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圣
【设计理念】
《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的。通过诵读,学生品味精美的语言,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进而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巧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终达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基本扫除了字词障碍,疏通了文章大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它,研究作者陶渊明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感受其伟大情怀。
师:大家先齐读课文,并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齐读。)
师:希望通过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大家能够读出情感和韵味来。下面,哪位同学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生: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复寻桃花源。
师:你回答得非常有条理。我们学过的《爱莲说》中提到了陶渊明,同学们还记得是哪句话吗?
生:晋陶渊明独爱菊。
师:你的记忆力真好。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给后人留下了超然物外的印象。然而,陶渊明真的是“独善其身”,丝毫没有“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吗?我们一起来探究。
(屏显:绘自然美景,表达美好追求。)
师:东晋太元年间的某一天,武陵郡的一位渔人,划着小船外出打鱼。他沿着每天经过的小溪缓缓前行,不知不觉间划了很远。突然,他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绮丽美景。请大家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一下这美景。
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你们能分享一下读了此句后的感受吗?
生:太美了,真是一个醉人的桃花林啊!
生:我真想跟渔人一同划船,感受这美景。
师:让我们来看看渔人的反应如何?
生: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师:这里的“异”和“穷”字怎么解释?
生:“异”是感到诧异的意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穷”是穷尽,走到尽头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师:好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细读第二节,看看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又有怎样的自然风光?
(学生默读课文。)
师:你们有没有找到描绘自然风光的句子?
(学生纷纷举手示意。)
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我觉得后两句不是描写自然风光的。
生:我认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是描绘自然风光的。小时候我去姥姥家,就会见到这样的画面。
……
(教师点评,总结。)
师:我们对比一下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会发现二者有所不同,但带给我们的感受是相同的:平和美好。作者陶渊明借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
(屏显:以民风古俗寄寓思想情怀。)
师:渔人的突然到来,让桃花源的人十分惊讶。接下来,我们一起研读第三段,看看渔人在桃花源经历了什么。
(学生低声快速朗读。)
师:请大家圈出描写村人动作的词语。同桌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圈出“问”“要”“设”“延”等动词。)
师:有两个词老师稍做提醒,“要”是通假字,和“延”字的意思相同,都解释为“邀请”。村人在惊喜之余,“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他们的热情好客、古道热肠之民风尽显无遗。大家有过被热情款待的经历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分享,略。)
师:大家的描述都十分温馨,同学、亲戚对你们很友好。那么,村人为什么要对渔人很热情呢?
生:村人和渔人彼此是不认识的,但村人还对他如此热情,我认为是因为桃花源历来的淳朴风气吧。
生: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与渔人所处的东晋社会进行对比。之前,我特意百度了“东晋孝武帝”词条,了解到孝武帝司马曜贪图享乐,朝政日益昏暗,加上战争不断,民不聊生。
师:你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同学,思考问题很深刻。大家也要向他学习,查阅资料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既然同学们读得如此细致,我们就再来思考一个小问题——经过一番交谈后,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小组讨论。)
生:我们小组认为,村人叹惋是因为渔人带来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鲜事。
生:我们认为村人是为渔人的痛苦经历而扼腕叹息,因为村人生活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社会里,从侧面反映了渔人的不幸。
师:你从哪里读出村人过的是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生活?
生:文后“积累拓展”里的《桃花源诗》里写道:“秋熟靡王税。” 村人不用向官府缴纳赋税,收获的东西归自己所有。
师:大家的发言非常精彩,老师已无须作太多总结了。请大家齐读“以民风古俗寄寓思想情怀”。
(屏显:由渔人不守告诫传递兼济理想。)
师:渔人来到桃花源,感受到这里的美好,但他终究是要回家的。临行前,村人再三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渔人刚出了桃花源,“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分明是把村人的告诫不当回事。对于渔人这样的举动,你们如何看待?
(学生热烈地讨论。)
生:我认为渔人很不诚信。
生:渔人意外发现了如此美好幸福的世外桃源,没有独自享受,而是告诉了别人。我支持渔人的行为。
……
师:同学们,一直以来,后人习惯称陶渊明为“隐士”,評价他逃避现实。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者在独善其身的同时,还怀揣着兼济天下的愿望。所以,老师认为,渔人的不守告诫正是作者心怀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的体现,曲折地映射了作者的伟大政治理想。所以,老师认为,我们不应该总是说陶渊明是逃避的隐士。
(屏显:借神秘之境暗示道路坎坷。)
师:我们现在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代理想中的美好世界。那么渔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现桃花源这一美好世界的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
生:“忽逢桃花林”,先是发现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茫茫大山中一个“才通人”的小口,居然被渔人发现了,确实很神奇。
师:好的,同学们还能找到《桃花源记》中充满神秘色彩的情节吗?
(学生讨论。)
生:我们小组在思考,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村人特意交代“不足为外人道也”似乎是有目的的,但是我们没有讨论出结果来。
师:你真是一位坦诚的好同学。老师告诉大家,这句话确实值得思考。请看书本第56页的注释11,“不足”解释为不值得、不必。意思是说你在这里遇到的情况不可以告诉别人,一旦告诉了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请同学们共同思考吧。大家继续思考讨论。
生:我发现一个细节,渔人回来时,是沿着来时的路,还特意“处处志之”,等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时,居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师:为什么会找不到桃花源呢?不是做好记号了吗?这应该就是桃花源的神秘之处。还有没有别的发现了?
生:我认为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在开头部分的“忽逢桃花林”处就铺垫了,在奇幻中出现,也在神秘里消失。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准确。老师再补充一点,文章最后写了南阳高士刘子冀的经历,再次烘托了桃花源的神秘。寻常人找不到尚可说,连超凡脱俗的高士都“未果,寻病终”,足见桃花源的神秘。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作者陶渊明为什么要加上这些神秘的内容呢?继续开动脑筋哦!
(学生思考。)
生:桃花源的幸福生活是陶渊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在东晋的黑暗统治大背景下,实现太平盛世,这条道路有点坎坷啊!
生:在當时,陶渊明只是一个处境卑微的凡夫俗子。虽然他个人品格高尚,但是凭着一己之力,要想实现宏大理想,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师: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既是自己政治态度的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虽然理想难以实现,但是如果我们连美好憧憬都没有的话,哪里还有前进的动力?又怎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真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牢记理想,勇敢拼搏!下课之前,再次深情地朗读一遍全文。
(学生朗诵课文。)
3470501026544