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琴芬
“苟利国家生死以,且因祸福避趋之。”部编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编排把家国情怀教育放在首要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深层感知有国才有家,国是家的守护者。没有家,国家何成;没有国家,家又何建?可以说,家就是国家,国家即是家。祖国就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家。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树立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教材中涉及很多有关家国情怀的经典作品,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美德和品质教育,这对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榜样的力量,特别对模仿性较强的小学生而言,作为榜样形象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具有导向性的。教材中树立的榜样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如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不徇私情的为人胸怀、坚强如钢的英雄气概、舍己为公的崇高美德等。无论是哪一种模范所反映的精神都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三是有助于学生形成正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等。四是能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少年智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从小受家国教育熏陶感染,立下宏伟志向,才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家国情怀教育的切入点是“愤与悱”启发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启发式教育已被广泛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为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构建愉悦的交流情境,这对提高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国家“双减”政策的真切落地对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激励,实施“双减”的实质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是评价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一节好课的标准是看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度高是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看学生思辨能力彰显。学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支架——“愤与悱”启发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一堂好课要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其中“小脸通红”指向学生的情绪。要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兴奋起来。“小眼发光”指向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智慧的大门被开启,思维处在高度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小眼就会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是学生参与度高。要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愤”与“悱”教育就是支架。课堂活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知识生活化,促进生活化教育。
一、启发教育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当今教育改革的焦点集中于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热点则集中于课堂教学创新。毫无疑问,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的选择和途径,同时成了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于是,正视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摆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在以往的教学模式里,大多沿用“一言堂”“满堂灌”的老教法,导致教师讲述多,学生启发少,师生多元交流更少;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而全班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学生接受学习机会多而表达学习的机会少;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参与机会多而水平低的参与机会少。教师是主演,学生是观众。教师授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忽视教学过程的科学性,缺乏对学生积极性地调动,很难让学生精力高度集中于教师的导向上,学生缺乏思辨探究学习。
(二)新教育背景下课程标准的规定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普遍使用,为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活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以更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这次新课程的改革实验。这一新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较高的人格素养;丰富的知识素养;较强的能力素养。
(三)统编教材文本选编意图
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融合在教科书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的需求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下面试着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二、启发教学是什么
(一)启发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活动中采用启发诱导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濡染情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智慧、教学原则和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教学文本内容和学生学情拟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构建教学过程。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即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灵动的教学环境,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教学思想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改革,因为教学思想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学活动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二)启发教学的基本特征
1.情境创设,营造“愤”与“悱”
比如,在《杨氏之子》教学活动中,在导入课题这一环节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出示周总理与美国记者对话图片,“你们想知道这张图片蕴藏着故事吗?”教师讲述周总理巧答美国记者的故事(略),“我们在幽默的故事中感受到风趣的语言(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21 杨氏之子。”(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写)学生读题思考。
2.问题引领,构建“愤”与“悱”
在教学活动中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在教授《杨氏之子》时,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这一环节时,笔者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的。
教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疑问,分享收获,再在班上交流分享。学生1:杨氏之子是谁?孔君平去找他父亲做什么呢?学生2:我知道杨氏之子很聪明,有礼貌、机智。教师:你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学生1:“为设果,果有杨梅”说明他有礼貌。学生2:从“儿应声答曰”看出他机智;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看出他风趣幽默。学生3:他是杨修,他是曹操的一名士兵,曹操因妒忌杨修的智慧和才能,就杀了他,卒时44岁。(学生拿着他的小笔记本介绍杨修,他在上课前查好了资料)教师:真是会学习、爱思考的好学生,会主动查阅资料,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学生自发鼓掌)学生:孔君平是谁呢?教师:孔君平是孔子的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孔坦,字君平。与杨修的父亲杨彪关系非常好,与杨修非常熟悉。(这个问题学生答不上来,笔者为学生作答。)教师:课文讲谁和谁的故事?学生:杨氏之子和孔君平……(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杨氏之子、孔君平、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对答巧妙、机智幽默”)
3.师生互动,诠释“愤”与“悱”
比如,《杨氏之子》教学中“小记者”采访活动。
教师:我是一名小记者,我将对小卿同学进行采访。可爱的小卿同学,这节课学习了这篇文言文后,你对学习文言文的态度是怎样的?你觉得文言文难学、难读、难懂,不喜欢,还是觉得有趣、喜欢读呢?学生:之前我觉得文言文很拗口、难读,这节课学习了《杨氏之子》后我觉得文言文很有趣,我喜欢读,我还知道文言文是祖国的文化瑰宝。学生2:我也喜欢学习文言文……教师: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瑰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为了保存、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制定。我们作为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怎么做呢?学生:我们要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不让它遗失。
4.合作探究,演繹“愤”与“悱”
在教学《杨氏之子》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出示“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问:这两句看似简单的对话有什么巧妙之处?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可见,这两家关系非常亲密,所以才会有这样有趣的场面。孔君平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杨氏之子能巧妙应对。”然后教师设置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编创文言文,用文言文交流应对,学生在交流中开心地笑了,透着学生浓浓的家国情怀。
三、启发教学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融会贯通,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更为重要,启发式教学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佳方式。启发式的教学首先在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教师点拨诱导,调动思维,帮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掌握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迁移;其次,启发式教学能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及时反馈,它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教师讲授知识提供了可贵的反馈信息,从而促进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与学相得益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激发兴趣,启发引导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启发式教学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处于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然后给予引导、开通,使学生豁然贯通,自己掌握知识。先激发学生兴趣,后启发引导学生,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要点。
(二)设疑解惑,启发训练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没有疑问就没有收获,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也就没有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巧设相关的问题,往往有柳暗花明之功,以及点石成金之效,但简单而肤浅的是或非的一问一答,是毫无启发实质意义的教学方式。只有提出符合教材的重难点,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激发思维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和解惑的途径,使学生在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中把知识应用于实践,能达到知识向能力迁移的目的,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总之,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师所务,唯在启发引导,使学生逐步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启发式教学既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首要环节,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过程,更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
(邱瑞玲)
319650058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