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策略初探

2022-03-17 15:18韩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政治课中华思政

韩丽

摘 要:随着中小学教育不断改革,在开展思想政治课时,学校以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素质。作为思政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有效渗透到教学中,逐渐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是思政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能够实现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进一步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并使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校园的思想政治课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机结合,使校园各个部门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育人工作中,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又能够激发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共鸣心理,使学生在内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课 融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2.034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我国的精神文化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积极的思想观念以及相关的政治内容,对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具有德育价值,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乐观上进,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解决相应的问题,发挥教育的优势作用。在实际的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浓厚的爱国情怀以及优秀的人文精神,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并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行为修养,使学生能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学生能够主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指引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阶段,能够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力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到达一定的高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融合时存在的问题

1.思政教师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数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过于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部分思政教师自身缺乏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与日常教学内容关联性较小,所以部分教师不会投入精力与时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政教师重视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缺少相应的情感教育以及价值观培养的过程,甚至部分教师在讲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时,会暴露自身在文化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仅依靠学生的学习成果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却没有关注学生自身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使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缺少密切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素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2.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较肤浅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部分学生被外来文化所吸引,学生更加关注自身感兴趣的信息,这种情况对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初中阶段,由于初中生年纪较小、心智尚未成熟、性格特征具有差异化特点,使得多数初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较为肤浅,这就需要思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发挥个人价值,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思政课堂的学习氛围。但是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欠缺,使得学生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甚至部分学生被一些外来文化思想观念所误导,导致部分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产生极大的偏差,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视为落后的文化,无法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这种思想观念下,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及发展。

3.思想政治课堂缺少良好的教堂氛围

思政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重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忽视学生是否真正意义上达到了思政教学的目标。对于初中生而言,普遍仅关注自身感兴趣的内容,所以部分学生在思政课堂中极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共同的思想目标,因此,为提高思政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作为教师要主动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进行钻研,探究出适合中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促进思政教学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如果教师的思政课堂教学以讲授知识点为主,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逐渐减少,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会使思政教学的任务受到一定的限制,进而使思政课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

4.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一定弊端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而言,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核心素养,但是目前多数思政教师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育考核的标准,没有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教育任务,使得家长与学生对人文精神缺少认同感,甚至部分地区的学校将思想政治课改为等级评价的形式,导致学生逐步降低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而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其他学科中。部分地区的学校,虽然将思想政治课作为考试内容之一,但是考试的内容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联系,所以导致学生出现考前临时背诵知识点的情况,并没有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初中思想政治课无法进一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资源。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的具體对策

1.培养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为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方面首先要培养思政教师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思政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使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让教师能够对其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授给学生,将有趣的实践活动融入思政课堂中,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思想政治的内容融入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教材的理论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渠道查找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参考名著类书籍,有效总结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感受,并适当抄写相关优秀的内容,加深对名著内容的印象,促使教师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思政教学的内容。

学校方面要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并要求思政教师队伍进行学习与研修,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或者让广大的教师队伍观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教育类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人在草木间》等,在《人在草木间》这一节目中,可以具体介绍关于茶的文化以及各个民族饮茶习惯的发展过程,节目中蒙曼教师深刻讲解了关于茶文化的内容,其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令人深思,在实际的思政课堂中,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像蒙曼教师一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会让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道理,使学生能够热爱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作为思政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进一步挖掘其中隐藏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用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灿烂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

2.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课堂

思政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形式,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学的效率,使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任务能够高效完成。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思想政治教材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的特点,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相关的教學内容。同时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寻找思想政治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统一性,并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思政教师在授课中要以学生为教学核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并选取符合初中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避免出现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知识,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逐渐降低,不利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比如在《尊重他人》一节中,教师可以讲述孟子“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具体含义,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和谐相处;在《又呈吴郎》的诗词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杜甫居住在亲戚家时的行为举止,并通过诗中具体的动词,使学生感受到杜甫对他人的尊重之情,培养学生的包容心理,最后教师可以总结教学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

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实现思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文化素养。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学习内容,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发挥个人价值,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想政治的实践活动中,进而使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主动接受并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升个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在思想政治的教材中,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并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增加与学生交流探讨的机会,拉近师生之间的内心距离,使教师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让学生在激烈的探讨过程中,能够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4.调动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想要调动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使学生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中,对于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教师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阅读教材内容,促使学生提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比如在《孝敬父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懂得如何与父母相处、如何孝敬父母等,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一步让学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从而树立良好的传统文化观念。

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导致课堂与课下的教育出现缺失。学生需要在掌握具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我国的名胜古迹或文化遗产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逐渐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使学生在内心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合力。5.建立三位一体的综合素养评价机制

对于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而言,学校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三位一体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教学评价,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学育人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要引导思政教师积极加强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进一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机结合,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荣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探讨》,《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11期。

[2] 谭勇《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9期。

[3] 刘广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探微》,《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年第29期。

[4] 叶云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探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年第9期。

[5] 刘敏《基于三维向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的融合教育》,《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3048501908269

猜你喜欢
政治课中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