的同质性越强。

此外,以往的研究大多发现,受“男娶女嫁”婚姻传统的影响,男性往往要承担比女性更多的结婚成本,因而也更加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考虑到父母对子代婚姻的经济支持程度越高,越可能施加影响,我们推测,父母经济支持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另外,参考现有研究,女方父母在婚姻中付出大量金钱的动机可能与男方不一样。一些研究发现,女方在经济上承担更多的情况通常出现在“入赘婚”中。与“男娶女嫁”的传统婚姻模式不同,入赘的男性需要“嫁”到女方家里,不仅婚后要从妻居,其生育的后代也要随母姓。由于入赘的男性家庭地位很低,且通常会承受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所以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或是外地人,这可能会导致夫妻双方在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地域等方面呈现出异质性匹配。基于以上两点,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2:与女性相比,父母经济支持对男性婚姻的同质性匹配有更大的影响。

研究发现与讨论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检验。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代际经济支持对子代婚姻匹配的影响,本文从年龄、教育、地域和家庭背景四个维度来测量婚姻匹配。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对子代婚姻的经济支持占婚姻总花费的百分比始终很高,且在数额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父母对子代婚姻的经济支持程度越高,子代的婚姻越可能在年龄、教育、地域和家庭背景方面表现出同质性匹配的特征。分性别研究发现,代际经济支持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因此,本文的两个假设都得到了数据的支持。

这些发现充分说明,即便在快速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父母仍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子代的婚姻产生重要影响。经典的家庭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的现代化必然会带来婚姻的个体化和去制度化。但很明显,这种单线进化的社会变迁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以往关于中国青年择偶的研究已经发现,父母可以通过安排相亲对象的方式直接影响子代的婚配选择。本文的研究则进一步发现,父母还可以通过提供代际经济支持的方式间接影响子代的婚姻。总而言之,现代化与家庭对婚姻的影响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前人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在当代中国,父母仍对子代的婚姻有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在研究当代中国青年的择偶问题时也必须超越现有以男女双方为主要分析对象的经典择偶理论。这一理论将择偶双方视作有完全能动性的独立个体,但很明显,上述假定在中国的背景下过于理想化。近年来,有关中国婚姻家庭变迁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已经越来强调父母对子代婚姻的积极介入和影响。这些研究发现,父母不仅会积极帮助子女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也会在子女择偶过程中出谋划策,甚至拥有最终的话语权。这一与西方家庭的现代化转型完全不同的现象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婚姻家庭有其自身特点,因而我们在研究时必须要将西方理论置于中国的本土实践之中,或者说,需要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婚姻家庭变迁理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数据和研究能力的限制,这项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受数据所限,本文仅能从教育、年龄、地域和家庭背景四个维度测量婚姻的同质性匹配,且在某些维度的测量上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都需要后续的研究来改进。此外,本文是一项基于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因此在推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也存在很多缺陷。因此,我们殷切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使用更好的数据和方法完善这项研究,进而推动学术界对中国婚姻匹配以及代际影响的理解在这一方向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猜你喜欢
同质性子代群体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子代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过度与子代健康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同质性和社会影响对混合型社交网络形成的仿真分析
基于同质性审视的高职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研究
不同种源文冠果优良子代测定
理性程度的异质性: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同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