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冉
【学情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一课时。本课围绕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嵌入生活、法律相伴人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法治发展进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含义和意义,养成遵法守法的行为习惯,树立学生的法律信仰,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现代中学生视野开阔,对法律知识已有初步了解,但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历有限,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存在片面性,所以,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构建成长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坚守着。下面,请跟随中学生亮亮的视角,看看发生了什么。
屏顯案例:当口罩成为安全必备品后,亮亮开始了囤口罩计划。当药房买不到时,网络平台销售的口罩似乎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通过网络,亮亮囤了很多价格不菲的口罩,可买回来一看,口罩味道大、线头多、还特别薄。他买到了假冒伪劣口罩。
师:买到假冒伪劣口罩该怎么办?
生:求助市场监管部门,情节恶劣的还可以寻求法律帮助。
师:在法律帮助下,我市共破获5起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涉及假冒伪劣医用口罩180余万只,涉案金额150余万元。同学们,由此可见,生活中的矛盾不仅需要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还需要法律来解决。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认识法律
屏显案例:疫情牵动众人的心,由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的应急力量快速行动起来,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我们不仅收获了感动,也窥见了一些人的狭隘。他们大发“国难财”——如50元的天价口罩,63元一棵大白菜;有人编造疫情并在网上传播,造成社会恐慌;隔离期间,有人多次不听劝阻到公共区域活动;有人销售劣质防疫物资,推销假冒特效药品……
师:上述案例反映了疫情期间哪些不好的社会现象?
生:哄抬物价、散布谣言、拒绝隔离、诈骗等。
师: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生: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师:应生活的需要,法律要对这些现象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会受到哪些法律制裁?
哄抬物价——《刑法》《价格法》
散布谣言——《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拒绝隔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诈骗——《刑法》
师:左边是生活中的现象,右边是对应的法律,所以,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表现之一是什么?
生: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约束。
师:有同学可能会问,老师选择的案例都是负面的,是不是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我们生活很遥远?你怎么理解?
生:法律不仅制裁违法犯罪行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保护我们。比如作为学生,《义务教育法》就保障我们的受教育权。
生:作为消费者,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我们的购物行为都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守护。
生:作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师:同学们列举了一些即便我们没有违法犯罪也能用到法律的地方。法律保护我们的方方面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一生相伴,有哪些法律在保护我们》,并请结合视频内容,完成课本第86页上的“探究与分享”,体会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表现之二是什么。
生: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下生活,而且指导着未来生活。
师:再次回到“探究与分享”,有哪些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哪些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呢?
生:1、3、4、5、7是权利,2、6、8是义务。
师:在一生的成长中,我们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所以,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表现之三是什么?
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三、法治的发展
屏显案例:古书记载夏代刑罚有死刑200条,宫刑500条,膑刑(凿去膝盖骨)300条,劓刑(割掉鼻子)1000条,墨刑(在犯人面上或额上刺刻并涂墨)1000条,加起来共3000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一部成文法典。其突出特点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条文,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等制度都做了详细规定。
师: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态是什么?
生:原始社会。
师: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
生:没有。
师:原始社会靠什么约束人们行为?
生:习惯,靠自觉遵守。
师:随着历史发展,到了奴隶制社会,产生了国家。下面两则材料,请同学读一下。
师:法律是哪个阶级意志的体现?
生:统治阶级。
师:统治阶级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生:统治国家,管理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
师:总结一下,这就是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师:法律随国家产生而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法律产生后,人类走上法治道路了吗?
生:没有。
师:古代帝王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君王一声令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说明,谁的意见起了主导作用?
生:君王。
师:这不是法治,而是什么?
生:人治。
师:这是一种人高于法,权大于法的专制。法治随着历史慢慢发展进步。
四、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师:每个人心中都有期待的法治国家的模样。不同身份的人都能为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些力量。下面,我们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
我是_______(身份),建设法治中国,我会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上述句式,选择一个角色,写下建设法治中国,这个角色的做法。
生:我是警察,建设法治中国,我会惩恶扬善,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我是教师,建设法治中国,我会依法从教,严格要求自己,并教育学生也学法守法。
生:我是学生,建设法治中国,我会遵纪守法,争做守法公民,并向身边的人宣传法律。
师:同学们从不同视角展示了法治国家的模样。每一种身份、每一个行业都在为建设法治国家努力。如环卫工人的拾金不昧、建筑工人的依法维权、外卖小哥的见义勇为、商家的诚信经营、警察的严格执法、法官的公正审判……这就是我们追寻的法治社会。法治的内涵是什么?
生: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师:结合课本第88页的相关链接,了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师:亮亮也一直关注我国的法治建设。他邀请我们参加“我国推进法治建设举措”接龙活動。一起参与吧!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生:“打伞破网”,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生:通过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生: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师:为了更好地感受法治中国,我们看一段“两会”介绍的法治建设的举措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师:观看完视频,同学们认为法治有什么重要性?
生:对于个人,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对于社会,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五、普法宣传
师:法治建设需要国家和公民的共同努力。本节课最后,同学们不妨化身普法小卫士,分小组设计普法宣传方案——可以是一段震撼人心的话、一条宣传标语、一句广告语、一首歌、一幅画、一个微视频(创意)等。开动你的小脑筋吧!
学生讨论、展示普法宣传方案。
师:感谢同学们的智慧和热情。老师希望大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里,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法、知法、守法,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做一个有法律信仰的新时代追梦人!
327450102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